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鼓書

大鼓鼓書

大鼓與鼓書是中國曲藝曲種分類中一個類別的兩種稱謂,主要曲種有京韻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樂亭大鼓、東北大鼓、山東大鼓、北京琴書、河南墜子溫州鼓詞等數十種。

大鼓鼓書

大鼓鼓書中國曲藝曲種分類中一個類別的兩種稱謂,主要曲種京韻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樂亭大

大鼓鼓書大鼓鼓書
鼓、東北大鼓山東大鼓北京琴書河南墜子溫州鼓詞等數十種。主要流行於中國北方諸省、市的廣大城鎮與鄉村。其表演形式大多為:演員一人自擊鼓、板,配以一至數人的樂隊伴奏演唱。主要伴奏樂器三弦(這是不可缺的),另有四胡琵琶揚琴等。演員自擊的鼓,也稱書鼓,其形狀為扁圓形,兩面蒙皮,置於鼓架上(鼓架依不同曲種有高矮之別),以鼓箭(竹製)敲擊。板有兩種,一種由兩塊木板組成(多以檀木製成);一種由兩塊半月形的銅片或鋼片組成,俗稱"鴛鴦板"。大鼓的文學腳本稱為鼓詞,基本為七言或十言的上下句體。作品(即曲目)有短篇、中篇、長篇之分。短篇只唱不說,中、長篇則有唱有說。人們往往稱唱短篇為唱大鼓,唱中、長篇為唱大鼓書。大鼓的唱腔音樂結構為板腔體,唱腔曲調多源於流行地的民間音樂及地方小調,並用當地方言語音演唱。音樂唱腔是區別不同大鼓曲種的主要標誌。

京韻大鼓

京韻大鼓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北京天津地區。由當時的鼓書藝人劉寶全等把原用河北語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語音演唱,廣泛吸收京劇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間曲調創製新腔,並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樂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京韻大鼓。京韻大鼓有以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為代表的"劉"、"白"、"張"三大流派。其中以劉寶全的藝術造詣最高,貢獻最大,時人稱其為"鼓界大王",尊為一代宗師。繼三大流派之後,又有白鳳岩、白鳳鳴兄弟創造的"少白派"。

京韻大鼓重歌唱,專唱短篇曲目。劉寶全擅唱金戈鐵馬的"三國"故事,如《長坂坡》、《趙雲截江》、《草船借箭》等。白雲鵬則擅唱《紅樓夢》故事,如《祭晴雯》、《黛玉悲秋》、《寶玉娶親》等。京韻大鼓除演唱有故事情節的曲目外,還演唱純抒情的寫景小段。如《醜末寅初》、《百山圖》等。

《醜末寅初》是京韻大鼓歷經幾代藝人傳唱不絕,膾炙人口的傳統唱段。作品以極簡練的筆觸,形象地描述了在醜末寅初這一時辰里,中國古代人民的生活景況,猶如一幅生動古樸的畫卷。它的腔調流暢,節奏活潑,短句大腔搭配巧妙。從悠揚婉轉的唱腔中,使人們得到充分的藝術享受。

京韻大鼓發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自本世紀20年代以後,女演員良小樓章翠鳳駱玉笙孫書筠閻秋霞小嵐雲等如雨後春筍般登上了京韻舞台,她們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有新的拓展,從而使京韻大鼓更受到廣大聽眾的青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京韻大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藝人成了人民的演員和藝術家,除演唱流傳下來的傳統曲目外,還新編及創作了許多反映現實生活的新曲目。如《光榮的航行》、《珠峰紅旗》、《急浪丹心》、《韓英見娘》、《白妞說書》等。同時,還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年輕演員。有成就的如趙學義(白派)、楊鳳傑(劉派)、劉春愛(駱派)、鍾玉傑(劉派),他們已成為曲藝舞台上深受廣大觀眾歡迎的京韻大鼓演員。

