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學

醫藥學

醫藥學有數千年的歷史,有豐富的內容和寶貴的臨床經驗,是中國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總結,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對維護中國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了為世界各人的衛生事業作出貢獻。

起源

(圖)醫藥學醫藥學藏藥廣泛吸收、融合了中醫藥學

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人是通過物質生產活動。逐漸地了解和認識自然界的現象、性質和規律的。醫學知識是人們對疾病的過程和治療方法的認識。因此醫學的起源也離不開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

根據考古發掘的文物資料推斷,人類最初的疾病主要有齲齒、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動物咬傷、擊傷、刺傷及骨折等骨傷疾病,難產及新生兒夭折也十分常見,食物中毒、腸胃病、皮膚病等也是常見疾病。在與這些疾病的鬥爭過程中,原始人創造了最初的醫療方法,這也就是醫藥的起源。

在採集野果、種籽和挖取植物根莖的過程中,原始人類由於沒有經驗,不能辨別植物是否有毒,在飢不擇食的情況下,往往會誤食一些有毒的植物,引起腹瀉、嘔吐、昏迷,甚至導致死亡。經過長期的實踐,人類逐漸掌握了一些植物的形態和性能,了解到某些植物美味可口,而另一些卻苦澀難咽;有的植物有毒,有的植物無毒。人們將味美無毒的植物採集來作為食品,把有毒的植物用於製作毒藥、毒箭,射殺猛獸。

以後,人們又漸漸發現有時患病偶然食用了某種植物,病情就得到緩解,甚至痊癒。同時也發現有的植物儘管有毒,但是適量食用也可以收到治療疾病的效果。這樣,人類就逐步積累起了對植物藥的認識。

(圖)醫藥學醫藥學代表人物--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

古代史書中有關神農嘗百草的傳說記載,實際上就是對人們認識植物藥的實踐過程的反映。狩獵和漁業的發展,使原始人有了較多的肉類、魚類及蚌蛤類食物。漸漸地,人們了解到某些動物的脂肪、血液、內臟及骨骼、甲殼等的食用價值和治療作用,從而積累了一些動物藥知識。

以後,隨著採礦業的發展,人們對礦物的認識不斷加深,逐漸掌握了某些礦物的性能,從而發現一些礦物的治療作用,積累了有關礦物藥的一些知識。

在狩獵及尋找食物的過程中,會與野獸搏鬥或發生部族之間的爭鬥,因此外傷是很常見的。起初,人們只是隨便用樹葉、草莖、泥灰塗敷在傷口上,久而久之,發現某些植物的葉、莖對傷口有特殊的治療作用,從而發現了一些外用藥,積累了藥物外敷的經驗。當受外傷身體局部出現疼痛和腫脹時,人們會本能地用手在受傷部位撫摸。這些簡單的動作可以起到散瘀消腫、減輕疼痛的作用。這可以說是原始按摩法的起源。

(圖)醫藥學醫藥學

在外傷出血的情況下,人們會用手指在傷口周圍壓迫,或用泥土、搗爛的植物莖葉塗敷於傷口上。在這種下意識的簡單處置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某些植物具有止血作用,從而產生了最初的治療體表出血的方法。

在原始人開始使用火之後,逐漸發現在燒石取暖的過程中,因受寒濕引起的疾病得以減輕,從而開始有意識地用這種方法治療寒濕疼痛等症,這就是熱熨的起源。隨著生產工具的改進以及原始人類與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積累,人們逐漸掌握了用獸角、棘剌、甲殼、獸骨、魚刺等作為工具在人體上進行去除異物、開放膿腫、施行放血等外科手術。據考證,原始人曾用燧石刀切除膿腫或施行剖腹產、截肢、穿耳、穿鼻及穿顱術等外科手術。

關於醫藥學起源的問題。雖然缺乏確實可靠的資料。但是從古書記載和傳說來看,也大體可以說明這些問題。流傳比較廣泛的傳說,一個是關於伏羲的,如《帝王世紀》:“伏羲氏……畫八卦……乃嘗味百藥而制九針。以拯夭枉焉。”一個是關於神農的,如《史記。補三皇本紀》:神農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行醫藥。“

傳說中的伏羲是牧畜的發明者。神農是農業的發明者。牧畜是原始社會最初的物質生產活動,而農業的生產活動在我國出現也很早。這些都說明醫藥的起源是和人類的生產活動緊密相關的;此外還有關於燧人氏的傳說。如《禮緯。含文嘉》:“燧人氏始鑽木取火。炮生而熟。令人無腹疾。”說明了人類開始“用火”以後,與知道了熟食的同時,認識到飲食與腸胃疾病的關係。此後,由於農業生產的逐漸發展,隨著烹調技術的逐漸進步。就出現了“湯液”,隨著釀酒技術的發明,又出現“醪醴”。以上傳說,雖然具體的人和事都不盡可靠,但卻大體反映了人類生產活動的進步過程,和醫學知識獲得的關係。也證明了醫學知識起源於生產實踐這個結論的正確性。

