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

在這個地區有許多一流的世界級景觀:高聳的雪峰、巨大的冰原、色彩迷人的湖泊,以及眾多的野生動物。為了留住美好的大自然,這裡已經建立了許多國家公園和省立公園,可以說是保護大自然的美景博物館。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是在激烈的競爭、工作和生存壓力下,身心疲憊、精神緊張的現代人釋放壓力、尋找自我、獲取安慰最好的所在,堪稱現代人的精神避難所。可以說落基山是不符合這一規律的一個特例,因為即使在美加邊境,落基山仍然是荒野地帶。只有翻越落基山,才又出現了現代的加拿大的大都市溫哥華和美國的西部大城市西雅圖。
落基山脈占北美大陸西部主要地形區大高原體系的大部地區。整體而言,落基山系所包含的各條山脈從亞伯達省北部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向南延伸,經美國西部至墨西哥邊境,全長約4,800公里(3,000哩)。有些地方該山系達數百哩寬。界線大多不易確定,尤其是西北邊遠地區,經常將阿拉斯加的布魯克斯山脈歸入落磯山系。這裡有終年積雪的山峰、茂密的針葉森林、寬廣的山谷、清澈的溪流、開闊的天空和豐富的礦藏資源,數百萬人在這裡居住和勞作,每年更有數百萬人到此旅行遊覽。落基山脈有北美大陸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
這裡不僅蘊藏著豐富的煤、鐵、金等礦物資源,迄今為止,它還是一個沒有被人類過度開發的荒野地帶。在這個地區有許多一流的世界級景觀:高聳的雪峰、巨大的冰原、色彩迷人的湖泊,以及眾多的野生動物。為了留住美好的大自然,這裡已經建立了許多國家公園和省立公園,可以說是保護大自然的美景博物館。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是在激烈的競爭、工作和生存壓力下,身心疲憊、精神緊張的現代人釋放壓力,尋找自我、獲取安慰的最好的所在,堪稱現代人的精神避難所。
命名組成

整個落基山脈由眾多小山脈組成,其中有名有姓的就有39條山脈,大部分山脈平均海拔2000~3000米,甚至有許多山峰超過4000米以上,如加尼特峰高達4202米,隆斯峰高達4346米,埃爾伯特峰高達4399米。每個峻岭形如長劍,高聳入雲;每個險峰,雲霧繚繞,白雪皚皚。許多美國大河都發源於落基山脈,如密西西比河、阿肯色河、密蘇里河、科羅拉多河等,還有不少河流靠山頂的冰雪融化供給水源。所以,落基山脈是北美洲東西部最大的分水嶺,山脈西部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山脈東部的河流注入墨西哥灣。
落基山脈分布範圍很廣,是科迪勒拉山系的一座名山,南北各地的自然地理特徵和生態環境差異明顯,各自呈現出風格獨特的自然風光,自然景觀最為壯麗。落基山巍然壯觀,層巒疊嶂,群峰聳立,猶如一條巨龍騰空而起自北向南綿延起伏几千里,成為美國遼闊疆域的支柱,許多美國地理學家稱它為北美洲“脊骨”,這或許是主要原因之一吧。
形成初探

落基山脈經歷了長達1億年的形成過程,演繹了一部壯觀劇烈的地貌變遷史。起初,它是一片巨大的地槽地區,直到白堊紀初期還是一片碧波蕩漾的淺海,在這裡,各種各樣的生物自由自在地生活著。後來,這個地區開始不斷地上升,最終由海洋變成了陸地。為了生存,各種生物與大自然展開了一場殊死的搏鬥,有的活了下來,有的卻從這個星球永遠消失了。緊接著這個地區發生了排山倒海一般大規模的造山運動,岩漿被壓抑了幾億年,此刻突然衝出地面,照亮了這片沉寂了幾億年的土地,許多動物嚇得到處逃竄。地殼隨之發生了強烈的褶曲與壓縮,山脈隆起,形成巨大的花崗岩山系。怒火平息後,群山又遭到冰川的侵蝕,留下了陡峭的角峰、冰斗槽谷等冰川地貌。經歷了這場漫長的造山運動後,落基山終於巨人般屹立在遼闊的北美大地上。
地質