梅花大鼓

梅花大鼓是清末民初流行於北京、天津兩地的大鼓曲種,用北京語音演唱。本世紀20年代,北京的大鼓藝人金萬昌等對早期的梅花大鼓唱腔、板式等進行了改革,使其更加婉轉動聽。後來又有天津的著名弦師盧成科吸收了一些時調小曲,進一步豐富了梅花大鼓的唱腔和伴奏音樂,同時還培養了一批女弟子,如花四寶花五寶花小寶(史文秀)等。盧成科的改革注重發揮女聲演唱之所長,開闢了梅花大鼓的高腔音域,形成了悲涼、柔媚、委婉的風格,世稱"盧派"或"花派"。與北京"金(萬昌)派"的纖細典雅,蒼勁華麗,風格各異。梅花大鼓演唱的曲目均為短篇,著名唱段有《鴻雁捎書》、《王二姐思夫》、《黛玉葬花》等。60年代以後,梅花大鼓的音樂唱腔又得到進一步的改革,如〔慢板〕唱腔中的以"哎哪"起唱被取消,改變以往曲詞古雅,字少腔繁的弊病,並豐富了伴奏音樂,使音樂唱腔趨於清新明亮,煥發出新的光彩。如青年演員籍薇演唱的《二泉映月》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籍薇,1956年生,初學京韻大鼓,後改學梅花大鼓,從師史文秀、花五寶。她的嗓音甜美圓潤,表演落落大方。在演唱方法上多有創新。

北京琴書

北京琴書是產生於北京,流行於天津河北等地的大鼓曲種之一。本世紀40年代前後,北京通縣樂亭大鼓藝人翟青山等,改三弦揚琴伴奏演唱,唱腔曲調與樂亭大鼓近似,被稱為單琴大鼓。之後,又有關學曾和琴師吳長寶合作演唱。他們改用北京語音演唱,伴奏樂器除揚琴外,又增加了一把四胡,進一步改革和發展了這一曲種。50年代以後正式定名為北京琴書。北京琴書的唱詞注重口語化,唱腔鏇律簡潔,板式變化較豐富,宜於敘事。

大鼓鼓書

關學曾

關學曾,1922年生,北京人, 自幼學唱單琴大鼓,為北京琴書著名表演藝術家。他嗓音宏亮、甜潤,演唱風格是唱中有說,說中有唱,說唱變化水乳交融,字音清晰並善於表演。他生動感人的演唱深受中外觀眾的喜愛。關學曾能自編唱本,他演唱的曲目大多是自己編制的。他善於揣摩觀眾心理,往往是開門見山,唱上幾句就能把觀眾"抓住"。如《鞭打蘆花》里,閔子騫身穿蘆花冬衣隨父赴宴的一段描敘:"不睜眼的老天哪,又降下了大雪,陣陣的朔風象鋼針往肉里鑽。只凍得閔子騫抖衣而站,手中拿不住打馬的鞭。"通俗的語言既有說書人對閔子騫深深的同情,又生動地刻劃了閔子騫受凍的形狀。關學曾對《鞭打蘆花》音樂唱腔的處理十分細膩,尤其是閔子騫替繼母李氏求情一段極為感人,每唱到"爹爹呀您把這休書收回吧,孩兒我替母求情請您要容寬。兒的娘對兒的折磨兒無怨恨,乃是兒孝意不周才有今天。爹爹您千不念來萬不念,念我娘照顧孩兒這些年。您今天要真是休了我的母,拋下我們三人豈不更可憐。",必催人淚下。

關學曾已年過七旬,但仍經常演唱於舞台,或出現在電視螢屏中。

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是大鼓族群里最大的一個家族,它的歷史較長,觀眾面最廣,流行於河北山東天津、北京以及東北、西北等廣大地區。西河大鼓用河北語音,有說有唱。演唱曲目早期多為中、長篇,如《楊家將》、《呼家將》等。進入北京以後,著名藝人趙玉峰對西河大鼓進行了較大的革新,他改河北語音的"怯口"向京音、京字靠攏,還吸收了姐妹藝術的演唱技巧,形成了影響較大的"趙派"西河大鼓。1940年前後,有馬連登、馬增芬父女專攻短篇曲目,只唱不說,唱腔豐富,板式多變。

20世紀50年代以後,馬增芬(1921-1987)享名曲壇。她講究唱工,字清音正,行腔秀美,表演細膩。她演唱的《繡鞋幫》、《游湖借傘》、《江竹筠》等很受世人歡迎,她演唱的《玲瓏塔》堪稱一絕。

《玲瓏塔》是描寫一座高13層的玲瓏寶塔的景致,唱詞似北京的繞口令,演唱以活潑、伶俐的貫口引人入勝。"玲瓏塔來塔玲瓏,玲瓏寶塔第一層。一張高桌四條腿,一個和尚一本經,一個鐃鈸一口磬,一個木魚子一盞燈,一個金鐘整四兩,被那西北風一刮,嗚嘞哇啦響嗚兒嗡兒"。全篇多處出現這種垛句,馬增芬唱得如同小溪流水,湍急而清澈,在極快的節奏中吐字乾淨利落,鏇律起伏有致。她那華麗甜脆的聲音,給觀眾以餘音繞樑三日而不絕之感。

返回:傳統表演藝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