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編 號 Strain Number AS 1.126
拉丁學名 Bacillus cereus
中文菌名 蠟狀芽孢桿菌
拉丁別名 Other Strain Name
菌株來源 History ← SIPP 5
分離基物 Habitat
參考文獻 reference
用 途 Usage
培養溫度 Temperature 28-30 C
培 養 基 Media Number 2
備 注 Note
形態特徵
菌 落形態:在普通瓊脂平板培養基上,37 ℃,培養24 h,可形成圓形或近似圓形、質地 軟、無色素、稍有光澤的白色菌落(似蠟燭樣顏色)直徑5-7 mm.在M.S.P 培養基上生長 更旺盛,菌落直徑達8-10 mm,質地更軟,挑起來呈絲狀,培養時間稍長,菌落表面呈毛 玻璃狀,並產生紅色色素。在蛋白腖酶母膏平板上菌落為灰白色,不透明,表面較粗糙,似毛玻璃狀或融蠟狀,菌落較大。蠟狀芽孢桿菌細菌對外界有害因子抵抗力強,分 布 廣,是典型的菌體細胞,有部分菌株能產生腸毒素,呈桿狀(約1.5μm),有色,芽孢呈橢 圓形,有致嘔吐型和腹瀉型胃腸炎腸毒素兩類。屬需氧革蘭陽性桿菌-需氧芽孢桿菌屬。
生態習性
兼性好氧。生長溫度範圍20~45℃,10℃以下生長緩慢或不生長。存在於土壤、水、空氣以及動物腸道等處。在葡萄糖肉湯中厭氧培養產酸,從阿拉伯糖、甘露 醇、木糖不產酸,分解碳水化合物不產氣。大多數菌株還原硝酸鹽,50℃時不生長。在 100℃下加熱20min可破壞這類菌。
經濟用途
與人類關係密切是引起食物中毒,中毒者症狀為腹痛、嘔吐腹瀉。蠟狀芽孢桿菌可產生抗菌物質,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降解土壤中的營養成分,改善生態環境。可產生細菌蛋白酶;可用於麻脫膠,是各種抗生素抗菌活性的測定菌。可用於明膠液化,牛奶腖化,還原硝酸鹽,水解澱粉。
可製藥,主要用於腸炎、腹瀉、腸功能紊亂。
菌物界(一)
“菌物界”這個名詞是我國學者裘維蕃等於1990年提出的,並已得學術界的一定支持,這是指與動物界,植物界相併列的一大群無葉綠素,依靠細胞表面吸收有機養料,細胞壁一般還有幾丁質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包括真菌,粘菌和假菌(卵菌等)3類。 |
盤點質控菌株(一)
要搞好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質控,必須保存有一批標準菌株,作為對儀器、培養基、染色液、試劑和診斷血清的質控菌株,也可作為從事細菌檢驗的工作人員熟悉某些菌株的教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