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塔爾牛

西門塔爾牛

西門塔爾牛原產於瑞士,並不是純種肉用牛,而是乳肉兼用品種。但由於西門塔爾牛產乳量高,產肉性能也並不比專門化肉牛品種差,役用性能也很好,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種。而且此品種在文革之前就被引進到國內,並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成功飼養。但由於文革開始致使該品種沒有得到及時推廣。從1990年山東省引進該品種。此品種被畜牧界稱為全能牛。我國從國外引進肉牛品種始於20世紀初,但大部分都是新中國成立後才引進的。西門塔爾牛在引進我國後,對我國各詳細地的黃牛改良效果非常明顯,雜交一代的生產性能一般都能提高30%以上,因此很受歡迎。

基本信息

品種介紹

原產地及分布

西門塔爾牛西門塔爾牛

山東省梁山縣同時育成。中國西門塔爾牛由於培育地點的生態環境不同,分為平原草原、山區三個類群,種群規模達100萬頭。該品種被毛顏色為黃白花或紅白花。三個類群牛的體高分別為130.8、128.3和127.5厘米;體長分別為165.7. 147.6和143.l厘米。各類群核心群種牛的遺傳基礎已達到遺傳同質化水平。 犢牛初生重平均41.6千克,6月齡體重199.4千克,12月齡重324千克,18月齡434千克,24月齡592千克。產奶量平均4300千克,乳脂率4.0%。屠宰實驗結果,屠宰率平均61.4%,淨肉率50.0%,眼肌面積90.5平方厘米。早期生長快是該品種的主要特點之一。因此,將成為我國未來牛肉生產的重要利用品種

西門塔爾牛原產於瑞士西部的阿爾卑斯山區,主要產地為西門塔爾平原和薩能平原。在法、德、奧等國邊鄰地區也有分布。西門塔爾牛占瑞士全國牛隻的50%、奧地利占63%、前西德占39%,現已分布到很多國家,成為世界上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乳、肉、役兼用品種之一。

外貌特徵

該牛毛色為黃白花或淡紅白花,頭、胸、腹下、四肢及尾帚多為白色,皮肢為粉紅色,頭較長,面寬;角較細而向外上方彎曲,尖端稍向上。頸長中等;體軀長,呈圓筒狀,肌肉豐滿;前軀較後軀發育好,胸深,尻寬平,四肢結實,大腿肌肉發達;乳房發育好,成年公牛體重乎均為800--1200千克,母牛650——800千克。

生產性能

西門塔爾牛乳、肉用性能均較好,平均產奶量為4070千克,乳脂率3.9%。在歐洲良種登記牛中,年產奶4540千克者約占20%。該牛生長速度較快,均日增重可達1.35-1.45千克以上,生長速度與其他大型肉用品種相近。胴體肉多,脂肪少而分布均勻,公牛育肥後屠宰率可達65%左右。

成年母牛難產率低,適應性強,耐粗放管理。總之,該牛是兼具奶牛和肉牛特點的典型品種。

西門塔爾牛分布,北在我國東北的森林草原和科爾沁草原,南至中南的南嶺山脈和其山區,西到新疆的廣大草原和青藏高原等地。各地的自然環境變化極大,夏季平均最高氣溫中南地區的30℃,到東北的0℃,冬季最低平均氣溫從南方的15℃到北方的-20℃,絕對最高最低氣溫則變化更大。各地的年平均降水量,自200mm到1500mm不等,海拔最高的達3800m,最低的僅數百米。因此,土壤、作物、草原草山的植被類型差異懸殊,西門塔爾牛均能很好適應,除西藏彭波農場地處3800m以上宜從犢牛階段引種以外,各地均可自群繁殖種畜。

肉用特點

體格大、生長快、肌肉多、脂肪少:西門塔爾牛公牛體高可達150-160厘米,母牛可達135-142厘米。腿部肌肉發達,體驅呈圓筒狀、脂肪少。早期生長速度快,並以產肉性能高,胴體瘦肉多

山東梁山縣畜牧局牛羊外調基地--改良育肥牛

而出名。在雜交利用或改良地方品種時的優秀父本。

具有典型的肉用性能:不同品種的牛,在體格、體型方面是不同的,這使牛的生長率、產肉量和胴體組成方面表現出較大差異。西門塔爾牛在育肥期平均日增重1.5-2公斤,12月齡的牛可達500-550公斤。而地方品種的牛日增重僅有0.7-1公斤,可見差距之大。肉的營養價值高:肉牛蛋白質含量高達8%-9.5%,而且人食用後的消化率高達90%以上。牛肉脂肪能提供大量的熱能。牛肉的礦物質含量是豬肉的2倍以上。所以牛肉長期以來倍受消費者的青睞。

肉品等級高:西門塔爾牛的牛肉等級明顯高於普通牛肉。肉色鮮紅、紋理細緻、富有彈性、大理石花紋適中、脂肪色澤為白色或帶淡黃色、脂肪質地有較高的硬度、胴體體表脂肪覆蓋率100%。普通的牛肉很難達到這個標準。

