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縣

大田縣

大田縣,古屬延平府,別稱“岩城”,位於福建省中部,戴雲山脈西側,設縣始於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距今已有480多年歷史。全縣土地面積2294平方公里,轄6個鄉、12個鎮,266個行政村和8個居委會,總人口42萬人。 自然實體為“九山半水半分田”,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75座,森林覆蓋率達70.1%,峰巒疊嶂、山峻水秀,是閩江、九龍江、晉江三大水系支流的發源地,是福建省12個重點生態功能區之一。 該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常青,溫濕適中。年平均氣溫15.3--19.6℃,無霜期280~300天,年降水量1491~1809毫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適於發展農、林和畜牧業。農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茶葉、大豆、甘蔗、花生;林以松杉為主。

基本信息

建置沿革

縣域,周至元朝先後隸屬七閩地、吳越地、閩中郡、江南東道福州、福建路南劍州、福建道延平府;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建縣,隸屬延平府;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改屬永春州;民國時期屬福建南路道、廈門道和仙遊、龍巖、永安等專署;大田1949年9月6日後,先後隸屬永安、晉江和三明專區,1983年三明專區改市後屬三明市。  

大田全景圖 大田全景圖

大田境內,新石器時代便有人類活動。夏屬揚州地。周屬七閩地。秦屬閩中郡。漢為南平地。唐屬江南東道福州,南唐歸劍州。宋隸南劍州。元歸福建道延平路。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建縣時,隸屬延平府。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永春縣升為永春州,大田縣隸屬永春州。

民國元年(1912年),福建省實行省、道、縣三級地方政制,大田縣隸屬南路道。民國3年南路道改稱廈門道,大田縣仍隸屬之。

民國16年,廢道,福建省實行省、縣二級地方政制,大田縣直屬福建省。

民國22年11月,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大田縣隸屬興泉省。

民國23年7月,實行行政督察專員制度,設定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全省劃分為10個行政督察區,大田縣隸屬第四區(區署在仙遊)。

民國24年10月,全省改劃為7個行政督察區;民國32年,全省又改劃為8個行政督察區,大田縣隸屬第六區(區署在龍巖)。

夜幕下的岩城 夜幕下的岩城

民國35年1月,全省劃為9個行政督察區,大田縣隸屬第九區(區署在永安)。

民國36年4月至38年9月5日,全省行政區劃重新調整設7個行政督察區,大田縣隸屬第六區(區署在永安)。

1949年8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全省行政區劃為8個專區、2個市,大田縣劃歸福建省第七行政督察區(區署在永安)。

1949年9月6日大田解放,隸屬永安地區專員公署。

1956年6月,永安地區專員公署撤消,大田縣改屬晉江地區專員公署。

1963年3月,設三明地區專員公署,大田縣改屬之。

1983年7月,撤消三明地區專員公署,設三明市,大田縣隸屬之。  

行政區劃

明嘉靖十四年(1535)割尤溪縣14個都、永安縣1個都、漳平縣1個裡10社,德化縣1個團置縣,歷屬延平府、永春州、廈門道。1949年9月6日解放,歷屬永安專區、晉江專區、三明專區(地區)、三明市。

1995年,大田縣轄均溪鎮、上京鎮、廣平鎮、早興鄉、石牌鄉、屏山鄉、吳山鄉、濟陽鄉、武陵鄉、謝洋鄉、桃源鄉、太華鄉、建設鄉、奇韜鄉、文江鄉、梅山鄉、湖美鄉、前坪鄉,1個居委會、205個村委會。

2018年,大田縣轄12個鎮、6個鄉:均溪鎮、上京鎮、廣平鎮、桃源鎮、太華鎮、建設鎮、石牌鎮、奇韜鎮、華興鎮、吳山鎮、梅山鎮、   文江鎮、   屏山鄉、濟陽鄉、武陵鄉、謝洋鄉、湖美鄉、前坪鄉。  

人口情況

閩湖之美----湖美庫區 閩湖之美----湖美庫區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31019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均溪鎮 70784、 石牌鎮 15393 、上京鎮 23430、 廣平鎮 34496 、桃源鎮 17832 、太華鎮 30446 、建設鎮 21419 、奇韜鎮 12555 、華興鄉 9403 、屏山鄉 11039 、吳山鄉 7807 、濟陽鄉 6735 、武陵鄉 9396 、謝洋鄉 6085、 文江鄉 16493 、梅山鄉 20042 、湖美鄉 11526、 前坪鄉 6138。

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中國高山茶之鄉---大田歡迎您 中國高山茶之鄉---大田歡迎您

自然條件為“九山半水半分田”。地形屬山區丘陵地帶,山巒蜿蜒,高峰峻立,溝澗密布。地勢大致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東西寬57公里,南北長75公里。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75座,最高處為南端的大仙峰,海拔1553.4米,最低處為北部的文江溪下遊河谷,海拔不到200米。境內溪流縱橫,河網密布,是閩江、九龍江、晉江三大水系支流的發源地之一。  

