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脈

診脈

診脈是通過按觸人體不同部位的脈搏,以體察脈象變化的切診。臨床上主要掌握脈診的時間、病人的體位,醫生的指法和指力輕重,每次按脈時間,以每側脈搏跳動不少於50次為限,同時要了解健康人脈象的變化情況,才能正確地進行脈診。

基本信息

釋義

1.見“診脈”。

2.作“診脈”。謂手按病人腕部脈搏以察病情。《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扁鵲﹞以此視病,盡見五臟癥結,特以診脈為名耳。”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精神傷沮,不能飲食,將以問醫。醫診脈云:‘腸斷矣!’”《東周列國志》第二回:“申後佯為診脈,遂於枕邊,取出書信,囑咐星夜送至申國,不可遲誤。當下賜彩繒二端。”《紅樓夢》第二一回:“誰知鳳姐之女大姐兒病了,正亂著請大夫診脈。”冰心《記事珠·從“五四”到“四五”》:“醫生來了,我在庭前階下迎接,進屋來我就遞茶倒水,伺候他洗手,仔細地看他診脈,看他開方。”

歷史

脈診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它是我國古代醫學家長期醫療實踐的經驗總結。《史記》中記載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便是以精於望、聞、問、切的方法特別是以脈診著名的。《史記》的作者司馬遷甚至說:“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他把我國古代脈診的發明完全歸功於扁鵲,並不確切。據歷史記載,我國脈診的淵源很古,例如,傳說中的上古醫生做貸季、鬼臾區等已經討論了脈診。到春秋戰國時期,脈診已經達到相當水平。當時開始出現的重要醫學著作《黃帝內經》和稍晚的《難經》中,已經對脈診有許多詳細論述。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醫藥文獻帛書——《脈法》、《陰陽脈症候》,也有用脈診判斷疾病的寶貴材料。這些都說明早在兩千多年前,脈學已成為我國古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了。

到了漢代,脈診就更加普遍了。《史記》記載的另一位名醫淳于意(又叫倉公,約前205—?)就曾跟從他的老師公乘陽慶學習脈法達三年之久,並且接受了公乘陽慶傳給他的《扁鵲脈書》。從《史記》記載的淳于意看病的“診籍”(病案)中可以看出,他當時看病必先診脈。在東漢名醫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可以看出脈診已經廣泛用於臨床,並且有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到了晉代,名醫王叔和綜合前代有關脈學的知識和經驗,寫成了《脈經》一書,成為我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書中把脈分為二十四種,對每種脈象作了說明,並且敘述了各種切脈方法和多種雜病的脈症,把脈診和病症進一步結合起來,使脈學成為更加實際的學問。此後,我國古代脈學著述不斷增多。許多名醫都精通脈學,例如,明代的李時珍對脈學也有深入的研究,著有《瀕湖脈學》(公元1564年)等書。據不完全統計,清代以前脈學著述已不下一百多種。其中雖有重複,但是仍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我國古代脈學的發展。

方法

診脈診脈

診脈又稱切脈、按脈、持脈。脈象的形成與臟腑氣血密切相關,若臟腑氣血發生病變,血脈運行就會受到影響,脈象就有變化。而脈象的變化與疾病的病位、性質和邪正盛衰相關,病位淺在表則脈浮,病位深在里則脈沉;疾病性質屬寒則脈遲,屬熱則脈數;邪氣盛則脈實,正氣虛則脈虛。脈診在臨床上,可推斷疾病的進退預後。如久病脈緩,是胃氣漸復病情向愈之兆;久病脈洪,則多屬邪盛正衰的危候。外感熱病,熱勢漸退,脈象出現緩和,是將愈之候;若脈急數,煩躁,則病進。脈診的方法有3種:①遍診法。切脈的部位有頭、手、足三部(見三部九候)。②三部脈診法。即察人迎、寸口、趺陽三部脈。其中以寸口候十二經,以人迎、趺陽分候胃氣,也有加上足少陰(太溪穴)以候腎的。③寸口診法。即診察腕後橈動脈所在部位。遍診法和三部脈診法已很少採用,只在危急的病證和兩手無脈時才診察人迎、趺陽、太溪,以確定胃腎之氣的存亡。

