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2年本科畢業於貴州師範大學地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4年12月研究生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自然辯證法研究所,獲哲學碩士學位。
主講課程
1988年以來,先後給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開設了《自然辯證法》、《科學社會學》、《科技政策與科技管理專題》、《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科學哲學與科學學》、《科技、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現代科學方法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科學技術》、《高科技園區理論與實踐》等9 門課程。共培養了1位博士後,10位博士,20多位碩士。
研究方向
科技政策與科技管理。
主要貢獻
研究論文
1、 東湖新興產業開發區與武漢經濟社會發展,《未來與發展》,1986年第1期。
2、 從貴州省經濟的發展探討西部地區技術引進的方式,《科學·經濟·社會》,1987 年第2期。
3、 技術與經濟區域開發,《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88年第1期。
4、 我國智密區建設芻議,《地域研究與開發》,1988年第2期。
5、 我國現行科技獎勵體制存在的問題,《科技管理研究》,1989年第2期。
6、 澳大利亞的科技管理與科技政策,《深圳特區科技》,1990年第3期。
7、 澳大利亞最大的科研組織——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科學學研究》,1990年第2期。
8、 澳大利亞信息產業發展戰略,《科技管理諮詢》,1990年第10期。
9、 澳大利亞的工業研究與發展,《科技管理研究》,1990年第3期。
10、 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的幾個重點,《開發研究》,1990年第3期。
11、 澳大利亞企業技術引進受到的限制,《引進與諮詢》,1991年第1期。
12、 澳大利亞現行的技術創新政策,《外國經濟與管理》,1991年第8期。
13、 澳大利亞政府的科學技術管理,《科技管理研究》,1991年第3期。
14、 區域經濟比較研究,《開發研究》,1991年第3期。
15、 技術地理:一門即將產生的邊緣學科,《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1期。
16、 澳日科技、經濟合作的新構想,《城市開發》,1991年第7期。
17、 澳大利亞政府的技術創新資助管理,《中國軟科學》,1992年第6期。
18、 我國科技獎勵設定若干問題探討,《研究與發展管理》,1992年第4期。
19、 DSTO新近的研究成果及商業活動,《現代兵器》,1992年第4期。
20、 澳大利亞各州發展高技術產業的若干對策,《外國經濟與管理》,1992年第4期。
21、 科技獎勵中的時空效應,《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92年第11期。
22、 科技與澳大利亞經濟發展,《科學管理研究》,1992年第5期。
23、 論科技獎勵的競爭機制,《科學管理研究》,1992年第4期。
24、 澳大利亞的科技人力資源,《科技與發展》,1992年第3期。
25、 科技獎勵評審的幾個問題及對策建議,《研究與發展管理》,1993年第2期。
26、 澳大利亞初級產業發展的經濟環境,《亞太經濟》,1993年第2期。
27、 論時間效應及其與科技獎勵的關係,《科研管理》,1993年第1期。
28、 澳大利亞初級產業的研究與發展,《科學管理研究》,1993年第5期。
29、 澳大利亞通訊業的技術進步,《企業技術進步》,1994年第1期。
30、 澳大利亞有關“國家職責”的科技研究,《科研管理》,1994年第4期。
31、 亞太地區經濟合作動向分析,《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4期。
32、 軟科學成果評價的四個要素,《中國軟科學》,1995年第9期。
33、 培育諮詢市場,發展諮詢產業,《中國科技論壇》,1995年第6期。
34、 國外諮詢業的發展,《外國經濟與管理》,1995年第8期。
35、 東亞技術共同體:一個明智的選擇,《科學學研究》,1995年第1期。
36、 企業高新技術開發的切入點選擇,《科技管理研究》,1995年第1期。
37、 近年來我國科技獎勵的新發展,《科技導報》,1995年第9期。
38、 科技工業園本質初探,《自然辯證法研究》,1996年第11期。
39、 科技獎勵異議現象與根源,《中國科技獎勵》,1996年第2期。
40、 科技獎勵評審系統的前饋控制,《系統辯證學學報》,1996年第4期。
41、 國外科技工業園區發展所面臨的困難及問題,《外國經濟與管理》,1996年第11期。
42、 科技工業園發展理論述評,《軟科學》,1996年第3期。
43、 決策效益評估的幾個問題,《軟科學》,1996年第1期。
44、 我國民間科技獎勵的現狀及特點,《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96年第8期。
45、 我國民間科技獎勵興起的原因及其發生機制,《科學學研究》,1996年第2期。
46、 我國諮詢產業的發展與管理,《科學管理研究》,1996年第2期。
47、 科技工業園的進化,《科學·經濟·社會》,1996年第4期。
48、 我國高新技術開發區存在的問題,《科技開發動態》,1996年第2期。
49、 中國企業的國際形象,《科技管理研究》,1996年第6期。
50、 我國民間科技獎勵的產生、特點及影響,《科技導報》,1996年第7期。
51、 市場經濟體制下科技獎勵的性質,《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
52、 我國民間科技獎勵與國家級科技獎勵的聲譽與強度問題,《自然辯證法研究》,1997年第12期。
53、 我國科技獎勵中的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的現狀簡析,《自然辯證法通訊》,1997年第4期。
54、 諮詢市場的特徵、運行機制及管理,《中國軟科學》,1997年第7期。
55、 關於我國民間科技獎勵活動的管理建議,《中國科技獎勵》,1997年第1期。
56、 影響科技獎勵的社會分層諸因素探析,《軟科學》,1997年第4期。
57、 科技工業園的進化,《科學學研究》,1997年第2期。
58、 科技獎勵的社會分層過程,《科學學研究》,1997年第1期。
59、 論科技獎勵的對象及分配,《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7年第5期。
60、 中英日德美諮詢市場類型比較,《科技管理研究》,1997年第6期。
61、 我國諮詢市場現狀分析,《科技導報》,1997年第8期。
