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區[貴州省貴陽市轄區]

花溪區[貴州省貴陽市轄區]

花溪區隸屬於貴州省貴陽市,地處黔中腹地,貴陽市南部,東鄰黔南州龍里縣、西接貴安新區,南連黔南州惠水縣、長順縣,北與南明區、觀山湖區接壤。截至2013年9月,花溪區下轄2鎮7鄉,18個社區服務中心,共122個行政村,52個居委會。國土面積964.32平方公里。 2013年,花溪區全區生產總值275.16億元,比2012年增長17.1%。第一產業增加值11.3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42.8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21.04億元。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基本信息

區位優勢

花溪區花溪區地圖

花溪區位條件優越,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貴昆、湘黔鐵路貫通區內,北有貴陽西站及貨場,西有湖潮站和磊莊機場,東北部有貴陽機場;貴花高等級公路直通市區,312國道和101省道貫穿全境,實現了鄉鄉通油路。花溪區供電、供水、郵政、電信等設施完善。現有變電站6座,合計容量218500KVA;供水管網80公里,日供水量達到25000噸;行政村通電話率達到63%;行政村移動通信覆蓋率達到85%。

地理資源

花溪區位於東經106°27′—106°52′,北緯26°11′—26°34′,地處黔中腹地,貴陽市南部,東鄰黔南州龍里縣、西接貴安新區,南連黔南州惠水縣、長順縣,北與南明區、觀山湖區接壤。國土面積964.32平方公里。

地貌

花溪區全區地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

氣候

花溪區具有高原季風濕潤氣候的特點,冬無嚴寒,夏無酷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濕度較大。年平均氣溫為14.9℃,無霜期平均246天,年雨量1178.3毫米,空氣優良天數341天

自然資源

花溪區花溪區

花溪區地處長江、珠江分水嶺,是貴陽市著名的生態區。區內有大小河流51條、總長390公里,松柏山水庫、花溪水庫兩座中型水庫總庫容達7140萬立方米,阿哈水庫、紅楓湖、百花湖的重要流域也在花溪區。花溪因此成為貴陽市重要的水源保護區。花溪生物多樣性比較豐富,森林覆蓋率到達41.53﹪。花溪區已經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民族人口

2012年年末,花溪區常住人口62.61萬人,有苗、布依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約占總人口數33%。
2013年,花溪區全區常住半年及以上年末總人口為63.08萬人,常住半年及以上平均人口為62.58萬人;戶籍人口為49.03萬人(公安口徑)。
據計生部門統計:花溪區全區2013年人口出生率8.6‰,比2012年下降1.2‰;人口自增率3.8‰,比2012年下降2.3‰。符合政策生育率98.7%,同比上升2.1%。

行政區劃

花溪區現轄貴築街道辦事處、清溪街道辦事處、溪北街道辦事處、青岩鎮、石板鎮、久安鄉麥坪鄉燕樓鄉、黨武鄉、高坡苗族鄉、湖潮苗族市依族鄉、孟關苗族布依族鄉黔陶布依族苗族鄉馬鈴布依族苗族鄉小碧布依族苗族鄉共3個街道辦事處,2鎮10鄉(其中6個民族鄉)、165個行政村,1044個村民組,19個社區居委會。

歷史沿革

1
花溪區鎮山石頭寨
999年,全區行政區域總面積976.6平方千米。轄4個鎮、11個鄉(其中7個民族鄉),168個村委會、26個居委會。年末總人口30.9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2萬人;少數民族人口10.2萬人,占總人口的33.0%。

2000年,將金竹鎮劃歸貴陽市小河區管轄。區劃調整後,花溪區轄3個鎮、4個鄉、7個民族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337177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花溪鎮63262人,青岩鎮29968人,石板鎮20908人,花溪布依族苗族鄉58392人,孟關苗族布依族鄉21123人,小碧布依族苗族鄉17026人,黨武鄉18079人,湖潮苗族布依族鄉27194人,久安鄉12947人,麥坪鄉18777人,高坡苗族鄉18825人,黔陶布依族苗族鄉9460人,馬鈴布依族苗族鄉8380人,燕樓鄉12836人。 