落基山脈的比較年輕的部分,是在白堊紀時代(大約1億4千萬年至6千5百萬年前)隆起的,南部可能在前寒武紀(大約39億8千萬年至6億年前)就已經隆起了。落基山脈的地質結構主要由火成岩和變質岩組成,在南部邊緣也有年輕的沉積岩。在有些地區有第三紀(大約6千5百萬年至180萬年前)噴發的火山岩。幾千年來河流的侵蝕,使得山間谷地成為相對平坦的盆地。落基山脈的中西部由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斷層和褶皺花崗岩組成。從更新世到全新世(1800萬年-11000年前)發生多次冰河時期,當時黃石公園的90%都被冰川覆蓋著,從1550年到1860年還屬於“小冰河時代”,冰川曾經向前推進。落基山脈積雪融化補充河流和湖泊的水源,占美國全部淡水水源的1/4,從落基山脈發源的河流流入三個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這些河流包括:阿肯色河 Arkansas River、阿薩巴斯卡河 Athabasca River、科羅拉多河 Colorado River、哥倫比亞河 Columbia River、弗雷塞河 Fraser River、庫特奈河 Kootenay River、密蘇里河 Missouri River、皮斯河 Peace River、普拉特河 Platte River、格蘭德河 Rio Grande、薩斯喀徹溫河 Saskatchewan River、斯內克河 Snake River、黃石河 Yellowstone River。
地形

落基山最初為巨大的地槽地區,到白堊紀初期還只是淺海,第三紀時發生了大規模的造山運動、火山爆發,地殼發生了強烈的褶曲與壓縮,山脈再度隆起,形成了高大的花崗岩山系;第四紀時,冰川的作用又留下了陡峭的角峰,冰斗、槽谷等冰川侵蝕的地貌特徵,再加長期的地殼變動,逐漸形成落基山的現狀。龐大的落基山分布範圍很大,呈北北西—南南東走向,南北各部分差異較為明顯,大體可分為三個部分。

南部落基山地包括懷俄明盆地以南或北普拉特河上游東岸向南的山地。這部分山地大多呈南北走向,平行羅列,而且許多山峰挺拔陡峭,鬱鬱蒼蒼,山間小溪到處可見,水流清冽、山花搖曳,百鳥爭鳴,十分迷人秀麗。這裡的山體多為前寒武紀的結晶岩組成,海拔高度在4000 米以上,其中埃爾伯特山最高,是落基山脈中的最高點。高聳入雲的山峰此起彼伏,在雲霧中形成一片峰海。峰頂常常由於惡劣的天氣影響,終年覆蓋積雪,形成奇特異常的冰斗、冰凌,十分壯觀。南部落基山地礦藏豐富,最早發現的是金礦,後來,這裡也曾發現了銅礦和銀礦,但經數年的開採,大部分礦體已經枯竭。
北部落基山地包括黃石公園北部到加拿大境內的山地。這部分山地過去冰川活動十分活躍,由於冰川的作用,形成特殊的地貌。山地主要由水成岩構成,莊嚴的山峰和“U ”形的山各代替了鬆軟的高原。北部山地複雜的地層結構和強烈的火山作用,蘊育了豐富的有色金屬礦藏,如美國第二大銅礦就建立這裡,年產銅礦石200 萬噸以上,銀、鉛、鋅等礦產量占美國的一半,頗具實力。
中部落基山地,以高原為主,中間有些山塊。這裡地質構造複雜、火山影響很大,產生了許多溫泉和間歇泉。黃石公園的“老實泉”就是馳名世界的間歇泉。中部山地還有一個巨大的懷俄明盆地,四周高山環繞,氣候乾燥,年降雨量多少於350 毫米,幾乎寸草不生,屬於半荒漠景觀地帶。落基山脈雄偉壯觀,風光獨特,美國政府早在此地興建了三座國家公園,即黃石公園、冰河公園和大台頓公園,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觀光、旅行、度假。
地貌

在這個地域有被稱為“布爾吉斯頁岩”的地層。在寒武紀中期(5.13億年前~5.10億年前)的地層,接連發現了名叫“奇蝦”及“怪誕蟲”的化石,與現在的生物相比,它們的形狀實在不可思議。1980年,發現有布爾吉斯頁岩的約霍國家公園首先被列選為世界自然遺產。後來,在1984年,入選為自然遺產的區域擴大,而成為加拿大落基山脈公園群。
山地冰蝕地貌廣布,高山地段存有現代冰川,尤以北落基山明顯。高大縱長的山體,是北美大陸東西部氣團運行的障壁, 導致東西部降水的巨大差異並影響氣溫的分布,構成北美洲重要氣候分界線。落基山以西,除北緯40°以北的太平洋沿岸和迎風坡外,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以冬雨為主,冬季氣溫高於同緯度的大陸東部。落基山以東地區,絕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上,夏雨比率高。除聖勞倫斯河外,北美幾乎所有大河都源於落基山脈,是大陸重要分水嶺。山脈以東河流屬大西洋水系和北冰洋水系,以西河流屬太平洋水系。山區植被主要有黃松、道格拉斯松、雲杉等針葉樹種。不同緯度、高度、坡向均發育著不同的垂直帶譜。北落基山是主要伐木區,占山區林木的2/3。
落基山脈廣泛分布著岩漿侵入體、高度變質帶及沉積盆地,是北美洲礦產資源特別是有色金屬主要分布區。美國落基山有3個著名金屬礦區:愛達荷州的科達倫以鉛為主,鋅、銀共生;比尤特、賓翰以銅為主,銀、鉛、鋅共生。非金屬礦主要產於懷俄明盆地,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鹽等。自19世紀以來,山體各山口先後通汽車、火車,現共有9條鐵路通過。交通的發展,加快了山區旅遊資源的開發,茂密的森林、眾多的野生動物、涼爽的氣候、現代冰川、溫泉等奇特景色使之成為北美重要旅遊區,每年吸引數萬遊客。建有多處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保護區。山區分布有規模不大的採礦城和旅遊城。
氣候