氣候

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3~19.6℃,年平均降雨量1491.7~1809.6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723.8小時,無霜期297天,適宜農作物生長。1993年,全縣有耕地225202畝(其中水田199599畝),人均耕地0.67畝,高於全省的0.59畝、低於三明市的0.99畝水平。耕地中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山壠田、梯田占71%,農地坡度在15%以上的占60%。多數耕地畦面小、坡度大、土層薄,是較典型的山區縣。  

自然資源

水力資源

論蘊藏量20.67萬千瓦,可開發9.58萬千瓦。主要河流有均溪、仙峰溪、文江溪和桃源溪。均溪系全縣最大河流,境內主幹流長81.7公里,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占全縣的53.3%,可作七級電站開發。  

礦產資源

大田縣礦產資源得天獨厚,被譽為“閩中寶庫”,是福建省主要礦產地和全國首批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已發現和探明的礦產有煤(儲量3億噸)、石灰石、鐵鐵礦石儲量1.5億噸)、銅、鉛、鋅、鎢、錳、硫和瓷土等37種,礦產種類、藏量和價值居福建省前列、三明市之首位。其中有煤3億噸,遍及13個鄉(鎮),煤系700多平方公里;鐵礦石1.5億噸,是省內五大鐵礦區之一;石灰石5億噸,是全省建材水泥原料基地縣;瓷土3000萬噸,質地潔白、均勻、鬆軟,適宜生產各種中高檔陶瓷。  

森林資源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田板凳龍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田板凳龍

森林面積155.1萬畝,占宜林地面積67.9%,森林覆蓋率48.6%,綠化率71.03%。活立木蓄積量526.9萬立方米,其中用材林木425.4萬立方米。植物種類141科621種,珍稀樹種20多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水杉,二級保護的有銀杏、杜仲、福建柏、紅豆杉、鐵堅杉、三尖杉、金錢松等。

野生動物

有虎、豹、羚羊、狐狸、黑熊和穿山甲等110種。藥材資源也較豐富,可藥用的有957種,尤其是素有中國南方人參之譽的絞股藍,1993年產乾品700噸,其系列產品開發初具規模,行銷國內外。  

糧食作物

中國大陸唯一高山茶之鄉---大田 中國大陸唯一高山茶之鄉---大田

以水稻為主,次為甘薯、大豆、馬鈴薯、大小麥、玉米;經濟作物有茶葉、油菜、菸葉、苧麻、甘蔗、木薯和柑桔、西瓜、梨、柿、桃、李、板栗、柰等。主要名優特產有絞股藍茶系列產品、豆乳晶、兔肉、米粉、三寶糟菜、啤酒、松香、瓷器、麻紡產品、礦山機械和水泥等。其中岩泉啤酒榮獲巴黎國際博覽會金獎;絞股藍茶1992年獲全國絞股藍學術研討會及產品展示會“神草杯”獎,1993年首屆中外保健品營養交易會特別推薦金獎。精製兔肉,風味獨特,噴香可口,不腥不膩,馳名縣內外,全縣年產肉兔54萬隻,占全省產量1/10以上。  

經濟發展

泉三高速公路(大田段) 泉三高速公路(大田段)

千百年來,大田人民在與自然作鬥爭、求生存、求發展過程中,體現了致力開發山區資源、利用省內外資本特點。農業方面,有茶、竹、木、果、藥材、油茶和苧麻等開發和栽培;手工業有采煉、造紙、瓷器、糕點、釀造等,尤其是礦冶工業發端早。據可考資料表明,宋、元時代,採礦冶煉之風已相當盛行,采煉礦種有鐵、銅、鉛、鋅、硫、瓷土和石灰石等,采煉地有濟陽、翁厝、香坪等十幾處。明代,采煉業又有較大發展。最大鍛鐵爐僱工數量“多至五七百人”。在經營方式上,大田縣的鍛鐵爐,皆徽州商人投資(曹叔明《新安休寧名族志》卷一),而“雇募工丁,俱就本地召募農民”。清代至民國,大田有30多座鐵爐,位居全省前列,採礦業一度興盛,“在此境內大辦鐵課、銀課”,“鐵銀課稅系省之眾”,開採地有文經、南坑、萬湖、小合、湯泉、銀頂格等十多處。文經、南坑礦運至文江,經尤溪入閩江,“運輸為全省各礦中最稱便利者”(民國《開發福建礦業計畫》)。民國36年(1947年),縣人肖冠英研製水輪泵成功,使大田成為全國水輪泵的故鄉。 但是,縱觀大田從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置縣以來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414年間,長期的封建統治,社會動亂,使這個閉塞的山區縣,頻年處於自然災害、瘟疫流行、匪盜肆虐和貧困落後的狀態。如明萬曆《大田縣誌》所載:“大田宅群山之囿,可食之地甚寡”。“凶年所持者惟蕨根蹲鴟”,“非群起掠食四方,則直坐斃耳”,“雖上戶未有百鍾之藏”。到1949年大田縣解放時,仍然交通落後,偏僻荒涼,縣城面積不到1平方公里,主街道長僅100多米,寬3.5米,兩旁商店皆是兩層木房。農民仍是“糠菜半年糧,寒冬衣單薄”,老少多以“火籠取暖禦寒,常以稀粥、甘薯度日”。“一般人民生活極為貧苦”(民國《大田縣三十四年概況》)。1949年,全縣人口11萬人,糧豆總產量僅2.9萬噸,平均畝產102公斤,農業總產值4422萬元;工業更是衰微,僅有3家企業,總產值3.06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比重只有0.07%。  

