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邦人

塔邦人

塔邦人,距今2.2萬年前,屬晚期智人。相對於典型尼人,塔邦人屬於進步尼人(Progressiveneanderthals)或一般化尼人(Generalizedneanderthals),發展了現代人的特徵,成為現代智人類型的祖先。因在菲律賓巴拉望島塔邦洞出土人頭蓋骨化石,而命名為“塔邦人”。

簡介

塔邦人壁畫
在東南亞考古學中,巴拉望島占有相當位置,這主要是由於島上塔邦洞距今2.2萬年前智人頭蓋骨的發現。這重要發現是美國人類學家R.B.福克斯(RobertRradfordFox)於60年代在菲律賓巴拉望島(Palawan)塔邦洞(TabonCave)發掘的成果之一,並成為菲律賓以至東南亞考古的劃時代的大發現。

研究者認為西亞尼人進化的順序是塔邦人(Tabun)-沙尼達爾人(Shanider)-阿木德人(Amud)。

菲律賓巴拉島上的塔邦人化石鼻骨表面有一條矢狀細脊,頜骨缺乏第三臼齒,都可能指示其與中國化石人類之間存在著親緣關係。
塔邦人有可能是蒙古人種與歐洲土著棕色人種基因交流的產物。

特徵

塔邦人頭像
身高1.5到1.6米左右。顱骨容量為1200到1750cm³。現代人的則為1400-1600cm³。身體的特徵為,額頭平扁,(就是說眉弓到髮際線的距離比現代人短得多)。下頜角圓滑,下巴並不像現代人那樣前突。骨骼強健,有著耐寒的體格,具體就是肱骨與尺撓骨的比例,以及股骨與脛骨腓骨的比例比現代人大,這是典型的適應寒冷氣候的解剖特徵。他們生活在歐洲,膚色應該是淺色的。

生活方式

塔邦人狩獵
穴居者,但也偶爾在露天地建造營地。洞穴的入口有時用石塊砌小,岩穴也常常用這種方法加以改善。他們使用,獵取一些小的和中等大小的動物(如山羊和小鹿),並且吃其他大型食肉動物吃剩下的獵物。他們製造並使用各樣的石制工具和木製長矛。

塔邦人單獨或成群地埋葬死者,也照料生病或受傷的人。用作犧牲的動物常常和人的骨骼一起被發現,這表明他們已經開始奉行某種原始的宗教。

大多數人居住於山洞,他們能夠捕獲大、小動物和攜帶獵獲物。已經會用獸皮禦寒和構築隱蔽所。製造的工具被考古學家稱為莫斯特工具,即大多從燧石石核上打下石片後修整成尖狀器、刮削器和石刀。已懂得埋葬死者和放置陪葬品。

發現地

塔邦人塔邦人
巴拉望島是位於菲律賓西南面一個長條形的大島,西南面鄰近東馬來西亞。島長445公里、寬48公里,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人口75萬。巴拉望島於明代稱為“巴菲老員”,與中國早有海上交往,島西部多高山,中部及北部有較多平地、山谷及沖積平原。島上擁有豐富海洋資源及世上少數尚未受破壞的完整生態系統,包括石灰岩的喀斯特地形、熱帶雨林及海岸地貌,並孕育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及自然生態。

在過去二百萬年來,海平面曾出面大幅升降。當海平面較低時,巴拉望島成為連線菲律賓與亞洲大陸的陸橋,是史前人類及動物遷徙的必經之路。約一萬年前的最後一次冰期之後,海平面上升至約現今水平,形成巴拉望島及其附近約1780個島嶼。

遺址

塔邦人塔邦洞
菲律賓國立博物館巴拉望島分館裡陳列有被譽為“菲律賓考古學之父”福克斯博士連同菲律賓考古學者在塔邦洞所發掘到的文物,包括著名的塔邦人頭蓋骨、石器及後來的瓮棺。

塔邦洞位於一岬角Lipuunpoint之上,塔邦洞為出土塔邦人頭蓋骨的洞穴,由於其名氣大,亦泛指該石灰岩組內83個石灰岩洞穴群(TabnCave Complex)。塔邦洞位於一崖岸之上,海拔33米,俯視南中國海。洞口向南,闊18米,深42米:洞穴採光充足、乾爽、通風,為一理想的人類居所。
福克斯博士於60年代從事發掘的探方仍然保留在洞內,加上後來於2001年發掘的成果,塔邦洞一共有四個人類活動時期。
第一時期是舊石器時代(最早始於8000BP),洞中找到著名的塔邦頭蓋骨,測年距今22000年;後來的發掘找到一陘骨,測年距今47000年,連同燧石製作的石片工具,反映穴居的智人生活在連線亞洲大陸和現今東南亞島嶼的陸橋上,當時的塔邦洞與海岸距離達30至35公里。
第二時期是新石器時代(8000—2800BP),約8000年前海水上升,以至陸橋消失。人類從海路往返各島嶼,並將塔邦洞用作埋葬死者的地方。除直肢葬外,他們有用瓮棺安放死者骸骨。
第三時期是金屬時代(2500—1100BP),塔邦洞繼續用作神聖的安放死者骸骨的地方,瓮棺的製作更為細緻,有精美彩繪;刻劃及印紋。
第四時期(1100-700BP),宋元瓷器取代了本土明器作為瓮棺葬具,反映了巴拉望島與中國的密切接觸。

發現意義

塔邦人塔邦人
1962年至1966年塔邦洞穴群的群發掘是菲律賓第一次於洞穴內進行的大規模的考古活動,取得豐碩成果,並為菲律賓考古工作培育了大批人才。這些發掘包括其中18個洞穴,首次為菲律賓越過5萬年的人類歷史文化確位清晰的年代序列。洞內出土距今2.2萬年前智人頭蓋骨當時為菲律賓最早人類活動的最重要資料。

此外,塔邦洞穴群新石器時代墓葬出土的貝熔與蘇祿群島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出土的非常相似,為史前人類經菲律賓向太平洋的遷移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塔邦洞穴群出土的閃玉(Nephrinte)器物,提供了追蹤礦源的考古礦物學分析的重要根據。這些閃玉器物在台灣、巴拉望島及越南中部都有發現,而台灣東部有該類玉料的出產。礦源、製作地點以及其使用地點的分析大大有助於追尋史前族群在東南亞島嶼之間的互動,亦有助於南島語族的本源及其擴散的探討。
塔邦洞穴群的發掘推翻了過去認為菲律賓在“鐵器時代”前沒有陶器的說法。塔邦洞穴群出土的陶器的形制及其瓮罐葬式,與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的發現,多有共通之處。特別是瓮罐上的刻劃紋飾,越南學者指出其與南中國海對岸越南中部沿海的沙黃文化(SaHuynh Culture)的特色十分相似。其中最具特色的陶器是在Manuunggul洞穴發現的一個瓮棺,蓋上有兩人共度一舟前往死後世界,測年為約公元前800年。

塔邦洞穴群中宋元時期瓷器及墓葬的研究,亦為研究10至14世紀中國、菲律賓兩國人民的交往貿易提供了豐富資料。除此之外,巴拉望島沿海的多艘沉船上的中國及外國陶瓷,提供了豐富的水下考古資源,以進行中國陶瓷及中外交通的研究。

學者提出中國與東南亞及太平洋之間的區域性考古研究的重要性,塔邦洞穴群遺址在菲律賓以至東南亞島嶼考古中別具重要意義,相信進一步的研究將可對整個區域的文化互動與交流有更深的認識。

遠古人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