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散文《自為墓志銘》
作品概況作品原文山陰徐渭者,少知慕古文詞,及長益力。既而有慕於道,往從長沙公究王氏宗(1)。謂道類禪,又去扣於禪,久之,人稍許之,然文與道終兩無得也。賤而懶且直,故憚貴交似傲,與眾處不浼袒禓(2)似玩,人多病之,然傲與玩,亦終兩不得其情也。
生九歲,已能為乾祿文字,曠棄者十餘年,及悔學,又志迂闊,務博綜,取經史諸家,雖瑣至稗小,妄意窮及,每一思廢寢食,覽則圖譜滿席間。故今齒垂四十五矣,藉於學宮者二十有六年,食於二十人中(3)者十有三年,舉於鄉者八而不一售,人且爭笑之。而己不為動,洋洋居窮巷,僦數椽儲瓶粟者十年。一旦為少保胡公(4);羅致幕府,典文章,數赴而數辭,投筆出門。使折簡以招,臥不起,人爭愚而危之,而己深以為安。其後公愈折節,等布衣,留者蓋兩期,贈金以數百計,食魚而居廬,人爭榮機而安之,而己深以為危,至是,忽自覓死。人謂渭文士,且操潔,可無死。不知古文士以人幕操潔而死者眾矣,乃渭則自死,孰與人死之。渭為人度於義無所關時,輒疏縱不為儒縛,一涉義所否,乾恥詬,介穢廉,雖斷頭不可奪。故其死也,親莫制,友莫解焉。尤不善治生,死之日,至無以葬,獨餘收數千卷,浮磬二,研劍圖畫數,其所著詩若文若干篇而已。劍畫先托市於鄉人某,遺命促之以資葬,著稿先為友人某持去。
渭嘗曰:余讀旁書,自謂別有得於《首楞嚴》、《莊周》、《列禦寇》若《黃帝素問》諸編(5)倘假以歲月,更用繹?,當盡斥諸注者繆戾,摽其旨以示後人。而於《素問》一書,尤自信而深奇。將以比歲昏子婦,遂以母養付之,得盡游名山,起僵仆,逃外物,而今已矣。渭有過不肯掩,有不知恥以為知,斯言蓋不妄者。
初字文清,改文長。生正德辛巳(6)二月四日,夔州府同知諱鏓庶子也。生百日而公卒,養於嫡母苗宜人者十有四年。而夫人卒,依於伯兄諱淮者六年。為嘉靖庚子(7),始籍於學。試於鄉,蹶。贅於潘,婦翁薄也,地屬廣陽江。隨之客嶺外者二年。歸又二年,夏,伯兄死;冬,訟失其死業。又一年冬,潘死。明年秋,出僦居,始立學。又十年冬,客於幕,凡五年罷。又四年而死,為嘉靖乙丑(8)某月日,男子二:潘出,曰枚;繼出,曰杜,才四歲。其祖系散見先公大人志中,不書。葬之所,為山陰木柵,其日月不知也,亦不書。銘曰:
杼全嬰(9),疾完亮(10),可以無死,死傷諒(11)。兢系固(12),允收邕(13),可以無生,生何憑。畏溺而投早嗤渭(14),即髡而刺遲憐融(15)。孔微服(16),箕佯狂(17)。三復《蒸民》,愧彼“既明”(18)。
(1)長沙公:季本(1485—1563),字明德,號彭山,山陰人,曾任長沙府,為王陽明門人。王氏宗:指王陽明學說。王陽明即王守仁(1472—1528),明代哲學家、教育家。在明代中期以後,陽明學派影響很大。
(2)不浼袒褐:《孟子·公孫丑上》:“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浼(měi每),污染、玷污。袒裼(xī錫),赤身露體。此句意謂雖別人在旁邊赤身露體,也不以為意,不怕會被玷污。
(3)食於二人中:徐渭被錄取為山陰縣學生員。山陰縣學有廩膳生員二十人。
(4)少保胡公:即胡宗憲,明嘉靖年間(1522—1566)浙江巡撫,因抗擊倭寇有功,被加右都御史銜,後獲罪下獄死。
(5)《首楞嚴》:佛經名,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省稱《楞嚴經》。《莊周》:即《莊子》。《列禦寇》:即《列子》。《黃帝素問》:古醫書名。《隋書·經籍志》著錄。一名《黃帝內經素問》。書內記黃帝與岐伯相問答,故以《素問》為名。
(6)正德辛巳:1521年(明武宗正德十六年)。
(7)嘉靖庚子:1540年(明世宗嘉靖十九年)。
(8)嘉靖乙丑:1565年(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
(9)杼全嬰:杼,崔杼,戰國時齊臣。嬰,晏嬰。《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載:崔杼弒其君主,晏子開門而入,頭枕著屍體的大腿而哭,崔杼沒有殺他,而是放走了他,後來晏子與崔杼結盟。這裡是說崔杼成全了晏嬰的志節。
(10)疾完亮:亮,指晉代庚亮。《晉書·庚亮傳》:“王敦既有異志,內深忌亮,而外崇重之。亮憂懼,以疾去官。”
(11)諒:誠直,忠信。
(12)兢系固:兢,種兢。固,班固(公元32—92),東漢扶風安陵(今陝西鹹陽東北)人,字孟野,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後漢書·班固傳》:“衩,洛陽令種兢嘗行,固奴乾其車騎,吏推呼之,奴醉罵,兢大怒,畏憲不敢發,心銜之。及竇氏賓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獄中。”竇氏指竇憲。
