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內的黑葉猴麻陽河保護區處於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帶,森林覆蓋率63.74﹪。 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保護區內的黑葉猴麻陽河保護區屬野生動物類型的保護區。 目前,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有黑葉猴76群730隻左右,成為全球最大的分布地。

簡介

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貴州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黔東北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及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接壤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08°3′53″~108°19′45″,北緯28°37′30″~28°54′20″,屬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31 113hm²,其中核心區面積10 543hm²,緩衝區面積10 522hm²,實驗區面積5 548hm²。經考察證實,保護區內分布有黑葉猴76群730隻左右,是目前我國黑葉猴分布最密集,數量最多的地區,亦是全球最大的黑葉猴種群分布地。

發展歷程

保護區始建於1987年,隸屬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林業局管理,1994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隸屬省林業廳管理,管理機構定編25人。為了保障黑葉猴種群繁衍及其棲息地的完整性,2002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鋸齒山黑葉猴自然保護區歸併麻陽河省級自然保護區,並於2003年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4年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2005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省長辦公會議紀要》明確,貴州麻陽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更名為貴州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為省林業廳直屬正縣級事業單位;核定事業編制30人,所需人員經費由省財政實行全額預算管理。

地勢地貌

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麻陽河保護區位於大婁山脈北東,主要公布於烏江的兩條支流,麻陽河和洪渡河的深切割沿岸地帶。麻陽河、洪渡河地區的大地構造位置屬揚子地塊邊緣,出露地層為寒武紀和奧陶紀。區內海拔800—1000米以上地段地勢開闊,800米以下則多為峽谷,向下侵蝕作用強列。在標高1000米,800米及500—600米處,尚有帶狀分布的山峰或侵蝕台階,溶蝕盆地,塵窪地及平底溪谷等常出現在上述不同的分層高度,構成了頗具特色的層狀山嶽地貌景觀。除切割很深的谷底溪流不斷,地下水豐富外,大多數區域地表經流稀少,峰叢、窪地、漏斗、溶洞、陡崖、石峰等溶蝕地貌及崩塌地貌發育強烈景觀奇特壯美。
保護區的主要河流為烏江一級支流麻陽河與洪渡河。麻陽河發源於德江縣彥坪黃根壩,西起鋸齒山(海拔1158米),橫貫保護區至思渠鎮暗溪口(海拔290米)匯入烏江,相對高差878米,全長26.5公里,流域面積3183公頃。洪渡河從務川境內自西南向東北流經保護區內12.75公里,於洪渡鎮(海拔264米)匯入烏江,在保護區流域面積1225公頃。

氣候特徵

保護區屬中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類型。熱量豐富,雨量充沛,濕度適中,冬涼,夏熱,四季分明,有霜期短,生長季節長。保護區年均降水量1158.7㎜,年均經流量428.2㎜,年均蒸發量735.6㎜,與年均降水量基本保持平衡。一年中降水量的變化兩峰兩谷型,最高峰出現在5—6月,次高峰在9月,最低谷出現在1月,次低谷在8月。年均氣溫16.7℃,最熱7月均溫27.2℃,極端最好高溫度41℃,最好冷1月均溫5.6℃,極端最低溫﹣6℃,年均大於10℃以下積溫,海拔高低不同,幅度在3500—5500℃之間。保護區的峽谷地帶,由於箱狀峽谷深切,谷底至由嶺海拔相差大,在夏季,山嶺烈日高照,氣溫達40℃左右,十分炎熱。谷底由於陽光無法照射或很少照射,其氣溫隨著海拔下降而降,平均每下降100米,溫度下降2—3℃,使谷底的溫度在25℃左右,十分涼爽宜人,這是保護區峽谷獨特的逆溫氣候特徵。

土壤環境

保護區的成土母岩主要為白雲岩,其次為石灰岩,另有少量砂頁岩分布。保護區海拔在300—1400米之間,由於森林土壤的形成受母岩、海拔,氣候等諸因素的影響,因此,除黃土到新景,月亮壩至中壩1000米以上古老夷平面有部分黃壤分布外,保護區內大部份土壤為石灰土。石灰土又分為黃色石灰土及淋溶性黃色石灰土兩個亞類。黃色石灰土主要分布於較高的山峰坡面,侵蝕台階,溶蝕盆地,窪地,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淋溶性黃色石灰土則主要分布在峽谷兩岸峭壁,陡峻的山峰中下部,以及石灰岩形成的峰叢等地段,由於淋溶性強,因而土壤呈微酸性。