在三年恢復和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經過土地改革,互助合作運動,開展大規模的興修水利和農田基本建設,改革耕作制度,煥發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糧食年年豐收。在工商業方面,實行改造和興辦並舉,到1956年基本完成對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而奠定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確立全民和集體所有制經濟的主導地位,促進工商業的發展。1957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6694萬元,比1950年增長67%,年均遞增7.6%;工農業總產值7862.7萬元,比1950年增長62.47%,年均遞增7.18%;財政收入51.86萬元。

在1957年至1966年間的社會主義建設中,開始重視發展地方工業。1959年國民生產總值達7967萬元,比1957年增長19%。1958年由於“大躍進”和“高指標”、“瞎指揮”,違背客觀經濟規律,工業大上,農業大落,國民經濟發展嚴重失調。1960年又遇自然災害,致使大田經濟陷入低谷,國民生產總值連續兩年分別下降24.31%和43.43%;1958~1961年4年間糧食連年減產,以1957年稻穀產量4.1萬噸為基數,累計減產4.28萬噸。1961年財政收入下降48.36%。1962年起,經過調整,糾正“左”的錯誤,國民經濟逐步回升,1965年恢復到1956年的水平。  

收穫的季節--采高山茶 收穫的季節--采高山茶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大田經濟又受挫折。1966~1969年,國民生產總值在6400萬元左右徘徊,經濟遭受很大損失。進入70年代後,大田興辦了化肥、水泥、煤礦、水電和鐵廠等“五小”工業,逐步改變農工結構,為大田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農業推廣雜交水稻等良種,大面積改單季晚稻為豆稻輪作、水旱輪作,改進施肥方法,糧食穩定增長。1978年在糧豆播種面積(36萬畝)比1976年減少1.2萬畝的情況下,糧豆仍增產1.68萬噸,總產達9.26萬噸,比增22%,平均畝產257公斤,畝增加54公斤。1986年,全縣財政收入1414萬元,不僅脫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多年來財政靠國家補貼的帽子,而且開始對國家有了貢獻。主要產品有電力、機械、電子、化工、造紙、印刷、紡織、塑膠、加工食品、釀造、工藝美術、鰻魚、豬、羊、魚、茶、果、運輸、手工業、肉兔、蠶桑、食用菌、絞股藍、木材加工業。  

1993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達7.68億元,比1980年翻兩番多,年均遞增13%,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1.14億元,比1980年增加3.38倍,年均遞增12%;工農業總產值達16.92億元,以1980年的1.4億元為基數,年均遞增14.5%;財政收入5613萬元,比1980年翻三番,年均遞增22.12%;社會商品零售總額3.19億元,比1980年翻三番多,年均遞增19.32%。整個經濟的農、輕、重關係逐步理順,其比例變化:1980年為70.88:7.55:21.57,1985年為65.92:7.48:26.6,1990年為41.75:14.83:43.42,1993年為35.59:24.06:40.35。  

2017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95億元,增長8.5%;地方公共財政收入7.25億元,增長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73元,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2元,增長8.5%。  

農業結構與農村經濟

1981年起,全縣農村進行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改革,貫徹國家“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開展多種經營”的方針,推廣和套用農業科學技術,促進農村各業全面發展,出現一批養豬、養羊、養魚、種茶、種果、運輸、手工業等專業戶、重點戶和各種聯合體,農業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顯著提高。農村產業結構開始發生重大變化,經濟作物比重上升,多種經營大量增加,林牧副業生產長足進步,農村工業和服務業蓬勃發展。農業內部“五業”結構關係趨於協調。1990年以來,著力調整農業結構,進行農業綜合開發,創建“兩高一優”(高產、高效、優質)農業,初步建立以肉兔、蠶桑、食用菌和絞股藍為主的一批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林業在大力造林、育林和護林的同時,有計畫地砍伐松、杉木和毛竹等,發展木材加工業。1950~1992年全縣累計造林184.01萬畝,基本實現宜林荒山綠化。1993年全縣農業總產值4.21億元,比1980年增長4.1倍,年均遞增13.35%;糧豆總產量13.14萬噸,平均畝產293公斤;農村經濟總收入6.85億元,比1980年增長25倍。大量勞動力從種植業走向務工、務商,開展多種經營。1993年全縣鄉鎮企業總戶數8801個,從業3.41萬人,總產值達14.68億元,比1980年翻5番多,年均遞增31.2%;實現利稅7196萬元,其中利潤3945萬元。上京水泥廠、太華水泥廠實現利稅均超千萬元,躋身全國1000家最佳經濟效益鄉鎮企業行列。鄉鎮企業成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徑。  