(13)允收邕:允,王允;邕,蔡邕,均後漢人。《後漢書·蔡邕傳》:“及卓被誅,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嘆,有動於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陳辭謝。乞黥首刖足,繼成漢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邕遂死獄中。”
(14)渭:未詳,疑即作者自稱。
(15)既髡而刺遲憐融:融,馬融,東漢人。《後漢書·馬融傳》:“先是融有事忤大將軍梁冀旨,冀諷有司奏融在郡貪濁,免官,髡徙朔方。自刺不殊,得赦還。”
(16)孔微服:孔,孔子。《孟子·萬章上》:“孔子不悅於魯衛,遭宋桓司馬,將要而殺之。微服而過宋。”微服,為隱蔽身分而更換平民衣服,使人不識。
(17)箕佯狂:箕,箕子,殷紂王的伯叔父,另一說為紂王的庶兄。《史記·宋微子世家》:“紂為淫泆,箕子諫,不聽。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為人臣諫不聽而去,是彰君之惡而自說於民,吾不忍為也。’乃被髮佯狂而為奴。”
(18)《蒸民》:即《詩經·大雅·烝民》。周宣王命樊侯仲山甫築城於齊,尹吉甫作詩送行。詩有“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之語,謂仲山甫既明白事理,又有智慧,以保全他的一身。徐渭再三誦此詩句,自愧不能做到。
徐渭(1521—1593),字文長,初字文清,別號田水月、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九歲能文,二十歲成生員,屢應鄉試不中。胡宗憲總督浙江,招致幕府,管書記,得到器重。胡宗憲被捕,他一度發狂,數次自殺未遂。後因殺繼室入獄,被張元忭等援救出獄。晚年窮困潦倒,抑鬱而死。
徐渭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文學藝術家,他自己說:“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其文為唐宋派作家唐順之、茅坤所賞服,也被公安派作家袁宏道稱為“一掃近代蕪穢之習”。此外,他還是一位戲曲作家,他的《四聲猿》為湯顯祖所激賞。
張岱散文《自為墓志銘》
作品概況作品名稱:自為墓志銘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張岱
作品體裁:散文
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1),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年至五十,國破(2)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斷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常自評之,有七不可解:向以韋布(3)而上擬公侯,今以世家而下同乞丐,如此則貴賤紊矣,不可解一;產不及中人,而欲齊驅金谷(4),世頗多捷徑,而獨株守於陵(5),如此則貧富舛矣,不可解二;以書生而踐戎馬之場,以將軍而翻文章之府,如此則文武錯矣,不可解三;上陪玉帝而不諂,下陪悲田院(6)乞兒而不驕,如此則尊卑溷矣,不可解四;弱則唾面而肯自乾,強則單騎而能赴敵,如此則寬猛背矣,不可解五;爭利奪名,甘居人後,觀場遊戲,肯讓人先,如此則緩急謬矣,不可解六;博弈摴蒱(7),則不知勝負,啜茶嘗水,則能辨澠淄(8),如此則智愚雜矣,不可解七。有此七不可解,自且不解,安望人解?故稱之以富貴人可,稱之以貧賤人亦可;稱之以智慧人可,稱之以愚蠢人亦可;稱之以強項人(9)可,稱之以柔弱人亦可;稱之以卞急人可,稱之以懶散人亦可。學書不成,學劍不成,學節義不成,學文章不成,學仙學佛,學農學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為敗家子,為廢物,為頑民,為鈍秀才,為瞌睡漢,為死老魅也已矣。
初字宗子,人稱石公,即字石公。好著書,其所成者有《石匱書》、《張氏家譜》、《義烈傳》、《琅環文集》、《明易》、《大易用》、《史闕》、《四書遇》、《夢憶》、《說鈴》、《昌谷解》、《快園道古》、《傒囊十集》、《西湖夢尋》、《一卷冰雪文》行世。
生於萬曆丁酉(10)八月二十五日卯時,魯國相大滌翁之樹子也(11),母曰陶宜人。幼多痰疾,養於外大母馬太夫人者十年。外太祖雲谷公(12)宦兩廣,藏生牛黃丸盈數簏,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歲,食盡之而厥疾始廖。六歲時,大父雨若翁攜余之武林(13),遇眉公先生(14)跨一角鹿,為錢塘(15)遊客,對大父曰:“聞文孫善屬對,吾面試之。”指屏上李白騎鯨圖(16)曰:“太白騎鯨,採石江邊撈夜月(17)。”余應曰:“眉公跨鹿,錢塘縣裡打秋風。”眉公大笑起躍曰:“那得靈雋若此,吾小友也。”欲進余以千秋之業,豈料余之一事無成也哉?
