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概述
中世紀,在歐洲大陸很多地區都出現過地主圈占土地的現象,如德意志、法國、荷蘭、丹麥等國。英國的圈地運動最為典型,規模也最大。封建制度時期,英國就已存在大規模圈地運動。15世紀末以後,隨著新航路的開闢,世界商路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國正處在大西洋航運的中心線上,對外貿易大大發展,羊毛出口和毛紡織業興旺發達,羊毛價格不斷上漲,養殖業成為獲利豐厚的事業。於是在工商業發達的英國東南部農村地主首先開始圈占土地,最初貴族地主只圈占公有土地,後來又圈占小佃農的租地和公簿持有農的份地。此後一些貴族也加入圈地行列。許多小農的土地被圈占,農民不得不遠走他鄉到處流浪。
16、17世紀,英國工場手工業得到發展,城市興起,對農產品的需求大增,圈地運動進一步高漲,特別是1688年以後,英國政府制定大量的立法公開支持圈地,使圈地運動以合法的形式進行,規模更大,據不完全統計,通過這些圈地,英國有六百多萬英畝土地被圈占。工業革命開始後,城市人口劇增,對農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貴族地主為了生產更多的肉類和糧食供應城市,擴大投資,改善土地的生產能力,加速進行圈地,出現圈地建立大農場的熱潮。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資本主義英國的統治階級為加快圈地運動以獲得巨額財產,但又不想付出代價,就通過法律對“神聖的財產權”進行最無恥的凌辱。
18世紀,他們通過《公有地圍圈法》,這樣,出現更大規模用暴力把農民共同使用的公有地(農民對公有地有使用權,而西方法律中使用權也是一種財產權)強行奪走、然後據為私有的圈地運動。僅“1801年到1831年農村居民被奪走350多萬英畝公有地,農村居民卻未得到過一文錢的補償。”通過此種“私有化”,大量農民的財產權──土地使用權被強行剝奪,農民同自己的生存資料分離,失去生存保障,被迫成為勞動力市場上的無產者,靠出賣自身勞動力才能生存,即只有“自由”地服從僱傭勞動制度和接受資產階級剝削才能生存。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所必需的能被僱傭的勞動力,在圈地運動中大量產生了。地主圈占大片土地後,或自己僱工經營農場,或者租給租地農場主經營。資本主義農場大量出現,表示在農業中也大量出現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直到1845年,英國的圈地運動才逐漸結束。
運動背景
1、毛紡制呢業的迅猛發展。15世紀後,英國毛紡制呢業迅猛發展,市場上的羊毛價格開始猛漲,使養羊變得有利可圖,但需要大片的土地。於是,貴族們把原來租種他們土地的農民趕走,把可以養羊的土地圈占起來發展養羊業。2、新航路開闢的影響。新航路開闢後,擴大了世界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和文化交往。英國地處大西洋航運的中心線上,對外貿易急劇擴大,從而進一步刺激了英國羊毛出口業和毛織業的發展,推動了養羊業的發展。
3、英國大量公有土地的存在。在英國,森林、草地、沼澤和荒地沒有固定的主人。一些貴族利用自己的勢力將其變為牧場。
4、利潤的刺激。英國的封建的習慣地租與資本主義地租之間的差別極大,使地主看到把土地租給農業資本家比對農民進行封建剝削更為有利可圖,從而刺激了圈地運動的發展。
5、政府支持的結果。政府總的來說是支持圈地運動的。如1593年,國會廢除反圈地法令,引起了圈地狂潮。1640年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後,資產階級不再反對圈地,從1688年起,政府公開支持圈地。
經濟影響
1、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圈地運動實現了農民與土地的分離,使農民越來越少,失去土地的農民部分成為農場的僱傭工人流入城市,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準備了大量的自由勞動者。同時,圈地運動也使家庭手工業被破壞,為工業擴大了國內市場,從而大大促進了英國的工業發展,使英國成為17、18世紀歐洲商業的領頭羊。2、使資本主義經濟深入農村,對農業進行了資本主義改造。首先是土地所有制變化:圈地運動摧毀了小農經濟,建立起資本主義的大農業,使農村由封建土地所有制轉變為資本主義土地所有制。將其是經營方式的改變:土地被圍圈以後,農業資本家辦起農場或牧場,僱傭被剝奪了土地的農民進行生產。那些將土地出租給資本家的貴族,所得到的不再是封建的地租,而是資本主義的利潤。過去的貴族變成了新貴族,農民則變成了農業工人,從而使農村得以資本主義化。
3、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生產力的發展。由於土地的集中,大部分領主更願意投資新的農作物,追加好的肥料,使用更好的工具,改革排水系統,採用先進的耕作方式,提高產量。
4、加快了英國城鎮的進程。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移居城市以及工業的發展,使英國的城鎮數量大量增加。如圈地運動開始後居住在1萬人以上的城鎮居民占英國人口的比例從3.1%上升到8.8%。