黃牛雜交

我國自20世紀初就開始引入西門塔爾牛,到1981年我國已有純種該牛3000餘頭,雜交種50餘萬頭。西門塔爾牛改良各地的黃牛,都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山東省畜牧局牛羊養殖基地實驗證明,西雜一代牛的初生重為33千克,本地牛僅為23千克;平均日增重,雜種牛6月齡為608.09克,18月齡為519.9克,本地牛相應為368.85克和343.24克;6月齡和18月齡體重,雜種牛分別為144.28千克和317.38千克,而本地牛相應為90.13千克和210.75千克。

在產奶性能上,從全國商品牛基地縣的統計資料來看,207天的泌乳量,西雜一代為1818千克,西雜二代為2121.5 千克,西雜三代為2230.5千克

評價與展望

西門塔爾牛西門塔爾牛

西門塔爾牛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參與我國三河牛的形成。建國以來,我國從五十年代有計畫地引進西門塔爾牛,經40多年的繁育對比,尤其在乳、肉生產性能和役用性能方面,發現西門塔爾牛在較大範圍內有良好效果。 西門塔爾牛的產乳潛力很大,目前尚未得到正常的發揮,如果擴大純種繁育,對鞏固乳品基地有極大好處。在東北、西北和四川盆地邊緣地區以及內地某些山區將可發展成純種繁育體系。在農區,對乳肉、乳役兼用牛的培育已在山西、浙江等省取得明顯效果,一代雜種在農區利用作物秸稈的情況下,一天可擠乳3.15kg。在飼草條件不夠充足的地區,雜交代數不宜過高,雜交體系將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防疫保健

西門塔爾牛的防疫保健,西門塔爾易地育肥的特點之一,是架子肉牛的流動性大,幾百千米,幾千千米距離當今公路交通條件下,1~2天內便可到達。西門塔爾牛易地育肥技術的推廣打破了原業一家一戶小農經濟經營及省,地,縣的西門塔爾牛養殖格局。大大促進了我國肉牛飼養業的發展,大大提高了我國肉牛養殖的飼養水平。架子肉牛的流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感染有害病菌的機會也增加了。因此,要十分重視和做好架子肉牛的防病保健。才能確保架子肉牛易地育肥的健康發展。 提高西門塔爾的飼養效益的重要技術措施是實施現代化的肉牛育肥技術,如高密度飼養,圍欄育肥,自由採食與自由飲水等,每一頭西門塔爾牛占有的圍欄面積僅4平方米左右。在這樣的密集的環境條件下,如何使西門塔爾牛少生病。不生病。只有加大力度做好育肥肉牛的防病保健,,才能確保育肥肉牛健康生長。

在最短暫的時間裡,獲得最高的肉牛養殖效益。這是肉牛養殖戶的最大心愿。育肥肉牛沒有健康壯實的身體很難達到肉牛養殖者的期盼的要求。只有主動做好育肥肉牛的防疫保健,才能確保較高的西門塔爾肉牛效益

剛開始發展西門塔爾牛生產,規模很小,產奶量少,往大型乳品加工企業送划不來,有些養牛戶乾脆不擠奶,只供犢牛飲用,孰不知這樣會影響西門塔爾牛以後的產奶性能。因此,西門塔爾牛散養戶應積極開闢當地的牛奶銷售市場,堅持正常擠奶,維持西門塔爾牛的正常產奶水平。

餵草料時間

西門塔爾牛西門塔爾牛
西門塔爾牛犢餵料過早或過晚,對其生長發育和健康都不利。實踐證明,牛犢3周齡開始餵給草料最為適宜。
西門塔爾牛西門塔爾牛

西門塔爾牛犢在3周齡以內,前胃(瘤胃、網胃、瓣胃)都很小,不具備消化草料的能力,也沒有微生物和纖毛蟲存在,只能靠吃乳汁進入真胃供吸收利用。此時餵給草料,會加重牛犢前胃的負擔,引起疾病。如果餵草料過晚,胃腸得不到鍛鍊,前胃生長發育慢,容積過小,也會影響生長發育和健康。西門塔爾牛犢3周齡以後,前胃迅速增大,而且由於接觸少量食物和飲水,微生物隨著口腔進入前胃,這時,牛犢開始出現反芻。此時開始餵鮮嫩的青草野菜、優質乾青草、粉碎的精飼料等,並隨著周齡的增長增加餵量及粗飼料的數量,既可避免引起疾病,又可使前胃發育加快,促進瘤胃內微生物和纖毛蟲的繁殖,使其消化飼草和飼料的功能逐漸加強,為牛以後採食大量的粗飼料,長大個、多增重打下良好基礎。

牛舍建設

場址選擇

牛場要(綠色 環保 生態)牛場要(綠色 環保 生態)
牛場場址的選擇要有周密考慮,統盤安排和比較長遠的規劃。必須與農牧業發展規劃、農田基本建設規劃以及修建住宅等規劃結合起來,必須適應於現代化養牛業的需要。所選場址,要有發展的餘地。

