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

茶樹

茶樹(學名:Camellia sinensis),茶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0℃以上時芽開始萌動,生長最適溫度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陰,適於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袞老期。樹齡可達數百年至上千年,但經濟年齡一般為40~50年。茶樹屬山茶科山茶屬,為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一般為灌木,在熱帶地區也有喬木型茶樹高達15—30米,基部樹圍1.5米以上。栽培茶樹往往通過修剪來抑制縱向生長,所以樹高多在0.8—1.2米間。茶樹的葉子呈橢圓形,邊緣有鋸齒,葉間開五瓣白花,果實扁圓,呈三角形,果實開列後露出種子。春、秋季時可採茶樹的嫩葉制茶,種子可以榨油,茶樹材質細密,其木可用於雕刻。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茶樹茶樹

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長4-12厘米,寬2-5厘米,先端鈍或尖銳,基部楔形,上面發亮,下面無毛或初時有柔毛,側脈5-7對,邊緣有鋸齒,葉柄長3-8毫米,無毛。花1-3朵腋生,白色,花柄長4-6毫米,有時稍長;苞片2片,早落;萼片5片,闊卵形至圓形,長3-4毫米,無毛,宿存;花瓣5-6片,闊卵形,長1-1.6厘米,基部略連合,背面無毛,有時有短柔毛;雄蕊長8-13毫米,基部連生1-2毫米;子房密生白毛;花柱無毛,先端3裂,裂片長2-4毫米。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種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茶樹常呈叢生灌木狀。嫩枝具細毛。葉薄革質,橢圓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葉脈明顯,背面有時有毛,先端鈍尖。花單生葉腋或2-3朵組成聚傘花序,白色,花梗下彎;萼片5-7,宿存;花瓣5-9;子房密被白色柔毛。蒴果球形,徑約1.5cm,3棱;種子棕褐色。花期8-12月;果期次年10-11月。

熱帶地區也有喬木型茶樹高達15—30米,基部樹圍1.5米以上,樹齡可達數百年至上千年。栽培茶樹往往通過修剪來抑制縱向生長,所以樹高多在0.8—1.2米間。茶樹樹齡一般在50—60年間。茶樹的葉子呈橢圓形,邊緣有鋸齒,葉間開五瓣白花,果實扁圓,呈三角形,果實開列後露出種子 。

生長習性

古茶樹古茶樹

土壤:一般是土層厚達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

有機質含量1%-2%以上,通氣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酸鹼度PH值4.5~6.5為宜。

雨量:雨量平均,且年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不足和過多都有影響。

陽光:光照是茶樹生存的首要條件,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對紫外線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

溫度:一是氣溫,二是地溫,氣溫日平均需10度;最低不能低於-10度。年平均溫度在攝氏十八度~二十五度。

地形:地形條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和濕度都有明顯的變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區,雨量充沛,雲霧多,空氣濕度大,漫射光強,這對茶樹生育有利,但也不是愈高愈好,在1000米以上,會有凍害。一般選擇偏南坡為好。坡度不宜太大,一般要求30度以下。

分類

白毛茶(變種)

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嫩枝及葉片下面均被有密柔毛,花特別小,萼片被灰白毛。

產雲南南部、廣西。模式標本采自廣西凌雲。

香花茶(變種)

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葉片狹窄倒披針形,花有香味。

產廣東、廣西等地。模式標本采自香港大霧山。

茶樹是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我國茶樹品種主要性狀和特性的研究,並照顧到現行品種分類的習慣,我們將茶樹品種按樹型、葉片大小和發芽遲早三個主要性狀,分為三個分類等級,作為茶樹品種分類系統。各級分類標準如下:

第一級分類系統稱為"型"。分類性狀為樹型,主要以自然生長情況下植株的高度和分枝習性而定。分為喬木型、小喬木型、灌木型。

(1)喬木型

此類是較原始的茶樹類型。分布於和茶樹原產地自然條件較接近的自然區域,即我國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植株高大,從植株基部到上部,均有明顯的主幹,呈總狀分枝,分枝部位高,枝葉稀疏。葉片大,葉片長度的變異範圍為10-26厘米,多數品種葉長在14厘米以上。葉片柵欄組織概為一層。

(2)小喬木型

此類屬進化類型。抗逆性較喬木類強,分布於亞熱帶或熱帶茶區。植株較高大,從植株基部至中部主幹明顯,植株上部主幹則不明顯。分枝較稀,大多數品種葉片長度以10-14厘米之間,葉片柵欄組織多為兩層。

(3)灌木型

此類亦屬進化類型。包括的品種最多,主要分布於亞熱帶茶區,我國大多數茶區均有分布。植株低矮,無明顯主幹,從植株基部分枝,分枝密,葉片較小,葉片長度變異範圍大。為2.2-14厘米之間,大多數品種葉片長度在10厘米以下。葉片柵欄組織2-3層。

樹葉分類

第二級分類系統稱為"類"。分類性狀為葉片大小,主要以成熟葉片長度,併兼顧其寬度而定。分為特大大葉類、大葉類、中葉類和小葉類。

序號
類別 葉長 葉寬
1 特大葉 14厘米以上 5厘米以上
2 大葉 10-14厘米
4-5厘米
3 中葉 7-10厘米
3-4厘米
4 小葉 7厘米以下
3厘米以下

樹種分類

第三級分類系統稱為"種"。這裡所謂的"種",乃是指品種或品系,不同於植物分類學上的種,此處系借用習慣上的稱謂。分類性狀為發芽時期,主要以頭輪營養芽,即越冬營養芽開採期(即一芽三葉開展盛期)所需的活動積溫而定。分為早芽種、中芽種和遲芽種。根據我們在杭州對全國主要茶樹品種營養芽物候學的觀察結果,將第三級分類系統作如下劃分:

