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性特徵
孢子絲長而直。孢子卵圓形至長圓形,表面光滑。蔗糖硝酸鹽瓊脂:氣絲淡薰衣草色(淡紫灰)。蘋果酸鈣瓊脂:氣絲灰色。基絲黃色至褐色。甘油天冬素瓊脂(ISP)、無機鹽澱粉瓊脂(ISP)、酵母精麥芽精瓊脂(ISP)、燕麥粉瓊脂(ISP):氣絲黃灰色至淺灰紅褐色。基絲反面無鑑別色素:灰黃色。無可溶色素。營養瓊脂:氣絲灰色。基絲黃色至褐色。可溶色素暗褐色或黑色。馬鈴薯塊:氣絲灰色。基絲好,灰色至暗褐色。可溶色素暗褐色或黑色。
明膠液化快,暗褐色素。牛奶腖化,暗褐色素。澱粉水解。硝酸鹽還原。產生類黑色素和H2S。但酪氨酸酶反應弱或無。利用D-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D-果糖、鼠李糖以及D-半乳糖、D-甘露糖、纖維二糖、糊精、澱粉、甘油、水楊苷、醋酸鈉、檸檬酸鈉、琥珀酸鈉;在蔗糖、棉子糖、肌醇、D-甘露醇以及D-核糖、菊糖、赤蘚醇、衛矛醇、山梨醇、蘋果酸鹽上不生長或生長弱;不利用蟻酸鈉、酒石酸鈉、水楊酸鈉、酚、O-甲酚、m-甲酚、P-甲酚。ISP:利用D-葡萄糖、L-阿拉伯糖、D-木糖、D-果糖、鼠李糖、不利用蔗糖、棉子糖、肌醇、D-甘露醇。產生氯黴素(chloramphenicol),抑制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立克次氏體。Uchida和Zahner(J.Antibiotics28:185—193,266—273,1975)報導:委內瑞拉鏈黴菌Tiilloz產生核酸黴素(rinamycin),抑制RNA的合成,抗絲狀真菌、酵母、革蘭氏陽性和一些陰性細菌;還產生去氧核酸黴素(derinamycin),抑制RNA和DNA的合成。Majer等(J.Antibiotics29:769—770,1976)報導委內瑞拉鏈黴菌ATCC15068產生雙氫苦黴素(dihydropicromycin),抑制枯草桿菌及其耐紅黴素菌株;還產生抑制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真菌的萊馬殺菌素(lemacidin)。
生物研究
發現細菌產生抗生素的機制
據報導,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發現了細菌產生抗生素的機制。大約有25%的藥物是從細菌和真菌中提取的,而且許多眾所周知的抗生素就是由平常的土壤細菌中提取的。但是,土壤細菌是怎樣如此有效地產生抗生素的呢?最近,科學家們揭開了這個歷時50年之久的謎。
該項研究的負責人說,弄清了這一機制,人們有希望大量生產具有如抗生素、抗真菌、抗癌或免疫抑制劑這樣有生物活性的新物質。 研究人員研究了一種名為委內瑞拉鏈黴菌的細菌。半個世紀之前,科學家們首次分離出了這種細菌產生的四種生物活性成分,而不是像其他細菌那樣只有一種。這些生物活性成分已知為大環內酯類,能抑制或殺死不同種細胞。但那時不清楚這種細菌怎樣產生四種各不相同的大環內酯類物質。
現在,明了此產生過程解決了實驗室里合成大環內酯類物質的關鍵問題,從而有望找到通向藥物開發的新途徑。
研究者發現委內瑞拉鏈黴菌並不是以一種線性方式生產這些大環內酯類物質,而是有一條至少向兩個不同方向分岔的生產線以形成多種大環內酯類物質。
委內瑞拉鏈黴菌確實是一條組裝生產線,許多不同種分子聚在那裡,沿著一條長長的酶分子添加各種化學基團,最後就產生了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由委內瑞拉鏈黴菌產生的四種大環內酯類物質之一用研製的一種名為pikromycin的抗生素,它在結構上與通常用於呼吸道感染的阿奇黴素(azithromycin)相似。紅黴素、鏈黴素、四環素也是由土壤細菌中提取的,這些藥物用於治療感染性疾病,包括結核病、鏈球菌咽喉炎和食肉菌病(flesh_eatingbacteria)。通過對此過程的深入研究,將產生治療感染、癌症、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和肥胖的新方法,由於抗藥性已成為日趨嚴重的問題,所以開發新抗生素顯得尤為重要。
盤點世界上的微生物(十二)
微生物是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卻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涵蓋了有益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健康、食品、醫藥、工農業、環保等諸多領域。 |
盤點質控菌株(一)
要搞好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質控,必須保存有一批標準菌株,作為對儀器、培養基、染色液、試劑和診斷血清的質控菌株,也可作為從事細菌檢驗的工作人員熟悉某些菌株的教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