1、時間:診脈的時間最好是清晨,《素問·脈要精微論》指出:“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經絡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因為清晨時間病人不受飲食、活動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體內外環境都比較安靜,氣血經脈處於少受干擾的狀態,故容易鑑別病脈。但也不是說其他時間就不能診脈,汪機認為:“若遇有病,則隨時皆可以診,不必以平旦為拘也。”總的來說,診脈時要求有一個安靜的內外環境。診脈之前,先讓病人休息片刻,使氣血平靜,診室也要保持安靜,以避免外界環境的影響和病人情緒的波動,並有利於醫生體會脈象。在特殊情況下應隨時隨地診察病人,又不必拘泥於這些條件。

2、體位:要讓病人取坐位或正臥位,手臂放平和心臟近於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上,並在腕關節背墊上布枕,以便於切脈。不正確的體位,會影響局部氣血的運行而影響脈象。

3、指法:醫生和病人側向坐,用左手按診病人的右手,用右手按診病人的左手。診脈下指時,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後高骨內側關脈部位,接著用食指按關前的寸脈部位,無指按關後的尺脈部位,三指應呈弓形,指頭平齊,以指腹按觸脈體,用指腹感覺較為敏。布指的疏密要和病人的身長相適應,身高臂長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部位取準之後,三指平布同時用力脈稱為總按。為了重點地體會某一部脈象也可用一指單按其中一部脈象,如診寸脈時,微微提起中指和無名指;診關脈則微提食指和無名指;診尺脈,則微提食指和中指,臨床上總按、單按常配合使用。診小兒脈可用“一指(拇指)定關法”,而不細分三部,因小兒寸口部短,不容三指定寸關尺,且易哭鬧,不合作。

4、舉按尋:這是診脈時運用指力的輕重和挪移,以探索脈象的一種手法。滑伯仁《診家樞要》說:“持脈之要有三:曰舉、按尋。輕手循之曰舉,重手取之曰按,不輕不重,委曲求之曰尋。初持脈,輕手候之,脈見皮膚之間者,陽也,腑也亦心肺之應也重手得之,脈伏於肉下者,陰也,髒也,亦肝腎之應也。不輕不重,中而取之,其脈應於血肉之間者,陰陽相適,沖和之應,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之不見,則委曲求之,若隱若見,則陰陽伏匿之脈也,三部皆然。”用輕指力按在皮膚上叫舉,又叫浮取或輕取;用重指力按在筋骨間,叫按,又叫沉取或重取;指力不輕不重,還可亦輕亦重,以委曲求之叫尋。因此診脈必須注意體會舉、按、尋之間的脈象變化。此外,當三部脈有獨異時,還必須逐漸挪移指位,內外推尋。尋者尋找之意,不是中取之義。

5、平息:一呼一吸叫做一息,診脈時,醫生的呼吸要自然均勻,用一呼一吸的時間去計算病人脈搏的至數,如脈之遲數,均以息計。另外,還提示醫生診脈時,要虛心冷靜,思想集中,全神貫注地體會脈象,《素問·脈要精微論》說:“持脈有道,虛靜為

保”。

6、五十動:每次診脈,必滿五十動。即每次按脈時間,每側脈搏跳動不應少於五十次,其意義是:一方面藉以了解脈搏跳動五十次中有沒有出現結、代、促脈。但必要時可以延至第二第三個五十動,總以達到辨清脈象為目的,所以每次候脈時間以3~5分鐘