①早芽種:發芽期早,頭茶開採期活動積溫在400℃以下。

②中芽種:發芽期中等,頭茶開採期活動積溫400-500℃之間。

③遲芽種:發芽期遲,頭茶開採期活動積溫在500℃以上。

野生品種

茶樹茶樹
當今已知為雲南普洱市鎮沅縣哀牢山自然保護區千家寨2700年野生大茶樹,這棵茶樹由天福集團所認養。另一棵最具代表性的野生茶樹是勐海大黑山巴達野生大茶樹,高32米,樹齡為1700年。最具代表性的為思茅瀾滄縣邦葳野生茶樹,樹齡為1000年,高12米。此樹為野生茶樹與栽培型茶樹所雜交而成,因此稱為“過渡型野生茶樹”。易武茶區曼秀落水洞也有一棵此類茶樹,高10米左右。還有一種是栽培型茶樹,也稱之為家茶,大葉種、中葉種、小葉種摻雜其中,無人採摘或少為人採摘,簡單說就是荒廢的茶園。此茶樹至少百年以上。景邁萬畝古茶園全為此樹種,樹高約為2至3米以上。古“六大茶山”之曼麗茶區,也有很多類似茶園。“栽培型野生茶”基本上是由野生茶樹移植下來的。倚邦周圍屬小葉種大葉型,勐海南糯山人工栽培的茶樹,樹齡為800年最具代表性,但已枯死。茶樹由老百姓多年採摘及照顧,高度多為1至2米,有些茶樹茶農為了方便採摘,將其砍矮,在易武茶區、曼莊茶區、革登茶區及倚邦茶區甚至基諾茶區皆是此種狀況,而這些茶區都未噴灑農藥,所以也稱之為生態或有機茶。雲南茶區台地茶茶園最多,光是大渡崗茶廠就有2萬多畝茶園。台地茶為現在使用最多的茶園,因為台地茶種植較容易管理、產量多,但唯一缺點就是沒有遮蔭且有的茶園會噴灑農藥。

易混淆品種

澳洲茶樹主要用來提取茶樹精油,

英文名:teatree/ti-tree

學名:Melaleucaalternifolia

中文名:互葉白千層;澳洲

科名:桃金孃科Myrtaceae

此種茶樹最初在澳洲發現,這種樹源自新南威爾斯身高大約3公尺,在低濕地帶長得特別茂盛,茶樹,但和茶一點關係也沒有,有時被拼成TeaTree,但不是山茶花的“茶”。其枝條長,花白色,生命力旺盛,即使被砍斷,也能維持生命一段時間,兩年後便能再次採收。精油是萃取其枝條及葉片,呈透明無色,香味很像松油及尤加利。

分布

原產於中國,後來鑒真東渡,將茶葉傳播至世界各地。

野生種遍見於中國長江以南各省的山區,為小喬木狀,葉片較大,常超過10厘米長,長期以來,經廣泛栽培,毛被及葉型變化很大。

中國茶區遼闊,茶區劃分採取3個級別,即:一級茶區,系全國性劃分,用以巨觀指導;二級茶區,系由各產茶省(區)劃分,進行省區內生產指導;三級茶區,系由各地縣劃分,具體指揮茶葉生產。

國家一級茶區分為4個,即華南茶區、西南茶區、江南茶區、江北茶區。

江北茶區:南起長江,北至秦嶺、淮河,西起大巴山,東至山東半島,包擴甘南、陝西、鄂北、豫南、皖北、蘇北、魯東南等地,是我國最北的茶區。江北茶區地形較複雜,茶區多為黃棕土,這類土壤常出現粘盤層;部分茶區為棕壤;不少茶區酸鹼度略偏高。茶樹大多

茶樹為灌木型中葉種和小葉種。

江南茶區:在長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連江以北,包括粵北、桂北、閩中北、湘、浙、贛、鄂南、皖南、蘇南等地。江南茶區大多處於低丘低山地區,也有海拔在1000米的高山,如浙江的天目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廬山、安徽的黃山等。江南茶區基本上為紅壤,部分為黃穰。該茶區種植的茶樹大多為灌木型中葉種和小葉種,以及少部分小喬木型中葉種和大葉種。該茶區是發展綠茶、烏龍茶、花茶、名特茶的適宜區域。

西南茶區:在米侖山、大巴山以南,紅水河、南盤江、盈江以北神農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東的地區,包括黔、渝、川、滇中北和藏東南。西南茶區地形複雜,大部分地區為盆地、高原,土壤類型亦多。在滇中北多為赤紅壤、山地紅壤和棕壤;在川、黔及藏東南則以黃為主。西南茶區載培茶樹的種類也多,有灌木型和小喬木型茶樹,部分地區還有喬木型茶樹。該區適制紅翠茶、綠茶、普洱茶、邊銷茶和名茶、花茶等。

華南茶區:位於大樟溪、雁石溪、梅江、連江、潯江、紅水河、南盤江、無量山、保山、盈江以南,包括閩中南、台灣、粵中南、海南、桂南、滇南。華南茶區水熱資源豐富,在有森林復蓋下的茶園,土壤肥沃,有機物質含量高。全區大多為赤紅壤,部分為黃壤。茶區薈集了中國的許多大葉種(喬木型和小喬木型)茶樹,適宜制紅茶、普洱茶、六堡茶、大葉青、烏龍茶等