動物資源

保護區內的黑葉猴保護區內的黑葉猴
麻陽河保護區處於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帶,森林覆蓋率63.74﹪。由於自然條件優越,加之天然林保護工程,封山育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森林防火工程等的有效實施,保護區的自然植被恢復很好。在很多地段,栓皮櫟、木荷、青岡櫟等樹種已形成大面積的中幼齡林,馬尾松、柏木、杉、櫻、響葉楊等也大量出現,區內自然生態環境迅速向良性轉化,生物物種特別是黑葉猴棲息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經科學考察,保護區內分布維管束植物120科293屬800餘種。列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紅豆杉、南方紅豆杉、銀杏3種;列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蘇鐵蕨、黃杉,三尖杉,穗花杉,香果樹、楠木,香樟,傘花木,櫸木,潤楠,十齒花等12種;有春蘭、寒蘭、白芨、蝦脊蘭、石斛、天麻、獨蒜等珍稀蘭科植物20餘種。

植物資源

保護區主要以保護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葉猴及其棲息地為主,經過科學考察,保護區內分布各類珍貴野生動物300餘種,其中獸類37種,鳥類149種,兩棲爬行類32種,魚類48種。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葉猴、豹、林麝3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熊、大靈貓、獼猴、斑羚、穿山甲、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等27種。麻陽河保護區兩條河谷森林植被保存良好,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是一座重要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基因庫,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社會經濟價值。

旅遊資源

麻陽河保護區以奇特、險峻、幽奧的喀斯特地貌景觀為主,以原始的常綠闊葉林為陪襯,以峽谷溪流為靈魂,其間峰巒岩石千姿百態,溪流湧泉,溶洞變化多端。峽谷兩側峭壁對峙,沿岸洞穴幽深,怪石嶙峋,綠樹成蔭,盤根錯節,黑葉猴群攀躍嬉戲於其間,更顯麻陽河保護區優美多樣的自然景觀,是人類回歸大自然,進行森林旅遊、渡閒消假的絕好去處。
保護區主要旅遊資源類型

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秀麗的蝕餘風光。保護區內碳酸鹽岩分布,岩溶地貌發育,由於長期受溶蝕侵蝕,形成各種蝕余景觀,有的群岩疊障如刀削劍斬,有的峭石獨秀,似玉簪螺髻,景觀如畫,令人稱奇。
幽深的峽谷風光。保護區內麻陽河、洪渡河兩條河流長63公里,其中峽谷地帶占85﹪,約有54公里長,峽谷高120—350米,寬20—60米,峽谷兩側陡峭,坡度多在70°以上,部分成垂直狀形成箱式峽谷。特別是石牌峽谷、老鷹岩峽谷、岩頭關峽谷、鋸齒山峽谷等,谷底幽深,空氣清馨,流水潺潺,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峽谷兩側森林密布,由於樹種不同,開花結果,季節各異,黑葉猴穿梭在森林、峽谷、河灘之中,給奇麗的峽谷風光更添不少樂趣,更顯其保護區峽谷風景的驚、險、奇、幽、秀、壯的特點。
神秘的溶洞探奇。保護區內朱家洞,游龍洞,渾洞,乾洞,姐妹洞,龍清塘洞等神秘不可測。地下溶洞群中,隨處可見的石芽、石筍、鐘乳石,千姿百態。有的溶洞洞中有洞,縱橫交錯,上下重疊,錯綜複雜,神秘幽深,是人們觀光,探險的極佳去處。
奇特的像形山石。保護區內碳酸鹽岩分布,岩石露頭較多,由於長期的溶蝕作用,形成各種各樣的像形山石。如位於石牌的國畫石,鬼斧神劍劈下的“三面紅旗”迎風招展。月亮岩,和尚岩,飛來石,雞翹山等形象逼真,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在保護區的銀泉瀑布陪襯下,更顯保護區的勃勃生機。
醉人的森林景觀
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馬尾松景觀林:在鋸齒山、紅絲河、大土一帶的山脊部,分布著四季常綠的馬尾松。馬尾松枝葉繁茂,樹幹通直,冠形挺拔,蒼勁有力。人們見到如此景觀,自然引發“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節,待到雪化時“的英雄氣概,漫步林中,如置身茫茫林海,聞著飄散的松香,醉人心脾。
楓香、響葉楊景觀:保護區內的貴陽壩,岩頭關等地分布著楓香、響葉楊、猴歡喜、化香等混交林,季節變化豐富多彩,春季的嫩綠,夏節的墨綠,秋季的紅艷,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既有“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環境,又有白楊嘯嘯的歌詠空間。
綠闊葉與落葉混交林景觀:在麻陽河、洪渡河兩岸,隨處可見鵝耳櫪、潤楠、槭樹、烏岡櫟、青岡櫟,栓皮櫟、化香、木荷等常綠終年葉綠,隨著季節的變化有一定的色調變化。落葉樹季節變化也很豐富,春季蔥綠與秋季的金黃,各有特色,情趣。林中喬灌木層次明顯,特別是灌木層山花爛漫,野果遍布,藤蔓纏繞,鳥鳴啾啾,群猴跳躍嬉鬧,置身其中,如在仙境中漫遊。
群猴樂園:保護區內森林茂密,野果遍地,溶洞眾多,氣候溫和,為國家Ⅰ級保護動物黑葉猴和國家Ⅱ級保護動物獼猴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繁衍空間。區內76群730隻左右的黑葉猴和少量的獼猴在這理想的生存空間中自由生活,為天然的黑葉猴樂園。麻陽河保護區是人們觀賞黑葉猴,休閒度假,旅遊觀光,科學考察的理想地方,具有極大的生態旅遊開發潛力。