1、地勢高燥。肉牛場應建在地勢高燥、背風向陽、地下水位較低,具有緩坡的北高南低,總體平坦地方。切不可建在低凹處、風口處,以免排水困難,汛期積水及冬季防寒困難。

2、土質良好。土質以沙壤土為好。土質鬆軟,透水性強,雨水、尿液不易積聚,雨後沒有硬結、有利於牛舍及運動場的清潔與衛生乾燥,有利於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發生。

3、水源充足。要有充足的合乎衛生要求的水源,保證生產生活及人畜飲水。水質良好,不含毒物,確保人畜安全和健康。

4、草料豐富。肉牛飼養所需的飼料特別是粗飼料需要量大,不宜運輸。肉牛場應距秸稈、青貯和乾草飼料資源較近,以保證草料供應,減少運費,降低成本。

5、交通方便。架子牛和大批飼草飼料的購入,肥育牛和糞肥的銷售,運輸量很大,來往頻繁,有些運輸要求風雨無阻,因此,肉牛場應建在離公路或鐵路較近的交通方便的地方。

6、衛生防疫。遠離主要交通要道、村鎮工廠500米以外,一般交通道路200米以外。還要避開對肉牛場污染的屠宰、加工和工礦企業,特別是化工類企業。符合獸醫衛生和環境衛生的要求,周圍無傳染源。

7、節約土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8、避免地方病。人畜地方病多因土壤,水質缺乏或過多含有某種元素而引起。地方病對肉牛生長和肉質影響很大,雖可防治,但勢必會增加成本。故應儘可能避免。

設計原則

牛舍設計圖牛舍設計圖

修建牛舍的目的是為了給牛創造適宜的生活環境,保障牛的健康和生長的正常運行。花較少的資金、飼料、能源和勞力,獲得更多的畜產品和較高的經濟效益。為此,設計肉牛舍應掌握以下原則。

1、為牛創造適宜的環境。一個適宜的環境可以充分發揮牛的生產潛力,提高飼料利用率。一般來說,家畜的生產力20%取決於品種,40%-50%取決於飼料,20%-30%取決於環境。不適宜的環境溫度可以使家畜的生產力下降10-30%。此外,即使餵給全價飼料,如果沒有適宜的環境,飼料也不能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畜產品;從而降低了飼料利用率。由此可見,修建畜舍時,必須符合家畜對各種環境條件的要求,包括溫度濕度、通風、光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氨、硫化氫,為家畜創造適宜的環境。

2、要符合生產工藝要求,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和畜牧獸醫技術措施的實施。肉牛生產工藝包括牛群的組成和周轉方式,運送草料,飼喂,飲水,清糞等,也包括測量、稱重、采精輸精、防治、生產護理等技術措施。修建牛舍必須與本場生產工藝相結合。否則,必將給生產造成不便,甚至使生產無法進行。

3、嚴格衛生防疫,防止疫病傳播。流行性疫病對牛場會形成威脅,造成經濟損失。通過修建規範牛舍,為家畜創造適宜環境,將會防止或減少疫病發生。此外,修建畜舍時還應特別注意衛生要求,以利於獸醫防疫制度的執行。要根據防疫要求合理進行場地規劃和建築物布局,確定畜舍的朝向和間距,設定消毒設施,合理安置污物處理設施等。

4、要做到經濟合理,技術可行。在滿足以上三項要求的前提下,畜舍修建還應儘量降低工程造價和設備投資,以降低生產成本,加快資金周轉。因此,畜舍修建要儘量利用自然界的有利條件(如自然通風,自然光照等),儘量就地取材,採用當地建築施工習慣,適當減少附屬用房面積。畜舍設計方案必須通過施工能夠實現的,否則,方案再好而施工技術上不可行,也只能是空想的設計。

牛場配置

牛場內建築物的配置要因地制宜,便於管理,有利於生產,便於防疫、安全等。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做到整齊、緊湊,土地利用率高和節約投資,經濟實用。

牛舍設計圖

1、牛舍。我國地域遼闊,南北、東西氣候相差懸殊。東北三省、內蒙古、青海等地牛舍設計主要是防寒,長江以南則以防暑為主。牛舍的形式依據飼養規模和飼養方式而定。牛舍的建造應便於飼養管理,便於採光,便於夏季防暑,冬季防寒,便於防疫。修建牛舍多棟時,應採取長軸平行配置,當牛舍超過4棟時,可以2行並列配置,前後對齊,相距10米以上。

