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鼓書

西河鼓書

據藝人傳說,早年在河北省中部就流傳著演員以小三弦自彈自唱的“弦子書”和演員只敲擊鼓板演唱的“單鼓板”,至乾隆中期保定藝人劉傳經、趙傳璧、王路等,將弦子書與單鼓板結合一起,搭伴演出,形成以演員敲擊鼓板,由另一人彈小三弦伴奏的演出形式,形成早期的木板大鼓,成為深受民眾歡迎的一種“說書”形式。很快在冀中地區得到普及。

基本介紹

大鼓與鼓書是中國曲藝曲種分類中一個類別的兩種稱謂,主要曲種有京韻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樂亭大鼓、東北大鼓、山東大鼓、北京琴書、河南墜子、溫州鼓詞等數十種。

主要流行於中國北方諸省、市的廣大城鎮與鄉村。其表演形式大多為:演員一人自擊鼓、板,配以一至數人的樂隊伴奏演唱。主要伴奏樂器為三弦(這是不可缺的),另有四胡、琵琶揚琴等。演員自擊的鼓,也稱書鼓,其形狀為扁圓形,兩面蒙皮,置於鼓架上(鼓架依不同曲種有高矮之別),以鼓箭(竹製)敲擊。板有兩種,一種由兩塊木板組成(多以檀木製成);一種由兩塊半月形的銅片或鋼片組成,俗稱“鴛鴦板”。

大鼓的文學腳本稱為鼓詞,基本為七言或十言的上下句體。作品(即曲目)有短篇、中篇、長篇之分。短篇只唱不說,中、長篇則有唱有說。人們往往稱唱短篇為唱大鼓,唱中、長篇為唱大鼓書。大鼓的唱腔音樂結構為板腔體,唱腔曲調多源於流行地的民間音樂及地方小調,並用當地方言語音演唱。音樂唱腔是區別不同大鼓曲種的主要標誌。

歷史由來

據藝人傳說,早年在河北省中部就流傳著演員以小三弦自彈自唱的“弦子書”和演員只敲擊鼓板演唱的“單鼓板”,至乾隆中期保定藝人劉傳經、趙傳璧、王路等,將弦子書與單鼓板結合一起,搭伴演出,形成以演員敲擊鼓板,由另一人彈小三弦伴奏的演出形式,形成早期的木板大鼓,成為深受民眾歡迎的一種“說書”形式。很快在冀中地區得到普及。

郭德綱西河大鼓郭德綱西河大鼓

曲種名家

劉寶全白雲鵬閻秋霞駱玉笙韓永祿孫書筠王文祿金萬昌籍薇

代表作品

 《長坂坡》、《趙雲截江》、《草船借箭》、《祭晴雯》、《黛玉悲秋》、《寶玉娶親》、《光榮的航行》、《珠峰紅旗》、《急浪丹心》、《韓英見娘》、《白妞說書》

歷史變遷

至辛亥革命前後,由木板大鼓向西河大鼓的轉變已然成熟,在農村以“趕廟會”的方式說唱中篇書為主,在河北省農村普遍流行,有部分藝人便進入城市謀生。與其發源地最近的城市便是天津,最早到天津的演員有張雙來、焦永泉、焦永順、張士德、張士泉、白文生、白文明等,當時尚無西河大鼓之名,仍沿用在農村的叫法稱為“犁鏵片”或“梅花調”,也有的就叫“說書”。1924年易縣的王鳳詠在天津“四海昇平”與劉寶全等名家合作,在寫海報時,因天津已有金萬昌演唱的梅花大鼓(也稱“梅花調”),為區別起見定名為“西河大鼓”。因為這個曲種來自大清河、子牙河流域,天津人習慣稱此兩河為西河和下西河,故而得名。雖然這是在一種偶然的情況下定名,但由於它符合曲種的實際情況,而得到同行的認可,一直沿用至今。

建國後大多數西河大鼓演員仍在茶社書館以說長篇書為主,只是偶爾在參加各種會演時演唱短段曲目,如郝艷霞、田蔭亭、艷桂榮、王田霞等。“文革”以後,天津曲藝團又有青年演員郝秀潔(郝艷霞之女)、楊雅琴等。楊雅琴專攻短段,郝秀潔則是長書短段兼演,都成為天津觀眾熟悉的演員。

派別建立

西河大鼓進入天津後,最初在西城根兒一帶“撂地說書”,後來移進草創時期的說書棚,多年來以書館、茶社為主要演出場地,逐步發展成為說唱長篇書的形式,使許多演員在“書路”上不斷提高,其唱腔反而放在次要地位,這樣的結果,使一部分人棄唱改說,成為評書演員,如鹹士章、張起榮、張樹興、趙田亮等。這些人改說評書以後,仍以原來鼓書的“書路”進行表演,一般來說缺乏評書那種細膩的描繪、知識穿插和對書情書理的評論,但卻能以情節緊湊為長,也能受到許多觀眾的歡迎,與評書形成平分秋色之勢。
另一部分人則以演唱短段為主,參加各種綜合曲藝場演出,他們在原有的小段的基礎上,又向當時流行的京韻大鼓等鼓曲學習,運用西河大鼓曲調,演唱固定的腳本,在唱腔上加以豐富,提高了演唱技藝,演出於綜合曲藝場。如往返京津的焦秀蘭、焦秀雲,從北京定居天津的馬增芬、馬增芳及王艷芬等,都在發展西河大鼓的短段上取得一定的成就。至20世紀30年代,在天津又出現了以趙玉峰為代表的“趙派”;郝英吉及其子女(郝慶軒、郝艷霞等)所形成的“郝派”;建國前後又有以馬連登、馬增芬父女為代表的“馬派”,使西河大鼓流派紛呈,展現出多彩多姿的藝術風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