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田。古代天子、諸侯徵用民力耕種之田。 漢 蔡邕 《獨斷》:“王者耕耤田之別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明史·王錫袞傳》:“二月,帝再耕耤田。” 清 方苞 《聖主躬耕耤田頌》:“乃以仲春元辰,躬臨耤田,展事先農,秉耒三推,登台以觀,終畝於時。”
相關詞條
-
耤
耤,jíㄐㄧˊ 形聲。字從耒,從昔,昔亦聲。“昔”意為“往昔的”、“古昔的”、“從前的”。“耒”指“耒耜”,耕種的木製農具。“耒”與“昔”聯合起來表示“...
基本釋義 古籍解釋 -
耕耤禮
耕耤禮是禮制名。亦作“耕籍禮”、“耕藉禮”。中國古代帝王親耕田地的禮儀制度。
-
藉田
藉田亦作“籍田”、“耕田”。(1) 周代天子、諸侯徵用民力耕種的公田。周代村社被分割給各級貴族。村社內部的土地被分為公田和份地。公田是公室的田,其收穫物...
詞語解釋 “藉田”與“籍田”糾錯 -
田連仟伯
福德田 大田 畈田 園田 幽田 司田 耤田 祊田 塋田 蟶田 八識田...田連仟伯拼音:tián lián qiān bó解釋:田間小路接連不斷...“阡”,橫者稱“陌,形容田地方袤,接連不斷。 【注音...
-
《為顧美山賦五字田》
《為顧美山賦五字田》是宋朝著名文學家釋文珦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親耕
。”歷史 先農壇一畝三分地 關於耤田,有據可查的記載出現在商代,周代時出現了較為明確的制度描述。“耤”通“藉”,《史記》中又作“籍田”,《漢書》、《舊唐書》等作“藉田”,明清以後多寫作“耤田”。《說文解字》對“耤”字...
涵義 歷史 -
先秦經濟思想
》中很多論述。如《國語·晉語四》有“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治的人靠“貢”、“邑”、“田”租稅貢納來生活,務力的人則按時勞動服役...在古代一直受到重視。甲骨卜辭中有很多“受年”、“受黍”占卜和“觀黍”、“省田...
先秦經濟思想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殷商
基本簡介 商朝(公元前16世紀至前11世紀) 商族是居住在黃河下游的一個悠久的部落 商朝是繼夏朝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二個世襲制王朝...
基本簡介 歷史傳說 建立回顧 國號釋義 統治體制 -
商朝
簡介商朝疆域商朝(約前17世紀—前11世紀),因契被封於商(今河南商丘一帶),所以他的後世子孫商湯在亳建立的王朝稱為“商”。之後...
簡介 歷史 疆域 政治 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