工業經濟

大田縣 大田縣

解放初,大田工業十分落後。1956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僅257.7萬元(1990年不變價,下同)。此後工業生產曲線式發展,到1985年,大田工業總產值達1.23億元,比1980年增長128%,年均遞增17.93%;占工農業總產值比重為46.25%,仍以農業為主導。80年代中期起,對工業企業進行整頓、挖潛、改造,調整產業結構,發揮礦產資源優勢,改變以往單純的公有制形式,堅持國家、集體、個體和聯合體多種經濟成份一起上,發展采、選、冶及水泥、木材等工業;同時進行以增強企業活力和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經濟體制改革,實行責、權、利相結合和廠長(經理)負責制,轉換經營機制,調動了職工生產積極性。工業發展加快。1990年全縣工業總產值4.69億元,比1985年增長280%,年均遞增30.63%。進入90年代,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抓住機遇,發揮優勢,大力推進企業技術改造,發展壯大優勢產業和龍頭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打開山門,擴大對外開放,引資進山,興辦“三資”企業,廣泛開展以山海協作為主的橫向經濟聯合。同時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大力深化改革,採取組建種子隊企業,放權讓利給企業,鼓勵優勢企業兼併劣勢企業,發展股份制經濟,組建企業集團,發揮規模優勢,加快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等措施,推動了工業經濟速度和效益同步快速增長。1993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12.71億元,以1990年為基數,年均遞增39.5%,比1980年翻4番多;預算內國有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158萬元,躍居三明市12個縣(市、區)之首,初步形成以建材、礦產、煤炭、森工為支柱,包括電力、機械、電子、化工、造紙、印刷、紡織、塑膠、食品、釀造和工藝美術等多門類的工業生產體系。全縣鄉以上工業企業154家。以優質名牌產品和優勢企業為龍頭,組建了岩城、石鳳、華佛、前峰、煤炭、電力、二輕、礦產、建材、機械和森發等11家企業集團,資產總額達6.95億元。尤其是水泥業發展迅速,有水泥生產企業14家,形成水泥生產能力130萬噸,熟料生產能力36萬噸。已組建三家水泥企業集團,其中岩城水泥(集團)公司進入國家中型企業行列。岩城牌、石鳳牌、華佛牌、岩馬牌等水泥曾分別獲國優、部優、省優和通過國家質量認證。煤炭、鐵礦行業已形成規模,年產原煤134萬噸、鐵礦石85萬噸。陶瓷業有800多年歷史,品種達50多種,是本縣傳統出口產品。1987年新建的紡織總廠,成為福建省最大的苧麻紡織企業,紡紗,織布、染整和毛絨布加工等工序已配套。大田工業產品創省優4個、部優3個、國優1個。  

電力交通

1950年,全縣電站裝機僅25千瓦,年發電0.49萬千瓦時,白天碾米、磨麵,晚上照明,多數居民用不上電。70年代後掀起縣、社、隊三級辦電站熱潮,改造電站,聯建縣級電網,併入省電網。至1993年,全縣投入運行的水電站達95座,總裝機3.3萬千瓦,年發電1.3億千瓦時。建成永安——大田城關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動工興建裝機2.5萬千瓦的六角宮水庫電站和裝機2.4萬千瓦的火電廠,籌建大田城關至廣平銘溪工業區的110千伏輸變電工程。一批農村小水電站正在建設中,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建設取得新成就。大田人民為改變交通落後面貌,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到1975年修復和建成公路608.4公里,是三明市第一個實現“社社通公路”的縣。全縣客運量、貨運量分別從1970年的11.08萬人次和7.08萬噸上升到1979年的47.15萬人次、42.09萬噸。  

外貿經濟

改革開放後,大田擴大了與海內外經濟交往。1987年引進港資58.83萬美元,創辦大田兆泉毛絨有限公司,是全縣首家“三資”企業。縣委、縣政府從大田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實施優惠政策,在福州、廈門、泉州、深圳等地設立招商視窗,充分利用礦產、勞力、人緣、地緣等優勢,加強對外宣傳,採取鼓勵措施,發動全社會招商引資。與此同時,重視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用優質服務彌補山區投資硬環境的暫時不足,幫助外商投資企業排憂解難,支持“三資”企業發展。到1993年,全縣已批辦“三資”企業36家,總投資3278萬美元,契約利用外資1888萬美元,實際到資909.5萬美元,到資率48.2%,開業率72%,均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全縣“三資”企業產值占鄉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由1990年的3.75%上升到1993年的9.4%。內聯協作不斷發展,從1990年起在開展與周邊地區經濟橫向聯合的同時,加強與閩南地區的山海協作。1991年以來,全縣興辦內聯企業103家,實際引進縣外資金1.72億元。外貿出口也有很大發展,主要出口產品有松香、松節油、瓷器、絞股藍、茶葉、香菇、紅菇、山蒼籽油、紅心松木、木碗、木盅、鎢精礦、苧麻、毛絨布、兔毛、電子產品以及竹木製品、麻紡織品、精製瓷泥、手織毛衣等。1993年社會出口供貨總值2785萬元。其中“三資”企業出口供貨值498萬元,創匯250萬美元。  