保護價值

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
保護區內的黑葉猴保護區內的黑葉猴
麻陽河保護區屬野生動物類型的保護區。麻陽河保護區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保護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黑葉猴及其棲息環境。黑葉猴屬世界瀕危物種,主要分布於越南和中國的貴州、廣西、重慶等地,據統計,現全球野生黑葉猴總數約2000隻,貴州省約有1200隻,根據2004年,國內外專家對麻陽河保護區內的黑葉猴種群量調查結果顯示,現麻陽河保護區分布有黑葉猴76群730隻左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黑葉猴種群分布地。
另外,從物種保護角度上看,保護區內僅初步調查的脊椎動物300餘種,維管束植物800餘種,其中列入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黑葉猴、豹、林麝3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黑熊、大靈貓、小靈貓、獼猴、斑羚、穿山甲、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等27種,列入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紅豆杉、南方紅豆杉、銀杏3種;列入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蘇鐵蕨、黃杉等12種,麻陽河保護區是一座重要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基因庫,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理想的河流治理、環境保護價值

麻陽河保護區地處中亞熱帶,烏江中游的陡峭碳酸岩山地,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生態環境脆弱,具破壞易、恢復難的特點。烏江是長江山峽庫區腹心地帶,長江南岸上的最大支流,在烏江流域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今天,烏江的一級幹流——麻陽河、洪渡河河谷兩岸陡岩峭壁及狹帶狀台階上仍保存了較好的原生植被,若不及時保護,今後必將毀於一旦。因此,它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態保護價值和河流治理價值。

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價值

麻陽河保護區從1987年建立至1991年完成了本底資源調查,1996年至1997年協同貴州省林業廳保護處完成黑葉猴生態習性監測研究,黑葉猴資源現狀調查,黑葉猴食物林的規劃設計和實施等研究課題。1997年始,保護區管理局在省林業廳的指導下,開展了黑葉猴野外人工投食馴化工作已取得了成效,已經完成了黑葉猴的隱蔽投食——人猴相見投食——信號投食過程,黑葉猴從懼怕撿食到主動撿食的逐步適應過程,黑葉猴與人的親和程度大大加深,開創了黑葉猴野外人工投食馴化的先例。2003年保護區管理局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所的資助下完成了黑葉猴種群數量調查,2004年在國際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FFI項目的資助下,國內外專家及貴州省內保護區科研人員參加完成了黑葉猴保護現狀調查項目。
保護區管理局還利用電視、報刊各種宣傳媒介廣泛宣傳保護區的各項工作進展和區內的森林資源,自然景觀。中央電視台新聞30分欄目,國際頻道新聞欄目,貴州電視台發現貴州欄目,新聞欄目等曾多次報導麻陽河保護區科考及黑葉猴的保護管理等。央視高清頻道為2008年奧運會前準備的《美麗中國》欄目已確定在麻陽河保護區拍攝相關內容,現已有重慶市及貴州省周邊地區多學科科研人員到保護區參觀考察,相鄰市縣把保護區作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先後有北京林業大學,西南林學院,貴州師範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貴州大學,貴州林校等把保護區作為科研教學基地。FFI項目組已將麻陽河保護區作為我國黑葉猴優先保護和科學研究基地。