為宜;另一方面,又提醒醫生診脈時不得三舉兩按草率從事。

有效治療

首先必須有正確的診斷。現代醫學利用科學技術的有關成就,診斷疾病的手段越來越多了。但在古代,醫生診病主要靠眼望、口問、耳聽、鼻聞、手摸等方法。這在古代世界許多國家幾乎都是這樣,而且各國都有自己豐富的經驗。我國古代醫學在診斷疾病方面採用的脈診,是一項獨特診法。脈診又叫切脈,是中醫“四診”(望、聞、問、切)之一,也是辨證論治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客觀依據。

切脈的觀察

診脈診脈

脈診要求醫生有解剖生理學等有關知識。這方面,我國古代有許多可貴的記述。

第一,關於心臟、血液和血管的關係。脈和血液以及心臟的關係極其密切。《內經》明確記述說:“藏血,脈之氣也”(《平人氣象論));“五臟所主,心主脈(《宣明五氣》);一切血液和血管都受心臟控制;血管是血液流行的處所;心和脈是相合的;心氣絕了,脈就不通,脈不通,血就不流;脈道通了,血氣才流行。它明確指出脈是血脈,發源於心,脈搏是心臟功能的具體表現。特別值得稱道的是,《內經》已經記述了血液循環的概念,如說,飲食經過消化系統,吸收營養而傳到肝臟,由肝傳到心,由心傳到肺,又由肺傳到心,然後輸布精氣於臟腑皮毛(《經脈別論》:“食氣人胃,散精於肝,……濁氣歸心,淫樟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含精,行氣於府。”);並且說脈管的血循環不停地流著,上下相貫,如環無端,等等。這種認識雖是初步的,甚至是帶有某些想像成分,但是它體現了古代醫家對於循環生理學的認識,並為古代脈診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第二,關於血液速度的認識。我國古代醫家已經注意到血流速度問題。《難經》說:人一呼,脈管中的血液流行三寸;一吸,也流行三寸;一呼一吸,共流行六寸。(“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這種認識儘管很不精確,卻是很有意義的,因為血液速度是血液循環狀態的一種重要指標,現代醫生為心血管系統病人做臨床檢查,也把測定大、小循環的時間當作一種常規。

第三,關於呼吸和脈搏頻率關係的認識。《內經》上說:人一呼,脈跳兩次,一吸,脈又跳兩次,一呼一吸,脈跳四次。(《平人氣象論》:“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這樣,連續計數,以每分鐘呼吸十八次計算,一分鐘脈就跳七十二次。這裡不僅明確指出了脈搏呼吸的關係,而且知道呼吸和脈搏頻率是一和四之比,和現代生理學所觀察的是一致的。此外,《內經》還記述了脈搏和呼吸次數之間的比例改變是一種不正常現象:指出人一呼脈只跳一次,一吸脈只跳一次,以及人一呼脈跳動三次,一吸脈跳動三次,都是病態。(“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日少氣;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日病溫,尺不熱脈滑日痛風,脈澀日痹。”)我們知道,脈搏和呼吸之間的關係反映心臟和肺臟功能之間的關係。臨床上不難觀察到,由於肺循環和動脈血液缺氧引起心跳節律不齊、脈搏的性狀因之改變的情況。

第四,關於切脈部位的認識。切脈的部位,在我國古代有一段偵變過程。先後有過“遍身診”、“三部診”和“寸口診”。起初,主要是“遍身診”,就是按摸全身從頭到腳可以觸摸到的動脈,包括頭、頸、兩頰動脈,上肢的撓動脈,下肢的烴後、足背、膕、股動脈。這些部位的動脈都在體表,或貼於骨上和皮下。《內經》記述的切脈,主要就是“遍身診”。“遍身診”又叫“三部九候”診。“三部診”,是診頭部的人迎(穎頹動脈)、腕部的寸口(撓動脈)和足部的跌陽(足背動脈)。寸口診就是切摸兩手掌後突起(撓骨莖突)的撓動脈,即所謂“獨取寸口”,這主要是因為古人認為寸口是人體經脈的會合處,診寸口可以了解人體氣血的情況。這種方法,《內經》已有記述,以後的《難經》、《脈經》等書所記述的主要就是寸口診,並一直沿用到今天。

