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州城

蒲州城

蒲州城位於山西南端黃河東岸,距古長安城三百餘里,它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和兩千年的繁榮。歷史上的蒲州城絕非一個大藩重現存的蒲州古城,是明嘉靖三十四年(1606年)重修的,城址位於黃河東岸,在歷史上是一座富有經濟、政治、軍事意義的名城重鎮。現位於永濟縣城正西方向12公里, 1947年4月25日,解放軍入城,從此結束了蒲州古城長期在這裡設過的治所——蒲反、蒲坂、蒲阪、中都、州、府、縣等行政所在地。 蒲州城解放的當日(4月25日),新人民縣政府在新勝鎮辦公,1947年9月15日,由新勝鎮遷於趙伊鎮,在西街座南向北,建立起新人民縣政府。(當時稱永虞縣)。 1984年,地、縣博物館在這裡考察。城為正方形,周長八里三百四十七步(40578.3米)與史書記載吻合。城牆的北、南、西三面下部淤泥埋沒4米、5米、7米不等。露出地面的有1米、2米也不等。這三面裹尚在,也不十分完整。城牆上的堞、樓均毀。下部泥沙埋沒,東面的城牆、城門,磚裹全拆毀,唯土牆殘存。

古蒲州城是傳說中堯舜建都的地方,它位於今山西省永濟縣蒲州鎮南隅,普救寺西的黃河岸邊。

據有關史料記載,黃帝,堯、舜、禹等古帝王都曾先後生活在這裡。據《通典》記載:“堯舊都在蒲”,《水經注》中記載:“雷首,俗亦謂之堯山,山上有故城,又曰老城。”闞(馬因)《十三州記》中記載:“蒲坂,堯都。蓋堯帝亦都此,後遷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市)。”堯在蒲州一帶建都一事,歷史傳說中稱為堯的舊都。

《史記·五帝本記》中云:“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之 政,薦之於天。”堯帝把帝位傳給舜後,舜充分利用其自然環境,“耕歷山, 漁雷澤,陶河濱,”發展生產,創造著人類之初的文明。

據《括地誌》云:“蒲州河東縣雷首山,一名中條山,亦名歷山……”。按《雲和郡縣誌》言:“陶是指河東縣北四十里之陶城”(今永濟縣張營鄉陶城村),南去歷山不遠,或耕或陶,所在則可。”歷山和陶城都在今永濟境內,這裡所載,是傳說舜當年不但在今蒲州一帶帶領部族人活動過,而且都城也定在了這裡。 舜的定都,基本上一致的說法是在蒲坂(後改為蒲州)。這一歷史傳說在史書上記載的也不甚少。

《帝王世紀》中記載:“舜都蒲坂。”蒲坂故址就在今永濟縣蒲州鎮的東南隅。《括地誌》以及《水經注》等史料,都談到了舜的定都是在“蒲坂”。 以上記載,集中地說明了一中心問題,即舜帝這一遠古時代的部落首領。帶上他的部族屬人,在山西晉南黃河中游一帶,特別是在今永濟內的靠黃河岸邊活動。發展了他的事業。從永濟的地理條件、環境、氣候發展情況看,它不僅有一望無際的平地,也有溝壑 縱橫的山坳,雨量充足,氣候溫和,草盛水豐,易耕易農,易獵易牧,很適宜於遠古進期人類在這裡禽生活。他們為了生存,僅選擇了一定的有利的而且又很有權威的定居點,來發號施令,指揮其部族。而舜選定了蒲坂,並定其為都。舜定都蒲坂,僅僅是個傳說,但卻有不少史料記載。這此記載,影響和形成了我國歷史上帝王首次建都的雛形模式。 蒲坂古城,在我國歷史上的遠古時代業已形成,但那時城中絕不會有 什麼象樣的建築,只可能有一些極為粗疏和簡單的房舍,或還有一些其它的土圍設施。是在黃河流域形成的一具著名的部落聯盟。他們曾和南方的三苗部落發生過多次戰爭。戰爭不斷進行的結果,加強了軍事首領的權力的地位,所以當時的蒲州古城,其周圍建造有一定的比較堅固的土圍設施,是肯定無疑的。這即是我國早期的簡單城牆。因為那個進候,蒲州城還有防禦外敵人侵的作用。

蒲州古城的變遷,也代表著文明社會的開始,從公元前21世紀左右的夏朝開始,至商代,周代到春秋,蒲州古城的建築可能已有了相當的遠見模,城內也有了一些大屋建築,不僅有了象樣的城牆,而且城牆的牆基修築得可能十分堅固,即為我國小城鎮建設的雛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蒲州城屬河東郡之地。秦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郡縣,封禪泰山,立石頌德,曾途以蒲坂,而且親登蒲坂城以顯“神威”。 蒲州城,“其始築在元魏之世,魏置河東,郡治蒲坂。”北魏神元年(428年),古蒲州城始為河東郡治。“周明帝改泰州為蒲州,因蒲坂以為名。”“兩魏大統四年,周文以兵渡河攻高氏,其秦州降,遂略定汾絳,設秦州,置蒲州,此蒲州為州之始。”“蒲為郡,被河山之固,介雍豫之交。方春秋戰國時,詭諸候得之,以絕其圍;重耳得之,以抗秦;魏斯得之,而雄三晉者也。以山西論之,則為並汾之外戶,而障其南;以大勢論之,則為關中陝洛之樞而扼其要。故蒲之所繁重矣。以自北而西南者言之,劉淵陷蒲坂,則晉之洛陽危;金婁室破河中,宋關陝不能守。以自秦豫而北者言之,前則赫連屈子攻蒲坂,拓撥為之震動;後則守宇文泰取秦州,因得略定汾絳,而高氏晉州始岌岌以就亡。蓋形勢居要,所謂得之者雄。“自昔論者詳也”。以上一段文字,對蒲州城所據之形勝,論述得非常精彩,雖言說:“河東被山帶河,四鄰多變,當今天下之要地。”但其中也言就有了蒲州城地理位置的尤為重要。 不守蒲坂,“無能為也。”歷來的統治者和軍吏要將,大都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對蒲州城的建設便尤其得到了重視。