2001年,全區行政區域總面積976.84平方千米。轄3個鎮、11個鄉(其中7個民族鄉),165個村委會、19個居委會。年末總人口31.43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0.26萬人;非農業人口8.26萬人。

2002年,全區行政區域總面積976.84平方千米。轄3個鎮、11個鄉(其中7個民族鄉),165個村委會、19個居委會。年末總人口31.96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0.43萬人,占總人口的32.65%;非農業人口8.36萬人。

環境環境

2003年,全區行政區域總面積976.84平方千米。轄3個鎮、11個鄉(其中7個民族鄉),165個村委會、19個居委會。年末總人口32.15萬人,其中少數民族11.7萬人,非農業人口8.44萬人。

2005年7月20日,《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撤銷花溪區花溪鎮和花溪布依族苗族鄉的批覆》(黔府函[2005]267號):同意撤銷花溪區花溪鎮和花溪布依族苗族鄉。設立街道有關事宜由貴陽市按照有關規定辦理。8月29日,貴陽市政府《關於花溪區設立貴築、清溪、溪北三個辦事處的批覆》,同意撤銷花溪鎮、花溪布依族苗族鄉,設立貴築、清溪、溪北三個街道。10月30日,3個街道正式成立。

2012年11月15日,國務院正式下發《國務院關於同意貴州省調整貴陽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2012〕190號),同意撤銷貴陽市花溪區、小河區,設立新的貴陽市花溪區,以原花溪區、小河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花溪區的行政區域。花溪區人民政府駐貴築街道明珠大道192號。

旅遊資源

花溪花溪
花溪景區面積222平方公里,占全區面積的25%。有景物景觀81個。其中,自然景觀56個、人文景觀25個。有國家級特等景觀4個、國內一等景觀18個、國內二等景觀32個、國內三等景觀27個,以花溪公園、天河潭、鎮山民族文化村、青岩古鎮、高坡民族風情游最為有名。周恩來、朱德、鄧小平、賀龍、陳毅、聶榮臻、羅榮桓等老一輩革命家和胡錦濤、江澤民、李鵬、喬石、朱鎔基、李瑞環、吳邦國、羅乾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先後到過花溪。陳毅元帥曾賦詩稱讚花溪:“真山真水到處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灘明如鏡,幾步花圃幾農田。”
花溪天河潭風景區、青岩古鎮景區、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孔學堂)已成為國家4A級旅遊區。
名稱 概況
天河潭 位於貴陽市花溪區石板鎮境內,距花溪13公里,曾經是明末清初吳中蕃隱居之地。
十里河灘 貴陽市非常寶貴的城市濕地,具有河流、農田和庫塘等多類型濕地,擁有眾多珍稀動植物種類。
花溪公園 建於1937年,占地800餘畝,是貴州著名的旅遊勝地。
青岩古鎮 貴州四大古鎮之一,一座建於600年前的軍事古鎮 。
紅岩峽谷 紅岩峽谷,其名得於峽谷中出產的紅色岩石。紅岩峽谷地處高坡鄉石門、打繞、新安三村境內,谷長5公里。
鬼架橋 鬼架橋又名仙人橋,位於貴陽市花溪區黔陶鄉谷灑村,是一座奇特自然生成的“天生橋”。
金山洞摩崖 金山洞摩崖是花溪最早的摩崖石刻,也是貴州最早的摩崖石刻之一。
高坡鄉 高坡鄉自然風光優美,這裡有峽谷、石林、多級瀑布及萬畝田園景觀、雲頂草場等多處美麗風景。
鎮山村 鎮山村是一個具有400多年歷史的布依族古村寨,是在碧水環抱中的石建築藝術殿堂。
甲定洞葬 位於高坡鄉甲定村。在龍打岩山腰深洞內,放置苗族先民木棺百餘具,稱為“洞葬”,是苗族的古老葬俗。
夜郎谷 貴州著名藝術家宋培倫所創作,這裡有石頭建築、雕塑和陶藝等,這些都充滿了濃郁的藝術氣息。