62、 我國民間科技獎勵的若干問題,《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4期。
63、 中英日德美諮詢市場規模比較,《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
64、 自然辯證法教學中的繼承與超越,《自然辯證法研究》,1998年第6期。
65、 我國民間科技獎勵與國家級科技獎勵的聲譽與強度問題,《中國科技獎勵》,1998年,第3期。
66、 信息化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載《電腦之辯》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年
67、 中、英、日、德、美諮詢市場運行機制比較,《外國經濟與管理》,1998年第1期。
68、 我國諮詢市場競爭機制初探,《軟科學》,1998年第3期。
69、 技術聯盟:類型、效益與成本分析,《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98年第8期。
70、 科技獎勵的動力與運行機制,《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8年第6期。
71、 諮詢風險及其防範對策,《科技進步與對策》,1998年第5期。
72、 論諮詢市場的管理手段,《武鋼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
73、 中外科技獎勵制度的文化背景分析,《軟科學》,1999年第S1期。
74、 諮詢價格模式評析,《軟科學》,1999年第S1期。
75、 我國諮詢市場管理初探,《理論月刊》,1999年第Z1期。
76、 企業技術開發合作決策分析,《科研管理》,1999年第4期。
77、 科技獎勵的效應理論,《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9年第4期。
78、 諮詢市場的概念和分類初探,《科學管理研究》,1999年第1期。
79、 美日在生物技術領域的競爭與合作,《科技管理研究》,1999年第3期。
80、 面向21世紀的中國科技獎勵體制改革,《科技管理研究》,1999年第1期。
81、 我國諮詢市場管理模式的選擇,《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
82、 企業技術聯盟:概念、本質及動力,《自然辯證法研究》,2000年第2期。
83、 企業技術聯盟:風險與防範,《中國軟科學》,2000年第10期。
84、 技術創新組織的比較分析,《軟科學》,2000年第2期。
85、 企業技術聯盟初探,《企業技術進步》,2000年第4期。
86、 我國企業技術聯盟現狀分析,《科研管理》,2000年第4期。
87、 產業界對企業技術聯盟的認識,《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0年第3期。
88、 美、日、歐盟企業技術聯盟發展分析,《科學管理研究》,2000年第2期。
89、 我國電力工業發展戰略的若干問題,《科技進步與對策》,2000年第11期。
90、 培育和發展我國企業技術聯盟的戰略意義,《科技進步與對策》,2000年第9期。
91、 美國的企業技術聯盟,《科技管理研究》,2000年第5期。
92、 我國企業技術聯盟的組織行為,《科技管理研究》,2000年第2期。
93、 企業技術聯盟評估指標體系初探,《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
94、 我國企業技術聯盟的現狀及發展趨勢,《中國科技論壇》,2001年第2期。
95、 構建我國企業技術聯盟的協調機制,《軟科學》,2001年第4期。
96、 歐盟的企業技術聯盟,《軟科學》,2001年第1期。
97、 企業技術聯盟成本及其分配,《科研管理》,2001年第4期。
98、 企業技術聯盟效益及其分配,《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1年第6期。
99、 綠色衝突:形式、特點及對策,《科學學研究》,2001年第1期。
100、 構建企業技術聯盟的強化機制,《科學管理研究》,2001年第1期。
101、 我國電力工業發展戰略的若干問題,《科技進步與對策》,2001年第1期。
102、 企業技術聯盟的風險分配,《科技管理研究》,2001年第4期。
103、 中外科技獎勵制度的文化背景分析,《中國科技獎勵》,2002年第2期。
104、 中外科技獎勵制度比較,《中國科技獎勵》,2002年第1期。
105、 同行評議:科學共同體的民主決策機制解析,《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02年第1期。
106、 企業技術聯盟的組織形式及選擇,《科研管理》,2002年第5期。
107、 日本綠色技術創新現狀及發展趨勢,《科技與管理》,2002年第4期。
108、 經濟全球化中的技術創新,《科技進步與對策》,2002年第10期。
109、 美、日、歐盟綠色技術創新比較研究,《科技進步與對策》,2002年第7期。
110、 企業技術聯盟的組織運行,《科技進步與對策》,2002年第4期。
111、 美國綠色技術創新現狀及趨勢,《科技管理研究》,2002年第2期。
112、 我國綠色技術創新的現狀分析,《科技導報》,2002年第5期。
113、 綠色技術,《今日科技》,2002年第2期。
114、 企業技術聯盟的公平分配,《華中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
115、 歐盟的綠色技術創新,《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3年第6期。
116、 生態工業園區內工業鏈特徵分析,《中國農業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2003年第6期。
117、 我國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巨觀構想,《中國科技論壇》,2003年第4期。
118、 選擇理論:科技園區區位的新視角,《中國高新區》,2003年第12期。
119、 日本綠色產業的發展趨勢,《企業技術進步》,2003年第1期。
120、 企業技術聯盟的成本控制分析,《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3年第7期。
121、 我國生態工業園區的法律制度保障,《科技與法律》,2003年第2期。
122、 企業技術聯盟的成本變化分析,《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年第11期。
123、 企業技術聯盟的成本構成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第3期。
124、 我國企業實施ISO14000現狀及對策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第2期。
125、 企業技術聯盟與海爾成功之路,《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第1期。