“遍身診”後來已不常用,甚至不用。其實,這種方法即使在今天仍有實際意義。我們知道,血液在心臟收縮時產生的壓力波叫脈波,脈波通過動脈管傳到周身。脈波的形狀隨循環系統情況的改變而改變,它反映心臟的情況,也反映動脈管的彈性情況。所以,觀察全身各處的脈搏形狀,可以得到更全面的診斷體徵。例如,主要由於主動脈弓等有關動脈發生病變而造戌的“無脈症”,因肢體積血,可使上肢和下肢的一些動脈搏減弱或消失。對這樣的病人進行“遍身診”,就可以幫助了解他的血管的病理情況。又如對心臟病人和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病人,用“遍身診”也很有意義。

第五,對和切脈有關因素的認識,《內經》說,診脈要常在清早,這時人的陰氣未動,陽氣未亂,才可以查出不正常的脈。又說脈應四時氣候而變動;並指出診脈要注意人的性格的勇怯,骨肉皮膚的質地,“形之肥瘦”,人的精神因素等情況,認為驚恐、憂慮、動靜都會使脈發生變化。以後的脈書,在這一方面的論述更加全面。諸如男女長幼高矮等等都在注意之列。現代生理學證明。人類心臟的活動(心搏率、心血輸出量等),很容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變化。以心血輸出量來說,在十分靜止的狀況下,如清晨初醒尚未起床,人的心血輸出量就相當恆定。又如人的正常心搏頻率,不但男女有差異,長幼不同,就是同一個人在同一天內,也常因體態的改變、活動的多少以及精神等因素的改變而變異。可見,古人對和切脈有關因素的觀察是很細緻的,因為這時分辨正常脈和病脈是很有關係的。

臨床意義

意義

我國古代醫家很注意脈診在臨床上的意義,認為通過切脈可以了解病的屬性是寒還是熱,機體正氣是盛還是衰,以及測知病因、病位和判斷預後。正如《內經·靈樞經·經脈》所說:“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這就是說,脈診可以判;斷病人的生死,處理百病,調理虛實。《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又說:“善診者察色按脈,………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這就是說,從脈象的權衡規矩,可以識別疾病所主的臟腑;從病人的脈象去辨別浮沉滑澀,可以知道疾病產生的原因。這是從把人體看成一個整體的觀點出發的,而這種整體觀點又是以經絡學說作為基礎的。中醫認為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它內通臟腑,外連四肢肌朕骨節,把全身構成一個有機整體。脈是整體的一部分,所以從脈象的變化可以察知內在的變化。所謂“有諸內,必形諸外、就是說,人體內部的變化會在外部表現出來。

脈搏是循環機能的綜合表現。脈象的情況因循環系統的情況改變而不同。心臟主動脈活瓣是否健全,心跳是否合乎節律,以及動脈的彈性怎樣,都可以通過脈搏診出。不僅如此,由於循壞系統和身體各內臟都有密切關係,組織代謝的任何變化都會給血液循環以一定影響,而機體的重要疾病變化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循環系統的功能。所以,脈象不單單眼映循環系統的變化,還反映其他構髒和系統的變化。例如,許多疾病都和血液戍分的改變有關,發燒、發炎時,血液中的白血球數相應增加;肝癌、糖尿病等疾患,都能使血液戌分起變化,從而導致血流速度等方面的改變,並引起脈象的變化。尤其是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關係更加密切。例如,由於血管壁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控制,當有些疾病引起這兩種神經的變化時,血管就受影響,從而引起脈象的改變。由此可見,我國古代醫學強調脈診在臨床上的意義,是有依據的,只不過古人由於條件的限制,不可能有像今天這樣的認識罷了。