引人入勝的綺麗景觀具有開發生態旅遊價值

麻陽河自然保護區交通方便,距縣城僅24公里,可乘車前往,亦可乘船經烏江到思渠或洪渡起岸,沿途除烏江百里畫廓風光饒有奇趣外,進入保護區後綺麗的風光更使人耳目一新。區內高大雄偉的石灰岩斷層,切割幽深的河谷,清冽平緩的流水,河道中矮小的斷層形成的落差景觀,可以說是一步一景,美不勝收。特別是老鷹岩景點,清澈見底的麻陽河水沿著彎彎曲曲的河床靜靜地流過峽谷。河岸兩旁溶洞比比皆是,有的溶洞大小相串,洞中石鐘,石筍千姿百態,置身洞中,如同進入神話傳說中的花果山水簾洞。石鐘乳點點滴下的水聲,仿佛向人們訴說著千萬年來歷史變化的滄桑。有的溶洞深不可測,黑暗中離奇古怪,變化莫測的通道總是讓人知難而返,只有那幽幽流出的陰河水,才能知道這洞究競伸向何方。沿河兩岸峭壁陡峻如鬼斧神工造就。那沒有土層的峭壁上,蒼翠蔥籠的林木,盤根錯節,姿態各異,構成一幅幅奇特的岩溶地貌上的植被景觀。只有那深深嵌入峭壁石縫中百折不饒的長根,才能使人理解到這裸露石岩擊上的斷層溶蝕地貌上的森林有多么頑強的生命力。林中各種動物細微的活動聲,鳥啼蟬鳴聲,更使得奇異的景點生機勃勃。老鷹岩峭壁上方的溶洞和裂隙洞是兩群黑葉猴長期棲息、活動場所,是實在難得的觀猴景點。河灘上夏季涼爽宜人,與區外酷熱氣候形成鮮明對比,是天然的避署勝地。老鷹岩下游不遠是著名的風景點“石牌”。這裡的景點又別具一格,滔滔的河水,雄偉的石牌斷壁,不但使人清心悅目,而且那磅薄的氣勢,陽剛宏雄的景觀,尤如一幅濃墨重彩的山水畫,讓人覺得有非人力可為之感,因此,麻陽河保護區具有開發生態旅遊的巨大潛力。
綜上所述,麻陽河保護區是集珍稀瀕危動植物保護,物種多樣性基因庫保護,自然景觀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宣傳教育和開發森林生態旅遊為一體的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自然保護區。

黑葉猴保護

中科院有關專家調查,現全球野生黑葉猴總數約2000隻。目前,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有黑葉猴76群730隻左右,成為全球最大的分布地。黑葉猴是世界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最早於1889年發現於中國廣西。目前全世界野生黑葉猴僅存約2000隻,主要分布在我國貴州、廣西和越南北部地區。在越南和廣西地區,黑葉猴數量較少且分散。由於麻陽河自然保護區黑葉猴數量在全球範圍內分布最多,許多環保組織已將其列為野生黑葉猴種群的優先保護地和科研基地。2005年,相關環保及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FFI)已將麻陽河自然保護區作為我國黑葉猴優先保護和研究的實驗基地。

管理狀況

概述

麻陽河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87年,1994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4年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保護區總面積31113公頃(466695畝),是以保護珍稀瀕危物種國家Ⅰ級保護動物黑葉猴及其棲息地為首要目的的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根據自然環境和保護對象的種群分布特點,保護區區劃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三部分。核心區面積10543公頃,該區域人煙稀少,天然林保存較好,黑葉猴種群密集,是保護區森林植被和生態環境精華所在,也是黑葉猴主要的棲息區域,為絕對保護區域,除有計畫和必要的科學考察與研究,原則上不充許人為介入與外界干擾;緩衝區面積10522公頃,有少量黑葉猴活動,當黑葉猴群進一步擴大後,其活動的範圍必定要拓展到該區域。其功能是防止和減緩外界對核心區的影響和干擾,通過植樹造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營造黑葉猴食物林等措施恢復生態環境;實驗區面積5548公頃。實驗區的天然植被稀少,人類活動較為頻繁,但有黑葉猴活動。實驗區內可以從事下列活動:科學考察,教學實習,採集標本,設定定位觀測點和科學實驗地;馴養繁殖瀕危野生動物,培育珍稀植物,探索生物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途徑,研究森林生態的結構及演替規律,提高森林生產力;開展社區共管,發展多種經營,高效農業,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科普教育,觀光旅遊。
保護區自建立以來,在各級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全體幹部職工的不懈努力,艱苦創業,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瀕危物種種群數量有了明顯增長,周邊民眾的保護意識不斷提高,使這個物種豐富的生物基因庫得到了較好保護。其主要表現為:

