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風景區位於城區東部長江南岸,規劃總面積0.495平方公里,區內以西塞山險峻秀麗的自然景觀和紛陳的勝跡為實物主體,以道仕袱古黃石城多經滄桑的變遷史和年代久遠的古詩詞為重要文化內涵集合而成。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景點眾多。
〔西塞山又名道仕袱磯、磯頭山〕海拔176.5米長周18.5公里,歷史上就以其吳頭楚尾的地理位置和險峻的地形集古戰場和風景名勝與一身。從東漢末年到新中國成立前,發生在西塞山的戰爭達一百多次,文人雅士觀賞西塞山晨曦暮色述志言情而吟詩填詞近百篇,並在懸崖陡壁上留下不少摩崖石刻。市園林部門從1985年5月起,在西塞山著手進行遊覽小道、長廊、上觀亭、桃花亭、沿江鐵鏈護欄和桃花古洞、古釣魚台的維修建設,景點不斷得到開發利用。
〔桃花古洞〕在西塞山北側臨江的陡壁間,洞高約3米,上圓下方,形如廟門,入內2米處被鐘乳石封閉,傳說是唐代詩人張志和隱居釣魚時休息或避雨躲風的地方。洞門刻有“桃花古洞”四個字。1985年,去古洞必經之險道“一線峽”被拓寬,並安裝了90米長的鐵鏈護欄,以保障遊客安全。洞下是古釣魚台。
〔摩崖石刻〕山體東北懸崖之中,曾有不少石刻,如“飛來船”、“鰲魚石”、“虎豹關”、“蛟龍窟”、“雲林得意”、“震標仟仞”以及“鍾崖”、“佛掌”等等,有些已隨歲月褪去。在西塞山臨江面的一塊4米多高的碑石上,刻有每字見方1平方米的“西塞山”三個大字,為明朝進士朱其昌手書。由此東移則有明進士吳國倫的“龍蟠虎踞”摩崖石刻。在桃花洞兩側石壁眾多石刻中,當代書法家楚圖南寫的“西塞山”三個大字,鐫刻在洞左側江崖壁上,每字見方5米,甚為壯觀。
〔西塞山鐵樁〕在桃花洞右側的磯頭上有一鐵樁,高8.2米、寬3米、厚1米,鐵樁中間有槽,旁邊還有一鍥。傳說是吳王孫皓鐵鎖橫江的遺蹟。
〔龍窟寺〕在西塞山東邊山下,是唐代遺址。1986年已部分修復。相傳寺內曾栽有一棵明朝留下來的牡丹花,該地一賈姓人家丫頭逆主人之意助一窮秀才赴京趕考後屈死,功成名就後的秀才尋恩到此,丫頭借牡丹花以表清白,使牡丹花變成潔白芳香、艷色迷人,二戰期間該花被日本人搶走。
〔北望亭〕仿古建築,位於西塞山北峰山巔,此處可俯視江濤奔騰東去,江北散花洲和策湖碧綠萬頃。亭正門“北望亭”三字為樊稼生題寫。亭北面有對聯,上聯:騁懷今古千秋事;下聯:放眼乾坤萬里心。南面亦有對聯,上聯:形勝在吳頭楚尾;下聯:風流於古往今來。該亭於1998年4月16日開工建設,同年10月28日竣工,總建築面積為167平方米,亭高9.647米。總投資40萬元。
〔西塞山牌樓〕仿古建築,位於西塞山西面山腰,1986年6月動工興建,1988年12月竣工,總投資12.3萬元。牌樓上“西塞山”三個大字由中國書法協會主席舒同題寫。全長1.7公里的西塞山專用公路從牌樓下穿門盤山而上,直達山頂。
〔園林綠化〕從1962年起,市人民政府就有計畫地組織市民到西塞山上義務植樹,現山上遍布松、柏、桃樹等樹種。春曖時節,桃花洞四周桃花盛開,與江濤浪花相映,景色誘人。
〔道仕袱〕道仕袱在西塞山腳下東側,這裡在歷史上先後設定過京都、西陵縣、土復鎮、楚雄鎮、道仕袱鎮、市和黃石城等。在漢、晉、隋、唐、宋、元、明、清時期,這裡曾是繁華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鎮。公元1938年8月中秋夜,日寇海、陸、空三軍猛攻西塞險隘,使道仕袱這個千年古鎮變成了一片廢墟,古鎮雄貌現已蹤影全無。
〔古錢窖〕儘管道仕袱的古鎮雄貌現已蕩然無存,但在此處的六次古錢窖發現,卻能證明其古代的繁華。
第一次,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發現一金窖及一墓葬的隨葬物品。
第二次,明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發現一錢窖,方中丈余皆滿,錢貫鐵線已朽。
第三次,清乾隆甲子(公元1744年)春,發現一錢窖,坎土長二三里,挖掘時間長達數月。
第四次,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發現一窖銅錢,被日寇用船滿載而去。
第五次,1955年5月,大冶鋼廠水利工程指揮部在西塞山下取土時,發現一銀窖,出土銀292錠,共重133.38公斤。