5、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準備了階級條件。靠圈地發家的貴族地主成為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他們在後來的資產階級革命中起到了領導者的作用,為資產階級革命打下了良好的階級基礎。
6、推動了英國工業革命的出現。圈地運動造就了大批的資本主義發展所需的自由勞動力,積累了資本,擴大了市場,為工業革命準備了條件。
7、圈地運動對農民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在圈地運動中,無數農民傾家蕩產,流離失所。而政府又頒布血腥法令,不允許這些失去土地的人流浪。從這個角度說,圈地運動是一場明顯的“羊吃人”的運動。
總之,圈地運動犧牲了農民的利益,積累了原始資本,為資本主義提供了廉價的僱傭勞動力和國內市場,為英國發展成為資本主義強國奠定了基礎。
政治影響
首先,圈地運動使土地所有制發生了變化。圈地運動摧毀了封建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建立起資本主義的大農業,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轉變成資本主義的土地所有制,並且改造得很徹底,到18世紀末19世紀初,自耕農大量減少,幾近消失。這種資本主義大農業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料大量廉價的糧食及肉類,有力的推動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而世界上其他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如法國、俄國、日本、德國等國家,他們在本國的農村或是建立起資本主義小土地所有制,或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造成資本主義發展所需要的勞動力缺乏,國內市場狹小,不利於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正如馬克思所說:“英國處理各種傳統的農業關係,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國家了。”
其次,圈地運動使英國階級關係發生變化。
圈地運動中,圈占土地貴族辦起了農場、牧場,僱傭被剝奪了土地的農民進行生產,成為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他們在經濟利益上與資產階級是一致的,在後來的資產階級革命中兩者結成聯盟共同領導了革命。
1516年英國著名空想社會主義者莫爾在其著作《烏托邦》中說:“羊是溫順的動物,在英國這個奇異的國度里,羊能吃人。”圈地運動對廣大農民來說是一場災難,廣大農民被地主用暴力從土地上趕走,傾家蕩產,流離失所,他們被迫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一部分給農場和牧場作農業工人,另外很多人流入城市,成為自由勞動力,這就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同時大量自由勞動力的出現,也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國內市場。這一圈地運動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使小農轉化為僱傭工人,使他們的生活資料和勞動資料轉化為資本的物質要素的那些條件,同時也為資本建立了自己的國內市場,這樣農村就變成了資本主義發展所需要的原料產地和工業品的銷售市場,從而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再次,圈地運動還在勞動力、市場、原料等方面,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使英國工業革命開展得比較早,而且進展迅速,到十九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進而很快確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總之,圈地運動以損害廣大農民的利益為前提,他不但發展了農業資本主義,擴大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同時也為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料、大量廉價的僱傭勞動力、廣闊的國內市場,有利於整個資本主義的發展,應充分肯定其積極作用。
運動分析
