貴陽市第九中學

貴陽市第九中學

貴陽市第九中學(貴陽市田家炳實驗中學),始建於1957年,1980年成為省級重點中學,2000年被確定為貴州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01年被評為省級示範高中。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健身、學會辦事”為校訓,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高校和社會輸送了數以萬計的合格人才。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學校始建於1957年,1965年發展成為完全中學,1980年成為省級重點中學,2001年被評為省級示範高中。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貴陽市第九中學貴陽市第九中學
學校校園面積28285平方米,建築面積20548平方米,綠化面積4000平方米。校舍由教學大樓、科技綜合樓、辦公樓、體育館及其他教學輔助用房構成。學校有300米塑膠跑道的田徑運動場,理化生實驗室都按一類標準配置。

學校擁有CMNS-2000多媒體寬頻校園網路系統、多媒體計算機網路教室、大螢幕多功能電教室、語音教室、電子備課室、校園閉路電視網路等教學設施;擁有室內籃、排球場、藝術體操房、游泳池、300米塑膠跑道田徑場,生物溫室、中學生氣象實驗站等各類活動場館。

教學規模

有教學班47個,在校學生2700餘人。

師資力量

學校有教職員工176人,在校學生2400多人,教師中有特級教師2人,國家級骨幹教師1人,省級名師2人,省級骨幹教師7人,市級學科帶頭人2人,市中青年骨幹教師4人,高級教師66人,中級教師49人,高中級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1%。

獲得榮譽

學校曾多次榮獲貴陽市教育質量評比一等獎和教育教學課題獎。學校在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綠色環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頗具特色。2000年被評為“全國創建綠色學校先進單位”;2001年被命名為“貴州省綠色學校”、“貴州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學校”。《中國教育報》、中央電視台科技教育頻道、《貴州日報》、貴州電視台、貴陽電視台、《貴陽日報》等多家新聞媒體對學校做過多次報導和評論,肯定了學校的辦學特色。

在九中,黨政和諧統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戰鬥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的體現;在九中,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骨幹示範作用得到民眾認可。學校的發展壯大,黨組織的正確領導、黨員的排頭兵作用功不可沒。1998年學校黨總支被評為貴陽市先進基層黨組織;2000年學校離退休支部被評為教委系統先進基層組織;2006年榮獲市教育局黨委黨建目標考核三等獎,被市教育局黨委授予“黨建工作示範點”光榮稱號;2007年榮獲市教育局黨委黨建目標考核二等獎,學校退休支部獲貴陽市“老幹部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學校史地教研組獲得“貴陽市五一紅旗班組”光榮稱號,2008年7月獲得中共貴陽市教育局系統“五好基層黨組織”稱號,2009年5月獲得中共貴陽市委表彰“五好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

科技教育

科技讓學習更輕鬆

科技教育的最大作用,是讓學生有興趣學,主動學。利用與省氣象局作“鄰居”的條件,貴陽九中的科技活動課,部分是在氣象站上的,而他們的氣象觀測小組,則會每天到學校自己的氣象觀測站,觀測風力、濕度、雲層等等,來次自力更生的“天氣預報”。

讓學校生活充滿樂趣的活動還不止這一樁,其餘諸如車模航模、花卉栽培、標本製作和環保科技等等活動,都在九中校園內進行得如火如荼,每一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從全省的到全國的,九中都會捷報頻傳,載譽而歸。

2004年初,在中國與瑞典合作的“環境小碩士”項目中,貴陽九中成為省內唯一一家加入該項目的學校,8名學生成為首期參與者,他們正通過瑞典隆德大學的遠程教育網進行該國際合作項目的學習,並以全英文的方式與指導老師和其他學員保持聯繫。

教學方法

抓中間,促兩頭

關注大多數中等生的目的,是激勵優秀的,帶動落後的。

針對整體水平較低的生源特徵,貴陽九中制定了“抓中間,促兩頭”的教學策略。老師通過強調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對占大多數的中等水平學生進行有的放矢的強化指導,既使優等生感到壓力,努力讓自己更上一層樓,又在學生中形成良好氛圍,激勵落後生奮起直追。