126、 工業生態學與生態工業園區,《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第1期。
127、 企業技術聯盟的理論透視,《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5期。
128、 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幾個問題,《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期。
129、 生態工業園區概念的理論淵源,《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4年第3期。
130、 國家應急科技支撐體系框架構想,《中國科技論壇》,2004年第5期。
131、 科技園區的四大發展趨勢,《中國高新區》,2004年第7期。
132、 科技園區的土地利用,《中國高新區》,2004年第4期。
133、 科技園區未來的發展趨勢,《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年第6期。
134、 面向經濟全球化的企業技術創新戰略,《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4年第3期。
135、 生態工業園區:可持續發展經濟布局的新探索,《科學管理研究》,2004年第1期。
136、 企業技術聯盟中的信息不對稱,《科技與管理》,2004年第3期。
137、 政府與企業技術聯盟,《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第3期。
138、 企業技術聯盟的效益構成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第5期。
139、 從7-ACA項目看我國製藥業的企業技術聯盟,《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第2期。
140、 企業技術聯盟的組建策略,《科技創業月刊》,2004年第8期。
141、 我國科技獎勵項目獎和個人獎研究述評,《中國科技論壇》,2005年第4期。
142、 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功能定位,《研究與發展管理》,2005年第6期。
143、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MBA教育,《商學院》,2005年第5期。
144、 經典力學的奠基人——伽利略,《力學與實踐》,2005年第3期。
145、 我國科技個人獎設定探析,《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5年第7期。
146、 基於循環鏈的生態工業園區模式,《科技與管理》,2005年第2期。
147、 生態工業園區工業鏈與自然生態系統食物鏈的比較,《科技與管理》,2005年第3期。
148、 企業技術聯盟中的衝突及其化解,《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年第1期。
149、 生態工業園區理論研究述評,《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2期。
150、 點擊契約的行政監管,《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11期。
151、 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的運行與管理——以華中科技大學為例,《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10期。
152、 生態工業園區的內部結構,《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9期。
153、 生態工業園區與技術創新,《科技創業月刊》,2005年第12期。
154、 武漢市“十一五”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主要任務,《科技創業月刊》,2005年第10期。
155、 湖北省工業污染現狀分析,《環境科學與技術》,2005年第5期。
156、 科學技術發展與中華民族精神,《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
157、 創新體系:高新技術發展的保障——評《高新技術創新體系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 5期。
158、 國家科技獎勵中項目獎與個人獎調整構想,《中國科技論壇》,2006年第3期。
159、 生態工業園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科技與管理》,2006年第4期。
160、 武漢市“十一五”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科技與管理》,2006年第1期。
161、 日本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特點及發展趨勢,《科技與管理》,2006年第1期。
162、 基於生物種理論的生態工業園區模式,《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年第8期。
163、 歐盟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特點及發展趨勢,《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年第7期。
164、 生態工業園區的區位模式,《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年第6期。
165、 美國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特點及發展趨勢,《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第1期。
166、 武漢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問題,《科技創業月刊》,2006年第1期。
167、 生態工業園的微觀經濟價值分析,《經濟問題探索》,2006年第8期。
168、 創新集群與創新型國家建設,《科學管理研究》,2007年第6期。
169、 愛爾蘭軟體產業:市場、產品、公司及發展模式,《科技與管理》,2007年第6期。
170、 科博會:成就、問題與對策,《科技與管理》,2007年第4期。
171、 以科學發展觀引領我國農村醫療保障體系建設,《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8年第8期。
172、 國家科技計畫自主創新成果獲國家科技獎勵的實證分析,《中國科學基金》,2008年第6期。
173、 中國科協的知識橋樑角色——基於“中小科技館支援計畫”項目的實證分析,《中國科技論壇》,2008年第10期。
