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的原因
患者以學齡前兒童、孕婦、育齡婦女為最多,是世界上重要的營養缺乏病之一。根據1986年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的調查,在4747名學齡前兒童中,缺鐵性貧血的患者占59.1%,並以6個月至1歲的兒童患病率最高。1990年上海市對若干託兒所的調查,也表明幼兒患缺鐵性貧血較為普遍,約占被調查人數的30—40%。1984年秋,浙江省營養調查結果,在1035人的血紅蛋白中,有33.1%的人,處於鐵不足狀態。其中城市居民為51.9%,農民為40.1%,大學生為48.3%,城市小學生高達68.3%。又根據鐵攝入量的調查,浙江省各類人群的鐵攝入量,在18.0~88.3毫克之間,占供給量標準的180—736%。由此表明,從食物中的含鐵量來看,鐵源是相當充裕的。再從食物類別來看,鐵源主要來自植物性食物。但是,植物性食物的鐵,吸收率極低。如大米僅為1%,小麥為5%,菠菜和大豆為7%。相反,肉類和肝臟的吸收率較高,約為22%。如按食物中鐵的平均吸收率為10%計算,則平均每人每日吸收利用的鐵,僅為1.8~8.88毫克。當然,這種情況近年來有所改善,但被利用的鐵仍是不足的。因此,除了注意膳食中鐵的補充外,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必須進一步努力提高鐵的吸放和利用率。缺鐵性貧血的主要症狀
血紅蛋白是一種紅色的含鐵蛋白質,其中鐵的數量約占人體總含鐵量的70—80%。紅細胞的主要成分即是血紅蛋白。紅細胞運送氧的工作,便是靠血紅蛋白來完成的。鐵是一種變價元素,有四氧化三鐵、三氧化二鐵和氧化亞鐵三種。由於鐵從一種價態變為另一種價態時,需要消耗(或放出)的能量極少,因而是血液中氧的良好載體。當血液進入肺部後,紅細胞中的鐵與新鮮氧相結合,鐵便由低價變為高價;當血液進入到身體其他部位時,紅細胞中的鐵,則由高價變為低價,並釋放出氧。如果人體對鐵的攝入量不足,便會影響到血紅蛋白的合成,從而使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含量顯著減少,隨之紅細胞數目就減少。其結果,會使人體內的各細胞、組織供氧不足。此時,主要症狀表現為:①由於供氧不足,體內的血液更多地流向重要臟器,而那些暫時影響不大的臟器,例如皮膚、黏膜等的血管則開始收縮。於是常會出現皮膚、眼瞼內黏膜等變白。這種現象在口唇、指甲和耳垂等部分尤為明顯。②由於無法供給細胞足夠的氧,從而導致身體出現各種不適:呼吸急促、心跳加速、乏力、易疲勞、食慾減退以及嗜睡等。③缺鐵性貧血還容易造成腦內缺氧,影響正常思維,使思考能力變差、健忘以及經常出現頭暈、眼花、耳鳴等。對於2歲以內的嬰幼兒,還會直接影響到腦和身體的正常發育。此外,缺鐵還會影響到蛋白質的合成和能量的利用,損害人體的免疫機制,導致無機鹽和維生素代謝的紊亂,使鉛滯留,鎂、鈷、鋅的吸收量增加,血液內維生素C的含量減少,血小板的數目增多。也會引起體內藥物作用和代謝的變比,使尿中的琥珀酸和酮體的排泄量增加。缺鐵性貧血起病緩慢。當每天攝入的鐵數量不足時,並不會立即發生貧血,而是利用身體中貯備的鐵。當貯備的鐵用完,開始出現貧血的傾向時,也都不會立即出現上述症狀,甚至多數人連自我感覺都不明顯。當病人到醫院就診時,病情一般都已發展到了中度貧血。因此,經常注意鐵的補充,並使體內有一定數量鐵的貯備,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