所謂脈象,就是醫生用手指感覺出來的脈搏形象,它包括動脈搏顯現部位的深淺、速率的快慢、強度的大小、節律的均勻與否等等。正常的脈象是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中和有力、節律均勻的,稱作“平脈”(正常脈象)。有病時的脈象叫做病脈。不同的病症常出現不同的脈象。我國古代醫家對於脈象的研究是很細緻的。《內經》已經記有十多種脈象,《脈經》總結了二十四種,以後的脈書甚至記述多達三十多種或更多。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宋代施發的《察病揩南》(公元1241年)一書,載有三十三幅脈象圖,很是生動有趣。近代用科學儀器描繪脈象,是法國生理學家馬雷(1830—1904)在公元1860年發明脈搏描記器以後才實現的。我國古代醫家能在他幾

百年前憑手指感覺和想像,繪出那么多脈象,是世界脈學史上罕見的。

古代文獻所記的常用脈象約二十多種,如浮、沉、遲、數、滑、澀、虛、實、儒、芤、緩、弱、結、代、促、緊、弦、洪、細、微等等。現僅舉其中幾種為例,簡略介紹一下。

脈象圖

“浮”、“沉”在《內經》中已有記載,《難經》、《傷寒論》上也都有所論述。它們反映脈位。所謂脈位,就是用手指端去切脈所覺察出的脈搏表現最明顯的部位。“浮”是指用手指輕按就可覺察脈搏、重按反而減弱的脈象,主要表明病在“表”,常見於外感病初起,機體和外界致病因素(外邪)相杭爭於肌表。在生理病理上,這多由心搏排血量增加、血循環加速、血管彈性阻力降低、撓動脈充盈度增大所致。相反,“沉”卻是指輕按不能覺察、重按才能察清脅脈象,主要表明病在“里”,陽氣衰微,常見於心臟病患者。在生理病理上,這多因心搏排血量減低、血壓下降、末梢動脈血減少、血管彈性阻力增加所形成。

“遲”、“數”是《內經》等古典文獻早有記述的脈象。這兩種脈象反映脈搏的速率。“遲”脈是指一息脈跳四次以下(每分鐘不足六十次),表明病屬“寒”性,機體氣血運行不正常。現代醫學研究,它在生理病理上多因迷走神經興奮增高、心房心室傳導阻滯等心臟的變化所形成。“數”脈和它相反,它快於正常脈跳而呈一息五次以上(每分鐘九十次以上),常見於“熱”症,主要反映機體功能亢進等情況。

“代”脈反映脈搏的節律。《內經》已有記述。《脈經》說它是跳動幾次之後中止幾次再跳的脈象。這是一種慢而有規則間歇的脈,相當於現代醫學所說的二聯脈、三聯脈、四聯脈,多見於代謝機能發生障礙的心臟病人、嚴重心力衰竭或機體譏能陷於危極時期的病人。《內經》指出這種脈說明髒氣衰弱,和現代醫學的說法一致。

“滑”、“澀”主要表現脈波形態,就是脈搏升降速度的異常變化。“滑”脈在《內經》中已有記述,《脈經》中描述為往來“流利展轉”,唐代名醫孫思邈說它“如珠之動”。這種脈常見於痰喘咳逆、蓄血、實熱等症。在生理病理上,多因代謝旺盛、血管舒縮都快、血流通暢等情況所形成,常見於甲狀腺機能亢進、動脈硬化等症。婦女妊娠三個月後,因血容量和排出量增加、血流加速等因素,常有“滑”脈,不屬病脈。古代中醫就認識通過察脈可判斷妊娠,是有一定道理的。“澀”脈正好相反,是脈搏來去艱澀的脈象。這種脈“往來蹇滯,行而多礙”,《內經·脈要稍微論》中說“澀則心痛”。這種脈有虛實之分。虛的多表明氣血虧損,實的多表明有氣、食、痰等阻滯脈道,氣血運行不暢。在生理病理上,這主要是由於心臟排血量減低、血流減慢等情況所形成,常見於貧血、失血以及心機能不全等症。

