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性變化

詞類活用是古代漢語突出的語言現象,也是古今漢語語法重要差異之一。由於詞類活用在現代漢語中已經很少使用了,所以對現代人來說,閱讀古文最突出的障礙莫過於詞類活用。要透徹理解和分析詞類活用,首先要了解詞類,學會分析和判斷詞性。

如何分析詞性

詞性是詞在語法意義上的性別,它表示詞所屬的類別。古今漢語詞類的劃分沒有太大的差別,學會判斷詞性,對分析詞類活用和提高閱讀古書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它可以使我們掌握句子結構,確切地理解文章。例如:
①孔子之喪有自燕來觀者。舍於子夏氏。子夏曰:“聖人之葬人與?人之葬聖人也。子何觀焉?”(《禮記?檀弓上》)
②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與欲得,即《》所謂“理財正辭,禁民為非”者也。(《資治通鑑》)——周:周代。泉府:錢府。官:官府。售:賣出去。
例①的“與”是句尾語氣詞。全句的意思是孔子辦喪事的時候,有從燕國來觀看的人,住在子夏家裡。子夏說:“是聖人葬一般的人嗎?〔不是〕是一般的人葬聖人。你看什麼呢?”漢鄭玄注“與”為“及也”,解為連詞。這樣“聖人之葬人與人之葬聖人也”連為一句,意思就不通了。例②的“與”是動詞,“給予”。如理解為連詞,“收不售與欲得”連為一句,“不售與欲得”都成了收的對象,意思也不通了。
分析詞性的主要依據是看詞在句子的組合能力及其充當什麼成分,因此熟練掌握各類詞的組合能力及造句功能是正確判斷詞性的基礎。組合能力指某類詞可以跟什麼詞組合,不能跟什麼詞組合。例如副詞可以和形容詞組合(部分副詞可以和動詞組合),不能同名詞組合。介詞可以同名詞、代詞及名詞性詞組組合,不能同動詞組合等等。造句功能在句子中可以充當什麼成分。例如名詞在句子中可以充當主語、賓語、定語、狀語及判斷句的謂語,不能充當敘述句的謂語。連詞不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只能與名詞、動詞、形容詞組成詞組充當句子成分等。根據詞造句的功能,可以將詞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根據詞的組合關係,又可以將實詞分為名詞、代詞、動詞、形容詞、數量詞五類,將虛詞分為副詞、介詞、連詞、語氣詞、嘆詞五類。下面把各類詞的主要特點作一簡單介紹。
(一)名詞。表示人或事物名稱的詞。可以分為普通名詞、專有名詞、時間名詞、方位名詞四種。普通名詞如“人”、“妻”、“國”、“天下”、“兵”等。專有名詞如“江”(長江)、“河”(黃河)、《詩》(專指《詩經》)、“書”(專指《尚書》)、“劉備”、“戈”等。時間名詞如“今”、“昔”、“旦”、“暮”等。方位名詞如“東”、“西”、“南”、“北”、“中”、“內”、“外”等。名詞可以同形容詞、介詞、動詞、連詞等組合,在句中充當主語、賓語、狀語、定語、補語和判斷句謂語,一般不能與副詞組合。例如: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史記?項羽本紀》)——現在別人有大功卻去攻擊他,這樣做不符合道義。
“功”受形容詞“大”修辭,在句中作“有”的賓語。“義”前邊是否定副詞“不”,正說明“義”是名詞活用為動詞。
需要注意的是,古漢語名詞作狀語或補語常常不用介詞,例如:
①至天都側,從流石蛇行而上。(《游天都》)——到達天都峰旁邊,沿著光滑的石板象蛇一樣向上爬。
②西門豹簪筆磬折。(《西門豹治鄴》)——西門豹把筆插在頭髮上,象磬一樣彎著腰(恭敬地站在那裡)。
以上是名詞作狀語。
燕雀烏鵲,巢堂壇兮。(《楚辭?涉江》)——燕雀烏鵲,在堂前庭中築巢呵。巢:名詞活用為動詞。
④邴夏御齊。(《之戰》)——邴夏為齊侯駕車。
以上是名詞作補語。
(二)代詞。代替名詞、名詞性詞組成句子的詞。分為三類:①人稱代詞。②指示代詞。③疑問代詞。人稱代詞如“吾”、“爾”、“汝(女)”;指示代詞如“是”、“此”、“彼”、“茲”等。疑問代詞如“何”、“奚”、“焉”等。古漢語中有兩類比較特殊的代詞是現代漢語中沒有的。一類是無定代詞“或”和“莫”;一類是輔助性代詞“者”和“所”。例如: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報任安書》)——人本來就有一死,有的人死比泰山還重,有的人死比鴻毛還輕。