2、飼料庫。建造地位應選在離每棟牛舍的位置都較適中,而且位置稍高,即乾燥通風,又利於成品料向各牛舍運輸。

3、乾草棚及草庫。儘可能地設在下風向地段,與周圍房舍至少保持50米以遠距離,單獨建造,既防止散草影響牛舍環境美觀,又要達到防火安全。

4、青貯窖或青貯池。建造選置原則同飼料庫。位置適中,地勢較高,防止糞尿等污水入浸污染,同時要考慮出嵙時運輸方便,減少勞動強度。

5、獸醫室,病牛舍。應設在牛場下風頭,而且相對偏僻一角,便於隔離,減少空氣和水的污染傳播。

6、辦公室和職工住舍 設在牛場之外地勢較高的上風頭,以防空氣和水的污染及疫病傳染。養牛場門口應設門衛和消毒室、消毒 。

牛場的綠化

牛場統一規劃布局,因地制宜的植樹造林,栽花種草是現代化牛場不可缺少的建設項目。
(一)場區林帶的規劃在場界周邊種植喬木灌木混合林帶,並栽種刺笆。喬木類的大葉楊、早柳、鑽天楊、榆樹及常綠針葉樹等;灌木類的河柳、紫穗槐、側柏等;刺笆可選陳刺、刺等,起到防風阻沙安全等作用。

(二)場區隔離帶的設定主要以分隔場內各區,如生產區,住宅區及管理區的四周,都應設定隔離林帶,一般可用楊樹、榆葉等,其兩側種灌木,以起到隔離作用。
(三)道路綠化宜採用塔柏、冬青等四季常青樹種,進行綠化,並配置小葉女貞或黃洋成綠化帶。
(四)運動場遮陽林在運動場的南、東、西三側,應設1—2行遮陽林。一般可選擇枝葉開闊,生長勢強,冬季落葉後枝條稀少的樹種,如楊樹槐樹法國梧桐等。
總之,樹種花草的選擇應因地制宜,就地選材,加強管護,保證成活。通過綠化,改善牛場環境條件和局部小氣候,淨化空氣,美化環境,同時也能起到隔離作用。

效益分析

簡介

一:幼牛期,每天每頭牛需要青貯玉米桿 5--8 斤,可以少量用一些酒糟或其他一些雜草。需精細料 3 --5 斤,包括玉米面 60% ,麥麩 30% (豆餅或棉籽餅、菜籽餅)任選一樣 10% 。 30 頭牛每天需一市斤食鹽,每隔兩星期牛舍消毒一次,定期預防免疫。牛進圈後間隔一周開始驅蟲,初次與第二次要間隔四天,兩次可以用驅蟲淨去清。

育肥期

每天每頭牛需草 8--12 市斤,精細料 5--8 斤,後期追肥每天需草 12--15 斤,精細料 8--10 斤,青草加量 30% 。

二:一頭體重 300 斤左右的改良肉牛公牛牛犢,需投資 1900--2100元左右,每月平均用草 300 斤左右,折現金 30 元上下。精細料每月 240 斤左右,折現金 150 元上下。如牛有各種疾病的預防與食鹽,每月按 30 元計算。飼養 200 頭牛需飼養員2 人,籌備草料與管理 2 人。人均工資每月按 600 元計算,飼養半年總計工資一萬四千四百元。每頭牛合工資費用不過 80 元。如每月平均生長 120 斤那么半年就可以生長 720 市斤,加上原來買的 300 斤總計就可以達到 1000 斤以上。就可以算出每頭牛的飼養成本如下

(一):每頭有牛需投資 1300 元左右

(二):運輸、檢疫等各種費用預計 100 元左右

(三):飼養與管理工資 100 元左右

(四):草加精細料總計 1100 元左右

(五):疾病預防與食鹽 200 元左右

(六):每頭牛到出欄總計費用 4600--4800 之間

三:飼養六個月加上買牛時的體重按 1000 斤計算每頭牛可賣到 6800--7100 元左右,除去上述每頭牛的全部費用 4600--4800 元那么一頭牛的純利潤就是2200-2300 元,在管理不好的情況下也不低於飼養半年也不低於 2000 元。

食牛肉十大裨益

西門塔爾牛西門塔爾牛

1.牛肉富含肌氨酸

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這使它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特別有效。在進行訓練的頭幾秒鐘里,肌氨酸是肌肉燃料之源,它可以有效補充三磷酸腺苷,從而使訓練能堅持得更久。

2.牛肉含維生素B6

蛋白質需求量越大,飲食中所應該增加的維生素B6就越多。牛肉含有足夠的維生素B6,可幫你增強免疫力,促進蛋白質新陳代謝和合成,從而有助於緊張訓練後身體的恢復。

3.牛肉含肉毒鹼

雞肉、魚肉中肉毒鹼和肌氨酸的含量很低,牛肉卻含量很高。肉毒鹼主要用於支持脂肪的新陳代謝,產生支鏈胺基酸,是對健美運動員增長肌肉起重要作用的一種胺基酸。

4.牛肉含鉀和蛋白質

是大多數運動員飲食中比較缺少的礦物質。鉀的水平低會抑制蛋白質的合成以及生長激素的產生,從而影響肌肉的生長。牛肉中富含蛋白質:4盎司瘦裡脊就可產生22克一流的蛋白質。