社會

教育

2013年,花溪區擁有中學55所(其中:高級中學3所,完全中學4所,初級中學1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5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5所),招生數11898人(其中:高中招生數4110人,國中招生數7788人),在校生數22763人(其中:高中在校生數11358人,國中在校生數23151人),畢業生數10916人(其中:高中畢業生數3499人,國中畢業生數7417人);普通國小91所,招生數7360人,在校學生數43383人,畢業生數8137人;幼稚園83所,在園(班)幼兒數17528人。2013年,全區國小毛入學率達143.7%,國中階段毛入學率為144%,高中毛入學率為82.3%;國小在校生輟學率控制在0.13%,中學在校生輟學率控制在1.48%。

科技

2013年全年花溪片區專利申請量977件,專利授權量431件,共組織申報市級科技項目26項,省級項目8項;獲得市級立項7項,省級立項4項。組織開展科技項目申報工作,安排實施科技項目八批,共18項。協助10家企業申報貴陽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協助3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其中3家企業獲得貴陽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批准。
經開區科技部門積極組織企業申報國家、省、市科技項目,共獲得國家、省、市科技部門立項42個,立項資金2797萬元。其中:獲國家科技部立項4個,立項資金250萬元;獲省科技廳立項24個,立項資金1592萬元;獲貴陽市科技局立項14個,立項資金955萬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家。

文化

環境環境
2013年,花溪區全年文化演出180場(次),其中組織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68場(次),廣場文化活動64場(次),社區活動48場(次)。區文化館代表貴州省文化廳參加“喜迎十藝節·全民共歡樂”全國民眾文化優秀節目惠民展演,編創的舞蹈《苗嫁》榮獲優秀節目獎,編創的舞蹈《七彩河》榮獲展演獎;在2013年中國洛陽霍納流行手風琴邀請賽中獲得組織獎。2013年“花溪之夏”藝術節獲得文化部第十六屆“群星獎”。

衛生

2013年,花溪區全區年末擁有衛生機構51個(不含診所等),其中:醫院18個、鄉鎮衛生院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3個、婦幼保健服務中心(站)10個、衛生監督所1個。全區有衛生技術人員4040人,其中:執業醫師1038人,執業助理醫師62人,註冊護士1624人。衛生機構編制床位3065張,實有床位3175張,其中:醫院實有床位2560張,鄉鎮衛生院實有床位130張。

體育

2013年,花溪區舉行元旦升旗儀式、冬泳表演、春節象圍棋賽、“小康杯”籃球賽、慶“三八”女職工趣味運動會、區機關職工籃球賽、區“工商聯杯”籃球賽、區職工足球賽、區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等。完成“全國第六次體育場地普查”工作。

社會保障

2013年,花溪區城市低保標準從2012年的人均380元/月提高到425元/月,比2012年增長11.8%;農低保標準從2012年的人均1920元/年提高到2160元/年,比2012年增長12.5%。全年總計發放2448戶4781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656.11萬元,月人均補差310元;總計發放農村低保3109戶6320人最低生活保障金827.88萬元,月人均補差111元。足額發放城鄉低保對象春節慰問金、各類慰問物資及補貼總計594.23萬元,有力保障了全區城鄉低保對象的基本生活。
2013年,花溪區發放農村五保對象169人供養金、慰問金、冬季取暖費及中央財政一次性補貼資金總計47.47萬元。全年共資助城鄉低保戶、五保對象、孤兒等10087人參保參合,支出代繳醫療保險或新農合費用38.12萬元直接救助發放359人次,醫療救助補助金360.98萬元,基本解決了城鄉低保家庭人員看病貴、醫療難的問題。
2013年,花溪區全年下發救災糧食76995公斤,救助款45.75萬元,救災棉被557床,棉衣(褲)638套,冬春救災累計投入資金176.9萬元,救助困難民眾3122餘戶、9096餘人次。切實保障了受災困難民眾的基本生活。
2013年,花溪區全區基本養老保險累計參保76158人,失業保險累計參保37886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累計參保27152人,工傷保險累計參保37308人,生育保險累計參保40142人,居民醫療保險累計參保117700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累計參保76089人,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累計參保3012人。

