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津渡遺址

蒲津渡遺址

蒲津渡遺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區西18公里的蒲州古城西門外,黃河東岸側,東與《西廂記》故事發生地普救寺相依,西與全國四大名樓之首的鸛雀樓相望,處於旅遊黃金線上,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蒲津渡遺址蒲津渡遺址
蒲津渡遺址位於蒲州古城西門外,黃河東岸。保存最完整,最具觀賞價值的明代地層距地表約7米。最突出的文物是開元鐵牛。 四尊鐵牛旁各有一鐵人,如牧策牛。鐵牛分南北兩組。兩牛一組,前後擺列,面朝西。鐵牛等為唐蒲津橋遺物,排列仍如前橋頭所列,可領略大唐盛世築橋工程一斑。

今蒲津渡遺址,西距黃河堤岸2.8公里,隔河遙望陝西省朝邑縣,東距古蒲州城西牆約六米,南距古蒲州城西門(即蒲津門)近百米。1988年、1991年對蒲津渡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勘探和科學發掘。根據發掘結果,唐蒲津渡遺址最深處距今地表 6.5米。在靠當時河岸有一道曲拱梯形石堤,堤基下有密密成排豎釘的柏木樁,壘砌石條間貫注有鐵錠,又以米漿白灰泥粘合縫隙, 十分牢固。這道石堤明確地可以看出系分兩次砌築。在緊靠石堤處發現了四尊鐵牛、四個鐵人、兩座鐵山、三個鐵墩、六根鐵柱。還發現一座四米見方的磚屋遺址,門坎向東,當是管理渡口之所在。發掘中還發現了唐開元通寶宋天聖元寶、元豐元寶、金正隆元寶等十餘枚銅錢。

開元鐵牛

蒲津渡遺址蒲津渡遺址
開元鐵牛亦稱唐代鐵牛,位於永濟市城西十五公里,蒲州城西的黃河古道兩岸,各四尊。鑄於唐開元十二年( 724),為穩固蒲津浮橋,維繫秦晉交通而鑄。元末橋毀,久置不用,故習稱“鎮河鐵牛”。因黃河變遷,逐漸為泥沙埋沒。1989年 8月在蒲津渡遺址上經勘查發掘,處於黃河古道東岸的四尊鐵牛全部出土。距蒲州城西牆51米,距西城門 110米。鐵牛頭西尾東,面河橫向兩排。伏臥,高1.5米,長3.3米,兩眼圓睜,呈負重狀,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牛尾後均有橫鐵軸一根,長2.33米,用於拴連橋索。牛側均有一鐵鑄高鼻深目胡人作牽引狀,現已露出地面部分高1.5米,肩寬0.6米。四牛四人形態各異,大小基本相同,據測算,鐵牛各重約30噸左右,下有底盤和鐵柱,各重約40噸,兩排之間有鐵山。

蒲津渡是古代黃河的一大渡口,位於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的黃河東岸。蒲津渡自古以來就是秦晉之交通要衝,歷史上有很多朝代在這兒修造過浮橋。據《春秋左傳》記載,昭公元年,秦公子鹹奔晉,造舟於河。《初學記》:“公子鹹造舟處在蒲板夏陽津,今蒲津浮橋是也。”《史記·秦本紀》又載:“秦昭襄王五十年(前 257年),初作河橋。”張守節《史記正義》謂:“此橋在同州臨晉縣東,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橋也。”以後東魏齊獻武王高歡、西魏丞相宇文泰、隋文帝都在這兒建造過浮橋。唐初,河東為京畿,蒲州是長安與河 東聯繫的樞紐。開元六年( 718),蒲州被置為中都,與西京長安、東都洛陽齊名。開元十二年(724),為了加強對唐王朝的大後方河東地區及整個北方地區的統治,唐玄宗任命兵部尚書張說主其事,改木樁為鐵牛,易笮索為鐵鏈,疏其船間,傾國力對蒲津橋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

《通典》、《唐會要》、《蒲州府志》均記載此事。有宋一代,蒲律渡仍是黃河的重要渡口之一。金元之際, 浮橋始毀於戰火,只剩下兩岸的鐵牛。後來因三門峽水庫蓄洪而使河床淤積,河水西移,鐵牛被埋入河灘。今蒲津渡遺址,西距黃河堤岸2.8公里,隔河遙望陝西省朝邑縣,東距古蒲州城西牆約六米,南距古蒲州城西門(即蒲津門)近百米。1988年、1991年對蒲津渡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勘探和科學發掘。根據發掘結果,唐蒲津渡遺址最深處距今地表 6.5米。在靠當時河岸有一道曲拱梯形石堤,堤基下有密密成排豎釘的柏木樁,壘砌石條間貫注有鐵錠,又以米漿白灰泥粘合縫隙, 十分牢固。這道石堤明確地可以看出系分兩次砌築。在緊靠石堤處發現了四尊鐵牛、四個鐵人、兩座鐵山、三個鐵墩、六根鐵柱。還發現一座四米見方的磚屋遺址,門坎向東,當是管理渡口之所在。發掘中還發現了唐開元通寶、宋天聖元寶、元豐元寶、金正隆元寶等十餘枚銅錢。 