5.牛肉是亞油酸的低脂肪來源

牛肉中脂肪含量很低,但卻富含結合亞油酸,這些潛在的抗氧化劑可以有效對抗舉重等運動中造成的組織損傷。另外,亞油酸還可以作為抗氧化劑保持肌肉塊。

6.牛肉含鋅、鎂

是另外一種有助於合成蛋白質、促進肌肉生長的抗氧化劑。鋅與谷氨酸鹽和維生素B6共同作用,能增強免疫系統。鎂則支持蛋白質

的合成、增強肌肉力量,更重要的是可提高胰島素合成代謝的效率。

7.牛肉含鐵

是造血必需的礦物質。與雞、魚、火雞中少得可憐的鐵含量形成對比的是,牛肉中富含鐵質。

8.牛肉含丙胺酸

丙胺酸的作用是從飲食的蛋白質中產生糖分。如果你對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不足,丙胺酸能夠供給肌肉所需的能量以緩解不足,從而使你能夠繼續進行訓練。這種胺基酸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它能夠把肌肉從供給能量這一重負下解放出來。

9.牛肉含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對細胞的產生至關重要,而紅細胞的作用是將氧帶給肌肉組織。維生素B12能促進支鏈胺基酸的新陳代謝,從而供給身體進行高強度訓練所需的能量。

10.牛肉的食用多樣化

如果連續幾周甚至幾個月日復一日地食用,雞胸顯得令人生厭。牛肉則不同,後腿肉、側腹肉、上腰肉和細肉片在滋味和口感上都有所不同,與單調乏味的雞胸肉的確不可同日而語。

精心餵養

母牛懷孕後,一般表現性情溫馴,行動穩重,食慾旺盛,被毛光亮,容易上膘。懷孕初的1月~2月齡,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若餵給變質、發霉或有毒的飼料,容易引起胚胎早期中毒死亡;母牛的日糧營養不全面,缺乏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也可能引起胚胎中途停止發育,所以母牛懷孕初的1月~2月齡的飼養管理是保證胎兒正常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

此時胎兒所需營養物質必須相對地全面,一般來說母牛可從採食幼嫩青草中得到滿足,但在秋後、冬季和早春,牧地草質粗糙,多數農戶以曬乾草和農作物秸稈等粗料補餵母牛,放牧不足,則應適當地補餵精料。母牛懷孕3月齡後,胎兒發育逐漸增快,應逐漸增加精料的飼餵量,可用黃豆40%、玉米30%、大麥20%、小麥10%,用溫水浸泡6小時~8小時,磨成漿,再添加相當於黃豆等飼料總量10%~15%豆餅、5%~8%糠麩、1%食鹽、3%~5%骨粉,每天給孕牛補餵2次~3次,每次餵給混合精料0.5公斤~2公斤,青年母牛還應適當地增加精料餵量。母牛懷孕6月齡後,孕牛餵料(包括粗料)的總容積不宜過大,應少餵勤添。

母牛臨產前兩個月,胎兒增重達到犢牛出生時體重的60%~70%,母牛還要積貯一定量營養物質以備產後哺乳。此階段精料餵量應增加到懷孕前期的兩倍左右,而且飼料要力求新鮮、多樣化,幼嫩的青菜、胡蘿蔔等青綠多汁飼料則可多餵。

禁止餵給馬鈴薯、酒糟和未經去毒處理的棉籽餅或菜籽餅,禁餵霉爛變質、過冷、酸性過重或摻有毒角、毒草(如鬧陽花、無刺含羞草等)的飼料。母牛產前一個月,應適當控制粗料的餵量,儘可能餵給些質地柔軟的飼料,如氨化或鹽化秸稈、青綠多汁飼料,精料中增加麩皮餵量,以利通腸利便。母牛分娩前10天左右,應根據牛的消化、食慾狀況,減少飼料的餵量。

產前2天~3天,母牛體質好,乳房膨脹大並伴有腹下水腫,應減少原日糧1/3~1/2的餵量,以防母牛分娩初期乳量過多和乳汁過濃而引起母牛乳房炎、回乳和犢牛消化不良而下痢;對於比較瘦弱的母牛,若在產前一星期乳房乾癟,除減少粗料餵量外,還應適當增加麻餅、豆餅、豆漿或豆渣等富含蛋白質的催乳飼料,以及青綠多汁的輕瀉性飼料,以防母牛產後缺奶。另外,懷孕母牛的飼料和飲水要保持清潔衛生。

細心管理

懷孕2月~3月齡時,由於胎兒胎盤和母體胎盤沒有完全形成、結合,而較易引起流產,因此在放牧時應防止母牛跑跳、急走;懷孕5月~6月齡的母牛應逐漸安排輕役,停止打場等轉圈勞動,儘可能不下水田耕作,以防折傷腹部引起動胎流產。天氣過冷或過熱不要使役;使役時切忌打冷鞭、走陡坡或轉急彎;一般使役1.5小時~2小時應休息10分鐘~15分鐘,每晝夜保證有16小時~18小時的休息和反芻時間。

