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白雉山在湖北鄂州市市東 15 公里處,位於碧石鎮之南,汀祖鎮之西,由兩條東西走向的山脈構成,方園50 里,形如一張巨大的雕弓。相傳遠古有仙人騎駕白雉至此憩留,仙人乘興而去,而白雉化為主峰,遂得此名。明詩人汪必東有詩寫道:“武昌之峰插雲起,欲飛不飛秀如雉……”南邊的小山脈構成了弧形弓背,長約 6 公里;北邊的小山脈酷似筆直的弓弦,長約 3.5 公里。兩山之間合抱平疇綠野,田園如畫。弓的東端融入石橋大型水庫,而與群峰合沓的東方山脈連成一體;西端之主端為芙蓉峰,海拔 400 余米,險峻與高度均為本市諸山之冠。
白雉山是融山、水、溪、谷和田園村莊為一體的風景區。西端白雉山主峰山陡壁峭,直立如屏,極具雄峭挺拔之韻致。峰前有獅子嶺,峰後有金雞石。相傳山頂原有一尊石佛,祈雨者占卜,石佛如能舉起,則天可下雨,如石佛難以移動則祈而無獲。山腰林木陰翳,間有雞犬、人家,若隱若顯,若仙若幻。而雨後山色特佳,犬牙錯雜的崖壑間雲吞霧吐,龍氣舒捲,飛流疊瀉,蔚為奇觀。故有“雉山煙雨”之稱。明代詩人向日紅曾有詩題詠:“翠微深處白雲幽,曲徑紆迴到上頭。北望煙塵關塞月,西來風雨洞庭秋。星河曉傍疏鍾落,雁影斜連古塔浮。怪底仙人騎白雉,卻緣此地一丹丘”。
景觀
白雉山上原有靈鷲寺,約建於唐代天寶三年,為高僧義崇祖師道場。明洪武二十五年( 1392 年)重修,現尚有遺址。山上有新建的“明泉寺”一座,內有大雄寶殿和五百羅漢堂,為西山寺僧融森率徒修建。
白雉山周圍一帶村莊,武術文化傳統極其濃厚,這裡主要流行有岳家拳、洪門拳、孔門拳,歷來尚武之風盛行。
白雉山原名“白紆山”。相傳遠古有仙人騎駕白雉至此憩留,仙人乘興而去,而白雉化為主峰,遂得名。亦說是孫權稱帝鄂州後,聞白紆山有白雉呈祥,乃封白紆山為白雉山。
白雉山主峰曰芙蓉峰,海拔528米,險峻與高度均列為本市諸山之冠。其峰前有獅子嶺,峰後有金雞嶺,絕頂有龍泉,泉水清洌,終年不絕。
峰頂其他景觀有:望哥台、木魚石、木頭石、金龜石、繡球峰、獅子嶺、搖棵石、龍果石、石佛像、占雨台、修鍊石、臥仙石、分金石、金雞石、八卦石、禪坐石、仙人打座石、合掌石等二十餘處。峰後是呂祖純陽(呂洞賓)宮遺址,為道家名觀。山腰有中寺遺址、姐二哥石、普同塔,下寺有獅子泉、和尚岩、風洞等。山北麓有太子山,相傳紀念唐代憲宗皇帝二子而得名,有民間故事流傳。山南麓桃花山建有明泉寺,明泉寺有三重大殿,依山而築,殿堂森嚴。寺內五百羅漢,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簡史
白雉山曾是古代大冶縣八景之一——雉山煙雨(碧石、汀祖1956年以前屬大冶縣管轄)。明代《大冶縣誌》載:“山高一百三十丈,周回五十里,絕頂有石佛像。禱雨者,占石,石舉則雨,不雨,則舉莫能。”故此,文物古蹟甚眾。峰頂芙蓉峰有唐·憲宗皇帝親筆御書的“靈鷲禪寺”,是唐代高僧義崇祖師道場。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建,明·洪武二十五年重修。其寺從山腳至山頂,依其山勢分別建有下寺、中寺、上寺。極盛時期,有廟庵四十八棟,僧尼二百餘人。明末李自成依靠白雉山抗擊清軍先後達二年,寺廟後因之被清軍燒毀。清代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又重修。1941年靈鷲禪寺被日軍敵機炸毀。自‘1972年以來,在原寺舊址上,相繼興建數間廟宇,至今香火不絕。
白雉山礦藏豐富,且開採歷史悠久。《太平御覽》引《江夏圖經》說:“白雉山南出銅”。《太平寰宇記》載:“白雉山南出銅礦,自晉、宋、梁、陳以來,置爐烹煉。”記載較為詳細的是《方輿紀要》:白雉山南出銅礦,晉、宋以來俱置銅場、錢監。今山口墩或謂之銅灶,其遺蹟尚存。
白雉山現建有白雉山國營林場和白雉山農業生態旅遊開發指揮部。山清水秀、間有雞犬人家,若仙若幻,美不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