中國是世界茶樹的祖國,可以從中國古今很多地方發現的野生大茶樹得到進一步證明。

在中國彩的茶樹品種資源庫中,有一類非人工栽培也很少採制茶葉的大茶樹,俗稱野生大茶樹。它通常是在一定的自然條件下經過長期的演化和自然選擇而生存下來的一個類群,不同於早先人工栽培後丟荒的"野茶"。當然,這是相比較而言的。在人類懂得栽培利用之前,茶樹都是野生的。即使現今,也還有半野生的茶樹,如居住在雲南省楚雄、南華等哀牢山上的彝族同胞都有去林中挖掘野茶苗栽種的習慣。如今廣為栽培的景谷大白茶、勐庫大葉茶、凌雲白毛茶、樂昌白毛茶、海南大葉茶、崇慶批把茶、桐梓大茶樹等早年均是野生茶樹。可見,在野生茶和栽培茶之間並無絕對的界限,野生茶的含義應該是野生型茶樹。

茶樹茶樹

我國是野生大茶樹發現最早最多的國家。早在三國(公元220~280年)《吳普·本草》引《桐君錄》中就有"南方有瓜蘆木(大茶樹)亦似茗,至苦澀,取為後茶飲,亦可通夜不眠"之說。陸羽在《茶經·一之源》中稱:"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稱:"建茶皆喬木",宋子安(1130~1200年)《記東溪茶樹》中說:"柑葉茶樹高丈余,徑七八寸"。明代雲南《大理府志》載:"點蒼山(下關)……,產茶樹高一丈"。又據(廣西通志)載;"白毛茶,……樹之大者高二丈,小者七、八尺。嫩葉如銀針,老葉尖長,如龍眼樹葉而薄,背有白色茸毛,故名,概屬野生"。可見,我國早在1700多年前就發現野生大茶樹了。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10個省區198處發現有野生大茶樹。其中雲南省樹幹直徑在100厘米以上的就有十多株。思茅地區鎮源縣九甲區和平鄉發現野生茶樹群落數千畝,其中龍潭大茶樹高18.5米,樹幅16.4米,最低分枝10.0米,基部乾徑143.5厘米,景東縣石門大茶樹高25.0米,基部乾徑83.4厘米。這些野生大茶樹可謂是當今世界茶樹之最了。

我國野生大茶樹有名個集中分布區,一是滇南、滇西南,二是滇、桂、黔毗鄰區,三是滇、川、黔毗鄰區,四是粵、贛、湘毗鄰區,少數散見於福建、台灣和海南省。主要集結在30°N線以南,其中尤以25°N線附近居多,並沿著北回歸線向兩側擴散,這與山茶屬植物的地理分布規律是一致的,它對研究山茶屬的演變途徑有著重要的價值。

在上述4個分布區中的野生大茶樹,以雲南省的南部和西南部為最多;其次是四川省的南部和貴州省,這些地區的茶樹多屬高大喬木樹型,具有較典型的原始形態特徵,且常見與山茶科植物如大頭茶(Polyspora atillaris(Roxb)Sweet)、木荷(Schima wallichii choisy)、拎木(Eurya acuminatissima Merr)、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Wight et Arn.) Sprague)、石筆木(Tutcheria spectabilis Dunn)以及山茶屬植物瘤葉短蕊茶(C.muricatala Chang, sp.nov.)白毛紅山茶(C.albovillosa Hu, sp. nov.)、油茶(C.olifera Abel)、山茶(C.Japounica Linn.)、厚短蕊茶(C.pachyandra Hu)等混生,形成山茶科植物的分布區系。此外,在粵、湘、贛毗鄰區是苦茶最集中的地區,其中尤以南嶺山豚兩側最多,如江華苦茶、藍山苦茶、安遠苦茶、豐州苦茶、橫坑苦茶、思順苦茶、酃縣苦茶、賀縣苦茶等。苦茶由於含有較多的酚酸物質,如黃酮類和花青素,再加構成茶葉苦澀味的重要成分如表一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L一EGCG)、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L-ECG)含量較高,使茶湯具有很濃的苦味,如乳源苦茶"一杯中放葉數片,便苦似黃連,難以入口"。苦茶的生理機制雖需深入研究,但其有著重要的潛在利用價值,如可篩選出適制優質紅茶品種,還可研製藥用茶等。總之,自古至今,我國已發現的野生大茶樹,時間之早,樹體之大,數量之多,分布之廣,性狀之異,堪稱世界之最。

有無野生大茶樹,固然是確定茶樹原產地的重要依據之一,但發現有野生茶樹的地方,不一定就是茶樹的原產地。中國和印度同是世界兩個文明古國,兩國都有野生大茶樹生存,但有一點是明確的,當印度人還不知種茶和飲茶,更不知道印度有茶樹'的時候,我國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卻已有數千年歷史了。只是到了1780年,英國人和荷蘭人才開始從中國輸入茶籽在印度種茶。有的學者說印度是茶樹原產地,乃是1824年英國軍人勃魯士在印度阿薩姆發現野生茶樹以後的事。自那以後,許多植物學研究工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茶樹原產地問題作了比較深入細緻的研究。近幾十年來,我國的茶學工作者又從地質變遷和氣候變化出發,結合茶樹的自然分布與演化,對茶樹原產地作了更加深入地分析與論證,進一步證明了我國的西南地區是茶樹的原產地。