母牛懷孕最後一個月應停止使役,放牧時切忌把牛趕到過高過陡的山坡或崎嶇不平的山崗處,注意防寒風暴雨侵襲。初產母牛和乳房發育不良的母牛,產前20天左右,可每天早晚用40℃~50℃的溫水熱敷乳房,這樣不僅有利於母牛乳房發育,有利於產後進行人工輔助犢牛哺乳。孕牛圈舍要保持通風乾燥,光線充足,並勤除糞便,天天換墊草。母牛進出欄舍要防止擠迫。母牛產前7天~10天,牛舍應徹底清掃乾淨,地面挖換新土,然後用2%~3%燒鹼水噴灑消毒,牆壁用20%石灰乳粉刷消毒,牛床上墊以軟短墊草。如母牛產期未到意外地發生胎犢動盪,腹痛不安,時起時臥,拱腰努責,小便頻繁,陰道內流出粘液或血水等,即為動胎表現產犢症兆,須緊急治療。

其治療方法是:①內服燒酒250毫升~500毫升,給予輕度麻醉抑制努責和陣縮;②輕症動胎者,肌肉注射黃體酮10毫升~15毫升;③如因血熱官燥,母牛陰道內流出血水,配合內服苧麻根安胎物,即鮮苧麻根90克、仙鶴草120克、艾葉30克,煎水內服;④呈習慣性流產的母牛,為達到預防和治療目的,可在母牛懷孕5個月後,每隔一月內服一付保胎安全散,即全當歸30克、川芎15克、菟絲子30克、炒白芍15克、川貝母15克、黃芩30克、荊芥9克、原朴12克、艾葉9克、炒枳殼15克、羌活9克、甘草9克、黑杜仲15克、續斷30克、故紙18克,共為細末,生薑15克為引,同調內服。

種公牛使用

西門塔爾牛利用年限為6-8年左右。只有正確使用公牛,才能延長公牛的利用年限。

當種公牛長到16-18月齡、體重達到560千克以上,就可以開始調教配種或采精,青年牛每周兩次,到2歲時再轉入正常配種或采精,每周2-3次。

密度在8億/毫升以上可適當采3回。

養牛經驗

西門塔爾牛西門塔爾牛

(一)買牛先看相 如到集市買肉牛時,首先應選購嘴大、鼻孔大、眼有神、體型較長、腿粗,尾巴有力的,這樣的牛吃得好,健康無病。另外,還要結合毛皮和臀部,要求皮膚輕有彈性,臀的毛皮多而軟,一抓一大把,這樣的牛長肉多,育肥快、經濟效益高。

(二)“三定三看”飼養法 三定是:一定專人飼養。以便掌握牛吃料情況,觀察有無異常現象發生,有利於及早採取措施;二定飼餵時間。一般是早上5時、上午10時、下午5時,分3次上槽,夜間最好能補餵1次,每次上槽前先餵少量乾草,然後再拌料,2小時後再飲水,夏季可稍加些鹽,以防脫水;三定餵料數量,不能忽多忽少。三看是:看吃食狀況;看糞便,掌握消化是否良好;看反芻。

(三)抓好三項管理措施 一是夏季餵完牛後,要把牛拴在通風的樹蔭下,或背蔭、涼棚下,以防中暑;冬季要拴在背風向陽處,牛舍要採取保暖措施。二是要經常刷試牛體,能促進血液循環多增膘。三是拴牛繩要短,減少運動量,最好一牛拴一樁,以利增重育肥。

(四)粗糧細喂,科學搭配 盛產玉米地區,牛的主要飼草可以是玉米秸,非玉米產區,因地制宜。鍘草時要求是寸草鍘四刀,原則是越細越好,草細牛愛吃,易消化、省飼料。精料餵的數量和品種比例要因時適當掌握。新購進的架子牛,一般都是長時間少餵或不餵精料,如果精料突然飼餵過多,牛容易消化不良,反而長膘慢。因此,剛買來的牛日食量一般在1.5-2千克精料為宜。各種料的比例是:玉米面30%、麥麩60%、豆餅面10%、食鹽1-2錢,用水化開拌在料內。10天后再逐漸加精料,出欄前半月,精料量加到每頭牛日糧5-7千克。冬春兩季的料比可適當調劑一下。

