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任校長
2004年8月,包榮春從縣實驗國小調任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她來到特校報到時,看到聾啞學生晃動著手臂,比劃著名她不理解的手語動作;智障孩子一個個神情木然,叫他們名字並與他們說話,有的沒有反應,有的看著你傻笑不止;教室、樓梯和宿舍的牆面到處都是學生黑黑的腳印和手印,垃圾隨處亂扔可見,眼前的場景讓她心裡產生了很大的落差。
和聾啞孩子交流,正常的語言用不上了,得從頭起學手語;面對自理能力極差的智障孩子,再多的教育方法也是顯得蒼白無力……她從心底里很難接受這份工作,不想幹了。但想起去拿調令時一位教育局領導語重心長地對她說:“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需要有特別的耐心和愛心。我們挑選了你,相信你一定能勝任這一工作。”她又堅定了履職的信心,忽然感到了肩上責任重大。
設施改善
由於當時學校條件比較差,學生住宿的綜合樓,樓道、門窗沒有防護網,床鋪也沒有護欄,對於缺少自理自律能力的殘障兒童,實在沒有沒有安全保障。為了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校園環境,她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落實學校安全措施,把有限的經費都用在安全防護設施建設上,讓學生住行安全,家長放心。2005年,包榮春還組織老師利用助殘日向社會各界發出倡議,動員愛心人士捐助學校,用得到的資助款翻新裝修綜合樓牆面,使學校的面貌煥然一新。
由於學校教學設備缺乏,上課就靠一本書和一支粉筆,枯燥的講解使弱智學生更加難以領會。為了豐富教學內容和方法,激發弱智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包榮春計畫把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並想方設法找路子,爭取外援。2006年4月,她頂著烈日找到12個磚廠和10個煤礦向老闆求援,希望他們獻愛心助殘。她不懼白眼和挖苦諷刺,頂著各方面的壓力,努力去為學校爭取幫助。經過不懈努力,2004—2008年爭取到社會各界為學校捐款捐物,折合16萬元,購置了寄宿學校必備的生活設施以及急需的教學器材,保證了教育教學的順利進行。
在上級黨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的關注與重視下,幾年來,學校也得到中央、自治區特殊教育專項經費35萬元,設定了多媒體教室、學生微機室、閱覽室、圖書室,還增添了一批職業技能訓練器材。成長希望基金會連續5年為困難學生提供助學金共30萬元,使特困生住校生活費得到了保障,解除了家庭的後顧之憂。2007年,成長希望基金會資助康復設備資金25萬元,購置了語言訓練系統,設立了單訓室、感覺統合訓練室和蒙特梭利實驗室。這些都是目前廣西55所特校中少有的融合教學與康復的先進教育設備,滿足了培養殘障兒童健全的人格的需要,使特校真正成為殘疾孩子的學園、樂園、家園。
讓殘障孩子都能上學
“孩子生來就這個樣子了,讀書有什麼用,不如在家幫乾點家務活。”由於家庭經濟困難以及父母的觀念落後,對殘疾孩子的教育失去了信心,導致他們上學難。這成了包榮春神聖的責任。
為了讓有學習能力的殘童和普通兒童一樣都能夠上學,接受教育,提高素質,改變他們的人生,幾年來,包榮春率學校領導班子走遍全縣各鄉鎮,對適齡殘童進行調查摸底。她和老師們利用休息時間深入全縣10個鄉鎮,逐一走訪了69個殘疾兒童家庭,耐心說服家長,讓他們明白送孩子上學學知識、學技術,才能使孩子回歸主流社會的道理。
那滿鎮三同村的小甜,天生雙腿蜷曲殘疾,站不穩,12歲了還沒去上學。母親病逝,父親長期外出打工,小甜寄養在那坡鎮永常村一個偏僻山坳的外婆家裡。第一次走訪時,包榮春沒有見到家長和孩子,後來幾經周折,才聯繫上小甜父親。提起讓小甜上學的事,父親眼眶濕潤了,搖搖頭說:“這些年來為了給孩子治腿病,耗盡了所有積蓄,在村里上國小連學費都交不起,更何況要到縣城特校去寄宿讀書呢?”見到老師來了,村裡的爺爺奶奶、叔叔嬸嬸們都圍了過來說:“老師,這孩子很懂事,你幫幫她吧!”