保護措施

1989年,我市博物館工作人員翻閱大量文獻資料,走訪當地老人,並探用探桿控測,發現並發掘出土了唐代大鐵牛等文物。1991年、1999年省、地、市聯合考古隊兩次對蒲津渡遺址進行科學考古發掘,完整地出土了唐開元12年(724

年)鑄造的鐵牛4尊,鐵人4個,鐵山2座,鐵墩4個,七星鐵柱一組(7根),明代防護石堤約70餘米,明正德16年(1512年)記事碑一通。蒲津渡源遠流長,蒲津浮橋始建於公元前541年,毀於公元1911年,在漫長的2400餘年中,數興數衰,歷盡滄桑。它的興衰演變,可以劃分為五個時期。
第一時期,屬於臨時一次搭用的浮橋。春秋魯國昭公元年(前541年),公子在秦國無法安身,隨從資財,其車千乘,靠舟渡要用很長時間,於是搭起浮橋,使車輛連貫通過(〈左傳〉:“秦公子出奔晉.....造舟於河”)。這座浮橋比西方波斯軍隊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浮橋(前493年)早48年。
第二時期,屬於第一次在黃河上修建起固定式的浮橋。秦昭 襄王在任國君二十年內(前297-283年),在蒲津渡兩次造橋,用以進攻韓、趙、魏諸國。橋址即今山西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西接陝西省朝邑東境。“初作浮橋”,乃是指第一次在黃河上修建起固定式的浮橋。

第三時期,從北魏(386年)到唐開元十一年(723年),前後約337年,蒲津橋是竹纜連舟的固定式曲浮橋。據史載,漢高祖劉邦定關中,魏太祖英曹操西征馬超和韓遂,劉王高歡進攻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大統四年定秦州,隋文帝下河東,都不斷維修竹纜連舟的蒲津浮橋。
第四時期,唐開元十二年到金元光元年(1222年)前後約500年,蒲津橋是鐵索連舟的固定式曲浮橋。唐開元八年,蒲州與陝、鄭、汴、絳、懷並稱為“ 六大雄城”。開元12年,蒲州河中郡對蒲津橋進行了徹底改建,變“ 竹纜連舟”為“鐵索連舟”,且鑄地錨鐵牛、鐵人和鐵柱。宋神宗趙頊是一位力謀富國強兵的皇帝,熙寧元年(1068年),他多次詔令護修蒲津橋;金時,有專管浮橋的官員,金元光元年十一月,金、元爭奪河中府(蒲州城),金將侯小叔縱火燒絕蒲津橋。
第五時期,明洪武二年(1369年)到民國初年(1911年)前後約542年,由於黃河不斷倒岸,加之維 修不善,蒲津橋走向毀滅階段。期間,明洪武二年,明將徐達率10萬大軍取陝西,最後一次修復蒲津橋(《明史》)載:“洪武二年,大兵會於蒲,渡河西定關中,都督康茂材策劃為浮橋,逾日而成,民不告苦,師徒畢濟”。)1886 年,舟橋已毀,只留東岸鐵牛、鐵人和鐵山。1911年,“牛、人、山”錢被泥沙埋沒於地下。

遺址價值

蒲津渡遺址是一處具有豐富遺存的大型遺址,也是我國第一次發掘的大型渡口遺址,它展現了我國古代橋樑交通、黃河治理、冶鑄技術等各方面的科技成就,也直觀地揭示出黃河泥沙淤積、河水升高、河岸後退的變遷過程,從而為歷史地理、水文地質、環境考古及黃河治理提供了許多有用資料.
蒲津渡遺址的發掘,尤其是開元鐵牛、鐵人等物的出土,對研究唐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以及我國橋樑史、冶煉鑄造工藝、黃河故道的變遷、水文等,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和作用。我國著名橋樑專家、英國劍橋大學《二十世紀世界建築》特約作者唐寰澄先生見到氣勢磅礴的鐵牛後,十分激動,他在向國外宣傳報導鐵牛時指出:“這不同於揚軍陣,耀帝威的秦兵馬俑。亦不同於宣佛法、炫珍寶的釋伽舍利,也不同於講五行、為厭勝的鎮水石犀。這是一個具體的工程建設,是中國勞動人民對世界橋樑、冶金、雕塑事業的貢獻,是世界橋樑史上唯我獨尊的永世無價之寶”。

《楊貴妃秘史》相關背景知識

尤小剛導演的秘史系列劇第六部《楊貴妃秘史》正在湖南衛視晚10點檔熱播。根據央視索福瑞的數據,該劇開播第一天收視率1.11%,位居同時段全國收視率第一位。不過,觀眾和網友質疑該劇“太雷人、太現代”。昨天,導演尤小剛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回應說:“雖說在這部戲故事上延續了以前的秘史式敘事,但是該劇不論在風格上,還是台詞上都更輕鬆,是一部宮廷平民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