據《永濟縣誌》載:現存的蒲州古城城廊(即土圍牆),就大約始建於北魏登國元年(386年)。當時為了將此塊作為“巨防”之地,城牆高築達三丈八尺多,而且城外還設有一條護城河。 原來的河東地區屬於東魏。西魏大統三年(537年),關西大都督宇文泰奉命攻取東魏,“八月取恆農(今河南三門峽市)。九月,高歡(東魏將領)出兵反擊。閏九月,高歡命高敖曹圍攻恆農,親率大軍兩 渡黃河,入關中。十月,宇六泰在沙苑(今陝西大荔縣)大破東魏軍,高歡死亡將士八萬。”之後,同陝西大荔一河之隔的河東之地,也旭入了西魏。隨之,蒲州城亦自然的歸了西魏之屬。 晉義熙十三年(417年),宋武帝伐姚泓,並派將王鎮惡性,“檀道修,沈林子等自陝渡河攻蒲坂,泓遣將來援。林子謂道修曰:“蒲坂城堅池深,非可幸撥,不如先事潼關’。道修從之,乃去蒲坂南向潼關。及武帝至潼關,遣朱令石、徐綺之會薛制於灌北,以攻蒲坂。”

晉恭帝無熙元年(419年),“夏赫連勃勃冠蒲坂。初,宋武平姚泓,以毛德祖為河東太守,鎮蒲坂,至是勃勃破關中,以兵攻德祖,德祖不能過,引還彭城。勃勃遂取蒲坂。”以上史實記載則說明蒲坂城居位的重要。 西魏大統九年(543年)王朝統治者為將蒲州城作為“關中之巨防”,以通過“河東保障關陝”,抵禦北方外敵入侵,便耗費了巨資大力修築蒲州古城,城牆已全部用厚磚砌壘,城廓周圍長達九丈三之多。這個時候的蒲州城,已有相當規模。城內的磚石建築,木架結構,建築裝飾,設計以及布局方面,都較前有了明顯的進步。也說明了施工技術較前有了巨大的發展,整個蒲州城,已出現了異常雄偉壯觀。 到了隋、唐迄至北宋年間,因蒲州城地形險要,隘據秦、豫、晉三省要衝,故又經過多次築修,已成為經濟文化發展和軍事的重地。唐天寶十年(751年),安祿山陰謀造反,求允河民眾中還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一巷三閣老,對門九尚書。站在古樓往南看,二十四家翰林院, 大大小小州縣官,三斗六升菜籽官。

據說,郭沫若同志在世時,曾對這首歌謠作過研究和考證,指出;蒲坂是中華民族文化搖籃的中心,曾給全國各地輸送了大批棟樑之才。僅從《唐詩選》中看蒲坂就有八人,如張巡、王維、盧綸、呂溫、柳宗元、聶夷中、柳中庸、司空圖等人。這些人都以他們的智慧才華,為後人留下許多瑰麗的詩章和寶貴的精神財富,為蒲坂增添了異彩。元代偉大的劇作家王實甫就是以蒲坂普救寺西廂院為題材,寫下了名傳千古的《西廂記》,當年紅娘月下牽線,張生么會鶯鶯的動人戀愛故事,至今流傳在人間。過去,舜都蒲坂曾以它的悠久歷史,將相名流,名川勝景,優美動人的故事,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吸引著人們的嚮往。然而,只因蒲坂古城瀕臨黃河,自古以來,濤濤河水似九四七年由於泥沙淤積,河水泛濫,致使這座幾千年來的歷史名城變成了百業凋零,滿目蕭然百孔千瘡的荒城。 乾坤扭轉,萬象更新。

新中國誕生後,蒲坂古城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勤勞勇敢的38萬蒲坂兒女,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加固城池,興修石壩,疏河暢流,圍墾造田,向千年水患展開了全面宣戰,譜寫出一曲曲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頌歌。使昔日荒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當你再登上城中鼓樓環視四野,全城遠近風貌,歷歷在目;巍巍條山,松柏翠綠;新修復的普救古寺重現人間;奔騰的黃河,已被人們馴服,城內新建的部隊營盤、廠礦機關、星羅棋布、鱗次櫛雙;那筆直的柏油馬路直通昔日古城中心。城外一條長達二十多公里的攔河石壩,堅如銅牆鐵壁,豎臥在黃河岸邊,好似鐵索縛蒼龍,驅使滔滔河水。廣闊的灘涂無垠,良田萬傾,遍野機聲歡唱,泡桐楊柳遮天蔽日,鬱鬱蔥蔥,一片碧綠,象徵著蒲坂大地,永遠濟世,長久富庶。 舜都蒲坂,將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在勤勞儉樸的38萬英雄兒女的奮鬥中,變得更加雄偉美好,一具“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畫卷必定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