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坪鄉

麥坪鄉

麥坪鎮位於花溪區西北部,距花溪區政府17公里,全鄉總面積49.38平方公里。東面與天河潭景區接壤,南面與花溪區湖潮鄉接壤,西面與清鎮市接壤,北面與烏當區金華鎮按壤;全鄉轄場壩村、麥坪村、新寨村、康寨村、戈寨村、施莊村、劉莊村、汪莊村、杉木大寨村、杉木小寨村、落底村、大坡村、新莊村、彭官村14個行政村,87個村民組56個自然村寨;居住有漢、苗,布依等民族1782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84人,占總人口的1.6%,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26%,達80%以上的少數民族村康寨村。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麥坪鄉位於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西北角,全鄉有生態林22000畝,其中退耕還林4000畝.經果林4000畝,耕地面積11880畝,糧食產量4424噸,肉產量1555噸,人均純收入2406元。實施關井壓產後,為了儘快形成替補產業,重點以調整產業結構為主,主要收入以種植業,交通運輸業,個體工商業、養殖業等。

地理環境

麥坪鄉屬亞熱帶季風溫潤氣候,高原氣候特點明顯,氣候溫和,光、熱、水同季,平均氣溫14℃,年均降雨量為1102㎜,無霜期270天,常由於季節性降水不均造成旱澇災害,加之岩溶地貌發育,漏水嚴重,水資源嚴重缺乏。但其土壤肥沃,有6770畝荒山荒坡可發展經果林、中藥材和畜牧業;森林資源豐富,有21184畝,森林覆蓋率達28.6%;礦藏富儲,已探明有煤炭、石灰石、重金石、鐵礦石、黃沙等。

經濟發展

畜牧業

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依託貴州草種牧業基地,大力發展落底村集草、畜、果、沼氣、水、路六位一體工程,發展肉用牛、奶牛、二元雜交母豬等大牲畜,帶動種草業的發展,大力發展以沼氣為主的農村清潔能源,通過落底村六位一體工程,輻射帶動周邊村寨。

果林基地

爭取退耕還林政策,大力發展康寨村至大坡、麥坪至戈寨、麥坪至草種基地三條線路經果林基地,實施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形成一村一品或數村一品的特色經濟。

生態農業

發展杉一村生態、漁業基地並逐步完善配套設施,不斷擴大養殖和增加養殖品種,形成獨具特色的觀光農業和生態農業。

蘑菇養植

全面推行蘑菇養植,在杉二村成功發展蘑菇養植的基礎上,積極協調小額農貸和爭取科技項目資金,在全鄉推廣大棚蘑菇種植。

基建

加強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活條件,擴大農村內需,重點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改造村級道路,修建農灌工程,解決人畜飲水,實行中低產田土改造。

水廠建設

啟動經濟園區水廠建設,小斷完善供電、供水、電信、路等園區基礎設施,合理擺布經濟園區的工業布局,編制好項目庫,積極招商引資,引進制藥、農產品加工、化工、生態養殖等企業到園區安家落戶。

發展旅遊

啟動和發展旅遊業,形成城鎮、主導產業,擴大城鎮規模,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在抓好農房新村、擴容、集鎮延伸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城鎮土導產業,一是土動請有關部門規劃康寨村布依民族旅遊度假村,爭取市區的支持,完善基礎設施,形成民族特色的旅遊景點,拉動第三產業的發展,二是引資開發桃花湖,建成旅遊、娛樂、垂釣一體的旅遊景點。

發展規則

今後五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的關鍵之年,是搶抓發展機遇,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的關鍵之年,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十六大精神,積極實施農業穩鄉、工業強鄉、三產興鄉的戰略,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為動力,以提高農民收入和財政稅收為根本目的。積極發展優勢農產品,提高農產品質量水平,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鞏固和發展現有煤炭產業,強化安全生產措施,實施煤炭產業生產機械化,管理規範化、產量規模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啟動經濟園區,形成新的支柱產業,增強發展後勁,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鎮功能完善,搞好桃花潮為重點的旅遊線路開發,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開成城鎮主導產業,擴大城鎮規模,實現從業人員的轉化;積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生態建設,實現經濟、人口和環境資源協調發展,切實加強黨的建設,政治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把麥坪建設成為農業高效、工業發達、城鎮繁榮、生態優美、人民富裕、文明民主、社會安定的經濟強鄉,實現社會總產值年均增長15%,到2007年達39000萬元,其中鄉鎮企業產值年均增長21%,農業產值年均增長5%,實現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0%,到2007年達3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5%以上,到2007年達3100元,人口素質不斷提高,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全面實現小康社會。

行政區劃

麥坪鄉現轄14個行政村(大坡村、彭官村、落底村、新莊村、劉莊村、杉一村、杉二村、施莊村、汪莊村、場壩村、麥坪村、戈寨村、康寨村、新寨村),87個村民組56個自然村寨,居住有漢、苗、布依等民族20000餘人,其中農業人口18000餘人,非農業人口2000餘人(含郭家沖礦,航校,集鎮人口)。全鄉有生態林22000畝,其中退耕還林4000畝,經果林4000畝,耕地面積11880畝,糧食產量4424噸,肉產量1555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