良種養殖

西門塔爾牛西門塔爾牛
為貫徹落實中央1號檔案精神,組織實施好2009年全國畜牧良種補貼項目工作,2009年9月3-5日,農業部 畜牧業司、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和全國畜牧總站於吉林省長春市聯合舉辦了全國畜牧良種補貼項目管理與技術培訓班。
出席開班典禮領導和專家有農業部畜牧業司王智才司長、 陳偉生巡視員、全國畜牧總站谷繼承站長、 鄭友民副站長,吉林省畜牧業管理局賈濤局長、 魯俊副局長,中國農業大學 張沅教授等。參加培訓班的還有來自各個良種補貼項目省級畜牧獸醫部門的相關負責同志,部分種公牛站站長與技術人員,以及中央電視台、吉林省電視台、《 農民日報》、《中國飼料》、《飼料廣角》、《 中國牧業通訊》等新聞媒體的記者總計150餘人。
最後全國畜牧總站谷繼承站長作培訓班總結講話,他首先肯定了此次培訓班的成效,並就做好2009年畜牧良種補貼項目提出具體要求: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目標責任制,不斷提升項目實施的執行力;二是規範操作程式,嚴格管理,不斷提升項目實施的推動力;三是抓好技術培訓,發揮專家指導作用,不斷提升項目實施的創新力;四是廣泛宣傳,增強工作透明度,不斷提升項目實施的引導力;五是強化監督檢查,注重項目實效,不斷提升項目實施的督查力;六是加強標準化種公畜站建設,發展配套服務網路,不斷提升項目實施的支撐力。
2012年的畜牧良種補貼項目與往年不同,補貼畜種由奶牛和生豬擴展納入了肉牛和 綿羊,涉及的畜種增多,補貼規模進一步擴大,標誌著我國畜牧優良品種的推廣套用跨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此次培訓班的成功舉辦,必將進一步推動2009年畜牧良種補貼項目的開展,進一步全面落實 惠農政策,為促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保障畜產品有效供給做出應有的貢獻。
據悉,畜牧良種補貼項目實施幾年來,已成為推動我國現代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抓手。2009年畜牧良種補貼資金進一步增加,幾乎是前兩年的總和,其中生豬良種補貼資金有較大幅度增加。納入良種補貼的畜種由奶牛、生豬延伸至肉牛和綿羊,增加兩個畜種,生 良種補貼項目縣由200個增加至400個。影響發情四因素
1、品種

不同種的西門塔爾牛或相同品種不同的牛,初情期的早晚及發情的表現不同。一般情況下,大型品種初情年齡晚於小型品種的牛。如奶用小型品種娟姍牛初情年齡為8月齡,而更賽牛和荷斯坦牛為11月齡;肉用牛品種初情期的年齡往往比乳用品種為遲;母水牛初情期更遲,一般約為13-18個月;母氂牛的初情期平均為24個月。
2、生產水平和管理方式
母牛的發情表現與生產性能有關,肉用牛性表現往往沒有乳用牛明顯,而產奶量高的奶牛個體,其發情表現有時也沒有其它牛明顯。其原因可能與高產奶牛產奶代謝功能的旺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與發情有關的生殖內分泌作用所致。
過度肥胖的牛,發情特徵往往不明顯,可能與激素分泌亦有關。因此,在生產上,應避免母牛產後恢復發情的時間間隔與牛飼養管理措施有關。例如,高產奶牛可較低產奶牛約延長9天才出現發情,每天擠奶或哺乳次數越多,間隔越長。
營養差、體質弱的母牛,其間隔時間也較長。肉牛產前、產後分別飼餵低、高能量飼料可以縮短第一次發情間隔,如產前餵以足夠能量而產後餵以低能量,則第一次發情間隔延長,有一部分牛在配種季節不發情,這部分牛倘要提前配種,必須儘可能採取措施(提早斷奶等),讓牛提前發情。
3、自然因素
由於自然地理因素的作用,不同的牛種或品種經過長期的自然和人工選擇,形成了各自的發情特徵,雖然這種特徵隨著飼養方式的改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自然的影響有時還能看出來。
母牛發情持續時間長短亦受氣候因素的影響。高溫季節,母牛發情持續期要比其它季節短。在炎熱的夏季,除卵巢黃體正常分泌孕酮外,還從母牛的腎上腺皮質部分泌孕酮,導致發情持續期縮短。草原放牧飼養的母牛,當飼料不足時,發情持續期也比農區飼養的西門塔爾母牛短。
4、營養水平
營養水平是影響家畜初情期和發情表現的非常重要因素,自然環境對母牛發情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亦是因營養水平的變化所致。一般情況下,良好的飼養水平可以增加牛的生長速度,提早牛的性成熟,也可以加強牛的發情表現。
牛的體重變化與初情期有直接的關係,因此,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牛的健康生長,有利於牛的性成熟。試驗表明,高營養水平的奶牛與低營養水平的比較,前者可以使牛的初情期提早6-9個月左右。秦川母牛在較好的飼養條件下,平均在9.3月齡(280天)即進入性成熟期,而在飼養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初情期可能要晚3-6個月。
在牛自然採食的飼料中,可能含有一些物質,影響牛的初情期和經產牛的再發情。如存在於豆科牧草(如三葉草)中的植物雌激素,就可能影響牛的發情特徵。我國傳統上在早春季節利用某些植物給動物催情,即是利用植物雌激素的例證。
長期採食三葉草後,母牛流產率增高,處女牛乳房及乳頭髮達。而北美瘋草據認為含雌激素樣物質及其它“毒素”,可以影響精子和卵子生成。實驗研究表明,某些植物存在的類雌激素物質,可抑制牛卵泡發育和成熟,導致牛繁殖力的改變。

