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稀疏](/img/4/401/nBnauM3XyYjN4kDN2ADN2AjM4QTMyUDOwEDMzQTNwAzMxAzLwQ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解釋:(物體、聲音等) 寬鬆;不稠密
例句:一棵稀疏的樹木。近義詞:稀少 反義詞:茂密在
![稀疏](/img/8/579/n5GcuM3X1QzN2ATOzUDMzIjN5QTMxEzNwQTMzQTNwAzMxAzL1A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詳細解釋
稀少 不茂盛。
《後漢書·龐參傳》:“ 三輔 山原曠遠,民庶稀疏,故縣丘城,可居者多。” 五代齊己《寒節日寄鄉友》詩:“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郭沫若《行路難》上篇一:“淺黃的沙地上長著些發一樣的稀疏的青草。”
猶言冷落,疏遠。
元季子安《粉蝶兒·題情》套曲:“這些時稀疎了詩賓和這酒朋,悶來時與誰同。”
解釋:(物體、聲音等)寬鬆;不稠密
在空間或時間上的間隔遠。
稀疏(xishu)
寬鬆;不稠密 一片稀疏的樹木
稀疏: [ xī shū ]
例句:
他長著稀疏的鬍子。
那位老人頭髮稀疏。
另外含義
同時,稀疏也有其數學概念,如稀疏編碼、稀疏矩陣等。
其【稀疏】這一數學概念的提出,可參考2010年10月的《新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