古人還總結有“諸病宜忌脈”,如“中毒宜洪大,忌細微;腹內有蓄血宜弦滑,忌弱小:中風宜遲浮,忌急實大數;”等等。還總結有“脈象常見主症”,如“沉脈為里,有力為里實,無力里虛;沉緊冷痛:沉緩寒濕:沉遲病冷:沉數內熱:沉滑痰飲;沉澀氣鬱;”等等。這些對於診斷上辨別病因、病症類型、病症的機轉和預後等等,都是有價值的。

當然,脈診不能代替一切診斷手段。《內經》、《傷寒論》也早已指出,切脈必須配合全面觀察,主張“四診”(望、聞、問、切)合參,進行辨證論治,反對只靠脈診一項來斷定疾病。

脈學外傳

據歷史記載,我國古代脈學很早就已經傳到國外。隋唐時期,《內經》、《脈經》等書已經傳到附近國家如日本等。①以後又傳到阿拉伯。據研究,古代阿拉伯名醫阿維森納(約980—1037)的巨著《醫典》中的脈學,明顯受我國脈學影響。公元十四世紀,我國脈學傳到波斯,當時波斯的一部載有中國醫藥的百科全書中,就包括脈學,並且特別引述了《脈經》和它的作者王叔和的名字。十七世紀來中國的那穌會傳教士波蘭人卜彌格(1612—1659)曾經把《脈經》譯成拉丁文,於公元1666年出版,並附有銅版,描述我國脈法。值得特別提出的是英國著名醫學家芙羅伊爾(1649—173)受我國《脈經》的影響而研究脈學,並且發明一種給醫生用的切脈計數脈搏的表。他還寫了一本叫做《醫生診脈的表》,於公元1707年在倫敦出版。他的著述和發明被西方認為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十七世紀以後,西方譯述我國古代脈學著作達十多種。

大凡后妃們生病,總要由貼身的太監介紹病情,太醫也總是詳細地詢問這些情況,諸如胃納舌苔、二便、症狀、病程等。為了獲得真實而詳盡的情況,有時太醫還要給太監送些禮物。

近代名醫施今墨

診脈

懸絲診脈圖

在我國古典小說傳統戲曲里,常有太醫皇帝的后妃們“懸絲診脈”的情節。具體方法是:后妃和太醫各居一室,由太監或宮女將一根紅絲線拴在后妃的手腕上,線的另一端交 給太醫把按,通過絲線辨別病情。這樣做,是為了維護宮廷禮制,以防亂了宮闈

傳說孫思邈長孫皇后看病就用此法。因孫氏系從民間召來,不是有職銜的太醫院的御醫,太監就有意試他,先後把絲線拴在冬青根、銅鼎腳和鸚鵡腿上,結果都被孫氏識破,最後才把絲線系在娘娘腕上。孫思邈診得脈象,知是滯產,便開出一劑藥方,娘娘遂順利分娩。同行問其竅門,孫思邈笑而不答。

吳承恩《西遊記》中有孫猴子給朱紫國國王懸絲診脈的故事。畢竟是神話傳說,不足為信。或者說,大略只有孫猴子這樣的神通,才有可能掌握這神奇的本領。

懸絲診脈

那么,歷史上是否真的有懸絲診脈之事?病人的脈象能否通過絲線傳導給醫生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有人在1968年請教過施今墨老先生。施老先生是舊時北京四大名醫之一,曾給清廷皇室內眷看過病。他介紹說,這懸絲診脈可說是亦真亦假。所謂真者,確曾有其事;所謂假者,懸絲純粹是一種形式。原來,大凡后妃們生病,總要由貼身的太監介紹病情,太醫也總是詳細地詢問這些情況,諸如胃納、舌苔、二便、症狀、病程等。為了獲得真實而詳盡的情況,有時太醫還要給太監送些禮物。當這一切問完之後,太醫也就成竹在胸了。到了懸絲診脈時,太醫必須屏息靜氣,沉著認真。這樣做,一是謹守宮廷禮儀,表示臣屬對皇室的恭敬;二是利用此時暗思處方,準備應付,以免因一言不慎、一藥不當而招禍。