甲申(18)以後,悠悠忽忽,既不能覓死,又不能聊生,白髮婆娑,猶視息人世。恐一旦溘先朝露,與草木同腐,因思古人如王無功、陶靖節、徐文長皆自作墓銘(19),余亦效顰為之。甫構思,覺人與文俱不佳,輟筆者再。雖然,第言吾之癖錯,則亦可傳也已。曾營生壙於項王里之雞頭山(20),友人李研齋題其壙曰:“嗚呼,有明著述鴻儒陶庵張長公之壙。”伯鸞高士,冢近要離(21),余故有取於項里也。明年,年躋七十,死與葬,其日月尚不知也,故不書。銘曰:
窮石崇,斗金谷(22)。盲卞和,獻荊玉(23)。老廉頗,戰涿鹿(24)。贗龍門,開史局(25)。饞東坡,餓孤竹(26)。五羖大夫,焉能自鬻(27)。空學陶潛,枉希梅福(28)。必也尋三外野人(29),方曉我之衷曲。
(1)茶淫橘虐:意即喜愛品茶和吃橘子。淫、虐都是過分地、無節制地品嘗和食用。
(2)國破:指1644年明朝的覆滅。
(3)韋布:韋帶布衣。韋帶為古代貧殘之人所系的無飾皮帶。布衣指平民所穿的粗陋衣服。這裡指平民身分。
(4)金谷: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北。晉代的石崇非常富有而又奢侈,他在這裡修建了一座非常富麗的別墅,世稱金谷園。這裡代指石崇。
(5)於陵:戰國時齊國的城邑,在今山東省鄒平縣東南。齊國的陳仲子曾經隱居此地。這裡是作者用以比喻自己過著隱居的生活。
(6)悲田院:也寫作卑田院。佛教以施貧為悲田,所以稱救濟貧民的機構為悲田院,後來又用以指乞丐聚居的地方。
(7)博弈摴蒱:博,六博,古代的一種棋戲。弈,圍棋。博弈,泛指下棋。摴蒱,博戲名,以擲骰決勝負。後泛稱賭博為摴蒱。
(8)澠淄:兩條河的名字。這兩條河均在山東省,傳說它們的水味不同,合到一起則難以辨別,惟春秋時齊國的易牙能分辨。見《列子·說符》。
(9)強項:不肯低頭,形容剛強正直、不屈服。
(10)萬曆丁酉:1597年(明神宗萬曆二十五年)。
(11)魯國相:魯,明藩王所封國名。國相,漢代的藩國,有國相這一官職負責該國的行政事務。張岱的父親曾任魯獻王的右長史,其職務相當於漢朝的國相,故說。大滌翁:張岱的父親,名張耀芳,字爾弢,號大滌。樹子:妻所生的兒子,區別於妾所生的兒子。
(12)外太祖:外曾祖父。雲谷:張岱的外曾祖父陶某的字或別號。
(13)雨若:張岱祖父張汝霖的字。武林:古代杭州的別稱。
(14)眉公:陳繼儒(1558—1639),字仲醇,號眉公,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的文學家、書畫家。
(15)錢塘:即今杭州市。歷史上曾在這裡設定縣一級行政機構。
(16)李白騎鯨:傳說李白曾騎著鯨魚遠遊海外仙島。
(17)採石:即采石磯,在今安徽省馬鞍山市長江東岸。相傳李白在這裡喝醉了酒,因喜愛江中的月影,便到江中撈月,以致溺水而死。
(18)甲申:1644年(明思宗崇禎十七年)。這一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進北京,明王朝覆滅;後清兵入關,奪取了政權。
(19)王無功:王績(585—644),字無功,隋唐之際的詩人,有《自作墓誌文》。陶靖節:陶淵明(365—427),名潛,字元亮,死後,人們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時期的大詩人,有《自祭文》。徐文長:徐渭(1521—1593),字文長,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代的文學家、書畫家,有《自為墓志銘》。
