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遺址

“許家窯人”遺址位於古城鎮許家窯村東南1.5公里處,南北長600米,東西寬200米,屬舊石器時代中期,距今有10萬年左右。1974年,來雁北考古的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賈蘭坡教授等,由在藥材收購站看到一塊象牙化石,追蹤調查發現。1976~1977年發掘,文化遺物和動物化石集中埋藏在離地表3米左右的黃綠色粘土層中,有25種動物化石和上萬件種類豐富的石器。人類化石有一塊頭蓋骨厚達1厘米多,牙齒粗大,冠面溝紋和“北京人”相似。據專家考證是“北京人”後裔,大約在10萬年前遷徙西行,遇“大同湖”阻隔,遂在此定居。這一發現彌補了從“北京人”到“峙峪人”之間的空白,有很高的價值,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氣候
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北靠內蒙古高原,常受高壓控制,東南面有恆山、太行山阻擋,很少受海洋風影響,四季分明,冬季漫長且寒冷乾燥,夏季短暫溫熱多雨。年平均氣溫6.3°C,由西北向東南遞減。極端最高氣溫383°C,極端最低氣溫-30°C。年均降雨量在360~450毫米之間,年際變化大,多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年日照數2705~2999小時,是全國光照資源豐富地區。無霜期128~147天。
化石特點

許家窯人頭骨骨壁甚厚,大於北京猿人的平均值。頂骨彎曲度在橫向上比北京猿人小,但比現代人大。在縱向上近於北京猿人,枕骨圓枕沒有北京猿人寬而突出,更接近於歐洲尼人,枕骨曲度角大於北京猿人,大腦窩比小腦窩大,但又沒有北京猿人明顯。頜骨鼻前棘清楚,但向前不超過鼻棘點-上齒槽前緣點的直線,而北京猿人缺乏鼻前棘。頜骨的側面膨脹,齶很低,上頜聯合面很寬,上內側門齒呈鏟形,臼齒的大小、粗壯程度接近北京猿人。下頜枝低而寬。許家窯遺址的石器大都是細小的,石核有原始稜柱狀石核,是從打制的台面周圍的邊緣上打擊石片,只有少數利用了自然台面;盤狀石核是從礫石或石塊的周圍邊緣向兩面互動打擊。石片的打制方法有利用自然平面打擊石片,打擊台面的石片,利用台面凸棱打擊石片,垂直砸擊的兩極石片、修理台面的石片。石器有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和小型單面砍砸器。此遺址的顯著特色是石球甚多,大約有1000多個,最大的重達1500克以上,最小的不足100克。
文化

意義

根據達爾文生物進化論原理,人類脫胎於動物群,區別在於人製造和使用工具,恩格斯說勞動創造了人。人類最原始的工具,就是石器,所以說舊石器時代是人類歷史最早的階段。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起步較晚,二十世紀初,還沒有報導過舊石器時代遺物、遺址等信息。西方世界人類考古起步早,十九世紀,已建立起舊石器文化的分期序列,一致認為非洲大陸是人類最早的起源地,人類由非洲向歐洲、亞洲擴展而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隨著外國地質考古專家進入中國大陸,中國舊石器考古才開始起步。1924年,英國地質學家巴爾博,經人引導來到久已消失的古大同湖邊的泥河灣村,考察到含有雙殼蚌和脊椎動物化石;露出一套灰白灰黃的河湖相沉積物,命名為“泥河灣層”,文章一公諸於世,西方考古學家聞風而動,接踵而至,逐漸揭開了9000平方公里“大同湖”的神秘面紗。法國神甫德日進、桑克華多次來到“大同湖”周邊的陽原、大同、平魯,探清了地層和古生物學上的一些問題,並就此出有專集,影響頗大。1949年,標誌著以外國專家為主的考古時代結束,中國自己的考古專家,步入了神聖的殿堂。隨著舊石器考古的逐年深入展開,和許家窯人的被發現,使大同湖邊緣的考古,具有了里程碑的意 義。睹物思情,學者專家們憧憬著遙遠的大同湖,湖水又深又清,四面環山,叢林繁茂,各種各樣的動物時常出

由於地殼的變動,存在了數百萬年的大同湖,於數萬年前湖水漸退消失了,留下了橫貫東西的桑乾河水。大同湖的消失客觀上為人類發展提供了走向平川的物質條件,也為今天的考古學者提供了思維路徑。考古學家賈蘭坡由此拓寬了他的思維視野,從地貌、地層、脊椎動物化石和舊石器等多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華北舊石器文化的發展,至少有兩個系統,即河—丁村系,和周口店第一地點—峙峪系。提出了我國原始文化的繼承關係後,大膽的提出中國、東北亞和北美的細石器可能源於華北的論點。此論點的提出,許家窯人的出現,對賈老的考古研究有著啟明星的作用,許家窯周邊遺址群的陸續出現,如十里河邊的青磁窯遺址、小站遺址和陽原的虎頭梁、小長梁、馬圈溝遺址等等。賈老依此提出華北地區古文化的年代表,奠定了華北舊石器文化發展序列的理論基礎。
保護

侯家窯遺址,是迄今為止我國舊石器時代中期古人類化石、動物化石、文化遺物最為豐富和規模最大的遺址。許家窯人被學術界定論為周口店中國猿人的後裔。而許家窯文化,則將早期的中國猿人文化和晚期的峙峪文化連結起來,充當了過渡的橋樑,使人類進化與文化淵源的探索得以完整。
在世界考古界及人類學界,許家窯遺址有著顯赫的學術地位。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