歷史文化

六月六歌會六月六歌會
花溪區主要有六月六歌會、跳地戲、四月八、鬥牛。
六月六歌會
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視這個節日,有過“小年”之稱。節日來臨,各村寨都要殺雞宰豬,用白紙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雞血或豬血,插在莊稼地里,傳說這樣做,“天馬”(蝗蟲)就不會來吃莊稼。
跳地戲
其演唱用當地方言,形式憨直拙樸、粗獷自然。據不完全統計,該區地戲表演共有20餘堂,主要演繹歷史上各個朝代的英雄人物,歌頌保家衛國、英勇善戰的英雄主義精神,傳統劇目包括隋唐薛仁貴征東、宋朝楊家將岳飛傳等。花溪民間地戲文化具有悠久歷史,豐厚的底蘊,傳承幾百年來成為當地布依族同胞勞動之餘喜愛的娛樂活動。

地方特產

糕耙稀飯

糕耙稀飯糕耙稀飯
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將糕粑在一種特製的開水壺頂蒸透後倒入碗中的荸薺粥或藕粉粥中,用燒開後的井水調和而成,獨具特色。
米豆腐
傳統的風味小吃。用酸湯點制,不用石膏。一般用專門的井水製作,製作時加入青菜汁。
雞辣椒
與辣子雞不同,首先要將辣椒發酵,然後用菜油炒制,其次是將剔除骨頭的雞肉用油爆炒。之後將雞與辣椒一起燜炒。做好雞辣椒後要放置一段時間使其味道純正。
花溪牛肉粉
始於20世紀70年代,精選新鮮優質的黃牛肉,用多種香料滷製後,加入到煮好的貴州特有的米粉當中,配以適當的牛肉原湯以及特製的煳辣椒粉、芫荽、泡菜等作料。

特色產業 

花溪區花溪辣椒節

辣椒是花溪區久負盛名的地方特產,花溪區盛產辣椒。由於該區特殊的土質、氣候、地理環境條件,產出辣椒具有肉質肥厚、色澤深紅、外形美觀、香味濃、油分重、辣味適中等特點,在省、內外享有盛名。同時由於辣椒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紅色素、多種維生素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其維生素C居蔬菜之首,可增進食慾,促進血液循環。所以辣椒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廣闊的發展前景,不僅可帶動農民脫貧致富,還可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到1997年底,花溪辣椒從種植到加工,都有了一定的規模。全區共有6個鄉鎮種植辣椒,已形成20000畝優質高產辣椒基地,年產乾椒300萬公斤左右,農業產值2400萬元,農民直接收入1600萬元左右,主產地黨武鄉、湖潮鄉、燕樓鄉(15000畝),均成立了“辣椒生產協會”或“辣椒生產專業合作社”,初具產業化模式。辣椒的深加工在發揚傳統製作方法的基礎上,還委託、聘請了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專家、教授作科研開發和技術指導,精研配方,改進工藝,從而保證了產品品質。區內兩家主要辣椒加工企業(椒中嬌、鳳辣子)已形成年生產各類系列辣椒產品1000噸能力。市場經過近幾年的開發,品牌已有相當的知名度。產品除銷本省外,還銷往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河北安徽江西山東上海北京等省、市,並在20多個城市建立了銷售網路。

花溪區辣椒加工生產雖有了一定的規模,但總體水平還比較低,技術裝備水平不高,單個企業生產能力小,實力單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省內外同行業的迅速發展,競爭的日趨激烈,這種低水平的生產規模,已不適應市場的需要,市場制約了生產工藝的改進、新產品的開發、經營的擴大和市場的占有。

花溪花溪

如何進一步把辣椒資源優勢變為市場優勢,把辣椒產業變為花溪支柱產業,帶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帶動農村脫貧致富,省、市、區領導及專家多次召開花溪辣椒產業化發展研討會,認為花溪辣椒產業的發展要與經濟發展思想相結合;要與農業、綠色產業相結合;要與“名牌戰略”相結合。組建企業集團,提高知名度,擴大生產規模。