2010年全縣生產總值84.43億元,增長14.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8.6億元,增長20.7%;財政總收入6.68億元,增長30.4%,其中:地方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97億元,增長3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13億元,增長2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17元,增長10.8%;農民人均純收入6839元,增長12.4%;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3.7%,城鎮登記失業率2.47%;人口自然增長率6.38‰;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和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減排完成市下達任務。

2010年投資超25億元、產值超100億元的京口輕紡新型面料產業集群招商成功簽約並開工建設,招商引資取得重大突破。實施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211個,完成投資55.67億元;新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3.49億元,增加值46.33億元,增長30.3%;效益綜合指數299.84%,實現利稅總額8.49億元。建材水泥、機械鑄造、煤礦資源開發、礦產品採選及加工四大產業產值89.48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8.8%;生物醫藥及生物產業、新能源、新材料和節能環保產業加快發展。園區建設加快推進,新規劃工業項目區2萬畝,平整土地3057畝,新入駐項目8個。

2010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1億元,增長4.1%。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突出發展高山茶、油茶、木薯、食用菌、蔬菜、畜牧水產等特色種養業,重點做大扶強茶產業,新增茶園8900畝,總面積達7.52萬畝;新開油茶園3300畝。

第一產業

大田縣地勢高低懸殊,峰巒起伏連綿,地貌差異顯著,寒暑四季分明。全縣耕地面積22.55萬畝,其中500米以上的中、低山區占67.35%,500米以下的丘陵、盆地和河谷平地只占32.65%;田塊面積1分以下占21.04%,2畝以上僅占13.82%。土壤結構以中粘壤土為主,占52.48%,砂壤土和輕粘土次之,占25.38%,重粘壤土占22.14%。農作物以水稻、甘薯為主,大豆、小麥、雜糧輔之;經濟作物有茶葉、果樹、菸葉、蔬菜等;畜牧業以豬為主,漁業較少。  

從建縣至民國時期,大田縣的農業,由於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縛和落後耕作技術的制約,生產水平低,發展緩慢,農民從事單一的糧食生產,產量低,收入少。民國38年(1949年),全縣耕地面積29.22萬畝(每個農業人口平均2.58畝),糧食總產量2918.6萬公斤(每個農業人口平均257.3公斤),畝產102公斤。農業總產值844萬元(人均產值74.4元)。低水平的生產,加上官府苛捐雜稅、豪紳的高利貸盤剝,農民生活十分貧困,常以稀飯、甘薯度日,單衣、火籠過冬。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土地改革、互助合作運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開展大規模的興修水利和農田基本建設,改革耕作制度,革新農業技術,農業生產得到迅速發展。1957年糧食總產5031.5萬公斤,比1949年增長72.4%,人均生產糧食386公斤。  

1958~1961年,在“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中,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共產風”等泛濫,挫傷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加上自然災害,糧食產量大幅度下降。1961年,糧食總產比1957年減少1942.5萬公斤,畝產只有105公斤,降到1950年的水平。1961年9月,貫徹《農村人民公社條例修正草案》和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農業生產得到恢復。1965年,糧食總產達4955.98萬公斤,比1961年增長1867.02萬公斤,增長60.44%。  

“文革”初期,各級政府被衝擊。70年代,逐步恢復農業機構,增加農業基礎設施,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改革農業耕作制度,改進栽培技術,推廣水稻矮稈良種,增施化肥農藥,糧食產量逐年增長。1976年,糧食總產達7581.42萬公斤,比1965年增長2625.44萬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左”的思想影響,割“資本主義尾巴”,限制多種經營和家庭副業生產,農業經濟效益低,一些生產隊增產不增收。1975年集體分配人均純收入僅50元,仍低於1957年。  

1992年,農業總產值3.78億元,糧食總產1.35億公斤,平均畝產293公斤。與1949年相比,分別增長7.5倍、3.6倍和1.9倍。雖然耕地面積減少,農業人口大幅度增長,但人均生產糧食僅增加191公斤。1992年,生豬存欄17.5萬頭,比1949年增長4倍,戶均養豬由1.01頭增加到2.42頭。  

大田縣白岩公園 大田縣白岩公園

1995年全縣農業總產值0.67億元,比“七五”期末年遞增18%。縣財政投入農業累計13010萬元,年遞增201.9%,其中1995年投入11021萬元,比上年增長054.2%。5年累計引進、示範、推廣農業新技術19項,推廣優良品種37個,農業科技含量有較大提高。新建、續建水利工程54項,增加有效灌溉面積5000畝。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建設於1994年9月通過國家驗收,提前1年達到部頒標準。“三·五·七”造林綠化工程通過省級達標驗收。特色產業有新發展,肉兔飼養規模達到150萬隻,食用菌種植2460萬袋(平方尺),鰻魚等特種養殖有了良好開端。扶貧幫帶取得實效,5個貧困鄉經濟實力明顯提高。鄉鎮企業實現總產值26.13億元,“八五”期間年遞增41%。至1995年末,全縣鄉鎮企業從業人員達3.98萬人,占農村總勞力的38%。太華鎮的工農業總產值超3億元,廣平鎮、上京鎮、均溪鎮的工農業總產值超2億元;太華鎮、上京鎮、廣平鎮、均溪鎮的鄉鎮企業總產值超3億元,桃源鎮的鄉鎮企業總產值超2億元。