(1)從茶樹的自然分布看

我國西南地區是茶樹的原產地前面已經提及,茶樹所屬的山茶科山茶屬植物起源於上白堊紀至新生代第三紀,它們分布在勞亞古大陸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的西南地區位於勞亞古大陸的南緣,在地質上的喜馬拉雅山運動發生前,這裡氣候炎熱,雨量充沛,是當時熱帶植物區系的大溫床。我國植物分類學家關征鎰在1980年出版的《中國植被》一書中指出:"我國的雲南西北部、東南部、金沙江河谷、川東、鄂西和南嶺山地,不僅是第三紀古熱帶植物區系的避難所,也是這些區系成分在古代分化發展的關鍵地區……這一地區是它們的發源地。"截止目前為止,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屬,計380餘種,而在我國就有15屬,260餘種,且大部分分布在雲南、貴州和四川一帶,並還在不斷發現之中。已發現的山茶後約有100多種,在雲貴高原就有60多種,其中以茶樹種占最重要的地位(參見胡先驌《植物分類學簡編》)。蘇聯學者烏魯夫在《歷史植物地理學》中指出:"許多屬的起源中心在某一個地區的集中,指出了這一植物區系的發源中心。"由於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在我國西南地區的高度集中,表明我國的西南地區就是山茶科植物,也是山茶屬植物的發源中心,當用茶的發源地。

印度原包括在岡底古大陸之內,它是與勞亞古大陸並不相連線的另一個大陸,當然也談不上是高等植物區系的發源中心了。

(2)從地質變遷看

茶園茶園
我國的西南地區是茶樹的原產地自喜馬拉雅運動開始後,我國西南地區的地形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形成了川滇河谷和雲貴高原。特別是近100萬年以來,由於河谷的不斷下切,高原的不斷上升,使絕對高差達 5000~6500米,從而使西南地區既有起伏的群山,又有縱橫交錯的河谷。地形變化多端,以致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小地貌區和小氣候區。在低緯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懸殊的情況下,使平面與垂直氣候分布差異很大,以致使原來生長在這裡的茶樹,慢慢地分量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氣候之中。位於熱帶高溫、多雨、炎熱地帶的,逐漸形成了溫潤、強日照的性狀;位於溫帶氣候中的,逐漸形成了耐寒、耐旱、耐蔭的性狀;位於上述兩者之間的亞熱帶地區的,養成了喜溫、喜濕的性狀,從而使最初的茶樹原種逐漸向兩極延伸、分化,最終出現了茶樹的種內變異,發展成了熱帶型和亞熱帶型的大葉種和中葉種茶樹,以及溫帶型的中葉種和小葉種茶樹。

同時,自第四紀以來,由於我國西南的某些地區。歷經多次冰河期,如同其他植物一樣,對茶樹也造成了極大的災難。雲南由於受到冰河期災害較輕,因此對那裡的大葉種茶樹影響較少,保存下來的野生大茶樹也是多。按中國科學院的《中國區域地層表草案》所述:四川的受害地區主要在青衣江流域、峨嵋山區、大渡河流域和東部涪陵以東的烏江中下游一帶。在川南、黔北、黔南等地受害較輕。雖然大批生長在冰河地區的茶樹遭到毀滅性打擊,但在受害較輕的四川南部和貴州一帶,以及生長在河谷低地溫暖地區的茶樹得以生存,其後代就是今天零星分布在川南和貴州各地的野生大茶樹。而通過自然篩選,向著溫暖、濕潤方向發展的,就成了大、中葉種的小喬木型茶樹;向著抗寒、抗旱方向發展的,就成了中、小葉種的灌木型茶樹,這就是我國西南地區,主要是雲南、貴州、四川三省茶樹,既有大葉種、中葉種和小葉種茶樹存在,又有喬木型、小喬木型和灌木型茶樹混雜生存的原因所在。植物學家認為:某種植物變異最多的地方,就是這種植物起源的中心地。我國西南三省,是我國茶樹變異最多、資源最豐富的地方,當然是茶樹起源的中心地了。

(3)從茶樹的進化類型看

我國的西南地區是茶樹的原產地茶樹在其系統發育的歷史長河中,總是趨於不斷進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樹比較集中的地區,當屬茶樹的原產地所在。茶學工作者的調查研究和觀察分析表明:我國的西南三省及其毗鄰地區的野生大茶樹,具有原始型茶樹的形態特徵和生化特性,這也證明了我國的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

綜上所述,中國的西南地區,主要是雲南、貴州和四川,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利用和栽培茶樹的地方;那裡又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野生茶樹和現存野生大茶樹最多、最集中的地方;那裡的野生大茶樹又表現有最原始的特徵特性;另外,從茶樹的分布、地質的變遷、氣候的變化等方面的大量資料,也都證實了我國是茶樹原產地的結論。而我國的西南地區,主要是雲南、貴州和四川則是原產地的中心地帶。

栽培

茶樹的繁殖多採用帶根栽培育苗法,過去的壓條法因繁殖速度過慢,現已很少人使用。

溫度是茶樹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它影響著茶樹的地理分布,也制約著茶樹生育速度。溫度對茶樹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空氣溫度和土壤溫度兩個方面。

氣溫主要影響地上部的生長,地溫主要影響根系的生長。但氣溫與地溫是相互關聯的。就氣溫而言,從熱帶到溫帶茶樹都能廣泛的適應。但作為生育來說,有三個基點溫度,即茶樹生長的起點溫度,適宜溫度和低限溫度。

溫度

茶樹茶樹
(1)生長起點溫度

引起茶樹萌芽的平均溫度稱之謂生長的起點溫度,在生物學上稱此溫度為最低溫度。多數茶樹品種日平均氣溫需要穩定在10℃以上,茶芽開始萌動。但也有少數品種或者由於其生態環境的不同,在不到10℃時已開始萌動,如浙江的碧雲,龍井43,江西婺源早芽等茶芽萌動的起點溫度是≥6℃,這類屬早芽品種,開採期可比其他品種提早。

(2)最適溫度

茶芽萌發以後,當氣溫繼續升高到14-16℃時,茶芽逐漸展開嫩葉。茶樹生長最適溫度是20-30℃之間,若在此範圍之內,則茶梢加速生長,每天平均可伸長1-2厘米以上。我國大部分茶區自清明(4月上旬)至霜降(10月下旬)以前,日平均氣溫都在20-30℃之間,正是茶樹生長最適溫時期,也是茶葉的採收季節。