鐵在人體中的分布、利用和損失
一個成年人,全身含鐵約3~5克,其中除了70~80%是以血紅蛋白的形式,存在於紅細胞中外,約10%分布在肌肉和其他細胞中,是酶的構成成分之一。還有一部分稱為貯備鐵,貯備在肝臟、脾臟、骨髓、腸和胎盤中,約占總量的15~20%。此外,還有少量的鐵,以與蛋白質相結合的形式,存在於血漿中,稱為血漿鐵,數量約為3毫克。紅細胞的壽命約為120天,最後在肝臟或脾臟中破裂。這樣,每天破裂的紅細胞數,約相當於紅細胞總數的1/120。同時,每天又有相同數量的新的紅細胞,由骨髓產生出來。因此,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紅細胞數,保持相對穩定。一般一天之內,人體中破壞和產生的紅細胞數,可達100億個左右,但人與人之間有一定差異。破壞(或死亡)了的紅細胞分解出來的鐵,轉變成血漿鐵,進入骨髓中後,再次用來生產新的紅細胞。肌肉和其他細胞中的鐵也是如此,細胞破裂後,變成血漿鐵,然後再用來合成新的細胞。因此,鐵與蛋白質、脂肪等其他營養素不同,除了因出血造成鐵的損失外,鐵在人體內並無消耗,而是循環利用。儘管如此,但仍然有極少量的鐵損失到身體外面,即每天脫落的腸黏膜、皮膚細胞以及毛髮中所含的鐵,平均約1毫克左右。成年男子為0.9毫克,女子為0.7毫克。因而每天需要從食物中吸收約1毫克的鐵,以資補充。又由於鐵的吸放率因食物而異,通常為10%左右,再加上安全係數,因此,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日膳食營養素供給量中鐵的攝取量,成年男子為12毫克,女子為18毫克,孕婦、乳母為28毫克。女子、孕婦、乳母因月經出血、胎兒成長和哺乳等原因,故每日攝取鐵的數量應較多。前已提及,缺鐵會引起紅細胞數減少,醫學上常用紅細胞計數的方法,來作為確定貧血的標準。一般,紅細胞數為400萬/立方毫米,血紅蛋白量在12%克以上者為正常。紅細胞數分別在300~400、200~300、100~200、100萬以下/立方毫米以及血紅蛋白在9~11、6~9、3~6、2克%以下者,分別被定為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貧血。
雖然在營養學會制訂的每日膳食營養素供給量中,對女性、孕婦、乳母等的攝取鐵量較男性為高,但由於女性的身材和飯量都較男子為小,因此在家庭中女子雖是吃同樣的食物,而攝入的鐵,不僅不高於男性,甚至還往往更低。孕婦在懷孕後,血量要增加20%,需要動用200~400毫克的鐵,同時胎兒成長以及分娩時的失血,也需要大量的鐵。乳母由於哺乳的需要,也要求攝入更多數量的鐵。但同樣道理她們所攝入的鐵,也往往達不到應有的數量。一般足月胎兒肝內貯存的鐵,可以供應6個月,早產兒僅夠供應3~4個月。又由於嬰幼兒生長迅速,5個月時體重就能增加1倍,1歲後能增加2倍,加之嬰幼兒的排泄量比成年人高出數倍,因而在出生後9~24個月期間,往往容易缺鐵。如不能及時添加含鐵多的輔食,貧血症狀還會延續很長時間。其他如大量出血或慢性出血者,患慢性疾病、發熱性疾病者,以及病理情況下鐵代謝異常者,也會出現缺鐵性貧血。
注意鐵的補充和提高鐵的吸收利用率