第六次,1967年11月15日,維修西塞山下江堤時,發現宋代錢窖,掘出方孔銅錢串近30萬斤。
以上六次發現均在西塞山東,官至宋朝衛國公的呂文德故宅附近。前四次發現僅有文獻資料可查,後兩次發現則有大量實物為證。最後一次罕見的發現時值文革期間,發掘的實物除文物部門留有千餘斤外,所餘部分被運到武漢冶煉廠銷毀,實為一大罕事。據長年居住在道仕袱的村民傳說,西塞山麓埋藏有九個錢窖,按此傳說尚有三窖仍埋在地下。
〔古墓葬〕解放後,在西塞附近,曾多次發現古代墓葬。
〔漢墓群〕1955年,在道仕袱取土修築江堤時,發現八座漢代磚室墓。出土文物有鑿金片、五銖錢、貨泉、銅鏡、鐵刀、四耳壺等。
〔晉墓〕1982年3月,發現兩座魏晉時期的磚室墓葬,一號墓出土青瓷碗等16件;二號墓曾被盜掘,僅存瓷碟一件。
〔元墓〕1983年9月,發現元代墓葬一座。墓內發現印有“西方淨土”、“西方極樂”字樣的“制錢”,反映死者信奉佛教。解放後在西塞山附近一共發現從東漢至明代的墓葬40多座。因保護不周,存者極少。
〔古詩詞〕歷代名士六朝有江淹、何遜,唐有李白、劉禹錫、韋應物……,宋有蘇軾、黃庭堅、陸游……,明有吳國倫、王世貞、易應斗……,清有宋湘、詹應甲以及現代的董純才等共40餘人,留下吟西塞山的詩詞。
寫與戰爭有關的詩有:明代張居正的“指點吳魏爭雄處,萬軍一日蛟龍吞。至今西塞山頭色,猶是當年戰血痕”;顧澍的:“西塞山前百戰場,當年將士有輝光”等。
寫西塞山美景的有:蘇軾的:“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陸游的:“戲招西塞山前月,來聽東林寺里鍾”等。
寫西塞山古蹟的有:唐詩人王周的:“千尋鐵鎖無人問,石壁空存道者形”;王可象的:“龍窟寺前新漲急,玉虛殿後碧峰圓”;李增榮的:“桃花洞口常盟鷺,流水聲中獨釣魚”等。
寫西塞山雄偉氣勢的有:李白的:“回巒引群峰,橫蹙楚山斷”;韋應物的:“勢從千里奔,直入江中斷”;張文潛的:“危磯插江生,石擘青玉”等。
〔古戰場〕由於西塞山崖陡水急,易守難攻,並由綿延起伏的黃荊山作依託,成為扼守長江中游的戰略要地。歷史上在此戰事一百餘次。
〔孫策攻黃祖〕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冬,孫策為報殺父之仇和向西擴張的需要,發兵攻黃祖,在西塞山激戰獲勝,再攻夏口亦勝。整個戰役獲黃祖妻息男女七人,船六千餘艘,財物山積。西塞山成為孫氏轄地。策湖,位於浠水縣東南側,為了紀念孫策曾在此練兵得名。“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詩句中的“西塞山前”指的就是這裡。
〔三國戰亂〕孫策死後,黃祖又經常侵擾西塞山,孫權也三次征伐黃祖,使西塞山狼煙不斷。吳人設定“鐵鎖橫江”重點把守。晉鹹寧五年(公元279年)冬,晉傾舉國之兵分道伐吳,晉將軍王睿、唐彬浮江東下,激戰西塞山後東下建業,“受皓之降”。三國分立局面終結。
〔農民起義軍血灑西塞山〕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農民領袖徐壽輝設重兵紮寨西塞山,後被卜顏鐵木兒摧毀。明末李自成取南京途中“兵敗富池口”,後取西塞山轉戰鄂南。清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三月,洪秀全率太平軍棄武昌東下,在西塞山、道仕袱戰勝清將向榮的追兵,東進南京建都。第二年太平軍西征,第三年太平軍與清軍爭奪武漢均在西塞山展開惡戰。
一九三八年十月八日,國民黨七十四、八十二、九十三等師,在西塞山與日寇混戰五晝夜,重創日軍。這是發生在西塞山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戰爭。
此外,晉末劉裕攻桓玄,南朝宋時蕭道成戰沈攸之,唐朝唐曹王皋復淮西等均在西塞山留下過血風腥雨。
在唐虞之世屬三苗,夏、商屬荊州之域,周為楚國鄂王封地,春秋戰國屬楚。解放後,石灰窯行政區劃幾經調整,1979年黃思灣區、陳家灣區、石灰窯區合併為石灰窯區,同年底西塞山公社劃入,1994年底大冶市河口鎮劃入石灰窯區,根據國家民政部《關於湖北省黃石市石灰窯區更名為西塞山區的批覆》(民發2001]301號)、湖北省人民政府鄂政函[2001]272號和湖北省黃石市人民政府黃政文[2001]78號檔案精神,石灰窯區為西塞山區,2001年12月16日正式對國內外公布。