英國農村勞動力轉移最早開始於11-12世紀,這是世界上出現的第一次農村人口向城市持續轉移的浪潮。這一時期遷移的對象主要是窮人,遷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生存,距離也比較長。在16-17世紀,圈地運動使英國又出現了第二次勞動力快速向城市轉移的浪潮。這一時期遷移的對象主要是商人、工匠和青年女性,遷移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前途和獲得豐富的生活資料,遷移的距離較短。但是,英國勞動力流動最穩定、規模最大的時期是從18世紀下半葉的工業革命開始的。因為此前的兩階段雖然勞動力轉移規模比較大,但到工業革命前的18世紀60年代,英國的農業人口仍占總人口的80%以上,而到工業革命後的19世紀中葉,英國的農業人口急劇下降到總人口的25%。第一,農村人口的持續增長。
近代以來,英國的農村人口一直不斷增加。適度的人口增長在開始時的確促進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但經濟的增長反過來又加速了人口的不斷增加。隨著農村人口的快速增長以及英國土地長子繼承制的制約,人口與土地的關係日趨緊張,許多沒有繼承權的貴族子女和一些佃農為了生存不得不移居他處,遷移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工礦區。
第二,圈地運動和農業革命
。
始於15世紀的英國圈地運動,是使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圈地運動中,許多農民喪失了自己的土地,失去了收入來源,在農村失去生存基礎的農民不得不加入自由流動的人流。隨著圈地運動中農村公用土地殘餘的消失、土地私有權的最終確立以及農業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普遍建立,農業生產者和生產資料進一步分離。這樣,一大批農民變成為城市中第二、三產業勞動力的重要來源。
此外,圈地運動還引發了農村經濟變革,如大農場的建立、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農村經濟變革產生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這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英國的農業屬混合型結構,種植業和畜牧業差不多各占50%。隨著畜牧業比重的提高,農業對勞動力的需求下降,使相當一部分農村勞動力成為多餘;另一方面,圈地運動以及後來的工業革命也推動了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引發了農業革命。隨著農業生產力的提高,農業耕作制度、生產的規模化程度、農業機械化等都明顯提高,使農業釋放了大批的勞動力。
第三,工業革命
及其引發的產業結構的變化。到18世紀中後期,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機器生產開始代替手工勞動,工廠代替手工工場及家庭作坊,使國家的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農業和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從事製造業、採礦業、運輸業、商業和家庭服務業等眾多行業的人口逐年提高。隨著生產要素和人口的集中以及工業化的繼續推進,19世紀英國建立了一大批工業城市。除了城市中迅速發展的第二、三產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為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廣泛的就業機會外,城市對農村剩餘勞動力遷移的“拉力”表現在三方面:首先,城市工資水平比農村要高,大量農村人口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都向城市遷移;其次,城市救濟水平比農村高,很多農村的貧困者流向城市希望得到政府的救濟;最後,城市的生活環境和文化娛樂設施等對生活單調的農民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另外,工業革命也促進了交通運輸業的革命。交通的發展為人員和貨物運輸提供了快速、廉價的交通工具,也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英國的工業革命引起的生產方式的變革和經濟結構的變化,是推動勞動力轉移的決定性因素。
第四,人口流動制度障礙的消除。
在中世紀,封建領主為了確保莊園擁有足夠的勞動力建立了莊園勞役制度。他們採取各種措施實行財產扣押制度、擔保制度和罰金制度等把農民束縛在土地上,人為地限制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另外,工業革命以前及早期的一些法律(主要是《濟貧法》和《定居法》)也限制了人口的流動。在農奴制、勞役制度崩潰後,特別是在工業革命以後,為了滿足工業對勞動力的大量需求,政府頒布和修改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消除了限制人口流動的制度障礙。其中,1846年頒布的《貧民遷移法(修正案)》使一些貧民不再被遣返原籍;1865年議會通過的《聯盟負擔法》擴大了救濟貧民的區域範圍和貧民居住地範圍,使限制定居地不再可能。這些約束性制度因素消除之後,大大促進了勞動力的轉移和英國的城市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