含鐵豐富的食物有動物肝臟(每百克含鐵52毫克)、動物全血(每百克含鐵15毫克)等。其他如肉類、淡菜、蝦米、蛋黃、黑木耳(乾)、海帶(乾)、芝麻、芝麻醬、大豆、南瓜子、西瓜子、芹菜、莧菜、菠菜、韭菜、萵筍、小米以及紅棗、紫葡萄、紅果、櫻桃等,含鐵都很豐富或較為豐富。經常食用,自能補充所需的鐵量。其次,用鐵鍋烹調食物也能補充鐵源。有人測定,放在玻璃器皿中烹調的炸醬麵中,100克炸醬麵含鐵僅3毫克;而鐵鍋烹調的,每100克含鐵高達87.5毫克。還有人做過這樣的試驗,用鐵鍋炒100克的蔥頭,加油加熱5分鐘後,炒熟的蔥頭中含鐵量增加了1~2倍。如果再加上鹽和醋,同樣加油加熱5分鐘,含鐵量提高到原來的15~19倍。根據計算,人的一生中,大約需從食物中,攝取相當於打一把菜刀的鐵。除上述外,設法提高鐵的吸收和利用率也是重要的。動物肝臟、血和肉中的鐵,是以血紅素形式存在的,最容易被吸收、消化,其吸收率一般為22%,最高可達25%。植物中所含的鐵,大多是以植酸鐵、草酸鐵等不溶性鹽的形式存在,所以難以被人吸收、利用,其吸收率一般在10%以下。
實驗證明,銅也參與人體的造血過程,並能夠影響鐵的吸收、運送和利用。人體缺銅時,會使腸道吸鐵量減少,使肝、腎、脾內的貯鐵量和血清鐵量降低;使組織內貯備鐵動員困難;使骨髓內鐵的利用發生困難,血紅蛋白的合成量減少;使晚幼紅細胞的發育受抑制,骨髓造血基地縮小;使成熟紅細胞半衰期縮短;使血漿鐵的更換率減少,清除率時間延長等。因此,在補充鐵的同時,還要適當地補充銅。含銅豐富的食物有豬肉、肝、芝麻、大豆、芋頭、馬鈴薯、山藥、青豆、小豆、綠豆、白菜、蘿蔔、油菜、芹菜、茄子等。維生素C也能促進腸內鐵的吸收。它可以使難以吸收的三價鐵,還原成容易吸收的二價鐵,還能使血漿輸鐵蛋白中的三價鐵離子還原成肝臟鐵蛋白的二價鐵離子。在膳食中如加入50毫克維生素C,便能將鐵的吸收率提高3~5倍。人奶內含乳糖和維生素C較多,有利於鐵的吸收。相反,牛奶中含磷較多,還含有某些容易與鐵結合的蛋白質,會影響、干擾鐵的吸收。所以6個月以前的嬰兒,最好以母乳餵養。
此外,鈷是維生素B12的組成成分,是形成紅細胞必不可少的物質。錳對骨髓造血反應有催化作用。鎳是血纖維蛋白溶酶的組成成分,具有刺激出血機能的作用,能促進紅細胞的再生。因此還要注意膳食平衡和食物多樣化,以保證這些元素的攝取。
缺鐵性貧血的食療方法
缺鐵性貧血是由於日常生活中鐵攝取量不足或腸胃吸收不良,致使體內缺少鐵質,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或由於反覆失血以及嚴重的腸寄生蟲病等所引起的貧血。其臨床表現為面色蒼白,倦怠無力,頭暈心悸,食欲不振及低熱等症狀。治療時,除適當補充鐵劑外,食物療法會收到更好的療效。常可選用以下食療處方。食療處方
方1:綠豆、紅棗各50克,紅糖10克。將前二者加水適量,煮到綠豆“開花”,紅棗脹圓後加紅糖,吃棗時去核連皮吃下。每日1次,2周為1療程。此方對過敏性紫癬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也有效。
蛋白質11.4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52.1克,熱能258 千卡,膳食纖維4.2克,胡蘿蔔素195微克,維生素B10.13毫克,維生素B20.1毫克,維生素C121.5毫克,維生素E5.87毫克,尼克酸1.5毫克,鉀581毫克,鈉2.2毫克,鈣52毫克,鐵3.9毫克,磷180毫克。