174、 中國省部科技會商的現狀、特徵與發展趨勢,《中國科技論壇》,2008年第9期。
175、 中國省部科技合作的現狀與發展趨勢,《中國科技論壇》,2008年第4期。
176、 省部科技共建:背景、現狀與完善,《中國科技論壇》,2008年第12期。
177、 國家科技計畫自主創新評價方法論,《研究與發展管理》,2008年第6期。
178、 國內“科技獎勵與自主創新”研究述評,《軟科學》,2008年第6期。
179、 完善國家科技獎勵體系,推進自主創新,《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8年第8期。
180、 基於主體要素視角的創新集群評價——以愛爾蘭信息通訊技術集群為例,《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8年第12期。
181、 創新集群:概念、特徵及理論意義,《科學學研究》,2008年第1期。
182、 企業加速器:概念、特徵及意義,《科學管理研究》,2008年第5期。
183、 芬蘭ICT創新網路的空間分布,《科技與管理》,2008年第1期。
184、 國家科技獎勵獲獎人員的年齡結構分析,《科技進步與對策》,2008年第1期。
185、 芬蘭ICT創新網路的構成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10期。
186、 愛爾蘭軟體產業的支撐體系,《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6期。
187、 自主創新對我國科技獎勵制度變遷的影響,《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5期。
188、 學術評價機制與同行專家評價,《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
189、 科技組織的競爭戰略研究,《中國科技論壇》,2009年第12期。
190、 生態工業園區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中國科技論壇》,2009年第11期。
191、 集聚耦合對創新集群演化的影響研究,《中國科技論壇》,2009年第3期。
192、 美國企業加速器的現狀、特點及啟示,《中國科技論壇》,2009年第3期。
193、 國外創新集群中的組織研究述評,《研究與發展管理》,2009年第6期。
194、 創新集群:當代科技、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式,《生產力研究》,2009年第3期。
195、 企業加速器的淵源與發展模式,《科研管理》,2009年第6期。
196、 創新集群的演化動力及其生成機制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9年第8期。
197、 論科技舉國體制,《科學學研究》,2009年第12期。
198、 省部科技合作:從國家科技管理邁向“國家-區域”科技治理,《科學學研究》,2009年第7期。
199、 國內“省部科技合作、協商”研究述評,《科學管理研究》,2009年第5期。
200、 我國省部科技會商政策的形成探析,《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年第24期。
201、 我國省部科技會商政策的性質及實踐意義,《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年第19期。
202、 國內“企業加速器”研究綜述,《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年第10期。
203、 我國企業加速器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11期。
204、 創新集群的發育、成長路徑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10期。
205、 創新集群政策的興起及其在中國的發展,《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7期。
206、 我國省部科技共建的現狀、特點和發展趨勢,《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3期。
207、 美國聯邦政府與州政府科技合作40年,《中國科技論壇》,2010年第12期。
208、 企業加速器的定價機制研究,《統計與決策》,2010年第21期。
209、 創新集群:研究譜系與分析維度,《科研管理》,2010年第6期。
210、 國外生態工業園區評價研究述評,《科研管理》,2010年第2期。
211、 1978—2008:中國高新技術政策文本的定量分析,《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年第4期。
212、 會商路線圖——省部科技會商制度均衡的政策工具,《科學學研究》, 2010年第9期。
213、 現階段省部科技合作背景及本質研究,《科學經濟社會》,2010年第2期。
214、 高成長性:企業加速器的畢業標準,《科技與經濟》,2010年第6期。
215、 創新集群績效評價:以歐洲IT集群為例,《科技與經濟》,2010年第3期。
216、 我國企業加速器發展對策,《科技與管理》,2010年第6期。
217、 我國科技園區企業加速器的運營模式選擇,《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年第16期。
218、 創新集群的本質涵義及其與產業集群的區分,《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年第10期。
219、 國內外府際科技共建比較與完善,《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年第8期。
220、 企業加速器的“加速”服務——基於IBA、SPARK BA、HTC等10個企業加速器的實證分析,《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年第9期。
221、 生態工業園區評價研究述評,《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年第6期。
222、 中國高新技術政策30年:政策文本分析的視角,《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年第4期。
223、 我國國內關於府際科技合作的文獻綜述,《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20期。
224、 創新集群環境評價——以北歐國家ICT集群為例,《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9期。
225、 生態工業園區綜合評價模型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6期。
226、 國外科技獎勵“激勵-競爭機制”研究述評,《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2期。