②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公輸》)——殺了我,宋國沒有人能防守,就可以去攻打了。
③在天者莫明於日月。(《天論》)——在天上的東西沒有什麼比日月更明亮。
例①的“或”是肯定性的無定代詞,意思是“有的人”。例②③是否定性的無定代詞;例②指代人,意思是“沒有什麼人”;例③指代事物,意思是“沒有什麼東西”。代詞的主要特點同名詞,一般可以在句中充當主語、賓語、及判斷句謂語。
(三)動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動作、行為以及變化的詞。根據動詞後面能否帶賓語,又細分為二類:①及物動詞,又叫“他動詞”、“外動詞”。它所表示的動作常常影響到發出動作者以外的人或事物。例如“被堅執銳”的“被”和“執”。②不及物詞,也叫“自動詞”、“內動詞”,它所表示的動作僅限於動作者自身,不以動作者以外的人或事物為對象。例如“生”、“死”、“行”等。根據動詞的作用又可以分成能願動詞和判斷動詞。能願動詞一般不能獨立作謂語,也不能帶賓語,經常附在其他動詞之前作狀語,表示可能。例如:
① 漢之賂遺王財物,不可勝言。(《張騫傳》)——漢王送給王的財物,不能說盡。
② 〔張騫〕從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欲。留歲余,還。並南山,欲從羌中,復為匈奴所得。(《張騫傳》)——張騫從月氏得大夏,終究沒有得到月氏明確的表示。主了一年多,就回國。沿著崑崙山,想從羌人居住的地方返回,又被匈奴抓住。
句中的“可”、“能”、“欲”都是能願動詞。
判斷動詞數量較少,多為後起。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是”字。“是”是現代漢語中最常用的判斷動詞,而在先秦漢語中,“是”作指示代詞而不作判斷動詞。例如: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老虎和犀牛跑出木籠。龜板和寶玉毀在匣子裡,這是誰的過錯呢?
“是”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在櫝中”這種情況。
古代漢語中常見的判斷動詞有“為”、“非”。“為”表判斷,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是”,“非”是“不為”的合音,常用在否定句中,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不是”。例如: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現在人家是切肉的刀和板,我們是任人宰割的魚和肉,為什麼去辭別呢?
②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齊桓晉文之事》)——為年老的人折個樹枝,告訴人說:“〔這種事〕我做不了”。這是不去做,不是不能做。
動詞在句中經常作謂語,也可以充當主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可以受副詞修飾,但不能與介詞結合。例:
①魏將龐涓聞之,去韓而歸,齊軍既已過而西矣。(《孫臏》)——魏將龐涓聽說齊軍攻魏的國都大梁,就離開韓國返回,這時齊軍已經越過國境向西推進了。
“聞”、“去”、“歸”、“過”在句中作謂語。“西”是名詞活用為動詞作謂語。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學習不可以停止。
“學”作主語。
③但欲求死,不服顧利害。(文天祥《指南錄後序》)——只願求死,不再顧念利害。
“死”作賓語。
④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詩經?魏風?伐檀》)——不出打獵,為什麼看到你家有懸掛著的貆啊。
“縣”是懸的本字,在句中作定語。
⑤信乃令軍中毋殺廣武君,有能生得之者購千金。(《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命令部隊不要殺廣武君,有能活捉他的獎賞千金。
“生”作狀語。
⑥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尚書?盤庚上》)——象大火在原野上燃燒,不能接近,難道還可以撲滅嗎?