方2:黑木耳15克,紅棗50克,冰糖10克。先將木耳、紅棗溫水泡發洗淨,放入小碗,加水和冰糖隔水蒸1小時。吃木耳、紅棗,喝湯。每日2次,可常服食。
〔營養成分〕
蛋白質0.8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4.8 克,熱能167千卡,膳食纖維1.3克,胡蘿蔔素180微克,維生素B10.03毫克,維生素B20.05毫克,維生素Cl22毫克,維生素E1.52毫克,尼克酸0.5毫克,鉀195毫克,鈉1.9毫克,鈣16毫克,鐵1.4毫克,磷13毫克。方3:菠菜250克,粳米100克。將菠菜用沸水焯一下、切碎;粳米煮粥。粥成入菠菜,稍沸即可,每日服2次。
蛋白質14.5克,脂肪1.4克,碳水化合物84.7克,熱能408千卡,膳食纖維4.3克,胡蘿蔔素7300微克,維生素B10.32毫克,維生素B20.33毫克,維生素C80毫克,維生素E4.9毫克,尼克酸4.1毫克,鉀856毫克,鈉213.9毫克,鈣168毫克,鐵7.7毫克,磷217毫克。
方4:豬肝100克,菠菜200克,將新鮮豬肝切片。菠菜洗淨切段,先用沸水焯一下,濾出待用。鍋內水燒開後,放入少許薑片及鹽,再將肝和焯好的菠菜一起放入,水沸後肝熟,飲湯食肝及菜。
〔營養成分〕
蛋白質24.5克,脂肪4.1克,碳水化合物10.6克,熱能177千卡,膳食纖維3.4克,胡蘿蔔素5840微克,維生素A4972微克,維生素B10.29毫克,維生素B22.3毫克,維生素C84毫克,維生素E4.3毫克,尼克酸16.2毫克,鉀857毫克,鈉239毫克,鈣138毫克,鐵28.4毫克,磷404毫克。
方5:花生米(帶衣)20克,大棗30克,將大棗去核煮熟,與花生米共搗為泥。每日1劑,分3次,用大棗湯送下。
〔營養成分〕
蛋白質5.3克,脂肪9.0克,碳水化合物11.8克,熱能149千卡,膳食纖維1.7克,胡蘿蔔素78微克,維生
素B10.16毫克,維生素B20.05毫克,維生素C73.3毫克,維生素E3.9毫克,尼克酸3.9毫克,鉀230毫克,鈉1.1毫克,鈣1.4毫
克,鐵0.8毫克,磷72毫克。
方6:鮮菠菜250克,雞蛋一隻(約50克),先將菠菜洗淨。用沸水焯一下,濾出待用,雞蛋打入碗內。將水燒開,加入少許油鹽,將悼好的菠菜放入鍋內,並倒入攪好的雞蛋。飲湯食菠菜和蛋花,可常服用。
〔營養成分〕
蛋白質12.9克,脂肪6.3克,碳水化合物7.7克,熱能138乾卡,膳食纖維4.3克,胡蘿蔔素7300微克,
維生素A93微克,維生素B10.77毫克,維生素B20.54毫克,維生素C80毫克,維生素E4.8毫克,尼克酸1.6毫克,鉀838毫克,鈉
275.8毫克,鈣187毫克,鐵8.4毫克,磷209毫克。
方7:龍眼肉、大棗各30克。先將二者洗淨,大棗去核,共煮湯,20分鐘後取湯飲用。
〔營養成分〕
蛋白質1.8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7.4克,熱能119千卡,膳食纖維1.2克,胡蘿蔔素72微克,維生
素B10.02毫克,維生素B20.14毫克,維生素C73.3毫克,維生素E0.23毫克,尼克酸0.7毫克,鉀517毫克,鈉1.4毫克,鈣18毫
克,鐵0.6毫克,磷69毫克。
烹製方法