227、 遼寧結構導向型區域創新體系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0期。
228、 我國省部產學研合作平台建設的現狀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8期。
229、 國內“高校多學科交叉研究管理”研究述評,《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2期。
230、 我國科技園區企業加速器的管理研究,《技術與創新管理》,2010年第4期。
231、 基於科技治理的“省部科技共建”調控,《廣西社會科學》,2010年第2期。
232、 美國企業加速器的管理模式——基於IBA、SPARK BA、HTC等10個企業加速器的實證分析,《高科技與產業化》,2010年第1期。
233、 《基於技術需求挖掘的創新驛站田野調查方法,《自然辯證法研究》,2011年第9期。
234、 我國國家創新系統的演化趨勢,《中國高新區》,2011年第3期。
235、 企業加速器服務的四種定價方法,《統計與決策》,2011年第14期。
236、 中國創新驛站建設的背景、現狀與趨勢,《情報雜誌》,2011年第4期。
237、 府際網路科技治理—省部科技會商制度的演進,《科研管理》,2011年第10期。
238、 中國高技術企業成長性測度與評估,《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1年第4期。
239、 論科技治理工具,《科學學研究》,2011年第6期。
240、 論科技治理,《科學經濟社會》,2011年第1期。
241、 科技治理的模式:一種國際及國內視角,《科學管理研究》,2011年第1期。
242、 美國企業加速器的準入機制——基於IBA、SPARK BA、HTC等10個企業加速器的實證分析,《科技與經濟》,2011年第1期。
243、 基於區域成長環境分析的中國高技術企業成長性,《科技與管理》,2011年第3期。
244、 基於層次分析—灰色關聯度綜合評價法的高技術中小企業成長性測度,《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年第24期。
245、 基於成本變動的創新集群集聚耦合現象研究,《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年第3期。
246、 國內府際科技治理研究綜述,《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16期。
247、 國內“創新驛站評價”研究述評,《技術經濟》,2011年第11期。
248、 企業加速器入駐企業的選擇標準,《華東經濟管理》,2011年第6期。
249、 網路化治理視域下的省部產學研平台構建研究,《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
250、 省部產學研平台運行機制研究,《河南社會科學》,2011年第2期。
251、 我國省部產學研平台的網路設計及工作流程,《管理現代化》,2011年第2期。
252、 企業加速器的退出方式,《高科技與產業化》,2011年第4期。
253、 高校多學科交叉項目組織與管理的三維結構模型,《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254、 企業加速器的功能定位——基於美國IBA、SPARK BA、HTC等10個企業加速器的實證分析,《當代經濟管理》,2011年第4期。
255、 國外“群集智慧型”研究述評,《自然辯證法研究》,2012年第7期。
256、 科學技術與中國和平崛起,《學習月刊》,2012年第19期。
257、 國外“創新驛站評價”研究進展述評,《情報雜誌》,2012年第1期。
258、 創新網路的價值鏈——以加拿大ICT創新網路為例,《企業科技與發展》,2012年第1期。
259、 中國高層次人才政策現狀、問題與對策,《科研管理》,2012年第9期。
260、 中國企業加速器發展路徑研究,《科研管理》,2012年第1期。
261、 世界第一個企業加速網路,《科學學研究》,2012年第1期。
262、 歐盟創新驛站網路評價研究進展與分析維度,《科學管理研究》, 2012年第1期。
263、 創新驛站的功能定位——以歐洲IRC和EEN為例,《科技與經濟》,2012年第3期。
264、 高層次人才政策的演進歷程及其中國特色,《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年第13期。
265、 創新驛站技術成果的社會推介,《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年第9期。
266、 創新驛站的綜合服務——以歐洲IRC和EEN為例,《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年第2期。
267、 創新驛站企業需求挖掘的技術評估方法,《技術與創新管理》,2012年第6期。
268、 從知識問題到創新集群知識治理:一項新的研究議題,《自然辯證法研究》,2013年第5期。
269、 中國創新驛站政策評價邏輯模型,《自然辯證法研究》,2013年第11期。
270、 創新工場:概念、功能與啟示,《生產力研究》,2013年第2期。
271、 發展創新工場 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山東社會科學》,2013年第S1期。
272、 企業加速網路的興起及治理結構,《科研管理》,2013年第10期。
273、 政策評價邏輯模型範式變遷,《科學學研究》,2013年第5期。
274、 創新集群中知識、組織和制度的共生演化,《科學學研究》,2013年第12期。
275、 企業“孵化—加速”耦合對接的功能創新研究,《科技與管理》,2013年第6期。
276、 國內創新型小微企業研究述評,《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年第15期
277、 創新驛站的綜合服務——以歐洲和為例,《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年第2期。
278、 國別地方政府研究的創新力作——《走出治理破碎化困境:法國地方政府改革研究》評介,《江漢論壇》,2013年第12期。
279、 國外“綠色增長評價”研究述評,《國外社會科學》,2013年第5期。
280、 國外“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產出與年齡分布”研究概述,《國外社會科學》,2013年第1期。
281、 創新工場組織結構研究,《廣西社會科學》,2013年第11期。
282、 國內“可持續製造”研究述評,《工業技術經濟》,2013年第8期。
283、 高新區企業“孵化 - 加速”的空間和基礎設施耦合對接,《科技與經濟》,2014年第1期。
284、 知識庫和聯盟庫對創新集群知識治理機制選擇的影響研究,《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年第1期。
285、 創新驛站環境場概念分析與內在機理研究,《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年第1期。