“滅”作補語。
上述例句中,副詞修飾謂語的情況如例①的“既已”,例②的“但”、“不復”等。如果動詞前是介詞,那一定是省略了介詞賓語,這在下面介詞部分將談到。
(四)形容詞。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狀、性質、或者動作、行為、變化狀態的詞,在句中經常作定語、狀語、謂語。也能作主語、賓語。例如:
枕席而臥,則清泠之狀與日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鈷鉧潭西小丘記》)——鋪著枕席躺在那裡,清爽明淨的景色與眼睛交談,瀯瀯的流水聲與耳朵交談,悠然虛渺的境界與精神交談,深沉寧靜的狀態與心靈交談。枕席:名詞用作動詞,鋪著枕席。謀:謀劃,這裡指景物與人的五官交談。
“清泠”、“瀯瀯”、“悠然”、“虛”、“淵然”、“靜”作定語。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庖丁解牛》)——因此用了十九年可是刀刃就象剛在磨刀石上磨過的一樣鋒利。
“新”作狀語。
吾與徐公孰美?(《鄒忌諷齊王納諫》)——我與徐公哪一個漂亮?
“美”作謂語。
治亂,天邪?(《天論》)——安定與動亂是天決定的嗎?
“治亂”作主語。
形容詞作賓語時名詞意味很濃。例如
糴賤販貴。(楊惲《報孫會宗書》)——買賤〔的東西〕,賣貴〔的東西〕。
形容詞可以受副詞修飾。例如: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師說》)——因此聰明的人更加聰明,愚笨的人更加愚笨。
副詞“益”修飾形容詞“聖”、“愚”。
(五)數量詞。數量詞是表示事物數目與單位的詞,在句中可以作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這同現代漢語基本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古漢語表動量的數詞一般放在動詞之前作狀語。例如:
有奇景若此,前未一探,茲游快且愧矣。(《游天都》)——有這樣奇異的景象,上次沒有探訪一下,這次遊覽又快慰又慚愧。
(六)副詞。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性質、狀態的程度、範圍、時間等的詞。副詞能修飾動詞、形容詞,不能修飾名詞、代詞、數量詞。在句中經常充當狀語,也作補語。例如:
①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許弗許。(《鄭伯克段於鄢》)——〔武姜〕喜愛共叔段,想立他為太子。屢次向武公請求,武公不答應。
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察魚鱉,其尤深者見蛟龍。(《論衡?別通》)——到淺的水流中去的人能見到小蝦,到稍深一些水流中去就能見到魚客,到最深的水流中去就能見到蛟龍。
③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鄒忌諷齊王納諫》)——您美極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甚”作補語。
(七)介詞。與名詞、代詞及某些名詞性詞組結合,組成介詞結構,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向、對象、處所、時間等意義的詞。根據介詞結構的意義和它們與中心語的關係,可以分為時地介詞、原因介詞、方式介詞、人事介詞四種。介詞結構主要充當句子的狀語和補語。
①若之何以病敗君之大事也。(《鞌之戰》)——怎么能因為受傷使國君戰事失敗呢?