作為貴陽九中頗具特色的聯考備考工作策略,“抓中間,促兩頭”涵蓋了心理調整、分類指導等具體方案。與全省中學較為普遍的分班措施相比,這一方式讓因材施教得到更細緻的落實,同時,10年來學校在聯考中越來越可喜的表現,充分證明了這一方式對促進學生整體提高的顯著作用。

在“抓中間,促兩頭”策略實施之初,以較低分數進入九中的學生聯考時的升學率,就高出全市同等情況學生聯考升學率二三十個百分點。而近10年來,學校聯考升學率更是連年攀升,多次獲全市統招中學高中教育質量評估一等獎和教學課題獎。近年來貴陽九中的聯考升學率均在90%以上,其中實驗班達到100%,實驗班的重點大學升學率更達到了70%以上。

港商資助

貴陽市第九中學是貴陽市唯一能享受香港愛國實業家田家炳先生的田家炳基金會優秀畢業生獎學金的學校。凡就讀貴陽九中的高中學生考上全國8所著名高等院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經田家炳基金會按分配的名額評審,有機會獲得每年本科4000元,碩士6000元,博士8000元的獎學金。2000年起,截止2004年,學校已有4名學生榮獲此獎。

發展簡介

貴陽市第九中學貴陽市第九中學
貴陽九中(貴陽市田家炳實驗中學)——這所在奮進中崛起的學校已成為貴陽市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校。

貴陽九中是一所占地40餘畝,擁有36個教學班2000餘名學生和180餘名教職工的完全中學。教學區以人工噴泉和花圃為中心,四周建有國中教學樓、高中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建築總面積達近1萬平方米。學校36個教學班的均安裝有29英寸互動式多媒體閉路電化教學網路終端,圖書室、閱覽室、理化生實驗室、語音室、計算機室、多媒體電教室、心理諮詢室、生物基地、氣象基地、1萬多平方米的可進行各種體育活動的田徑運動場等場地等一應俱全。多年來,該校在省、市政府和教委的關心支持下,在全校師生的奮力拚搏下,該校在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工作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和長足的進步。

目前,為了把自己的學校辦成一所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放心的一流省示範性中學,全校教職工都盡職盡責的教學,勤奮嚴謹的管理,精神飽滿地奮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面對新世紀,面對西部開發的大好時機,貴陽九中的全體師生員工將以自己教育教學,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優秀成績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經得起檢驗的答卷。

半個世紀的崢嶸歲月,鑄就了貴陽九中的輝煌,良好的社會聲譽贏得了市民的厚愛,時代也賦予貴陽九中以更多的期待。

九思中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和貴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貴陽市民辦教育發展的辦法的通知》精神,經貴陽市教育局批准組建的貴陽市九思中學,是一所以貴陽九中為依託,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校舍,獨立財務管理,獨立招生,教學設施先進,師資力量雄厚,與公辦學校具有同等待遇的全日制民辦高級中學。

“九思”出自《論語》:“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九思中學繼承中華傳統美德,以培養厚德博學,全面發展的人才為己任,將使一批批英才從這裡走向人生的輝煌。

“九思”、“九中”以最大的數字“9”相通;九思中學秉承貴陽九中的辦學優勢,發揚貴陽九中的辦學理念和優良傳統,創新管理體制,並整體思考辦學模式、學校管理、師資安排、課程設定、教材使用等問題;任課教師均由高、中級以上教師擔任,並由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和生活指導教師,教育教學質量有保證。辦學以來,家長、學生反映良好,得到社會的認可。

九思中學位於貴陽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內(貴陽市河濱公園對面),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施先進,生活設施齊全,交通十分方便,乘1,2,4,11,15,16,17,20,22,23,29,30,38,44,52,65, 205, 206,211, 212, 221,242,244等各路大巴或中巴到河濱公園站下車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