黃石市西塞山區礦產資源豐富,工業歷史悠久。明代,此地以生產石灰而聞名於世;近代,湖廣總督張之洞在這裡創辦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鋼鐵廠之一——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大冶鐵廠,而成為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解放後,轄區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發展到今天,形成了採掘、冶金、機械、建材、醫藥化工、輕紡、服裝電子八種主要工業門類。擁用了冶鋼集團公司、華新水泥集團公司、黃石鍛壓工具機集團公司、中國第十五冶金建設公司、黃石礦務局、美島服飾有限公司等30多家中央、省、市屬大中型骨幹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其產品特殊鋼材、堡壘牌水泥、數控鍛壓工具機、球墨鑄管、美島女裝等為國內外知名產品,暢銷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區屬企業達200多家,產生了湖北芳通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風動機械廠等一批骨幹企業,其產品皂素、檸檬酸、風動馬達、輸送機、彈簧等產品行銷全國,皂素系列、檸檬酸等產品出口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年出口創匯達1000餘萬美元。進入新的千年,西塞山區這個古老的工業城區,正煥發出新的生機,朝著現代化工業城區的目標闊步前進。
到2001年止,全區擁有各類學校67所(其中高校2所,中等專業學校7所,中學13所,國小21所,幼稚園23所,特殊教育學院1所),分屬黃石市教育局,西塞山區教育局,大型廠礦企業等不同的單位和部門。教職員工3,300餘人,在校學生3萬餘人。2001年8月,黃石市教育系統管理體制改革後,西塞山區直屬學校增至37所,在校學生23,000餘人。這些學校呈不斷發展壯大態勢,初步形成了規模適中,布局合理,種類齊全的大教育格局。
到2001年止,全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在校學生鞏固率達到100%,15周歲人口中,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達到99%,17周歲人口中,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達到98%,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96%以上。
1992年開展義務教育達標以來,全區多方位籌措辦學經費以改善辦學條件。1992到2001十年間,累計籌措資金3千多萬元,建造教學用房和教師宿舍樓總計15棟,建築總面積達57935m2。區屬各校相繼建起了微機室、電教室,沿湖路等5所國小建立了閉路電視教學系統,部分中學建成了計算機網路,高(完)中建網率達78.6%,國中建網率達50%。此外,各校均大量添置了教學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教學硬體的不斷改善基本滿足了教育教學的要求,也將為教育的高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另有浙江湖州吳興西塞山】:
西塞山,在湖州西南部十公里許的弁南鄉樊漾湖村霅溪灣。清雍正《浙江通志》卷十二載:“吳興南門二十餘里,下菰青山之間一帶遠山為西塞山。山明水秀,真是絕境。其謂之西塞者,下菰城為(楚春申君)屯兵之處,坐西向東故也。”這就把西塞山的命名講清楚了。《湖州市地名志》亦載:“舊郡志謂嚴尚書震直墓在西塞山,尚書自號西塞翁,歿葬其山,土人至今曰西塞山。”
說起西塞山,就必然吟誦起唐代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據《竹坡詞話》載:“當時和《漁歌子》者無算”,意即和這首詞的人多得數不清。張志和的《漁歌子》詞也曾傳入日本,日本平安朝嵯峨天皇就曾和詞五首,皇女智之內親王也有和詞兩首。這首詞同張繼抒寫蘇州寒山寺景色的《楓橋夜泊》一同被列入日本的教科書。千百年來,唐代這兩位張姓詩人的佳作,分別成了描繪湖、蘇兩州獨特風光的千古絕唱。