1.菠菜鴨血湯原料:菠菜80克、鴨血50克、嫩豆腐20克、枸杞20克
做法:先將鴨血、豆腐切成薄片。鍋中放少許油,放蔥末、薑末炒後,加入鴨血、豆腐翻炒片刻,然後加枸杞和適量清水。待水沸兩分鐘後,加菠菜和調料即可。
功效:該湯富含鐵、鈣、蛋白質和維生素,熱量較低,不僅可以糾正貧血,還有清火通便作用。
2.胡蘿蔔炒豬肝
原料:胡蘿蔔、豬肝各100克,水發黑木耳30克
做法:胡蘿蔔切成菱形,豬肝剔去筋膜,切片,用料酒、胡椒粉、鹽、澱粉拌一下。鍋中放油,將拌好的豬肝放入八分熱的油中過一下,變色盛出。然後炒姜、蒜,加胡蘿蔔、木耳翻炒,熟時放入豬肝。出鍋時放少許蒜苗或青椒絲,色香味更濃。
功效:這道菜益氣補血,適合血虛、面色萎黃者服用。
兒童預防缺鐵性貧血
1:媽媽在孕期、哺乳期要均衡營養,有意識地多吃含鐵高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雞蛋等,並且要經常定期檢查血色素,媽媽孕期發現貧血定要及時治療,以免寶寶因為先天性儲鐵不足而引起貧血。2:嬰兒出生4個月左右,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都應該逐步添加蛋黃、肝泥、魚泥、菜泥及鐵強化食品。在給寶寶吃含鐵食物的同時,最好也補充富含維生素C、果膠的水果,提高鐵的吸收率。
3:儘可能使用鐵鍋、鐵鏟給寶寶烹製食物,鐵質炊具在烹飪時會產生細小的鐵屑溶於食物當中,形成可溶性鐵鹽,容易被腸胃吸收。
4:多給寶寶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及時通過食物來補鐵。食物中的肝、腎、豆類、蛋黃、綠菜葉、水果、海帶含鐵量比較多,可以在日常飲食中多給寶寶食用。
5:早產兒、低體重兒、雙胞胎、多胞胎在出生後兩個月就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鐵劑,以防貧血。其他寶寶如果要補充鐵劑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實驗證明
銅也參與人體的造血過程,並能夠影響鐵的吸收、運送和利用。人體缺銅時,會使腸道吸鐵量減少,使肝、腎、脾內的貯鐵量和血清鐵量降低;使組織內貯備鐵動員困難;使骨髓內鐵的利用發生困難,血紅蛋白的合成量減少;使晚幼紅細胞的發育受抑制,骨髓造血基地縮小;使成熟紅細胞半衰期縮短;使血漿鐵的更換率減少,清除率時間延長等。因此,在補充鐵的同時,還要適當地補充銅。含銅豐富的食物有豬肉、肝、芝麻、大豆、芋頭、馬玲薯、山藥、青豆、小豆、綠豆、白菜、蘿蔔、油菜、芹菜、茄子等。維生素C也能促進腸內鐵的吸收。它可以使難以吸收的三價鐵,還原成容易吸收的二價鐵,還能使血漿輸鐵蛋白中的三價鐵離子還原成肝臟鐵蛋白的二價鐵離子。在膳食中如加入50毫克維生素C,便能將鐵的吸收率提高3~5倍。人奶內含乳糖和維生素C較多,有利於鐵的吸收。相反,牛奶中含磷較多,還含有某些容易與鐵結合的蛋白質,會影響、干擾鐵的吸收。所以6個月以前的嬰兒,最好以母乳餵養。此外,鈷是維生素B12的組成成分,是形成紅細胞必不可少的物質。錳對骨髓造血反應有催化作用。鎳是血纖維蛋白溶酶的組成成分,具有刺激出血機能的作用,能促進紅細胞的再生。因此還要注意膳食平衡和食物多樣化,以保證這些元素的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