(20)生壙:生前預造的墓穴,項王里:即項里山,在紹興西南三十里,傳說項羽曾避仇於此,下有項羽祠。
(21)伯鸞:東漢的梁鴻,字伯鸞,博學有氣節,隱居不仕,所以稱他為高士。他很崇敬春秋時的刺客要離,所以要在死後埋葬在要離的墳墓附近。
(22)“窮石崇”二句:晉代的巨富石崇,曾在金谷園和王愷、羊琇等人鬥富。這裡張岱以窮石崇自比。
(23)“盲卞和”二句:卞和,春秋時楚國人。他在荊山中得到一塊璞,獻給楚厲王,厲王讓玉工辨識,說是石頭,以欺君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腳。後來楚武王即位,卞和再次獻璞,又按欺君之罪砍了他的右腳。等到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璞而哭,直哭到眼中流血。文王讓玉工將璞剖開,果然得到了寶玉。
(24)“老廉頗”二句:廉頗,戰國時趙國名將,後因趙王聽信讒言,被迫逃亡魏國。秦攻趙,趙王想重新起用廉頗,派人去魏國察看廉頗身體狀況,使者受了廉頗仇人的賄賂,回來報告說:廉頗老了。趙王說不再召還廉頗。涿鹿,今河北涿鹿縣,相傳是當年黃帝消滅蚩尤的地方。
(25)“贗龍門”二句:贗,假。龍門,地名,在今山西省河津縣。司馬遷出生在這裡,所以後人常以龍門代稱司馬遷。作者曾著一部紀傳體的明史,名《石匱書》。
(26)“饞東坡”二句:東坡,蘇軾的號。相傳蘇軾好吃,所以稱他為饞東坡。孤竹,指孤竹君的兩個兒子伯夷、叔齊,他們不贊成周武王伐紂,因此在周王朝建立後,不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
(27)五羖大夫:即百里奚,春秋時虞國人,晉滅虞,被虜,後又被楚國邊境老百姓抓走。秦穆公知道他很能幹,用五張羖羊的皮把他買來,相秦七年,使秦成為諸侯的霸主。人稱五羖大夫。
(28)梅福:字子真,西漢末壽春(今安徽壽縣)人。王莽專權,他棄家出走,傳說他後來成了仙人。
(29)三外野人:南宋詩人鄭思肖在宋亡後隱居吳下,自稱三外野人。
張岱(1597—1679),明末清初文學家。字宗子、石公,號陶庵,浙江山陰(今紹興)人,僑寓杭州。清兵南下,入山隱居著書。文筆清新,時雜詼諧,作品多寫山水景物、日常瑣事,不少作品表現其明亡後的懷舊感傷情緒。所著有《琅環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又有《石匱書》,現存《石匱書後集》,記載明朝末年崇禎年間(1628—1644)及南明王朝的史事。
翻譯
四川人張岱,他的號陶庵。年少時候是紈絝子弟,十分愛繁華的場所,喜歡住漂亮的房子,愛美麗的婢女來服侍,愛有精神的書童,愛穿鮮艷華麗的衣裳,經常吃美食,騎駿馬,家裡裝飾華麗的燈飾,愛觀看煙火,喜歡梨園的生活,喜歡吹鑼打鼓,愛好古董,喜歡種花養鳥,並且以喝茶吃橘來不定期日子,還是沉溺於詩書,辛勤勞動忙碌了大半生,全部都成了泡影成了夢幻。當張岱到了五十歲的時候,明朝滅亡了並且他也變得一無所有了,後來他就去了山里隱居起來了,所剩下的只有爛床、破茶几、壞的銅鼎、彈不了的琴,和幾本殘舊不堪的書、壞損的硯一塊而已。穿麻布衣吃素食,經常沒有飯吃至。想想二十年前,簡直就是兩個世界一樣。
