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跡
語文教師莫志紅當年還在南京特師學習時,就已在那裡接觸過聾啞學生了。“我看到他們,第一感覺就是,他們同樣需要接受教育,他們有正常的學習能力。只是很多人不曉得其中的道理,而放棄了他們……”莫老師說。
莫志紅說,聾童比正常兒童需要更多的愛,要搞好教育和教學工作,教師必須熱愛學生,這是教師教育學生的巨大力量。這種力量強烈影響著老師,還會造成對學生起教育作用的最好氛圍。只有愛學生,對他們產生了感情和信心,才會奉獻自己的愛心。曾經在她班上有個女同學病重住院,遠在河池的父母不能及時趕來,莫志紅便臨時扮演起“父母”的角色來:給她送飯送菜,晚上也陪伴著她。看到她眼中含著淚水,說是想念爸爸媽媽,她就守著安慰她,讓她再等一天,安心在醫院養病,父母很快就會來的。她看著只比她大幾歲的莫老師笑了,朝她伸出了大拇指。
莫志紅認為,聾童比正常兒童需要更多的愛,但不可把愛學生錯誤理解為同情聾童的不幸,而一味地遷就他們、順從他們。比如有些聾啞學生因為自身的殘障或心理問題,不願意開口,但教師不應該遷就他們,必須鼓勵他們勇敢大聲說話,發展他們的口語。
人物成就
從畢業到工作轉眼十七個年頭過去,莫志紅在這條特殊的道路上一直沒有放棄。她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平等的對待每個學生。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為宗旨,以愛學生為出發點,開展班主任各項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2006年獲得“自治區中國小優秀班主任”稱號。
“交通銀行特教園丁獎”獲得者
截至2009年,我國有從事特殊教育的教職工近4.8萬人,其中,專任教師近3.8萬人。與普通教育教師相比,特教教師面對的是有眼不能看、有耳不能聽和智力有障礙的殘疾孩子,必須要有百倍的愛心、千倍的耐心。他們付出的往往不僅僅是腦力,同時還有體力,更有耐力。現在讓我們來走進榮獲2011年“交通銀行特教園丁獎”的200名優秀特殊教育教師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