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

【漢語拼音】zitongkuang
【英文名】Bornite
【拉丁文名】Bornitum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rnite
【歸經】心;肺經
【功能主治】鎮心利肺,降氣墜痰,續筋接骨。用於心煩不安,小兒易驚,肺熱咳嗽,肺癆咳血,骨折,扭傷,跌打損傷。
【考證】出自《藥性考》
【科目來源】硫化物類礦物
【藥用部位】斑銅礦的礦石
【生態環境】經常與其他含銅硫化礦物輝銅礦、黃銅礦等共生;產於多種成因的銅礦、銅鎳礦床。
【各家論】《藥性考》:鎮心利肺,降氣墜痰。火煅末用,可罨續筋骨折傷。
【資源分布】雲南、湖南、福建、廣西、湖北、四川、浙江、江西、陝西、河北等地均有產出。
礦物質特點
銅類礦物藥是以單質銅及銅化合物為主要有效成分的一類臨床套用十分廣泛的礦物藥,其種類較多,在臨床運用上一直受到歷代醫藥學家的重視。現概述如下。
藥性特點
1.多偏寒

2.多酸味
含銅礦物藥共9種,其中酸味者6味。故它們大都可外用收斂固澀,治療外傷出血、爛眼赤痛等。
3.多歸肝經
除了兩味無明顯歸經外,共7味藥歸肝經。可明目、定驚、祛風、殺蟲等肝經功效。
4.多具毒性
在9味藥中,有毒之品達8味,其中綠鹽屬於劇毒藥。一般都作外用,如口服的,劑量較小(<1g),並不可久服、多服,即使這樣內服也應慎重。
5.多主沉降
升降浮沉反映藥物的作用趨向性,說明藥物作用的性質。升降浮沉之性取決於其自身的特性,如四氣、五味、質地等,還與藥物的炮製和配伍有關。一般認為,味酸(澀)苦,性寒涼,種子、果實、礦物、貝殼等質地沉重者多主沉降;味辛甘,性溫熱,花、皮、枝等質輕者多主升浮。含銅礦物藥質地都沉重,藥性多偏寒,味多酸,其主治作用多為解毒、定驚、明目等功能。如扁青、銅綠、膽礬具有解毒作用,赤銅屑、扁青、空青、曾青、銅綠、綠鹽能夠明目。
效用特點

因歸肝經,而肝開竅於目,故能明目。如赤銅屑、扁青、空青、曾青、銅綠、綠鹽能夠明目。空青、曾青、銅綠藥性寒可清瀉肝火明目。《本草匯言》用赤銅屑“煎水洗目去弦障”,《日華子》日:“明目,治風眼”。扁青在《本經》中記載:“主目痛,明目”。《本草匯言》稱空青“去肝經風熱為最,故為治目神藥”,《別錄》曰:“益肝氣,療目赤痛”,《本經》記載:“主青盲、耳聾,明目”。《玉楸藥解》認為曾青可“明目退翳”。銅綠也能“主風爛淚出”(《藥性》)《嚴氏濟生方》、《瑞竹堂經驗方》、《聖濟總錄》、《衛生易簡方》均記載配方治療眼科疾患。綠鹽在古代是主要的眼科藥物,《新修本草》日:“主目赤淚出”,《海藥本草》用點眼“明目退翳”。
2.解毒
由於含銅礦物類藥屬寒者居多,可清熱解毒。扁青、銅綠、膽礬都有解毒功能。如扁青可以治癰腫,《本經》治“癰腫,金瘡不廖”。銅綠外用能解毒祛腐,《本草綱目》用治“惡瘡,疳瘡”,《聖濟總錄》用治風毒眼癢痛、眼瞼赤爛,《竇氏外科方》用治癰疽腫毒、膿頭不出,《簡便單方》用醋煮、酒調治楊梅毒瘡。膽礬既可以用治咽喉腫痛(《濟生方》),也可治牙疳、口瘡(《沈氏尊生》《簡便單方》),還能外用洗眼解毒收濕(《明目經驗方》),《直指方》單用蜜調消脫,用於痔瘡、腫毒。
3.接骨
《本草拾遺》謂赤銅屑:“主折傷,能焊人骨”。《日華子》曰:“接骨焊齒”。紫銅礦也可接骨續筋,“續筋骨罨”(《藥性考》)。
4.熄風
含銅礦物類藥多歸肝經,其許多可熄風、怯風。空青可涼肝去肝經風熱,曾青除了此作用外,能入足厥陰肝經祛風定驚。綠青、銅綠、膽礬均能祛風,主“吐風痰”,綠青“清涼重墜”可熄風鎮驚。
除了上述作用外,含銅礦物類藥還可活血利竅、斂瘡、殺蟲等功效,它們還通過一系列的配伍在臨床上發揮了更多的作用。含銅礦物類藥在古代中醫臨床上曾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現在仍然在臨床上運用。但是實踐告訴我們在現代社會中,離開了現代科技是萬萬行不通的。含銅礦物類藥必須在臨床的同時,運用現代技術,抓緊深入研究其有效成分、藥理作用及毒理等,從而使礦物藥的套用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南京210029。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江蘇南京210008。
藥理作用