大田縣著力規劃建設特色產業突出、規模效益良好、輻射帶動力強的“54321”優勢農業產業群,即培植髮展5萬畝高山優質烏龍茶、4萬畝無公害反季節蔬菜、300萬隻肉兔、20萬畝竹林、10萬畝木薯,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2004年,共完成高山優質烏龍茶0.18萬公頃、反季節蔬菜0.21萬公頃、肉兔271萬隻、竹林1.34萬公頃、木薯0.24萬公頃,有力地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第二產業

大田縣白岩塔 大田縣白岩塔

民國前,大田僅有個體手工業和私營作坊,從事採掘、農產品加工和生產、生活用具的製作。民國時期,始有印刷和發電等工業,但發展緩慢。民國38年(1949年),全縣工業企業3家,總產值1.4萬元(按各時期不變價計算,下同),僅占工農業總產值的0.17%。

1950年後,中共大田縣委、縣人民政府努力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1956年,基本完成對手工業和私營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7年,創辦硫磺廠、機器修配廠、鐵廠等,全縣有工業企業47家,總產值131萬元。1958年“大辦工業”,是年底有企業180家,總產值456.6萬元。時因匆促辦廠,條件較差,後又遭嚴重自然災害,大多數企業停辦。1961年,工業落入低谷,總產值僅355.2萬元,比1959年下降60%。1962年起,貫徹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和《工業七十條》,工業開始復甦。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調整時期的方針政策都被當作“修正主義”的“管、卡、壓”進行批判,生產受干擾,年總產值徘徊在360萬元左右。1970年起,煤炭、冶金、化肥、機械和水泥“五小”工業相繼興起。1976年總產值1673.8萬元,比1970年增1.82倍,年均遞增18.9%。  

1979年,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逐步對企業進行整頓、挖潛和改造,調整產業結構,發揮礦產資源優勢,發展采、選、冶及水泥等原料工業。1984年起,對一批企業逐步加以技改和擴建。國營、集體、個體和聯合體一起上,鄉鎮工礦業發展迅速。同時進行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搞活搞好骨幹企業為龍頭的經濟體制改革,調動職工積極性,工業發展加快,初步形成以煤炭、冶金、建材、化工和機械為支柱的多門類工業,企業逐步由生產型轉向生產經營型。1987年全縣工業企業1350家,總產值1.24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分別由1950年、1965年和1978年的0.19%、18.16%和40.72%上升為53.29%,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億元,超過農業總產值,縣經濟結構由農工型走向工農型。全縣村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84.4萬元,上交稅利756.9萬元。鐵礦石、煤、水泥、松香、衛生紙、拖拉機配件等產品暢銷,瓷器、麻紗、豆乳晶等產品進入國際市場。1988年後,實行廠長負責制和生產經營承包責任制,貫徹執行《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進一步搞活企業,出現了跨行業、跨地區的企業集團和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引進外資,發展“三資”企業和內聯企業。企業內部加大技改力度,推廣套用新技術、新工藝,加強企業管理,開展上等級、上水平、上規模活動,有15家企業進入省級先進企業行列,23家企業進入市級先進企業行列。1992年,全縣工業企業2754家,總產值6.84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4.4%,輕重工業比例分別由1984年、1987年的1∶4.1和1∶3.2調為1∶1.7。村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398萬元,上交稅利1164萬元,職工1.57萬人。花鍵軸、鐵精礦、破碎機和石鳳牌425#R水泥等4種產品獲省優稱號,華佛牌425#R水泥、岩城牌525#R水泥和岩花牌松香等3種產品獲部優稱號,岩城牌425#R水泥在福建省建材行業首獲國優銀獎。  

1995年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22.87億元,"八五"期間年遞增39%,比“七五”期末翻兩番多。其中鄉及鄉以上工業產值8.41億元,比“七五”期末翻了一番多。1995年,鄉以上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01%,預算內國有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42萬元,連續3年居三明市各縣之首。中外合資大田石風水泥有限公司成為創利潤超千萬元企業。1995年,水泥產量達100.O4萬噸,比“七五”期末翻了一番多,成為全縣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步入全省水泥生產大縣行列。“八五”期間,鄉以上工業企業共實施技改項目183項,累計投入技改資金4.47億元,其中1995年實施技改項目45項,投資總額3.8億元,當年投入資金12017萬元,已有27個項目投產。1995年末,全縣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發展到13471戶,從業人員21986人。產業結構得到改善,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1995年的45.7:32.6:21.7。“八五”期間,全縣組建了11家企業集團,資產總額達7億元以上,產生了良好的規模效益,為下一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積累了經驗。