在茶樹生長季節生物學有效溫度(日平均氣溫10℃以上)累積值,稱之謂有效積溫。茶樹生長適宜的有效積溫在4000℃以上。我國茶區的年有效積溫一般在4000-8000℃之間,有效積溫越多,年生長期越長。我國南北各茶區由於氣候條件的差別,茶樹生育期也就各不相同,多數茶區茶樹的全年生育期約為8-9個月,而可采期為7-8個月。

(3)低限溫度

我國大部分山區,進入12月以後至次年2月一般平均氣溫低於10℃,茶芽停止萌發,處於越冬休眠狀態,甚至有時出現嚴重的低溫霜凍,對茶苗、幼樹或抗寒性差的品種還會受到凍害。茶樹能忍耐的絕對最低溫度,因品種、樹齡、器官、栽培管理水平、生長季節而異如當氣溫降到-2℃時,茶花大部分脫落而死亡;氣溫下降到1-2℃時萌發的茶芽也會枯焦,而茶樹的枝梢忍耐低溫的能力較強,喬木型大葉種能忍耐-5℃左右;灌木型中、小葉種能忍受低溫的能力更強一些,一般在-10℃左右,若處於大雪復蓋,則可忍受零下15℃左右的低溫侵襲。又如,不同品種茶樹的抗寒能力固然不同,但同一品種在不同生態條件下表現也不一樣,如政和大白茶在福建能忍耐-7℃低溫,而生長在皖南茶區卻能忍受-8至℃-10℃的低溫。一般說來,低於茶樹所“忍耐”的低溫度限度時,就會產生凍害。茶樹發生凍害的程度,除與溫度高低直接有關外,與低溫持續時間、風速、凍結時間也有密切關係。據浙江氣象局在浙江嵊縣的調查,茶樹越冬期間,當氣溫降至-6℃左右,連續凍結6天,西北風風速每6-8米時,當地的茶樹品種嫩梢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凍害;當最低溫度降至-8℃連續冰凍12天以上更會引起嚴重凍害,使茶嫩梢凍死老葉變黃。一般來說,在一定的低溫條件下,低溫和土壤凍結時間愈長,加上乾燥的西北風或早春氣候轉曖後突然降溫等,都會使凍害程度加重。

溫度過低固然會使茶樹遭受凍害而損傷,溫度過高也會引起茶樹的熱害,但遇到的機會不多。如當日平均氣溫到35℃以上時,生長便會受到抑制,日極端最高氣溫到39℃,在降雨量又較少的情況下,有的茶樹叢面成葉出現灼傷焦變和嫩梢萎蔫,這種現象為茶樹熱害。通常是新梢和嫩葉比老化的枝條更容易受到這種逆境的危害。

抗寒品種

抗寒性強的品種有祁門種、黃山種、茗洲種、柿大茶、安徽1號、安徽3號、安徽7號、皖農95、樂昌白毛茶、恩施大葉茶、鶴峰苔子茶、高芽齊、白毫早、宜興種、茴香茶、寧州2號、紫陽種、顧渚紫筍、藤茶、水古茶、龍井43、龍井長葉、碧雲、苔香紫、迎霜、青峰、浙農113等。

寒性較強的品種有楊樹林783、黃荊茶、波毫、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建水仙、本山、大葉烏龍、福雲6號、福雲10號、碧波茶、鋪埔白葉、五嶺紅、臨桂大葉茶、都勻毛尖、黔循601、信陽種、信陽10、宜昌大葉茶、雲台山種、藍山苦茶、江華苦茶、君山種、儲葉齊12、錫茶5、錫茶11、贛茶1號、青山大有、台茶13號、苹雲、眉峰等。

病蟲防治

茶樹病蟲害無公害防治,要根據病蟲害與茶樹、耕作制度、有益生物及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因地制宜地採取以農業防治為主,結合進行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的策略,將病蟲害控制在允許範圍內。

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重點是控制病蟲基數,創造不利於病蟲發生的環境條件。

1.合理密植。一般採用單行條植法,行距1.5米,叢距0.33米,每叢3株,每畝栽苗4000株。根系帶土移栽,適當深埋,以埋沒根頸為度,舒展根系,適當壓緊,使植株生長健壯,發育良好,抗病蟲能力相應提高。

2.加強管理。一是平衡施肥,按產定量。施足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少施化肥,儘量控制氮肥施用量。二是適時修剪和清園。每年都要適時修剪,剪去病蟲枝葉,清除枯死病枝;輕修剪深度為3~10厘米,中剪枝為現有樹高的一半,深修剪離地面20~30厘米,台刈為離地面5~10厘米。將病蟲枝深埋或火燒處理,以減少輪斑病、茶枯病的越冬菌源,減少茶蚜、茶毛蟲、茶黑毒蛾的越冬蟲卵塊和茶小捲葉蛾、蚧類的殘留基數。三是中耕培土。這項措施不僅能改善土壤墒情,有利於茶樹根系生長,而且能破壞病蟲越冬場所,殺滅土壤中茶尺蠖等的越冬幼蟲,深埋枯枝落葉,減少病原基數。四是及時分批留葉採摘。這樣可以除去新枝上茶小捲葉蛾、小綠葉蟬等害蟲的低齡幼若蟲和卵塊,減輕茶枯病危害。五是誘殺害蟲。對一些有趨性的害蟲,用燈光、毒餌、色板誘殺。此法大面積套用效果更明顯。