基礎設施初具規模

保護區由1997年貴州省計委批准,進行了一期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共投資558萬元,其中貴州省計委非經營性資金300萬元,地方配套258萬元,修建了保護區管理局辦公大樓,職工宿舍,保護區標誌門,大河壩管理站等,購置了森林巡護用車及工作用車和部分通迅辦公設備,為保護區的管理,保護,科研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初始條件。2005年《國家林業局關於貴州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批准新建動物救護用房300平方米,動物籠舍500平方米,新建防火瞭望台5座,科研宣教用房600平方米,氣象觀測站、水文監測站,黑葉猴監測點等,總投資776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專項投資安排621萬元,地方配套解決155萬元,目前,此項目工程已開始啟動。相信,隨著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改善,保護區建設管理,科研工作的加強,保護區的明天會更美好。

自然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保護區地勢陡峭,相對高差大,山高路險,管理難度大。保護區管理局成立以來,加強組織機構建設並得到了當地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配合和省林業廳的重視。通過積極加強巡護,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不法行為,有效地制止了保護區內的亂砍濫伐,亂捕亂獵違法犯罪行為,加強森林火災管理、取得了建局以來無森林火災發生的好成績。特別是隨著林業六大工程和貴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的“生態立省”戰略的實施,為區內的各種野生動物保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的種群數量明顯增長,特別是黑葉猴從1988年的38群390隻左右增加到現在的76群730隻左右,成為全球最大的黑葉猴種群分布地。

科研及對外交流成績顯著

保護區成立之初,為了摸清保護區內的動植物資源底數,由省林業廳組織省內部分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及林業系統相關部門共十幾個單位,對麻陽河保護區進行了包括植被、動物、地貌、氣候等16個方面的綜合科學考察和專題研究,1994年正式出版了《麻陽河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集》。
美國、英國、瑞士等國的靈長類專家及中國科學院,中國林科院,西南林學院、西南農業大學、廣西師範大學、貴州大學、貴州省林校、貴州省林科院、貴州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100多人先後到麻陽河保護區進行黑葉猴生態、食性,野外投食馴化等方面的科學考察與研究。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FFI)已將麻陽河保護區作為中國黑葉猴優先保護和研究的實驗基地,國際靈長類專家FFI中國項目官員BeeL博士兩次到麻陽河保護區考察,並在麻陽河保護區成功舉辦了貴州黑葉猴保護現狀調查培訓班。保護區管理局還積極與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四川電視台、重慶電視台、新華社貴州分社、光明時報等多家新聞單位合作,對保護區的建設,管理及科研,生物多樣性等方面作了較為全面報導,擴大了保護區的影響力,為世人全面深入了解麻陽河自然保護區,了解黑葉猴及其生存現狀,提高麻陽河保護區的知名度起了積極作用。

社區共管力度加大

保護區轄沿河,務川兩縣的7個鄉鎮,40個行政村,區內總人口22816人,少數民族人口占94﹪,其中土家族占47﹪,仡佬族占33﹪。區內共有勞動力10724人,耕地面積4227公頃,人均耕地面積2.8畝,年均糧食產量960萬公斤,人均口糧350公斤左右,人均純收入600餘元。由於客觀條件的制約及觀念滯後,區內民眾仍沿襲著落後的生產、生活方式,對保護區森林資源消耗量大,為此,保護區管理局展開了長期的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以增強區內民眾的法制意識,並組建了以當地民眾為主的專兼職護林隊伍80餘人,加強保護區森林資源管理。與此同時,保護區管理局為切實解決區內部分農戶的燒柴,就業和其他生產、生活的實際困難,大力發展沼氣工程,經果林基地建設,以增加社區民眾的經濟收入,同時多方籌措資金實施了社區壞境教育工程等,逐漸贏得了社區民眾對保護區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增強了積極支持參與保護區管理工作的責任感。

資源利用、生態旅遊

保護區生態旅遊資源豐富。但鑒於保護區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其資源利用還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引人入勝的綺麗景觀,仍是“養在深閨”。目前保護區管理局利用其獨特的自然景觀開展了森林生態旅遊的起步工作,相信隨著保護區交通條件的改善和貴州建設旅遊大省目標的逐步實現,將會給麻陽河保護區的森林生態旅遊帶來更大的契機和光明的前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