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55年考入南開大學中文系本科。1959年畢業,分配到北京大學中文系工作至今。1961年評為助教,1979年升為講師,1986年評為副教授,任碩士研究生導師,1993年升為教授,1994年評為現代漢語方向。
研究方向
長期從事現代漢語方向教學研究。七十年代末以後,重點轉入漢語辭彙學、語義學、詞典學研究。
主要貢獻
學術成果
二十幾年來,撰寫專著四部,合編著作兩部,發表論文四十多篇。
著作
現代漢語辭彙(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詞的釋義(北京出版社,1986) 詞義的分析和描寫(語文出版社,1996) 漢語辭彙學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國家教委指定自學高考統編教材:現代漢語(撰寫辭彙部分,語文出版社,1991) 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教研室編教材:現代漢語(撰寫辭彙部分,商務印書館,1993)
論文
語詞的運用和偷換概念(《中學語文教學》1980、4) 關於假言判斷的一些問題(《中學語文教學》1980、11) 詞的釋義方式(《辭書研究》1980、2) 詞義和構成它的語素義的關係(《辭書研究》1981、3) 言語反義詞(《語文學習》1981、11) 名物詞的釋義(《辭書研究》1982、3) 表動作行為的詞意義的分析(《北京大學學報》1982、3) 語素“紅”結合能力分析(《語文研究》1983、2) 多義詞義項的關係(《辭書研究》1983、6) 表性狀詞的釋義(《語言學論叢》13輯,商務印書館,1984) “打”義分析(《詞典和詞典編纂的學問》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 構成成分分析和詞的釋義(《辭書研究》1988、1) 漢語表“紅”的顏色詞群分析(上下)(《語文研究》1988.3/1989.1) 詞典釋義的對比(《辭書研究》1990、1) 詞典釋義的特點和詞典學的地位(《辭書研究》1990、6) 漢語表眼睛活動的詞群(《中國語言學報》1995、6) 從“藝人”和“歌手”的不同說起(《語文建設》1991、6) 意義模糊的語素(《語文建設》1991、7) 合成詞中指人的語素(《語文建設》1991、12) 敬語如何表敬(《語文建設》1992、1) 詞的釋義方式剖析(上下)(《辭書研究》1992、1-2) 表名物詞義項劃分的一些問題(《辭書研究》1993、3) 《現代漢語詞典》對詞語釋義的貢獻(《辭書研究》1993、5) “看”和“看見”等詞義的同異和制約(《漢語學習》1993、5) 國語和方言詞群對比探索(《辭彙學新研究》語文出版社,1995) 詞義的單位和義項(《辭書研究》1995、1) 略論詞典釋義中的繼承和抄襲(《辭書研究》1995、3) 抄襲和借鑑(《辭書研究》1995、6) 關於概念義分析的形式化(《漢語學習》1995、6) “詞義成分-模式”分析(表動作行為的詞)(《漢語學習》1996、5) “詞義成分-模式”分析(表名物的詞)(《漢語學習》1997、1) “詞義成分-模式”分析(表性狀的詞)(《漢語學習》1997、3) 詞義單位的劃分(《漢語學習》1998、4) 詞義和詞的分布(《漢語學習》1999、1) 詞義的模糊性問題(《語言學論叢》十九輯,商務印書館,1997) 辨是非,揭醜行(《辭書研究》1997、3) 修訂本《現漢》的釋義(《語言文字套用》1997、2
科研項目
參加“中國現代科學全書”編寫工作,任《現代漢語辭彙學》卷主編。人大、政協、高級黨校有關單位發起組織這項工作。全書約700卷。
語言學家
語言學家是指以人類語言為研究對象,探索範圍包括語言的結構、語言的運用、語言的社會功能和歷史發展,以及其他與語言有關的問題,並且在這些方面有一定造詣的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