總之。醫藥學的起源。和農業畜牧業的發展是分不開的,藥物療法起源於農產品的加工製作。針灸療法則和骨器(畜牧業的副產品)的製作有關。而砭石的套用。時間更早。很可能是在石器時代就出現了。

形成

(圖)醫藥學醫藥學

約在公元前5-3世紀,即戰國時期,直到秦漢時代完成,產生了中國醫學最早的一部醫書――“內經”。“內經”包括《靈樞》、《素問》兩部書,共18卷,162篇,它總結了秦漢以前的治療經驗和理論知識,它是無數醫家共同創造的結晶,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積累的經驗總結。歸納主要的論點:

(一)《內經》從整體觀念出發,用樸素的唯物論,即陰陽五行學說,臟腑經絡學說,作為說理工具,說明人體生理、病理現象,並指導疾病的診斷、治療。

(二)記載了運用望、聞、問、切四診來診察疾病的獨特方法。

(三)在疾病防治上提倡預防,早期治療,主張“治未病”。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臟腑之間,臟腑與體表之間有緊密的聯繫,強調人身是一個整體。

(四)在臨證上,確立了“辨證求因,審因論治”,因人、因地、因時制宜的辨證論治的原則。

總之,“內經”代表了當時中國醫學的巨大成就,並且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內經”一書引起世界許多國家醫學家的重視,部分內容相繼譯成日、英、德、法等國文字

在公元前2世紀,便已著成了中國第一部藥物學專書《神農本草經》 。該書除載有藥物365種(內有重複的18種,實得藥物347種)外,並總結和肯定了有關藥物方面的一些基本理論知識,從而奠定了我國藥物學的基礎。例如,將藥性分為寒、熱、溫、涼四性(此外尚有平性),將藥味分為酸、苦、甘、辛、鹹五味(此外尚有淡味)等。

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公元145-219年),認真總結了漢代以前有關防治疾病的豐富經驗,他“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繼承並發展了《內經》理論,著有《傷寒論》和《金匱要略》,這兩部專著的重大貢獻在於:①提出了運用理法方藥、辨證論治的治療原則,特別提出了六經辨證。②發展了方劑學,共363餘方,配伍十分嚴謹,藥味素練,療效顯著,至今仍為醫家所喜用。③在病因和發病學上,提出了經絡受邪入臟腑論點和血瘀、房室、外傷三因學說。從而使中醫理論和實踐經驗不斷豐富,使祖國醫學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後世稱張仲景為“醫聖”。

這一時期還湧現出象諄於意、華佗(公元141-208)等有名的醫家。特別是華佗,他精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外科尤為擅長。創用麻沸散,給患者麻醉後施行手術。反映了我國醫學於公元二世紀時,在麻醉方法和外科手術已有相當成就。在世界醫學史上也是罕見的。據記載他可以做三種手術:①施行剖腹擴創;②刮骨療毒;③腦外科等手術。他還創五禽戲,強調體育鍛鍊,以增強體質。認為“人體欲得勞動,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

發展

(圖)醫藥學醫藥學

從公元3-10世紀,即中國隋唐時期,醫藥學有了全面的發展,在脈學、病因、證候、臨床治療學等方面。出現了不少專著。如晉代著名醫學家王叔和著《脈學》十卷,進一步使脈學理論與方法系統化。對於病源的探討和證候的描述,到隋代已取得相當成就。巢元方(公元610年)等人集體編寫的“諸病源候論”,總結了晉魏以來的醫療和成就,就是這方面的代表著作。書中記述絛蟲病,認為是吃不熟的肉類所致,患漆瘡與人體的過敏體質有關,患某些傳染病是外界有害物質(乖戾之氣)所致;患麻風病有初、中、晚三期之分等內容共有50卷之多,反映了醫學理論和臨床實踐的進一步提高。

唐代偉大的醫學家孫思邈(公元581-682),他的學術思想在他的兩部巨著中有明確記載:

(一)《千金要方》共30卷,包括臨床各科、診斷、治療針灸,食療以及預防、衛生等各個方面。在這些記述中,有很多寶貴經驗,如避瘟方中多採用雄黃,硃砂作消毒藥品,治痢用白頭翁、苦參、黃連等。該書首列婦人方三卷,少小嬰孺方二卷。關於婦、兒病的特殊論述很詳。他第一個把婦、兒科從內科分離出來。

(二)《千金翼方》其內容以本草、傷寒中風、雜病和疼痛等記述尤為突出。該本收載了800多種藥物,並對其中200種的採集和炮製作了記述,補充了許多治療方法,以備臨床套用。書中還記載了印度等外來的醫學知識,表現了我國人民善於吸收和利用外來文化的優良傳統。

治療原則

(圖)醫藥學醫藥學

1.調整失調氣質

疾病的發生從根本上說是氣質的相對平衡受到破壞,因而發生熱、濕、寒、乾及乾熱、濕熱濕寒、乾寒和體液(數量和質量上)的異常變化所致。所以調整氣質,使體液恢復正常,是臨床治療的根本原則,它分為調整非體液型氣質失調和調整體液型氣質失調兩大治療原則。