286、基於產業鏈的生態創新,《科技管理研究》 ,2014年第5期。
287、生態創新的“專利測度”方法,《科技管理研究》 ,2014年第5期。
288、從企業孵化器到企業加速器:緣起、演進及走向,《當代經濟管理》 ,2014年第4期。
289、科技園區企業“孵化-加速”耦合對接對策研究,《科技進步與對策》 ,2014年第16期。
290、孵化-加速對接:科技園區創新服務新趨勢,《中國科技論壇》,2014年第11期。
291、國外“可持續製造”研究述評,《工業技術經濟》,2015年第2期。
292、歐盟“生態創新行動計畫”的項目支撐及其啟示,《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5年第3期。
293、我國生態創新政策體系的價值取向及構成,《科技與管理》,2015年第4期。
294、美國國立科研機構成果處置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中國科技論壇》,2015年第1期
295、治理“為官不為”的制度和程式設計,《中國行政管理》2016年第1期。,《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96、中國建築業綠色增長轉型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2016年第4期
297、中國漁業綠色增長轉型的評價指標體系設計,《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16年第4期。
298、美國研究型大學科技成果的處置機制及其對中國的啟示,《中國科技論壇》,2016年第5期。
299、強化企業生態創新能力推動企業綠色轉型,《當代經濟管理》,第2016年第4期。
300、美國國立科研機構科技成果所有權研究——基於美國ARS、NIH等10所科研機構 ,《科學管理研究》,2016年第2期。
301、智慧專業化:區域創新戰略的理性選擇,《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第10期。
302、我國人工智慧企業智慧專業化評價——基於33個上市公司截面數據,《科技與經濟》,2017年第10期。
303、創新型小微企業群集智慧型特性、網路關係與創新績效研究,《科技進步與對策》,2017年第6期。
304、中國旅遊業綠色增長評價指標體系設計,《資源開發與市場》,2017年第2期。
305、中國林業綠色增長的評價指標體系,《廣西社會科學》,2017年第1期。
306、企業規模和所有權對工藝生態創新的影響和作用機理:基於重慶製造業的調查,《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第1期。
報刊文章
1、澳大利亞能源出口占出口總額的25%,《國際商報》,1992年7月30日。
2、澳大利亞食品加工業發展狀況,《中國科學報》,1992年12月25日。
3、澳大利亞信息產業的構成,《中國科學報》,1993年5月17日。
4、地球何以自衛,《長江日報》,1993年1月19日。
5、波及歐美的“RU486 運動”,《長江日報》,1994年2月9日。
6、科學社會學—透視科學中的“社會現象”,《長江日報》,1994年3月21日。
7、人類無性繁殖,不可跨越雷池,《長江日報》,1994年3月28日。
8、科學界的"劫貧濟富", 《長江日報》,1994年4月11日。
9、科學不相信“謙虛”,《長江日報》,1994年4月25日。
10、失誤,千金難買,《長江日報》,1994年5月9日。
11、學派領袖,科學的“掌門人”,《長江日報》,1994年5月16日。
12、大師離不開大師“真傳”,《長江日報》,1994年5月23日。
13、給論文“打分”,世界難題,《長江日報》,1994年6月13日。
14、科學競爭未必平等,《長江日報》,1994年6月27日。
15、誰是“天使寵愛的人”,《長江日報》,1994年7月11日。
16、科學家愛美,《長江日報》,1994年8月8日。
17、科學發展需“爭爭日上”,《長江日報》,1994年9月5日。
18、科學界如何打假,《長江日報》,1994年12月12日。
19、貨幣效益與非貨幣效益評估淺議,《社會科學報》1995年6月8日。
20、澳大利亞建築業的改革戰略,《中國建設報》,1996年2月13日。
21、大力培育我國的諮詢市場,《社會科學報》,1996年10月3日。
22、當前內需不足的哲學分析,《社會科學報》,1999年8月5日。
23、“農業產業化”質疑,《社會科學報》,2000年11月2日。
24、發展企業技術聯盟 推動我國技術創新,《科技日報》,2000年11月10日。
25、綠色技術的本質及價值,《科技日報》,2001年3月2日。
26、政府決策應尋求群體利益公約數,《社會科學報》,2005年8月11日。
27、發揮學科優勢、建設高校企業加速器,《科學時報》,2010年7月5日。
28、科學技術與中國和平崛起,《中國科學報》,2012年7月23日。
29、實現“中國夢”關鍵在行動,《中國科學報》,2012年8月27日。
30、創新工場是個新生事物,《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5月13日。
發表專著
1.《人類面臨挑戰》,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88年。
2.《科技論文寫作100 問》(第一作者),新時代出版社,1992年。
3.《科技獎勵的社會運行》(第二作者),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2年。
4.《智慧的撞擊》(參編),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
5.《資本主義管理大辭典》(副主編),中國書籍出版社,1994年。
6.《澳大利亞的科學技術》,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年6月。
7.《激勵論》(參編),華夏出版社,1995年3月。
8.《創業與高新技術》(第二作者),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年12月。
9.《科技獎勵的理論與實踐》(副主編),華中理工大學出版,1996年。
10.《自然辯證法新編》(主編),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年。
11.《科技獎勵論》(合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年。
12.《科學技術史》(參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年。
13.《中國諮詢市場》(第一作者),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年。
14.《中國企業技術聯盟》(第一作者),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年。
15.《科技園區管理》,科學出版社,2004年。