②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五蠹》)——現在想用先王的政治措施治理當世的百姓,都是守株待兔一類的事情。
③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報任安書》)——我所以暗自忍辱苟活下來,幽禁在污穢的監獄之中而不自殺,是因為我遺憾我的心愿沒有完全實現,這樣鄙賤無知地死去,我的文章著述便不能傳揚到後世。
④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為早與之絕。(《赤壁之戰》)——若能用您的眾將士與曹操的勢力相抗衡,不如早與曹操斷絕關係。
例①“以病”作狀語,表原因。例②的“以先王之政”作狀語,表憑藉。例③“於糞土之中”作補語,表處所;“於後世”作補語,表時間。例④的“以吳、越之眾”和“與中國”都作狀語,前者表憑藉,後者表對象。
古漢語介詞中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介詞同時又作連詞,有的較難區別,如“與”:
①夫仆與李陵俱居門下,素非能相善也。(《報任安書》)——我與李陵一起在宮中供職,平素相互之間沒有很深的關係。
②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孫子兵法》)——道就是使百姓和君主同心協力。
例① 的“與”是連詞,“與”前後人物在句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顛倒後意思不變。例②的“與”是介詞,“民”是受令的對象,又是“同意”的主動者。如果“民”與“上”位置顛倒,意思就全變了。
介詞“以”的後邊如果省略了賓語,有時也易與連詞相混。
①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輪朱殷。(《鞌之戰》)——從開始交戰,箭就射進了我的手和肘,我折斷了箭繼續駕車,車左邊的輪都被鮮血染紅了。
②(於)嵩又取架上諸書,試以問(張)巡。(《〈張中丞傳〉後敘》)——於嵩又取架上的那些書,試著用它們來考問張巡。
例①的“以”是連詞,連線兩個動作。如果認為是介詞,就一定是後邊省略了賓語“之”,但加上“之”寫成“余折以之御”,“之”指代不明,語義不通。例②的“以”後邊加上“之”,“以之問”意思通順,如不加,意思反倒不完善,所以例②的“以”是介詞。
此外,還要注意介詞賓語前置與省略的情況,這將在第九章“怎樣分析句子”中談到,可參見。
(八)連詞。用來連線各類實詞、詞組成分句的詞。根據連詞所表示的關係,可以分為聯合連詞、偏正連詞。表聯合關係又可分為並列連詞、遞進連詞、選擇連詞、承接連詞四類。表偏正關係的又分為讓步轉折連詞、因果連詞、假設連詞、條件連詞、目的連詞等。這些都需要通過體會上下文來確定。
(九)語氣詞。表示各種語氣的詞。根據其在句子的位置,可以分為句首、句中、句尾語氣詞之類。根據其在句中的作用,可以分為表陳述、祈使、疑問、感嘆、提頓、推測等。
(十)嘆詞。表示感嘆或呼喚應答的詞。不同別的詞發生組合關係。有時單獨一個嘆詞就可以成為一個句子。
在上述十類詞中,重點掌握名詞、動詞、形容詞與副詞、介詞、連詞,尤其是動詞與形容詞、介詞與連詞。要抓住各類詞的主要特點,例如看能否與介詞、副詞結合就可以判斷是名詞還是形容詞或動詞。如能否帶賓語,就可以把名詞與及物動詞區別開來(形容詞帶賓語都屬於活用為動詞);是充當敘述句謂語還是描寫句謂語,就可以把形容詞與不及物動詞區別開來。連詞與介詞有時較難分辨,常常要結合上下文的意義去判斷。下面分析幾個例詞。

①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子路從而後》)——(我們的)政治主張行不通,已經了解這一點了。
②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齊桓晉文之事》)——因此賢明的君主制定老百姓應有的產業,一定讓他們對上足夠事奉父母,對下足夠養育妻子和兒女。豐年終身飽,荒年免於死亡,然後督促他們作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隨他是很容易的。
③宋何罪之有?(《公輸》)——宋國有什麼罪?
④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論衡?實知》)——不學習自己就了解,不問人自己就明白,古今的事情中沒有這樣的。
例①有兩個“之”。第一個前接名詞、後接動詞性詞組“不行”是連詞,連線主語和謂語,構成偏正詞組在句中作賓語的外位語,第二個“之”上接動詞,作賓語,是代詞,代“道之不行”這種情況。例②有四個“之”。第一個上接名詞“民”,下接名詞“產”,是連詞,連線定語與中心語;第二個上接連詞“而”,下接名詞“善”(形容詞活用),是動詞;第三個上接名詞“民”,下接動詞“從”,是連詞,作用同“道之不行”的“之”;第四個上接動詞“從”,下接語氣詞“也”,是代詞,代“明君”。例③的“之”上接名詞“何罪”,下接動詞“有”。“何罪”與“有”不構成主謂關係,“之”是代詞,復指前置賓語“何罪”。例④的“之”上接否定副詞,下接動詞“有”,是代詞,代前面的情況作“有”的前置賓語。

①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五蠹》)——古時候男子不耕田草木果實就足夠吃了。