資源
該區域豐富的動植物也享有盛名。松樹、白楊樹等森林延展至海拔1800米左右處。海拔更高處可看到高山性、次高山性的花草及灌木。谷底、湖沼周邊生長著濕地性植物。

落基山脈地區的植物群落因高度、緯度和日照而有極大不同,在科羅拉多和新墨西哥的東坡,冬天的強風從乾旱的平原而來,使散落的雪松和矮松發育不良或變形。在這一山系終端較低海拔處通常無樹,只有河流沿岸有一片片三角葉楊和其他落葉樹。河谷和盆地中有灌木蒿,往北遠至亞伯達南部。中等海拔地區的山地森林有白楊、黃松和黃杉。亞高山帶森林由西方鐵杉、黑松、西部紅柏、白雲杉和恩格爾曼氏雲杉組成。隨著緯度增高,林木線的高度降低。在林木線以上,耐寒的草類、苔、地衣和高山苔原的低矮開花植物幾乎遍布山脈各處。在最北部的山區,所謂的「小精靈樹林」主要由矮小的柳樹組成。森林和高草地上有數不清的野花,包括耬斗菜、御膳橘、飛燕草、龍膽和火焰草。
落基山地區動物種類繁多。在起伏的山脊間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哺乳動物有黑熊、灰熊、山獅和狼貛。大角羊和石山羊夏日棲於高崖上,冬季則遷往較低的山坡。鹿科動物如北美馴鹿、、騾鹿和維吉尼亞鹿也隨季節在高山草地和亞高山森林之間垂直遷移。形單影隻的駝鹿常常出沒於北部湖泊、溪流和沼澤地,以柳葉和水生植物為生。懷俄明州的黃石國家公園有美國最大群的美洲野牛。叢林狼則在較低的山谷和沿著公路、鐵路路線遊蕩。因人類捕殺而幾近絕跡的狼,儘管依然為數稀少,但自1970年以來,因為其在野生生態環境中的地位為人所知而受到重視。海拔較低處的小型哺乳動物有極小的花鼠、紅松鼠、哥倫比亞地松鼠和旱獺。鼠兔棲居於岩滑堆,草原犬鼠活躍於較乾燥的谷地和高原。乾旱的南部山區的野生動物有叉角羚、傑克兔、西貒、響尾蛇和其他沙漠動物。
鳥類也相當多樣。在夏季,山區各處都有猛禽如白頭海雕、金雕、鶚和游隼。林地和草地上的鳥包括流蘇松雞、

落基山區植被具有垂直分異的特點,垂直帶圖譜受制於高度、緯度和坡向。如森林帶的上界自南向北逐漸降低;下界則濕潤的西坡較低於乾旱的東坡。黃松、道格拉斯黃杉、帳篷松、落葉松、雲杉等針葉樹種分布較廣。
落基山礦產資源豐富,為北美著名的金屬礦區,加拿大境內蘇里文的鋅,美國境內比尤特和賓翰的銅、銀、鋅、鉛,科達倫的鉛、銀、鋅,科萊馬克斯的鉬等,都很著名。伐木業主要分布在蒙大拿州和愛達荷州北部較濕潤的山區。畜牧業(牛、羊)主要分布在南落基山,山地用作夏季牧場,盆地為冬季牧場。耕作業只限於土質較好、有灌溉條件的谷地或適宜旱作的地區。
山區景色奇特優美,隨著交通的發展,旅遊業迅速增長。有落基山、黃石、大蒂頓、冰川等國家公園以及月火山口、恐龍、大沙丘、甘尼森河布萊克峽谷等遊覽勝地。山區城鎮較小,大部分隨採礦業發展而興建,或為交通、遊覽中心。
經濟狀況