在區委、區政府的引導下,同椒中嬌、鳳辣子、黔鷹三個企業發起,按照“自願、平等、互利互惠、揚長避短、共同發展”的原則上,組建了“貴州火鳳凰辣椒集團”,並於1998年3月6日宣告成立。集團宗旨是: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積極籌措資金,擴大規模,提高技術裝備,增加科技含量,實施名牌戰略,擴大知名度,提高市場占有率。通過集團統一品牌、統一價位、統一宣傳,積極推動辣椒產業化發展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集團成立後,積極開展工作,首先是統一品牌,在辣椒產品瓶蓋上統一使用“貴州花溪火鳳凰辣椒集團”和“貴州辣椒”字樣,達到宣傳貴州辣椒和統一品牌的目的。其次是推進產業化發展,“椒中嬌”,採取公司+基地+農戶,聯合基層供銷社、“辣椒生產協會”和“辣椒生產專業合作社”,成立了“椒中嬌”有限公司,走貿工農一體化產業化發展路子,逐步擴大規模,增強輻射力。“椒中嬌”年產1200噸全自動熬制新線竣工投產。“鳳辣子”(蘭泰食品公司)在貴定、貞豐與當地聯合辦工廠,並可帶動貞豐10000畝辣椒基地。現在,集團已具有生產辣椒2200噸、帶動生產基地30000畝、食用油生產10000噸的能力。

集團成立後,得到省、市領導的關心和支持,省、市領導吳亦俠王三運李萬祿劉長貴孫國強黑衛平多次過問集團發展情況。孫國強市、黑衛平副市長專程到花溪組織召開專題研究會,研究辣椒集團化、產業化發展路子。孫市長在研討會上指出,花溪發展辣椒產業有潛在的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必須做到:變過去的手工勞動為工業化生產;開發適應不同消費者口味的品種去占領市場;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走專業化、協作化、社會化路子,以降低成本、形成合力。只有這樣,才能拓展市場,從而在競爭中取得主動。同時,還要求辣椒產業必須做到五個統一,即統一商標、統一規劃、統一銷售、統一開發、統一後勤服務。

隨後,集團內部進行充分研商和醞釀,認為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組成以資產為紐帶的(集團)公司勢在必行,而且條件已具備。一是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符合國家農業發展精神;二是資源豐富、潛力大;三是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即有一條最先進的年產1200噸全自動生產線試產成功,技術方面除自己有一批高、中級技術人員外,還與中國農科院、省農科院、省農學院食品系、貴州工業大學食品系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四是品牌知名度擴大,市場穩固,開拓潛力大。為此,集團成員貴州花溪椒中嬌有限公司和貴陽蘭泰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資產重組形式,共同出資400萬元組建了“貴州花溪火鳳凰辣椒有限公司”。

花溪區花溪區辣椒
集團公司成立後,本著推動辣椒產業化發展並形成新興支柱產業的精神,提出了立足貴州資源,依靠科學技術,大力發展辣椒產業的戰略構想。具體操作上,配套進行初加工和深加工,集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構築一個辣椒產業的系統工程,形成新的產業支柱,並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規範化管理,以此促進全省鄉鎮企業、食品工業、種植養殖業、輕工業的全面啟動和全面發展,使我省辣椒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和財政收入,走上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的道路。

集團公司成立後,立即著手制定發展規劃。首先是六個統一。一是統一管理,“椒中嬌”和“蘭泰公司”今後作為子公司,由集團公司統一管理;二是統一質量,按照集團公司的質量標準,組織質檢;三是統一塑造品牌,逐步發展到統一商標;四是統一規劃,發展規劃、開發規劃由集團公司統一制訂和組織實施;五是統一銷售,由集團公司負責統一銷售和確定價格;六是統一後勤服務,原料、物資、協調服務、籌措資金等均歸集團公司負責。其次是著手CI的策劃和組織實施,塑造好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崇尚的企業精神。第三是制訂發展目標。初步輪廓是:力爭3年後,產值超億元,扶持發展好30000畝優質高產辣椒基地;通過一整套切實可行的策劃塑造品牌形象,把集團公司產品品牌,通過宣傳刊超越其他產品,達到國內知名品牌,擴大其市場份額;充分利用現代高新技術對辣椒製品進行深層次開發,探索尋找辣椒產業新的增長點;在銷售工作方面,根據目前市場格局可分為幾大區域市場:東北市場、華北市場、華中市場、華東市場、華南市場、西北市場、西南市場等,爭取較短的時間內在各中心城市設立銷售網路。