②故飢歲之春,幼弟不餉,穰歲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愛過客也,多少之實異也。(《五蠹》)——所以災年的春天,對年幼的弟弟也不給食物,豐年的秋天,對疏遠的客人也一定給他食物吃。這不是疏遠親骨肉而愛路過的客人,而是果實多少不同〔造成〕的。
倉府兩實,國強。(《商君書?去強》)——糧倉和府庫都充實,國家就強大。
④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舊唐書?魏徵傳》)——有好開頭的確實很多,能貫徹到底的大概很少。
⑤實無反心。(《史記?李斯列傳》)——確實沒有反叛之心。
例①的“實”由連詞“之”與名詞“草木”相接,在句中作主語,是名詞。例②由連詞“之”與形容詞“多少”相接,也是名詞。例③上接數詞,在句中作謂語,是形容詞。例④的“實”下接形容詞“繁”是副詞。例⑤的“實”是下接動詞,是副詞。

①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我聽說聰明的人考慮一千次,一定有一次失誤;愚笨的人考慮一千次,一定有一次收穫。
②古明主必其誅也。(《五蠹》)——所以賢明的君主一定實行他的懲罰。
例①的兩個“必”都是上接名詞結構,下接動詞“有”,是副詞。例②的“必”上接名詞,下接名詞性詞組,用作動詞。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太厲害了,你的不聰明。
②太后曰:“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曰:“甚於婦人”。(《觸龍說趙太后》)——太后說:“男人也疼愛自己的小兒子嗎?”(觸龍)回答說:“比女人還厲害”。
例①的“甚”作描寫句謂語,是形容詞。例②的“甚”下接表比較的介詞結構補語,也是形容詞。
有時從詞的語法動能上不能判斷詞性,就要結合詞在上下文中的意義分析。例如:

①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左傳?宣公二年》)——穿好朝服準備上朝,因時間還早,(就)坐在那裡打瞌睡。
②早救之,孰與晚救之便。(《戰國策?齊策》)——早點救韓國,比晚救韓國哪樣更合適。孰與:表比較選擇。便:適宜。
③雲雨未諧,早被東風吹散。(秦觀詞《阮郎歸》之一)——早:已經。
例①受副詞“尚”修飾,例②修飾動詞“救”,都是形容詞。例③修飾動詞“吹”,是副詞。例②例③形式類似,為什麼一個是形容詞,一個是副詞呢?這就要結合詞義考察了。例②意義是時間早,還可以受副詞修飾(如例①)所以是形容詞。例③的意義是“已經”,不能再受副詞修飾,所以是副詞。

子適衛(《論語?衛靈公》)——孔子到衛國。
②時已過午奴僕適至。(《游天都》)——時間已過了中午,奴僕剛好趕到。
③今棄擊罋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諫逐客書》)——現在拋棄秦國的音樂而取異國的音樂,這樣做是什麼原因?〔只求〕眼前快樂,聽起來舒暢罷了。擊罋叩缶、彈箏:這裡指代秦國音樂。鄭衛韶虞:這裡指異國音樂。
例①的“適”下接名詞“衛”,是動詞。而例②例③的“適”下面接的都是動詞,但例②的是副詞,例③的是形容詞,這就是“適”在上下文中的意義不同造成的。例②的“適”是修飾動詞,所以是副詞。例③的“適”是說明“何也”的,“觀”是“適”的補語,所以“適”是形容詞。

①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巫山?巫峽》)——有時候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到達江陵,即使騎著快馬,駕著長風,也算不上快的。
②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蠹》)——因此聖人不要求遵循古法,不效法成規。
③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囑託我做文章來記載它。
④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諫逐客書》)——這四位君主〔的功業〕,都憑藉著從別的諸侯國到秦過作官的人的力量。
⑤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平坦而又近的地方,遊玩的人就多,險要而又遠的地方,遊玩的人就少。
⑥齊使者為梁、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齊使以為齊。(《孫臏》)——齊國的使臣到魏國,孫臏以受刑罪犯的身份偷偷地去拜見,勸說齊使。齊使認為他有特別的才能,偷偷用車載著他到了齊國。
⑦於是乃以田忌為將,而孫子為師。(《孫臏》)——因此就拜田忌為大將,而拜孫子為軍師。
⑧富國以農,而貴文學之士。(《五蠹》)——憑藉著農業使國家富強,可是卻重視讀書的人。
⑨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齊桓晉文之事》)——五畝大的田宅,在周圍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能穿上帛制的衣服了。
⑩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論語?先進》)——因為我年紀比你們大些,沒人用我了。