2、資源。落磯山脈的金屬資源中最珍貴的無疑是銅。 美國幾乎全部的銅產自蒙大拿州、猶他州、亞利桑那州的大型銅礦。懷俄明州和猶他州為鋼鐵工業提供鐵礦石。大概落磯山脈最著名的是有許多開採銀、金、鉛、鋅的地下礦井。美國全部的鉬和幾乎全部的鈹和鈾產自落磯山脈。 落磯山脈許多地區蘊藏大量非金屬物質。其中包括岩狀磷酸鹽、鉀鹼、天然鹼、鎂鹽和鋰鹽、芒硝、石膏、石灰岩和白雲石。必要的話,落磯山脈已探明的儲量能長期供應全國需要。落磯山脈各個隆起之間的廣大盆地含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氣田。亞伯達、懷俄明、新墨西哥、蒙大拿、科羅拉多和猶他州都有大量生產,其中保德河(Powder River)盆地為主要產區之一。落磯山脈西部出產石油甚少,大概是有廣泛褶皺和斷層的緣故。落磯山脈還蘊藏著大量含有可用熱處理方法提煉成石油的固體炭氫物質的頁岩岩層。這種油頁岩主要在懷俄明州、科羅拉多州和猶他州的尤因塔山脈附近地區。許多地方的某些沙岩中有固定的石油。這種岩層稱為瀝青砂或油沙。數量上不亞於巨型油田。瀝青沙岩也和油頁岩一樣,尚未經濟地用來煉油。落磯山脈及東面相鄰的大平原蘊藏著西半球最豐富的有用煤層。其性質是煙煤、亞煙煤和褐煤。這些煤雖不能立即作冶金之用,但是一個巨大能源,其中一些已經用來發電。
3、國家公園、國有森林和遊樂地區。北美洲許多最好的國家公園、國家保護區和荒原坐落在落磯山脈的山嶺中和科羅拉多高原地區。除這些美麗自然景觀外,還增設了如猶他州和亞利桑那州的鮑爾湖(Lake Powell)兩側的格倫峽谷國家遊樂區等大型遊樂設施。公園、保護區和遊樂區已禁止開礦、鑽探石油和天然氣,一般也禁止放牧牛羊,並置於聯邦政府控制之下,受到精心管理以保持自然環境。在美國,多數山嶺和山群已指定為國有森林。所以這裡實行多種利用的原則,根據井然有序的聯邦法律允許伐木、採礦、開採石油和天然氣,以及放牧。
人文歷史

從最後一個冰河時期開始,人類已經就到落基山脈地區,主要是美洲印第安人的個部落,包括肖肖尼、蘇、猶他、阿帕契、黑腳、平頭等,他們在落基山麓和河谷獵捕猛獁象和原始美洲野牛(比後來的美洲野牛要大20%),他們可能和後來的印第安人一樣,在秋季和冬季移居到平原地帶,在春季和夏季進入山區捕魚、獵鹿和採集漿果、塊根等。在分水嶺的山頂有5400年-5800年前印第安人建造的用來驅趕獵物進入石牆。最新科學研究認為當地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對維持哺乳動物種群數量是非常有效的。1540年西班牙殖民者開始進入洛磯山區,隨之而來的士兵、傳教士、黑人奴隸帶來了馬、金屬工具、槍枝、新型的疾病和不同的文化,戰爭、疾病、家園喪失(水土流失)使得原住民的人口迅速萎縮。路易斯和克拉克在1804年-1806年的探險是第一次對落基山脈的科學考察,但實際在他們探險期間起碼碰到了11位來自歐洲的白人,最早是法國人和西班牙人,從1720年-1800年,他們到洛磯山尋找礦藏和毛皮。1802年以後,美國毛皮商大批湧入洛磯山,1832年,來自東部的車隊第一次從懷俄明山口穿越落基山。1847年摩門教徒在大鹽湖落腳;1859年科羅拉多州發現金礦;1869年橫穿美國的鐵路建成;1872年黃石國家公園成立;採礦業和森林工業迅速發展。1891年-1892年設立了多處森林保護區,1905年保護區擴大到現在落基山國家公園的區域內。旅遊業也開始發展,宿營地被成農場,車站發展成城鎮,一些城鎮發展成大城市。
旅遊景點

落基山區每年吸引成百萬的遊客,來自世界各地,夏季主要旅遊景點為:Pikes Peak 、Royal Gorge 、落基山國家公園 (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 、黃石國家公園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大狄頓國家公園 (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 、冰河國家公園 (Glacier National Park)
在加拿大境內落基山脈有:班芙國家公園 (Banff National Park)、冰河國家公園 (Glacier National Park) 、Jasper National Park 、Kootenay National Park 、Mount Revelstoke National Park 、Waterton Lakes National Park 、Yoho National Park
冬季落基山是滑雪聖地,加拿大側主要滑雪場有:
阿爾伯塔省: Lake Louise、Sunshine Village、BC省、Fern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