殘疾兒童也許不能和普通孩子一樣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一個幸福的家,但他們的內心深處也渴望著和普通孩子一樣的學習和生活呀!不管困難有多大,一定要讓小甜這樣的孩子能夠上學!包榮春把這當成了自己神聖的責任。
她把調查到的情況和自己的想法向教育局領導及成長希望基金會作了書面匯報,教育局領導很十分重視,並爭取得到成長希望基金會的支持。2005年8月18日,成長希望基金會吳永攀主任帶領義工們千里迢迢來到田陽,探訪了部分特困學生家庭後,又來到小甜家了解情況,表示願意資助小甜以及21名因家庭經濟困難未能入學的殘疾兒童上學所有費用。小甜和這些殘疾孩子終於圓了上學夢。
把愛獻給特殊孩子
特校的老師像保姆,更像父母,他們每天不僅要管好學生的飲食起居,還要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生活,進行思想的溝通、情感交流。他們視學生為自己的子女來照顧,把特殊的愛獻給了特殊的孩子。
一天下午,包榮春剛到學校,一個孩子就對她說:“包老師,早上好!”“現在是早上嗎?”他意識到可能錯了,想了想又說:“包老師,晚上好!”這是發自內心問好,卻分不清當時的時間。為不傷她的自尊心,包榮春不再糾正,表揚她是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她樂得蹦跳起來。後來每天到校,包榮春都主動向學生問好,放學了和他們道別,特別區分出時間是早上、中午還是晚上。當這個叫小妹的孩子第一次流利、正確地道出一聲“包老師,早上好”時,包榮春激動得熱淚盈眶,此時,離小孩第一次同她打招呼說錯時間的已經整整一個學期!
教會殘障孩子一點東西不是一堂課就能做到的,短則幾天、一個月,有時半年甚至更長。也許他們永遠也學不會,但哪怕只是很細微的一點進步,也會深受鼓舞,倍感欣慰。那天,成了全校所有老師的一個節日!老師們歡聚在一起回憶關心幫助小妹的點點滴滴,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聾啞二班韋娜,性格孤僻,不合群,還會打人,稍有不順心就發脾氣不吃飯,動不動就離校出走。2004年10月的一天中午,鄰鋪的同學把臭鞋放到了她的床下,她便出手打了那位同學,生活老師批評了她,她感到被人歧視,受了委屈又離校出走了。
為了改變小娜,學校開展了“珍愛生命,團結友愛,爭做文明學生”的主題活動,讓所有的老師和同學都來幫助她,讓她學會與同學友好相處,寬容別人的錯誤,改正不良習慣。活動一開展就是一年!這年冬天的一個上午,小娜胃痛嘔吐不止,包榮春帶她上醫院打針、輸液,還特地安排她的“死對頭”幫她打飯;天冷了,包榮春又送去厚襪子和毛衣…….特別地關愛和耐心地教育,小娜終於改變了!慢慢的成了學校的熱心人,課堂上特別專心,課後和老師們一起照顧需要幫助的同學,為他們打飯,給他們餵飯,幫助小同學洗衣服……
教學成就
課堂上言傳身教,生活中無微不致的關懷。在包榮春和老師們的努力下,學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如今,校內隨時可以看到那些殘障孩子在教室里專心學習,在工藝室里製作精美作品,在操場上開心玩耍,在律動室翩翩起舞,在電腦室敲打鍵盤的身影。教育教學也取得了顯著成效。2006年12月,聾啞學生陸麗群榮獲全區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鉤針編織”項目一等獎。2007至2008年,凌丹桂等8名學生參加第一屆、第二屆全國殘疾兒童藝術作品比賽暨第五屆天津市殘疾兒童藝術作品比賽中分別兩次獲得一、二等獎:2007年10月,舞蹈節目《快樂山娃》榮獲第三屆全區盲聾培智學校學生藝術匯演三等獎;聾生凌丹桂和農鳳滿舞蹈《燈妹樂》榮獲第五屆全國盲聾培智學校學生藝術匯演優秀獎。2008年4月,師生大型手語歌舞《感恩的心》在自治區第五屆殘代會晚會上成功地演出並得到高度評價。在今年舉辦的首屆中國殘疾兒童藝術節上,學校選送的作品獲一等獎4幅、二等獎2幅獲、三等獎5幅、優秀獎7幅。凌丹桂同學的蛋皮畫《牧羊姑娘》榮獲5個大獎之一,並赴上海世博會“生命·陽光”館參展。兩年來,特校已經有13名聾啞學生和肢殘學生畢業,憑自己在校學習掌握的一兩門勞動職業技術,在社會上獨立謀生。
包榮春立足自己特殊的崗位,用纖弱的身軀為殘障孩子撐起一片希望的藍天,贏得了孩子們的尊敬,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高尚的師德師風和一個優秀黨員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贏得了社會的讚譽。幾年來,她分別獲田陽縣“優秀班主任”、“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先後獲全區國小字理識字教學先進個人、全國中國小優秀作文選編輯委員會授予“優秀輔導老師獎”、中央科教所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研究中心授予“作文大王杯園丁獎”、第一、二屆全國殘疾兒章藝術作品比賽教師指導一等獎,2010年交通銀行特教園丁獎等榮譽。被評為田陽縣師德師風十大標兵之一。
“交通銀行特教園丁獎”獲得者
截至2009年,我國有從事特殊教育的教職工近4.8萬人,其中,專任教師近3.8萬人。與普通教育教師相比,特教教師面對的是有眼不能看、有耳不能聽和智力有障礙的殘疾孩子,必須要有百倍的愛心、千倍的耐心。他們付出的往往不僅僅是腦力,同時還有體力,更有耐力。現在讓我們來走進榮獲2011年“交通銀行特教園丁獎”的200名優秀特殊教育教師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