飼養技術

栓系和牽引,經防止性格的暴烈,應給1歲左右的青年公牛帶上鼻環,鼻環向著牛頭上部栓系,以使公牛採食時不會感覺到不便。種公牛應堅持雙繩牽引,即由兩人分別在牛的左右兩側牽引,人和牛應保持一段距離,對烈性的種公牛則須用勾棒牽引。
在飼養管理種公牛上,運動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適當的運動可保證種公牛舉動的活潑,性情溫順、性慾旺盛、精液品質優良,又可防止肢蹄變形和牛體變胖。種公牛必須堅持上、下午各運動一次,每次運動要保證1小時左右。
皮膚護理。應經常刷拭公牛角間、額部和頸部的塵埃、污垢,以防養成擦癢而損壞的習慣。每天應對牛刷拭。這不僅為了保持皮膚衛生,而且也增強人畜親和,有利於對它進行飼養管理。
種公牛常常因為蹄病而不能配種,造成經濟損失。因此,要經常檢查蹄趾有無異常,平時要注意蹄下附著污物的清理,發現蹄病及時治療,每年春秋兩季各運動一次修蹄並矯正蹄形。

常見疾病

牛肺疫(又名牛出敗)

症狀:在臨床上有三種類型。

(1)急性敗血型:體溫突然升高到40℃以上,脈搏加快,食慾減退,被毛粗亂,鼻鏡乾燥、呼吸困難,反芻停止,有時還流鼻液和眼淚,腹瀉,糞中可能混有纖維蛋白甚至血液,有時尿中也可能帶血,一般在24小時內死亡。
(2)肺炎型:病初表現為虛弱,結膜充血,心跳加快,體溫升高,呼吸困難,胸膜肺炎症狀逐漸明顯,鼻液帶血呈紅色,乾咳,胸部叩診有濁音,聽診呈鑼音。
(3)水腫型:病牛胸前及頭頸部有水腫、重者可波及下腹,舌咽腫脹,眼紅腫、流淚,流涎,呼吸困難,黏膜發紺,常因窒息或下痢虛脫而死。
預防:加強飼養管理,改善牛的生活條件,吃飽睡好,避免使役牛過度疲勞。疫區每年給牛注射牛出敗氫氧化鋁菌苗1—2次,連續3—5年,非疫區從外地引進牛須經隔離觀察1—3個月,確診無病方可入群,病死的病變部位不可食用,應予以燒毀。
治療:發現此病應及早隔離治療,大牛用青黴素100—300萬單位,小牛減半,進行肌肉注射,也可用10%磺胺噻唑納溶液每頭100—150毫升肌肉注射,一天2次。中藥治療為黃連、黃芩、知母、白朮、白芍、厚朴、白薟各40克,五味子、貝母、阿膠、澤瀉、雲苓各25克、火麻仁13克為引,研末開水沖服,每天1劑,連服3劑。肉牛場一般分生活區、管理區、生產區和病牛隔離治療區。四個區的規劃是否合理,各區建築物布局是否得當,直接關係到牛場的勞動生產效率,場區小氣候狀況和獸醫防疫水平,影響到經濟效益。 
1.生產區包括生產區和生產輔助區。生產區主要包括牛舍、運動場、積糞場等,這是肉牛場的核心,應設在場區低勢較低的位置,要能控制場外人員和車輛,使之完全不能直接進入生產區,要保證最安全,最安靜。各牛舍之間要保持適當距離,布局整齊,以便防疫和防火。但也要適當集中,節約水電線路管道,縮短飼草飼料及糞便運輸距離,便於科學管理。生產輔助區包括飼料庫、飼料加工車間、青貯池、機械車輛庫、采精授精室、液氮生產車間、乾草棚等。飼料庫、乾草棚、加工車間和青貯池,離牛舍要近一些,位置適中一些,便於車輛運送草料,減少勞動強度。但必須防止牛舍和運動場因污水滲入而污染草料。所以,一般都應建在地勢較高的地方。

場區規劃

改良牛羊外調基地西門塔爾牛改良牛羊外調基地西門塔爾牛
1、生產區和輔助生產區要用圍欄或圍牆與外界隔離。大門口設立門衛傳達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車輛消毒池,嚴禁非生產人員出入場內,出入人員和車輛必須經消毒室或消毒池進行消毒。
2、管理區 包括辦公室、財務室、接待室、檔案資料室、活動室、試驗室等。管理區要和生產區嚴格分開,保證50米以上距離。
3、生活區 職工生活區應在牛場上風頭和地勢較高地段,並與生產區保持100米以遠距離,以保證生活區良好的衛生環境。
4、病牛隔離治療區(包括獸醫診療室、病牛、隔離舍)此區設在下風頭,地勢較低處,應與生產區距離100米以上。病牛區應便於隔離,單獨通道,便於消毒,便於污物處理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