16.《企業技術聯盟導論》(第一作者),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年。
17.《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與發展》(第一作者),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年。
18.《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與管理》(第一作者),人民出版社,2007年。
19.《國家科技計畫與科技獎勵》(第一作者),人民出版社,2007年。
研究項目
1、“我國科技獎勵的運行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資助課題,於1993年完成(第二負責人),課題編號79070041。
2、“市場主導型R&D機構的組織發育”,物寶天華國際基金會資助課題,於1995年完成(第一負責人)。
3、“亞太地區科技、經濟發展的趨勢及我國的對策”,物寶天華國際基金會資助課題,於1995年完成(第二負責人)。
4、“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科技獎勵體制及運行機制研究”,國家科委軟科學研究課題,於1997年完成(第二負責人),課題編號95036。
5、“未來東湖科技多功能城研究”,武漢市科委委託課題,已於1996年完成(第二負責人),課題編號95601041。
6、“我國諮詢市場的培育與管理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已於1998年完成(第一負責人),課題編號96BJBO26。
7、“我國企業技術聯盟及發展政策研究”,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999年批准立項(第一負責人),課題編號99BJYO72。
8、“經濟全球化中的企業技術聯盟與我國對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第一負責人),課題編號01JA790104,已於2003年完成。
9、“生態工業園區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02年年批准立項(第一負責人),課題編號02BJY033。已於2008年完成。
10、“湖北省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研究”,湖北省高層次人才工程資助項目(第一負責人)。
11、“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與發展”,2004年教育部軟科學研究重大項目(第一負責人),教技司[2004]83號。
12、“國家科技計畫對國家科技獎勵的影響和作用研究”,2004年科技部重點科技項目(第一負責人),項目編號2004EP030002。
13、“武漢市‘十一五’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規劃”,武漢市計委委託課題(第一負責人),2005年。
14、“國家科技獎勵、科技計畫與自主創新的互動研究”,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委託項目(第一負責人),項目編號2006-研—001。
15、“‘中小科技館支援計畫’績效評估研究”,中國科協委託課題(第一負責人),2008年。
16、“我國‘中央—區域’科技治理研究”,2008年教育部科技委戰略研究重點項目(第一負責人),教技委[2008]14號。
17、“創新集群的組織發育與對策研究”,湖北省軟科學項目,編號2008DEA044。
18、“創新集群評價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09年批准立項(第一負責人),課題編號09BJYO81。
19、“湖北省政府應急和快速反應機制研究”,湖北省人民政府“能力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委託項目,2009年批准立項。
20、“企業加速器的運營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度一般項目,項目批准號:09YJA630044。
21、企業業加速器網路治理結構及其對策研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12年。
22、中國經濟綠色增長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華中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重大及交叉研究專項項目,2014年。
其他貢獻
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我國諮詢市場的培育與管理研究》完成後,中宣部規劃辦2000年2月25日來函,要求項目負責人將重要觀點和對策建議整理成文章,編入《成果要報》,呈中央政治局常委參閱。
2、主持的2004年教育部軟科學研究重大項目《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與發展》於當年5月呈報教育部,被作為重要的政策參考文獻。2004年12月17日,科技部、教育部聯合發文《科技部、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與發展的意見》檔案採納了研究報告的一些觀點和建議。對此,2005年,《教育部簡報》(第289期)專門予以表揚。
3、在主持項目研究成果的基礎上,2005年4月20日向湖北省省長羅清泉寫信,建議“進行湖北省生態工業園區的規劃、論證工作,爭取在湖北建成一個國家級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和若干省級生態工業園區”。羅省長對來信高度重視,7月11日批示:“這是一個很好的建議,請組織發展中心、發改委、環保、科技等部門研究處理。形成我省發展循環經濟的意見。”省政府秘書長也進行專門批示。
4、論文《先進生產力的形成與基本特徵》被《人民日報》辦的內參《思想理論動態參閱》(發至廳局級)2002年摘要刊載。
5、《澳大利亞的科學技術》一書得到了澳大利亞專家的好評,稱“該書彙編了大量澳大利亞科學技術發展的資料、數據和信息,介紹了澳大利亞的科學成就,詳細解釋了政府的戰略和政策,科學計畫和國際合作”。澳大利亞大使館資助了該書出版。大使館文化參贊PETER BROWN專門寫信給作者,信中說,“對你收集資料寫出這本書所作的巨大努力,我表示感謝。我相信該書的出版將會為中國人民了解澳大利亞當前的科學技術作貢獻。祝賀你取得這樣有意義的成就“。
6、《科技獎勵的社會運行》一書出版後,錢學森教授寫信給作者,對該書給予了好評。國家科學獎勵辦公室專門致函華中理工大學,對課題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貴校曾做過(科技獎勵研究)這方面的工作,並且出過一本專著。該專著有深度,對我們的工作很有參考價值。希望你們再接再厲,進行多學科研究,為我國科技獎勵事業做出新的貢獻。”《中國科技獎勵》雜誌以“本刊評論員”署名發表文章,對該書的特點及創新性進行了較為系統的介紹。該書多次被同行引用。