由此可見,懸絲診脈雖確有其事,但只不過是一種蒙上了神秘色彩的騙人形式而已。如果太醫事先不通過各種途徑獲知詳細病情,那么他再高明,也不會看好后妃們的病。

部位和方法

(一)診脈部位

診脈部位歷來有多種。《素問·三部九候論》記有三部九候診法;《靈樞·終始》提出人迎寸口診法;《素問·五臟別論》提出“獨取寸口”診法;漢·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提出寸口趺陽或太谿脈的診法。

現在切脈沿用的寸口部位始見《內經》,《難經》對此有較詳細的論述,到晉代·王叔和編著的《脈經》,對脈診的理論作了較完整的整理。迄今脈診仍是中醫臨床診病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現在切脈部位使用最多的是寸口脈法。

(二)診脈方法

醫生診脈的指法十分重要,正確運用指法可以獲取比較豐富的脈象信息。診脈指法要領概括為三指平齊、中指定關,食指定寸,無名指定尺,以指目按脈脊,指法有舉、按、尋、總按、單診等。

三指平齊是指診脈者的手指指端要平齊,手指略呈弓形,與受診者體表約呈45°左右為宜,這樣的角度可以使指目緊貼於脈搏搏動處。指目即指尖和指腹交界棱起之處,與指甲二角連線之間的部位,形如人目,是手指觸覺較靈敏的部位。指目便於推移,以尋找脈動應指最佳的部位,並可調節適當的指力。指尖的感覺雖靈敏,但因有指甲,不宜垂直加壓。指腹的肌肉較豐厚,用指腹切脈有時會受醫者自身手指動脈搏動的干擾,容易產生錯覺。所以診脈時三指平按或垂直下指都是不合適的。

時間:診脈的時間最好是清晨,《素問·脈要精微論》指出:“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經絡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因為清晨時間病人不受飲食、活動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體內外環境都比較安靜,氣血經脈處於少受干擾的狀態,故容易鑑別病脈。但也不是說其他時間就不能診脈,汪機認為“若遇有病,則隨時皆可以診,不必以平旦為拘也。”總的來說,診脈時要求有一個安靜的內外環境。診脈之前,先讓病人休息片刻,使氣血平靜,診室也要保持安靜,以避免外界環境的影響和病人情緒的波動,並有利於醫生體會脈象。在特殊情況下應隨時隨地診察病人,又不必拘泥於這些條件。

體位:要讓病人取坐位或正臥位,手臂放平和心臟近於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上,並在腕關節背墊上布枕,以便於切脈。不正確的體位,會影響局部氣血的運行而影響脈象。

常用指法介紹於下:

1.舉法 是指醫生用較輕的指力,按在寸口脈搏動的部位,以體察脈搏部位的方法。亦稱“輕取”或“浮取”。

2.按法 是指醫生用較重的指力,甚至按到筋骨體察脈象的方法。此法又稱“重取”或“沉取”。 醫生手指用力適中,按至肌肉以體察脈象的方法稱為“中取”。

3.尋法 尋是指切脈時指力從輕到重,或從重到輕,左右推尋,調節最適當指力的方法。在寸口三部細細尋找脈動最明顯的部位,統稱尋法,以捕獲最豐富的脈象信息。

4.總按 即用三指同時用力診脈的方法。從總體上辨別寸關尺三部和左右兩手脈象的形態、脈位的浮沉等。總按時一般指力均勻,但亦有三指用力不一致的情況。

5.單診 用一個手指診察一部脈象的方法。主要用分別了解寸、關、尺各部脈象的形態特徵,此外,兒童切脈時往往一指定三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