調整非體液型氣質失調包括寒化、乾化、熱化、濕化等治則。

調整體液型氣質失調包括成熟致病體液和排瀉致病體液二種。它們是用於調整體液型氣質失調的治則。

2.表根慢急

表根,是用以概括和說明在一定範圍內,疾病的相對兩個方面及其內在聯繫的概念,“根”是對“表”而言,從疾病本身來說,病因是根,症狀是表。在治療時套用“表”、“根”的理論,則可幫助分析其主次慢急,並運用急則治表、慢則治根,或表根兼治的原則來指導臨床治療。在一般情況下,慢則治本,適用於病熱緩和的疾病及其某些慢性病,此類疾病以體液型氣質失調引起者為多。表症不急,治療當採用治根的辦法,即是研究或找出病質、主因、主證進行治療、除根,則表症自愈。或先治其根,後治其表,均屬慢則治根的範圍。這是維醫學辨證論治中的一般原則

3.助防祛邪

“防”指人體“太比艾提”即對疾病的防禦、抵抗能力。“邪”是病邪,主要是指各種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損害。防與邪是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疾病的發生、發展,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由防、邪雙方的力量強弱而決定的。邪勝則病進,防勝則病退。故治病的根本目的是改變防邪雙方的力量對比,使邪去防復,向有利於疾病痊癒的方向轉化。

4.七因定則

七因定則,即因時、因地、因人及因病種、病級、病期、病危等制定治則。也就是根據季節、地區、體質、年齡、性別及疾病的種類、原因、等級、分期、高峰期等的不同,而制定的治療方法。因為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是由各方面的內外因素決定的,故治病時應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區別對待,制定適宜的治則,確立相應的治法。這是維醫學整體觀念在治療上的體現。

5.及治防變

指為及時治療疾病,防止疾病轉化,而考慮的治療措施和用藥原則。疾病的發展過程,基本上是病邪與人體防禦能力的勝敗過程,邪勝則病進;人體防禦能力勝邪則病退。故及時治療,既可控制病情惡化,又免人體防禦能力過度損耗。

如:非體液型氣質失調疾病不及時治療時,可轉化為體液型氣質失調性疾病;體液型氣質失調疾病急發時,不能等待查清致病體液,更不能等待使致病體液成熟後,才能用主藥等大則。不然,這不但會錯過治療機會,而且會使氣質失調型疾病轉化為形狀改變型疾病,甚至結構損壞型疾病。由此可見,在臨床治療中,掌握時機,及早治療,以防病邪的發展和轉化,避免不良後果,是非常關鍵的。

診斷方法

(圖)醫藥學醫藥學

醫藥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逐步積累了一些獨特的診療方法。主要通過望診、聽診、問診、脈診、尿診、大便診、痰診等方法來觀察和了解疾病的變化,分析判斷疾病的癥結。

(一)望診:分為望形體、望口舌、望神態、望顏色和望呼吸。

望形體:大凡發育強壯,肌肉盈實,面紅潤澤,聲音有力皆為強壯;身體乾瘦,肌膚粗糙,面色黃白,胸膛窄小,發聲低微則為根基空虛。某些清瘦肌弛膚薄之人,多為乾性。頭圓頸粗腹大肢短之人多屬濕性。

(二)聽診:患者聲音之高低強弱,咳嗽輕重清濁,噯氣腹鳴之時間等均可提示病變情況。

(三)問診:通過談話了解病狀、病史。

(四)脈診:查脈方法與漢族中醫有些不同,即醫生的四個指頭在患者兩手腕的橈動脈處輕輕的按壓,獲得患者脈搏跳動的節律、強弱等異常變化,判斷疾病情況。診察脈搏的變化有動止、強弱、至數以及停止。時間的長短、軟硬、快慢、粗細、大小、無規律等10個類型。所謂動止,即搏動中忽然停止,強弱即脈搏有力無力,至數即一呼一吸脈搏跳動次數。每個類型又分3種,總計30種脈象。 把病態脈象大體分為鼠尾弱脈、鼠尾強脈、鋸齒脈、洪脈、蟲蠕脈、蟻走脈、雙峰脈、雙起脈(代脈)、震脈和促脈等。 脈搏與年齡、氣質、性別、胖瘦、季節、工作種類、生活條件、精神狀態的關係也不容忽視。

(五)尿診:尿診與脈診同等重要。 尿呈白色,為過量食用新鮮水果蔬菜;尿白而無沉澱,為膽液質引發疾病,大腦受熱;膽液質滑入腸內,發生炎症或潰瘍;尿呈粘性糊樣白色,為麻痹前兆,若厚沫浮於尿上,預示病情險惡。

(六)大便診:大便量少應考慮過多食用富營養而少纖維的食物,或膽道阻塞使腸內膽液不足,或胃腸機能衰弱使物質滯留結腸迴腸。量多也預示消化機能不良。便稀多由肝功能衰弱、腸系膜血脈衰弱引起。便色深預示膽液質亢盛。便血多因直腸潰瘍或痔瘡肛裂所致。

(七)痰診:痰色白系質液生。色黃是混有膽液之象。若同時體溫高則預示肺內有濁臭。痰濁綠系質液被燒灼。痰色褐亦如是。色赤系血液亢盛或呼吸道破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