經常自言自語的說,有七個問題是不可以解開的:以往都是從平民而上擬為公侯,而如今卻是從世家貶為同乞丐一般,如此則使貧富顛倒過來,不可理解之一;生產的糧食不如中土(既是:明朝時的漢族人),而且世俗之人都想有金谷那樣的生活,世上有很多的捷徑,並而有獨自的隱居在於陵山野里度過一生,如此一來便使貧富有了分歧了,不可理解之二;用書生來上戰場,用將軍來寫文章之類的事情,如此一來則使文武錯亂了,不可理解之三;從上官做到陪玉帝的時候不低落,自下和乞丐同住的時候不驕傲,如此一來則使尊卑的差異消失了,不可理解四之;軟弱時用唾液吐面而使得它自已乾那樣弱,強銳之時則可以單槍匹馬赴敵,如此一來則使不同時候強弱之間相違背了,不可理解之五;世人一時爭利奪名,一時甘居人後,觀場遊戲,肯讓別人先玩,如此一來則使緩急弄得有很大的誤差;不可理解之六;賭博擲骰,不知道勝負,一品茶或嘗一下水,就像辨出澠淄當中的哪一條河的水那樣難;如此一來則使智愚變得錯綜複雜了,不可理解之七。有這七個理解不透的,姑且不說自己來理解了,還能希望別人來解開嗎?所以稱它為富貴之人可以,稱它為貧賤也之人也行;稱它為智慧可以,稱它為愚蠢人也行;稱它為剛正不阿的人可以,稱它為柔弱的人也行;稱它為勤勞人可以,稱它為懶散的人也行。學習文科,學習武功,學禮節,學寫文章,求仙向佛,學農活學種花全都沒有成功,任隨旁人稱他是敗家子,是廢物,是頑民,是鈍秀才,是瞌睡漢,是死老魅等都江堰市已經成為了過去了。
張岱起初字宗子,人們稱他為石公,就字石公了。他喜歡撰寫著作,所寫成的有《石匱書》、《張氏家譜》、《義烈傳》、《琅擐(女字旁)文集》、《明易》、《大易用》、《史闕》、《四書遇》、《夢憶》、《說鈴》、《昌谷解》、《快園道古》、《傒囊十集》、《西湖夢尋》、《一卷冰雪文》流行於世。生於明萬曆丁酉八月二十五日卯時(1597年),魯藩王國相大滌公正妻所生的兒子,母親是陶宜人。幼時多次患有痰疾,被外祖母馬太夫人養育了十年。外曾祖父雲谷公在兩廣做官,有藏地產的牛黃丸數量極多(至數萬),從我剛開始學會在地上爬到16歲,吃光了這藥我的病才痊癒。六歲時,祖父雨若公帶著我到了杭州,遇到眉公先生騎著一隻馴鹿,他是錢塘遊客,對祖父說:“我聽說你的孫子擅長詩文對仗,我今當面試一試他。”他指著屏上的《李白騎鯨圖》說道:“太白騎鯨,採石江邊撈夜月。”我回答道:“眉公跨鹿,錢塘縣裡打秋風。”眉公先生大笑,起身跳下來,說道:“哪裡能找到像這樣聰明雋秀的,(當然)是我的小友了。”他希望我能努力多寫文章,哪裡料到我一事無成。
甲申年(1644年)之後,我悠閒懶散,神志恍惚,既不能尋死,又不能維持生活,白髮盤繞,仍然在人世間苟全活命。只怕有朝一日突然去逝,象草木一樣腐爛,因為想到古人如王績、陶潛、徐渭都自己寫作墓志銘,我也仿效他們寫一篇。剛想提筆構思,又覺得自己為人與文筆都不是很好,於是再三的拿起放下筆(思考)。即使如此,只是說一下我的癖好習慣,則是可以記載的。曾經在項王里的雞頭山營造自己的墓穴,朋友李研齋題為這一穴墓書寫道:“嗚呼有明著述鴻儒陶庵張長公之壙。”伯鸞這志趣品行高尚的人,他的墓在要離的墳墓附近,我因此在項里選擇墓地。 明年,我的年紀進入七十歲了,去世與下葬的日期還不知道,因此暫不記載。墓志銘上寫道:“ 晉代的巨富石崇,曾在王愷、羊琇等人鬥富。不明事理的卞和向楚王獻荊玉。年老的廉頗,在涿鹿於秦作戰。假託司馬遷開設史局。蘇東坡好吃,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五羖大夫百里奚,怎能自售其才能呢?空泛地學習陶潛,徒然地仰慕梅福。只得尋找三外野人鄭思肖那樣的隱士,才能知曉我難以吐露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