A.生物防治這是一項對人畜安全、對茶葉和環境無污染且能降低成本的重要防治措施。

1.加強對寄生性和捕食性昆蟲的保護。在茶園周圍保留一定數量的植被,重視生物棲息地的保護,保護好赤眼蜂、茶園蜘蛛、紅點唇瓢蟲等害蟲天敵。

2.利用昆蟲激素等生物代謝產物治蟲。例如,對茶小捲葉蛾發生危害的茶園,可連片採用性引誘劑誘殺成蟲。生產實踐中還可利用有益生物的代謝產物來防治病蟲害。

B.化學防治 嚴格按防治指標用藥,不能見蟲見病就急於用藥。對蟲口密度、病情指數超過防治指標的茶園,如茶跗線蟎被害芽占5%或蟎卵芽占20%,茶毛蟲每畝7000~9000頭,茶小綠葉蟬百葉蟲量10~15頭時,根據國家無公害茶的生產標準,安全合理使用藥劑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如甲胺磷、甲基對硫磷,氰戊菊酯、三氯殺蟎醇等。用藥時,應選準農藥品種,注意使用方法、濃度及安全間隔期。如用Bt製劑300~500倍液防治茶毛蟲、茶尺蠖、茶黑毒蛾和茶小捲葉蛾,安全間隔期3~5天;用0.2%苦參鹼水劑1000~1500倍液,防治茶毛蟲、茶黑毒蛾、茶小捲葉蛾,安全間隔期5天;辛硫磷安全間隔期10天。注意輪換用藥,每種農藥在採茶期只能用1次。這樣既可以防止病蟲產生抗藥性,又可以減少殘留。

優良品種

適制綠茶品種有:特早芽種有元宵綠;早芽種有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九龍大白茶、福雲595等品種。

適制烏龍茶品種:早芽種有黃旦、茗科一號、丹桂等品種;中芽種有鐵觀音、佛手、白芽奇蘭等品種,遲芽種有肉桂、本山、杏仁等品種。

綠烏兼製品種有:黃旦、黃奇、梅占等品種。

茶樹採收

茶樹種植後約三年起可少量採收,十年後達盛產期,三十年後即開始老化,此時可從基部砍掉,讓茶樹重新生長,再到老化後就須挖掉重種。

茶樹花

2001年《茶樹花的開發利用》項目通過了中國林科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組織的專家鑑定和評審;2003年《茶樹花加工工藝》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並在40多個國家申請了同族國際專利,在全球註冊了《茶樹花》服務商標和37個類別的商品商標;40多個茶樹花產品配方成功問世,即將獲得國家新資源套用證書;2004年《中國茶樹花產業發展建議書》呈報國務院審批;2005年茶樹花產業發展項目得到國家總理和各個相關部委領導的多次批示,同年徐紀英被列入全球千名婦女爭評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人之一,被業界稱為“茶樹花之母”。

茶樹花的開發利用價值

茶樹花茶樹花
全國可採集鮮花300多萬噸,可製成乾花原料50多萬噸。茶樹花是一種無需重新栽培、儲量豐富、年年可再生的天然資源。

茶樹花內含有效成份與茶葉基本相同,只是花與芽葉的生長作用不同而成份含量各有差異。花朵因承擔生命遺傳任務所以其蛋白和糖類物質含量較芽葉高。為此,茶樹花是一種難得的天然複合型原料。

利用茶樹花的加工工藝技術對花鮮花進行深加工提取和分離純化,使其形成各種類別型號的產品中間體原料。由於茶樹花的抗氧化性強、免疫能力高,中間體原料添入到食品飲料、藥品、日用化妝品和婦女兒童衛生等產品中,可增加產品的功能性和新穎性。

茶樹花的資源狀況

據2009年國土資源部統計,全國茶園面積已達2800萬畝,分布於19個省1000多個縣。成齡茶園每畝可采鮮花200千克以上,全國可採集鮮花500萬噸左右,可製成乾花原料30多萬噸。茶樹花是一種無需重新栽培、儲量豐富、年年可再生的天然資源

茶樹花的社會經濟效益

1.茶農利用冬閒收花,每畝可增收400-500元。全國茶區可增收100多億元。

2.翌年茶葉可增產30%,還可提高茶葉的質量和食用安全性。

3.用茶樹花原料進行深加工,價值可增加數倍。

4.不僅讓上億茶農(中國的茶農人口1億多)直接受益,還能創造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就業、創業、轉業崗位。

茶樹花“三新產業”

茶樹花“三新產業”:新資源、新產品、新用途。

茶樹花劃時代的豐碑

“三新產業”,走進三農,服務大眾。

茶樹無公害施肥技術

茶樹施肥應有機肥、無機肥相結合,基肥、追肥相結合。茶樹施肥氮、磷、鉀比較合理的比例為1:0.3~0.5:0.7,平均約為1:0.4:0.6 。

1.底肥 底肥是在茶籽播種或茶苗定植前施用的肥料,其作用主要是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理化性狀,促進土壤熟化,以利茶苗早發快長。底肥一般以有機肥和磷肥為主,每畝施廄肥或堆肥等有機肥10噸及茶樹專用肥30~50千克。底肥數量較少時,要集中施在播種溝里。底肥數量較多時,要全面分層施用,即先將熟土移開,生土不動,開溝約50厘米,溝底再鬆土15~20厘米,按層將肥與土混合,先施底層,再施第二層,最後放回熟土。

2.基肥 基肥是指在茶樹地上部全年生長停止後施用的肥料,其餘作用主要是為茶樹根系在秋、多季的活動及翌年春茶萌發提供足夠的養分,同時改良茶園土壤性質,為茶葉高產優質奠定基礎。基肥大都以廄肥、堆肥和餅肥等有機肥為主,再加適量磷、鉀肥,一般每畝施菜餅100~150千克,摻合茶樹專用肥40千克,不同地區茶園基肥施用時間不同,如山東在白露前後,長江中、下游茶區在9月底至10月底,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則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海南在12月上旬。不同樹齡的茶樹基肥施用位置和深度不同,1~2年生直播茶苗,施在距根頸5~10厘米處,施肥深度15~20厘米;1年生扦插苗施在距根頸10~15厘米處,施肥深度10~15厘米;3~4年生茶樹,施在距根頸15~20厘米處,施肥深度20~30厘米;成年茶樹,施在樹冠邊緣垂直下方,施肥深度20厘米。