為西塞山傳神寫照的唐代隱逸詩人張志和,號玄真子,婺州金華人。肅宗時官待詔翰林,才高志潔,不諧於時,乃去官泛遊江湖。唐大曆七年(772),顏真卿為湖州刺史。九年,志和來謁。真卿以舟敝漏,請更之。志和曰:“願為浮家泛往來苕霅間”。(見清同治《湖州府志》)當時,詩人就日夕泛舟徜徉於景色清麗的苕霅 兩溪一帶,以真情實感寫出了這一帶青山碧水,煙波迷濛,桃紅鷺白,風雨垂釣的美景逸情。郡志載張志和作《漁歌子》共五首,獨以第一首最負盛名。此詩色彩明麗,意境雋永。從此,“山以詩傳”,西塞山的詩情畫意,成為湖州一大勝景,明萬曆《湖州府志》中,就把“西塞晚漁”列為吳興八景之一。 南宋毗陵(今江蘇常州)太守,著名山水畫家李結(次山),也曾卜居吳興西塞山,作《西塞漁社圖卷》,並請好友范成大、周必大等題跋。著名詩人范成大於淳熙十二年(1185)題了290餘字的長跋,中有“候桃花水生,扁舟西塞,煩主人買魚沽酒,倚棹歌之”等語,筆力洞達,神態俊逸,深得米黃之神。此題跋曾歸國畫大師張大千收藏,原件現在美國紐約。
湖北風景錄
湖北出於中國的中部 ,是一個交通要道 從而也具有很好的旅遊資源 有著各種美不勝收的自然風景 |
黃石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 | 黃石市地處幕阜山北側,為幕阜山向長江河床沖積平原,過渡地帶,轄地內多低山。境內較大的山有東方山、黃荊山、雲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為陽新境內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嶺,海撥860米,次高峰為大冶太婆尖,海拔839.9米,最低處為陽新境內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撥8.7米。 |
景點 | 雷山風景區|鹿獐山公園|青龍山公園|東方山|大千石園 |黃荊山|龍港鎮|磁湖|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南山頭|銅綠山古銅礦遺址|仙島湖|網湖|西塞山| |
黃岡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 | 黃岡市位於湖北省東部,京九鐵路中段,長江中游北岸,是一座正在崛起中的中等城市。全市現轄11個縣市區,版圖面積1.74萬平方公里,人口713萬。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的對外開放的經濟建設有了較快的發展,特別是京九鐵路建成通車,給我市的經濟騰飛插上了翅膀。黃岡的對外開放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特別是我國發展戰略由東南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推進的歷史進程中,這種優勢更為突出。 |
景點 | 蔡山古梅|磁湖|大聖寺塔|龜山風景區|董必武舊居|林彪故居|七里坪|大崎山|紅安烈士陵園|棲霞樓|四祖寺|天堂寨|五祖寺|湘鄂贛革命烈士陵園|釋迦多寶如來佛塔|西塞山|鄂州梁子湖|洋瀾湖|鄂州庾樓|鄂州觀音閣|麻城龜峰山|麻城柏子塔|李時珍墓|李時珍紀念館|東方山風景區|鮑照墓|五腦山|吳氏祠|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天台山|雙善洞|鄂州梁子島生態旅遊度假區|大別山|蓮花山旅遊區|鄂州市博物館|白潭湖|五腦峰森林公園|青苔關風景區|英山溫泉|天堂湖景區|桃花沖森林公園|大琦山森林公園|元明塔|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陵園|三角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坡赤壁風景區|聞一多紀念館| 吳家山森林公園| 鑄錢湖| 陳潭秋故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