7、2005年7月22日在“湖北省建設節約型社會戰略對策研討會”進行專題發言,建議湖北省實施“百家企業節能工程”,並闡述了該節能工程的具體實施構想。《湖北日報》將“建議”專門編髮了一期《內參》(2005年第79期),呈湖北省副省級以上領導同志參閱。2006年湖北省政府採納了建議,正式啟動了“節能工程”,《經濟日報》2006年8月10日以《湖北31家企業簽訂節能責任書》為題進行了報導。
8、2006年,撰寫的《培育創新集群,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文章被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作為內參(《輿情動態》,2006年第97期)轉呈到中共中央宣傳部,供中央領導參閱。
9、在2009年最新出版的《科學學在中國》一書中,被劃入“我國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和高產作者”。《科學學在中國》是由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的資深學者張碧暉、王興成等集體撰寫,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在該書中,著作者按影響因子等指標對10種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類核心期刊1994-2006年13年間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共有37位高產作者在此期間發表30篇及以上社會反響較大的文章,其中鍾書華在37位高產作者中位居前五,總計發表文章數63篇。
10、據中國知網“CNKI學術趨勢”的最新統計,在中國 “企業技術聯盟”、 “科技獎勵”、“生態工業園區”專題研究有影響的“相關作者”中,鍾書華均排名第一。其中“企業技術聯盟”專題排名第二、第三的是鍾書華的研究生;被引次數居前五名的論文均為鍾書華和學生所撰;鍾書華的論文《我國企業技術聯盟現狀分析》被引次數居該專題第一,達26次。
11、“科技舉國體制”的研究成果得到權威認同。眾所周知,科技舉國體制強調高度計畫、集中資源進行“科技攻關”或“科技會戰”,從而有望獲得重大科技成果。正是依靠科技舉國體制,中國才能在整體科技、經濟條件較差的情況下,取得了“兩彈一星”、核潛艇、洲際飛彈、人工合成胰島素等重大科技成果。但是,在市場經濟背景下,中國是否有必要繼續實行科技舉國體制,對這一重大的理論和政策問題,鍾書華經過深入研究,形成了若干重要觀點。
2008年在科技部舉行的“國家軟科學重大招標項目答辯會”上,鍾書華正式提出中國應繼續實施科技舉國體制。這一觀點當即引起科技部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評審專家的高度關注,會後,評審專家專門與鍾書華研討了科技舉國體制的相關問題。2009年,鍾書華撰寫了長篇論文《論科技舉國體制》,發表在《科學學研究》(2009年第12期),被該刊列為封面推薦的重要文章;不久,《新華文摘》(2010年第4期)轉載了論文,同樣列為封面推薦的重要文章。2010年6月1日,國家公布了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部署,其中,重新強調要探索完善“科技創新舉國體制”,以全面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2010年7月8日,《中國工業報》在頭版《重申科技創新舉國體制,搶占戰略制高點》的記者述評中,集中指名評述了鍾書華的觀點。至此,鍾書華繼續實施“科技舉國體制”的觀點得到了學界和政府部門的廣泛認同。
12、2012年8月,鍾書華通過湖北省科協向湖北省政府提交了《構建武漢城市圈企業加速網路》的內參報告。8月27日,郭生練副省長在報告上作出重要批示:“請科技廳認真閱研,通過試點推廣”。之後,科技廳劉傳鐵廳長、彭泉副廳長相繼作出批示,要求認真研究,並邀請鍾書華座談,落實省領導批示精神。
13、根據大連理工大學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研究所胡志剛、侯海燕等的最新研究成果《我國科學學與科技管理領域學術群體與研究熱點分析》,2009-2011年,鍾書華研究團隊在科學學與科技管理領域發文量高居全國第2。
14、根據中國引文資料庫統計,截至2017年12月31日,鍾書華著述被引用1000多次,H指數27。
獲獎記錄
一、獲獎
1、1995年被評為華中理工大學文學院科研先進工作者。
2、1996年被評為華中理工大學文學院科研先進工作者。
3、1996年被評為華中理工大學文學院先進工作者 。
4、1996年被華中理工大學評為研究生教學質量優秀二等獎。
5、1997年被華中理工大學授予先進科技工作者。
6、1998年,《科技獎勵的社會運行》一書獲教育部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7、1999年獲華中理工大學“青年教師創新獎”。
8、2001年被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評為“湖北高校優秀黨務工作者”。
9、2002年被評為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優秀指導教師”。
10、2003年入選“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第二層次)。
11、2004年獲華中科技大學“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獎”。
12、2004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3、2005年獲華中科技大學“三育人獎”。
14、2005年主講的《科技園區管理》課件獲湖北省優秀多媒體課件二等獎。
15、2006年被評為華中科技大學師德先進個人。
16、2006年被評為華中科技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教學質量優秀獎。
17、2007年獲華中科技大學“優秀指導教師”
18、2008年被評為華中科技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19、2008年獲華中科技大學2007-2008學年“華為獎教金”。
20、2009年被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評選為“2009我最喜愛的導師”。
21、2012年獲華中科技大學“三育人獎”。
22、2012年獲湖北省科協的國家科技思想庫(湖北)優秀科技工作者建議特等獎。
23、2012年被聘為“湖北省人民政府諮詢委員會特邀專家”。
24、2012年被聘為“中國火炬創業導師”。
25、2014年被評為《科技進步與對策》創刊30周年最具影響力作者。
26、2016年被華中科技大學評為“優秀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