3.追肥 追肥是指在茶樹地上部生長期間施用的肥料,其作用是不斷補充茶樹礦質營養,以進一步促進茶樹管生長,達到持續高產的目的。由於茶葉生產需要更多的氮素,故追肥應以速效氮肥為主,適當配施磷、鉀及微量元素。

追肥主要分兩個時期。

一是春茶追肥。茶樹經過冬季休眠之後,生長能力強,需肥量大,第1次追肥俗稱催芽肥,其施用時期一般根據茶樹生育的物候期來確定,當茶芽伸長到魚葉初展期施肥的效果最好。長江中、下游茶區約在3月上、中旬左右,即在茶園正式開採前15~20天施效果最好。

文化

茶起源

茶樹茶樹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瑞典科學家林奈(Carl von Linne)在 1753年出版的《植物種志》中,就將茶樹的最初學名定命為Thea sinensis.L,後又訂為Camellia sinensis L.,"sinensis"是拉丁文中國的意思。

在植物分類系統中,茶樹屬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亞綱(Archichlamydeae),山茶目(Theales),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屬(Camellia)。大量栽培套用的茶樹的種名一般稱為Camellia sinensis,也有人稱為Thea sinensis,還有的稱Camellia theifera,1950年我國植物學家錢崇澍根據國際命名和茶樹特性研究,確定茶樹學名為[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迄今未再更改。

茶樹起源問題雖然較難考證,但歷史上的一些痕跡和史料卻為茶樹起源提供了不少佐證,使人們能從多方面去了解和探索,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逐漸取得了科學的結論和論證。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在公元前2世紀,西漢司馬相如的《凡將篇》中提到的"荈詫"就是茶,西漢末年,在揚雄的《方言》中,稱茶為"蔎";在《神農本草經》(約成於漢朝)中,稱之為"荼草"或 "選",東漢的《桐君錄》(撰人不詳)中謂之"瓜蘆木";南朝宋山謙之的《吳興記》中稱為"荈";唐陸羽在《茶經》中,也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總之,在陸羽撰寫《茶經》中,對茶的提法不下10餘種,其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荼。由於茶事的發展,指茶的"荼"字使用越來越多,生有了區別的必要,於是從一字多義的"茶"字中,衍生出"茶"字。陸羽在寫《茶經》(公元758年左右)時,將"荼"字減少一划,改寫為"茶"。從此,在古今茶學書中,茶字的形、音、義也就固定下來了。

在中國茶學史上,一般認為在唐代中期(約公元8世紀)以前,"茶"寫成"荼",讀作"tu"。據查,荼字最早見之於《詩經》,在《詩·邶風·谷風》中記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詩·豳風·七月》中記有:"采荼、薪樗,食我農夫。"但對《詩經》中的荼,有人認為指的是茶,也有人認為指的是"苦菜",至今看法不一,難以統一。開始以荼字明確表示有茶字意義的,乃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字書--《爾雅》(約公元前2世紀秦漢間成書),其中記有:檟,苦荼"。東晉郭璞在《爾雅注》中認為這指的就是常見的普通茶樹,它"樹小如梔子。冬生(意為常綠)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來者為荼,晚取者為茗"。而將"荼"字改寫成"茶"字的,按南宋魏了翁在《邛州先茶記》所述,乃是受了唐代陸羽《茶經》和盧仝《茶歌》的影響所致。明代楊慎的《丹鉛雜錄》和清代顧炎武的《唐韻正》也持相同看法。但實際上更早,陸羽《茶經》提出:茶字,"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注中指出:"從草,當作茶,其字出《開元文字音義》;從木,當作搽,其字出《本草》;草木並,作荼,其字出《爾雅》。"明確表示,茶字出自唐玄宗(公元712~755年)撰的《開元文字音義》。不過,從今人看來,一個新文字剛出現之際,免不了有一個新老交替使用的時期。有鑒於此,清代學者顧炎武考證後認為,茶字的形、音、義的確立,應在中唐以後。他在《唐韻正》中寫道:"愚游泰山岱嶽,觀覽後碑題名,見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刻荼藥字,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刻荼宴字,皆作荼……其時字型尚未變。至會昌元年(公元841年)柳公權書《玄秘塔碑鑽》大中九年(公元855年)裴休書《圭峰禪師碑》茶毗字,僅減此一划,則此字變於中唐以下也。"而陸羽在撰寫世界上第一部茶著《茶經》時,在流傳著茶的眾多稱呼的情況下,統一改寫成茶字,這不能不說是陸羽的一個重大貢獻。從此,茶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一直沿用至今。

當然,這只是說,從先秦開始到唐代以前,茶字的字音、字形和字義尚未定型而已,其實,早在漢代就出現了茶字字形。在有關漢代官私印章的分韻著錄《漢印分韻合編》中,有荼字七鈕,字形如下:

其中,最後兩個荼字的字形顯然已向荼字形演變了。從讀音來看,也有將荼字讀成與茶字音相近似的。如湖南省的茶陵,西漢時曾是荼陵侯劉沂的領地,俗稱荼王城,是當時長沙國十三個屬縣之一,稱荼陵縣。在《漢書·地理志》中,荼陵的荼,顏師古注為: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所以,在《邛州先茶記》中說顏師古的注是:"雖已傳人茶音,而未敢輒易字文"。也有人認為將荼改成茶字,並讀成cha音,始於南朝梁代(公元502~557年)以後(見清顧炎武《求古錄》)。但從古代和現代專家學者的研究結果來看,大都認為中唐以前表示"茶"的是"荼"字,雖然,在那時已在個別場合,或見有茶字的字形,或讀有茶字的字音,但作為一個完整的茶字,字形、字音和字義三者同時被確定下來,乃是中唐以後的事。

通過茶字的演變與確立,它從一個側面告訴人們:"茶"字的形、音、義,最早是由中國確立的,至今已成了世界各國人民對茶的稱謂,只是按各國語種對茶的音譯而已.這表明:茶出自中國,源於中國,中國是茶的原產地。

在唐代陸羽撰寫《茶經》之前,中國的古代史料中,早已有關於茶事的記載了。例如,在茶史研究上,每每要提到上古時代的神農:"神農嘗百草,日通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農嘗百草是我國流傳很廣、影響很深的一個古代傳說,這在《史記·三皇本紀》、《淮南子·修務訓》、《本草衍義》等書中均有記載。那么,神農是什麼時代,何等樣人呢?據《莊子·盜跖篇》和《白虎通義》稱:神農時代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會,當時人類已進入新石器的全盛時期,原始的畜牧業和農業已漸趨發達,這就是傳說中的神農時代。神農則是這一時期先民的集中代表。"神農嘗百草,日通七十二毒,……"雖是傳說,但如果說它總結了原始社會人們長期生活鬥爭的經驗,而把功勞集中於神化了的神農,也是無可非議的。至於原始社會以茶解毒,既符合當時的社會實際,而且即使以今人的眼光看來,也有一定的科學根據。若按此推論:在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始於原始母系氏族社會,迄今當有五六千年的歷史了。

不過,正式見諸文字記載的,是公元前200年左右秦漢年間的字書《爾雅》,稱茶為"檟";漢代司馬相如的《凡將篇》,稱茶為"荈詫",將茶列為二十種藥物之一,是我國歷史上把茶作為藥物的最早文字記載。東漢楊雄的《方言》談及蜀西南產茶,稱茶為"蔎"。東晉常璩《華陽國志》,其中多處談到茶事。其中,在《華陽國志·巴志》中談到:"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於巴,爵之以子,古者遠國雖大,爵不過於,故吳楚及巴皆曰子……上植五穀,牲具六畜,桑、蠶、麻、紵、魚、鹽、銅、鐵,丹、漆、荼、蜜……皆納貢之。"這一史料把我國茶葉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推前到春秋戰國以前的周武王時期。

其實,同任何物種的起源一樣。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類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後,才為人們發現和利用。人類的用茶經驗,也是經過代代相傳,從局部地區慢慢擴大開來,又隔了很久很久以後,才逐漸見諸於文字記載。中國國土遼闊,民族眾多,導致了各地區的先民對茶的認識和對茶稱呼的不一致性,上文中提及的唐代以前茶的各種異名,就是佐證。所以,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的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了,但茶的起源肯定還要早得多。

茶起源於何時?按植物分類學的方法,可以追根溯源,先找到茶樹的親緣。據研究,茶樹所屬的被子植物,起源於中生代的早期;雙手葉植物的繁盛時期,都是在中生代的中期;而山茶科植物化石的出現,又是在中生代末期白堊紀地層中;在山茶科里,山茶屬是比較原始的一個種群,它發生在中生代的末期至新生代的早期;而茶樹在山茶屬中又是比較原始的一個種。所以,據植物學家分析,茶樹起源至今已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曆史了。

茶禮

在我國,茶與婚姻有著密切聯繫,早在明朝時就有“訂親茶”的記載。清代人福格在《聽雨叢談》卷八中說:“今婚禮行聘,以茶葉為幣,清漢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與茶有關的婚俗,最有趣的當推閩南和台灣。

閩台婚姻禮儀總稱為“三茶天禮”。“三茶”即訂婚時的“下茶”,結婚時的 “定茶”,同房合歡見面時的“合茶”。

在舊社會,男方隨媒婆或父母到女方家提親、相親,女方的父母就習慣叫待字閨中的女兒端茶待客,茶杯斟滿後,依輩份次序分送到男方親客手中,由此拉開了“相親”的序幕。男方家人乘機審察姑娘的相貌、言行、 舉止,姑娘也暗將未來夫君打量一番,當男到女家“送定”(定親)時,由待嫁女端甜茶(閩台民間叫“金棗茶”),請男方來客品嘗。喝完甜茶,男方來客就用紅紙包雙數錢幣回禮,這一禮物叫“壓茶瓶”。到了娶親這一天,男方的迎娶隊伍未到女家, 女家就要請吃“雞蛋茶”(甜茶內置一個脫殼煮糖的雞蛋)。

男方婚宴後,新郎、新娘在媒婆或家人的陪伴下,捧上放有蜜餞、甜冬瓜條等“茶配”的茶盤,敬請來客, 此禮叫“吃新娘茶”。來客吃完“新娘茶”要包紅包置於茶杯為回禮。結婚成親的第二天,新婚夫婦合捧“金棗茶”(每一小杯加兩粒蜜金棗),跪獻長輩,這就是閩南、台灣民間著名的“拜茶”,也是茶禮在婚事中的高潮。倘若遠離故鄉的親屬長輩不能前往參加婚禮,新郎家就用紅紙包茶葉,連同金棗一併寄上。

在閩南、台灣,茶樹是締結同心、至死不移的象徵。據郎英的《七修類稿》和陳躍文的《天中記》載:“凡種茶樹必下子,移植則不復生,故舊聘婦必以茶為禮,義固有所取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