大田象山風景區 大田象山風景區

至1995年底,全縣批辦三資企業48家,外方累計到資1619.5萬美元。其中1995年批辦三資企業12家,總投資41119萬美元,契約利用外資2471.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71.9%,當年到資710萬美元。全縣三資企業實現工業產值1.9億元,占全縣鄉以上工業產值的22.7%。1995年社會出口供貨總值8227萬元,出口創匯852.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28.6%。進一步加強了與周邊縣和閩南地區的山海協作,至1995年底,全縣共興辦內聯企業140家,引進縣外資金2.98億元。1995年新辦內聯企業54家,實際引進縣外資金1.61億元,比上年增長31%。

十佳稱號

福建省區域和企業評價中心開展的2013年度福建省縣域經濟實力“十強”、經濟發展“十佳”評價結果出爐。大田縣以其強勁的經濟發展態勢繼續躋身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這是大田縣繼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連續第三年度獲此殊榮。

大田縣在推進發展中,主動融入沿海都市經濟圈,努力實現與閩南沿海地區產業互補、優勢互補和塊狀對接,萬華實業、格林童裝、京口輕紡新型面料產業集群等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項目落戶大田、建成投產,5個項目列入國家科技計畫,工業經濟初步形成了輕紡新型面料、建材水泥、礦產品深加工、機械鑄造、煤炭開發利用等五大產業集群,著力打造“海西能源後備基地”。傳統農業正向現代特色農業轉變,引導全民參與發展茶葉、木薯、油茶等特色農業,在實現全民共富的同時,實現農業的轉型、升級,2011年摘取了全國首個“ 中國高山茶之鄉”,被列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

第三產業

1995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2億元,比上年增長7.6%,“菜籃子”工程建設得到鞏固和發展,開發了二線基地,保證了城區市場供應。1995年,全縣30種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平均上漲幅度為20.5%。1995年全縣職工平均工資收入托450O元,比上年增加276元,比“七五”期末翻了一番,年遞增15%;農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1995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82億元,比1994年增長36.6%,比“七五”期末翻了近兩番,年遞增12%。  

交通

大田縣處於閩西北通往閩南沿海“金三角”的陸路要衝,是三明市的南大門。省道205線、305線二級水泥路直貫全境。泉三高速貫穿全境。縣城距福州340公里、廈門262公里、泉州196公里、三明129公里、永安97公里。鷹廈鐵路的嶺頭火車站與省道305幹線相交,距大田縣城62公里。開發中的菜坂洋新城區,把大田縣城與省道205線、305線交會處的石牌鄉連為一體。

長泉鐵路(長汀至泉州)由贛龍鐵路既有長汀車站引出,經連城—永安—大田縣。

社會事業

工程建設

大田縣南山橋 大田縣南山橋

“八五”期間,大田縣著重組織實施公路先行工程和電力建設。公路先行工程自1993年底開工以來,完成投資3.21億元,其中1995年度完成投資1.19億元。完成省道212線吳山至石牌、梅林至石脾和3O5線石碑至城關水泥路面鋪設43.626公里,並通過竣工驗收。省道212線梅林至建愛36.29公里路基工程基本完成,並鋪設水泥路面10.5公里。建愛至石馬岬、吳山至石門格及石門格隧道於1995年11月已動工。1996年基本可以實現省道212線在大田縣境內全線貫通。電力建設多年來累計完成投資2.14億元,其中1995年完成投資1.02億元。總投資1.32億元的六角宮水庫電站,於1994年7月18日正式開工建設,大壩砌築已達到475米高程,引水洞掘進、電站廠房建設進展順利,至1995年底,累計完成工程投資6642萬元。總投資1.4億元的火電廠被國家經貿委列入“雙加”技改項目,於1995年6月14日正式開工,己投入資金6024萬元,1996年上半年第一台機組可投入試運行。  

科技

“八五”期間,全縣實施科技試驗和推廣項目288項,科技進步因素在經濟成長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25%提高到1995年的33.3%。1995年有2個項目獲得國家專利。  

教育

1949年全縣僅有初級中學1所,教師16人,學生101人;國小57所,教師120人,學生612人。農村文盲率較高。50年代全縣掀起學文化、掃文盲、講國語的高潮,吳山鄉率先普及國語(1958年《紅旗》雜誌第4期《福建一個鄉的奇蹟》),成為全國矚目的推廣國語“紅旗單位”,被譽為“國語之鄉”。