○11子欲知其以乎?(《柳宗元?雜說》)
○12苟粟多而財有餘,何為而不成?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則勝。(《論積貯疏》)——如果糧食多並且財富有餘,乾什麼不能成功?用來攻城就能占領,用來守城就能穩固,用來打仗就能取勝。
例①的“以”上接副詞,下接形容詞。例②的上下是代名詞,但“是”與“聖人”不是並列關係,所以“以”是介詞,“是以”即“以是”。例③的“以”上下都是動賓結構,是連詞。例④的“以”上接副詞,下接名詞性詞組,是動詞。例⑤的兩個“以”接的都是形容詞,是連詞。例⑥第一個“以”上下都接名詞,不構成並列關係,並且“以刑徒”與“見”關係緊靠,是介詞,表身份。第二個“以”上接名詞,下接動詞,既不是連詞,也不是介詞,而是動詞,“認為”,其後省略了賓語“著”。例⑦的“以”後邊帶賓語“田忌”,“田忌”又是“為”的主語,所以“以”是動詞“用”。例⑧的“以”下接名詞,上接動賓詞組,正處於動詞向介詞過渡之間。所以可作介詞,也可以作動詞。而例⑨的“以”則少動詞性,是介詞。例⑩的第二個“以”,下接語氣詞,上接代詞和副詞,是動詞。例○11的上接指示代詞和動詞,是名詞。例○12的三個“以”,下邊都是接動詞,按結構是連詞,但從文意上看,“以”後省略了賓語“之”,所以仍是介詞。如作為連詞文意就不通暢了。

①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師說》)——老師與弟子年紀相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相似。
②夸父與日同走。(《夸父逐日》)——夸父跟太陽賽跑。
③屈完與諸侯盟。(《齊桓公伐楚》)——屈完跟諸侯訂立盟約。
④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謀攻》)——知道什麼仗可以打和什麼仗不可以打的,就能取得勝利。
⑤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鴻門宴》)——項王說:“壯士,賜給他一斗酒”。〔手下的人〕就給他一斗酒。
例①、例②、例③的“與”前後連線的都是名詞,但例①的“與”是連詞,例②、例③的是介詞。原因是前後兩個名詞的地位不同,或主動發出動作與被動附和動作不同。如果“與”前後的名詞顛倒過來,意義也不變,則是連詞,否則就是介詞。例④的前後接動詞詞組,且可以換位置,是連詞。例⑤上接副詞,後邊接的只有名詞,是動詞。“與”前接名詞,後接動詞的多是介詞,文意上省略了介詞賓語。例如《孫臏》:“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鄒忌諷齊王納諫》:“客從外來,與坐談”。因此,“與”主要注意辨別例①、②、③時的情況。
二.如何分析詞類活用
要分析詞類活用,首先明確詞類活用的概念。
詞類是根據詞的語法意義和語法功能而劃分的類別。雖然古代漢語各類詞的語法意義和語法功能與現代漢語基本一致,比如名詞經常作主語、賓語、定語,動詞經常作謂語,形容詞經常作定語、狀語、謂語等等,但在古代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又可以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當其他類別的詞,詞的這種臨時的靈活運用,就叫做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中最需要注意掌握的是名詞、形容詞等活用作動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三種情況。
(一)名詞、形容詞等活用作動詞
1.名詞活用為動詞
策蹇驢,囊圖書。(《中山狼傳》)
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
③ 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齊桓晉文之事》)
④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論語?顏淵》)
⑤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齊桓晉文之事》)
⑥ 遙望老子杖藜而來,鬚眉皓然,衣冠閒雅,蓋有道者也。(《中山狼傳》)
⑦ 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中山狼傳》)
⑧ 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韓信拜將》)
⑨ 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中山狼傳》)
⑩ 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孟子?藤文公下》)
例句①的“策”、“囊”本是名詞,鞭子、口袋,句中活用為動詞,意思是用鞭子趕、用口袋裝。例句②的“水”本是名詞,句中活用為動詞,意思是游泳。例句③的“王”本來都是名詞,大王。第二個活用為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