動物實驗表明,酸棗仁可使小鼠、大鼠、家兔、貓、狗等多種動物自主活動減少,呈現安靜嗜眠狀態,並使小鼠對外界刺激反應退鈍。酸棗仁、遠志對閾下催眠量的戊巴比妥鈉呈現協向反應,可促進小鼠入睡。此二藥並能對抗士的寧或戊四氮所致的驚厥。琥珀酸為琥珀成分之一,具有中樞抑制作用,明顯減少小鼠自主活動,延長戊巴比妥鈉引起的小鼠睡眠時間,對大鼠聽源性驚厥、小鼠電驚厥以及士的寧等引起的藥物性驚厥均具有對抗仰用。據此推測琥珀的安神作用與琥珀酸有關。上述藥物的鎮靜、催眠、安定、抗驚厥作用。與中醫經典著作中安神藥具有“養精神、零魂魄”、“益智寧神”、“治恐怯怔忡”等論述相符。臨床用安神劑“磁朱丸”治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也取得一定療效。酸棗仁、琥珀酸對正常動物可以降溫,從而有利於神志的安定。
其他作用
遠志有祛痰作用,可能由其所含皂甙刺激胃黏膜,皮射性引起祛痰,多用於寒痰咳嗽。硃砂、磁石解毒明目,內服治療目暗不明,外用消瘡毒癰腫。硃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具防腐、抗真菌等作用。酸棗仁、硃砂斂汗生津,可治盜汗。柏子仁潤腸,可治便秘。
生藥材鑑定

本品為粒狀集合體,呈不規則塊狀。新鮮面呈古銅色,氧化面呈藍紫色斑狀錆色;不透明,金屬光澤。其中常夾有白色雜石,表面不平坦。體較重,質硬脆,氣、味均無。以塊大、古銅色斑紋多、無雜石者為佳。
顯微鑑別
反射偏光鏡下:新鮮面為粉紅至橙色反射色,很快變為淡紫色、紫羅藍色。非均質性弱(經常不能看出)。反射率21(伏黃)。
中藥化學鑑定
(1)取本品粉末約0.1g,加硝酸2ml,待激烈反應後,加水稀釋成5ml,使其溶解,濾過,濾液顯銅鹽的各種反應。參見“綠青”條。
(2)取本品粉要約0.1g,加稀硝酸2ml,使其溶解,濾過,濾液顯鐵鹽的各種反應。參見“鐵落”條。藥材基源
為硫化物類礦物斑銅礦的礦石。
中藥化學成分
主要為Cu5FeS4,基中銅63.24%,鐵11.20%,硫25.54%。其組成的變動範圍很大,常能與輝銅礦、黃銅礦成固容體結合,其他混入物最常見的是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