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大鼓(滄州)

簡介

西河大鼓是北方較為典範的鼓書暨鼓曲形式,西河大鼓又名西河調、河間大鼓。源於清代中葉河北省中部農村,流行於河北、山東、河南以及東北,西北部分地區。清道光年間,河北高陽縣木板大鼓藝人馬三峰在當時流行的木板大鼓和弦書基礎上吸取戲曲、民歌曲調對原有唱腔加以改革,舍木板改用鐵梨鏵片,用大三弦伴奏,從而奠定了西河大鼓的唱腔音樂。至民國初年,有更多的藝人來到天津,代表人物有史振林、王振元、王再堂、郝英吉等。這時,它的名稱尚未統一,有河間大鼓、梅花調、弦子書、大鼓書、西河調、木板大鼓等稱謂。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女藝人王諷詠在四海昇平茶登台演出。由於該曲種的藝人多是沿著大清河入津。大清河俗呼西河,因而在書寫海報時即將其定名“西河大鼓”,沿用至今。

歷史淵源

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發展而來。在河北省,演唱西河大鼓較早且最有聲望者首推馬三峰。他是安新縣段村人,被曲壇稱西河大鼓的創始人之一。其弟子朱大觀(雄縣人)、王振元(藝名“毛奔”,新城縣人)、王再望(藝名“轉眼王”,雄縣人)均是西河調的名家。其中尤以朱大觀最負盛譽,他在藝術上有很多創造,並帶了不少門徒,形成了河北省中部農村一支龐大的西河體系。至辛亥革命前後,由木板大鼓向西河大鼓的轉變已然成熟,在農村以“趕廟會”的方式說唱中篇書為主,在河北省農村普遍流行,有部分藝人便進入城市謀生。建國後大多數西河大鼓演員仍在茶社書館以說長篇書為主,只是偶爾在參加各種會演時演唱短段曲目,如郝艷霞、田蔭亭、艷桂榮、王田霞等。“文革”以後,天津曲藝團又有青年演員郝秀潔(郝艷霞之女)、楊雅琴等。楊雅琴專攻短段,郝秀潔則是長書短段兼演,都成為天津觀眾熟悉的演員。

基本內容

西河大鼓的傳統書目,有中長篇150餘部,小段書帽370餘篇。內容大部分是歷代戰爭故事歷史演義民間故事通俗小說神話故事和寓言笑話等。其中不少書目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願望,情節曲折,語言生動,繼承了中國民族民間文學的優良傳統。1937年後,不少西河大鼓演員積極參加了抗日救亡工作,編演了不少新曲目,如王魁武(1891-1947)編演的《昝崗慘案》、《減租減息》;王尊三編演的《保衛大武漢》、《親骨肉》、《晉察冀小姑娘》等。

基本特徵

西河大鼓以說唱中、長篇書目為主,也有少數演員專工短篇唱段。西河大鼓的前身,是清代中葉流行於河北省中部的弦子書和木板大鼓。弦子書以小三弦伴奏,演員自彈自唱;木板大鼓沒有弦索伴奏,演員自擊簡板和書鼓說唱。後來,這兩種曲藝藝人拼檔演出,形成以鼓板小三弦伴奏的形式。河北省高陽縣木板大鼓藝人馬三峰在繼承前人改革經驗的基礎上,舍木板改用鐵犁鏵片,舍小三弦採用大三弦,在唱腔唱法上作了改進與創新,使這一曲種在藝術上日趨成熟。西河大鼓初名“梅花調”“犁鏵片”,也一度叫作“河間大鼓”。20世紀20年代在天津演出時,定名為“西河大鼓”。以後,數十年間隨著藝人的流動,傳播各地,出現了許多著名藝人,產生了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趙(玉峰)派,以及40年代由馬增芬及其父馬連登創立的專工演唱短段的馬派,廣泛流傳於北平天津,以及華北東北西北華東的部分城鎮。

西河大鼓的唱腔音樂,是以冀中語音的自然聲韻為基礎,吸取某些民歌小調的音樂語彙發展而成的。在音樂結構形式上,約有30餘種依附於主曲的樂曲和樂句的唱腔,分別歸納在三眼一板的頭板一眼一板的二板和有板無眼的三板等三種板式中,在速度上都可作大幅度的伸縮,有的還派生出多種變格唱法,唱腔河蟹流暢,生動活潑,似說似唱,易唱易懂。屬於頭板的唱腔有起板緊五句慢四句一馬三澗快頭板等;二板的唱腔有起板流水板雙高海底撈月反腔蚍蜉上山梆子穗十三咳等;三板唱腔有散板緊流水竄板尾腔等。西河大鼓的基本曲調大體上體現在流水板中,二板起板是流水板的中把唱和下把唱的伸展,頭板起板是流水板的發展變化,其它大多數唱腔也都與這幾個唱腔有著一定關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