我們相信,在火鳳凰集團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在集團公司全體員工的辛勤耕耘下,在省、市、區各級政府的關心、支持下,貴州辣椒一定能夠成為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的支柱產業,貴州花溪火鳳凰集團將蓬勃發展。

名人

趙以炯:字仲瑩,又字鶴林,鹹豐七年丁巳(1857年)二月生於青岩城。二十三歲時中己卯科舉人。三十歲時,他與四弟以贓一同赴京會試,同中丙戌科進士。之後,九十名進士參加殿試,趙以炯獨占鰲頭,成為狀元。

周起渭,字漁璜,貴陽青岩騎龍人,清初著名學者、詩人。曾為詹事府詹事,參予編修《康熙字典》,任纂修官,名列第三。一生詩歌創作成就較高,有《桐埜詩集》流傳。
周鍾瑄,清康熙十年(1671年)出生於貴州貴築青岩騎龍寨(今貴陽市花溪區黔陶鄉騎龍村)。曾任福建邵武知縣,之後繼任台灣諸羅知縣、山東高唐知州、吏部員外郎及郎中管台灣府事、湖北荊州知府等,被譽為貴州開台第一人。

城區榮譽

花溪區先後獲得“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範基地”等國家級稱號。
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2018“中國旅遊好資源”發現名錄

中國貴州

貴州省簡稱“黔”或“貴”,位於中國西南的東南部,介於東經103°36′—109°35′、北緯24°37′—29°13′之間,東毗湖南、南鄰廣西、西連雲南、北接四川和重慶,是一個山川秀麗、氣候宜人、民族眾多、資源富集、發展潛力巨大的省份。全省東西長約595千米,南北相距約509千米。

貴州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貴州省簡稱貴,別稱黔,省會貴陽市。全省轄:4個地級市、2個地區、3個自治州;10個市轄區、9個縣級市、56個縣、11個自治縣、2個特區
地級市地區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特區
貴陽市烏當區 | 南明區 | 雲岩區 | 花溪區 | 白雲區 | 小河區 | 清鎮市 | 開陽縣 | 息烽縣 | 修文縣 | 金陽新區*
六盤水市鐘山區 | 六枝特區 | 盤縣 | 水城縣
遵義市紅花崗區| 匯川區 | 赤水市 | 仁懷市 | 遵義縣 | 綏陽縣 | 桐梓縣 | 習水縣 | 鳳岡縣 | 正安縣 | 餘慶縣 | 湄潭縣 |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 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安順市西秀區 | 普定縣 | 平壩縣 |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 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 |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銅仁地區銅仁市 | 德江縣 | 江口縣 | 思南縣 | 石阡縣 | 玉屏侗族自治縣 | 松桃苗族自治縣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 萬山特區
畢節地區畢節市 | 黔西縣 | 大方縣 | 織金縣 | 金沙縣 | 赫章縣 | 納雍縣 |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 | 望謨縣 | 興仁縣 | 普安縣 | 冊亨縣 | 晴隆縣 | 貞豐縣 | 安龍縣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 | 施秉縣 | 從江縣 | 錦屏縣 | 鎮遠縣 | 麻江縣 | 台江縣 | 天柱縣 | 黃平縣 | 榕江縣 | 劍河縣 | 三穗縣 | 雷山縣 | 黎平縣 | 岑鞏縣 | 丹寨縣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 | 福泉市 | 貴定縣 | 惠水縣 | 羅甸縣 | 甕安縣 | 荔波縣 | 龍里縣 | 平塘縣 | 長順縣 | 獨山縣 | 三都水族自治縣
註: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