1980年以來,縣政府更加重視智力投資,逐年增加教育投入,形成從幼兒、國小、中學、職業學校、中等專業學校到廣播電視大學的多層次、多形式教育網路。1993年,有中學19所、國小417所、幼稚園25所,在校中小學生54666人,在園幼兒10570人,教職工總數3558人。全縣實施初等義務教育人口覆蓋率達99%,初級中等義務教育人口覆蓋率達75%。18個鄉(鎮)都辦了農村文化、技術學校。農村成人非文盲率為95.4%。在城鎮職工中廣泛開展各種崗位培訓和成人文化、技術教育,科技人員繼續教育。近十幾年來,平均每年教育投入占縣財政收入25%以上,僅1992~1993年全縣用於興建、擴建校舍的投資達3300萬元,許多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大田一中被省確認為“福建省普通中學一級達標學校”,大田城關國小獲省級“文明學校”稱號,桃源中心國小被授予“省級農村示範國小”稱號。1977~1993年,全縣為國家輸送大中專學生6701人。

1978年來,全縣累計完成科技項目523項,其中3個科技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7個項目獲中央部委和省級科技成果獎和科技進步獎;有5項發明被國家專利局授予專利權。縣科技人員參與完成的坑口水庫碾壓混凝土重力壩試驗項目,被稱為“中國第一壩”。1991年,中共大田縣委七屆三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大力發展教育科技,振興大田經濟的決定》,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人員政治、經濟待遇,獎勵有功人員,科技生產力作用日益提高。1992年,全縣共有各類專業科技人員3824人,其中獲高級職稱34人、中級職稱603人。

“九五”期間全縣教育投入1.4億元,比“七五”期間增長l19.5%;青壯年文盲率由“七五”期末的9.8%下降到“八五”期末的4.4%以下,實施初級中等義務教育人口覆蓋率達100%;高國中畢業生被全國各類大中專院校錄取達3034人,1995年中專、普師、幼師錄取分數線高居三明市第一。  

文化

大田縣城區夜景 大田縣城區夜景

文化事業日益繁榮,縣、鄉、村三級文化網路已形成。城區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影劇院、有線電視台、工人俱樂部、青少年宮等文化設施俱全。大田有古文物遺址73處、古窯址2處,還有白岩公園、大仙峰、高峰、文昌閣、鎮東橋等一批文物勝跡。全縣有專業劇團、藝術團體2個,農村業餘劇團38個。1979年,縣首建電視差轉台,開始轉播省電視台節目。1981年,建衛星地面接收站,至1992年全縣有差轉台84座、差轉機233台,衛星地面接收站83座,電視覆蓋率達90%以上,有線廣播覆蓋率達75%。  

衛生體育

醫療衛生事業方面,1949年全縣僅1所衛生院,9名醫護人員,設施簡陋。1992年,全縣有各類醫療機構52個,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網基本形成,鄉鄉有衛生院,村村有醫療站,共有專業醫護人員646人,鄉村醫生513人,病床459張。縣醫院成為專業門類較齊全、設備較完善的全縣醫療技術中心。地方病、傳染病大大減少。1992年人均壽命為69歲,比大田解放初期的38歲,提高31歲。民眾性體育活動廣泛開展,1992年大田縣被國家體委授予“全國體育先進縣”稱號。民兵預備役和以勞養武工作名列福建省前茅。  

文化民俗

語言

大田岩城文化廣場 大田岩城文化廣場

全縣共有三種方言,按當地說法,分別為:前路話、後路話、閩南話,除了後路話外均屬於閩南語的次方言;前路、後路的提法是按照地域位置進行區分,前路、後路以文江龍門為界,在大田的18個鄉鎮中,屬於的前路的有均溪鎮、上京鎮、石牌鎮、華興鄉、屏山鄉、吳山鄉、濟陽鄉、武陵鄉、謝洋鄉、湖美鄉、前坪鄉、桃源鎮、太華鎮;屬於後路的有廣平鎮、建設鎮、奇韜鎮、文江鄉、梅山鄉。前路中桃源鎮、吳山鄉、濟陽鄉、屏山鄉、謝洋鄉講閩南話,其他鄉鎮講前路話(即大田話、前道話);後路中各鄉鎮基本講後路話(即後道話、尤溪縣稱作新橋話),該方言通行於尤溪縣的上尤溪、沙縣的部分鄉鎮。

大田縣的大田板凳龍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大田縣的大田板凳龍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婚俗

高額聘禮是最大的一個特點,在定親時,男女雙方家屬訂好聘禮禮金,額度一般都是當地家庭年均收入的5-10倍左右。 喪俗: 大田後路風俗較特別,掃墓時間為農曆八月初一到八月十五或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鬼節)或冬至前,而不是清明。一般來說,若定在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掃墓的,八月初一至八月十五不能掃墓,反之亦然。但是若七月初一至十五,八月初一至十五沒有掃墓的,則可以在冬至前後十天內掃墓。均溪鎮等鄉鎮基本集中在冬至掃墓。

旅遊

       

大田地處福建省地理中心,全境面積2294平方公里,與七個縣市接壤,分別是永春縣、安溪縣、尤溪縣、德化縣、福建內陸經濟最發達的縣級永安市、漳平市、三元區。現有人口36.8萬,城區人口約11萬,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9℃。省道306、307線貫穿全境,泉三高速貫穿全境分別在桃源、石牌、吳山三處設立互通,鷹廈鐵路穿過境內的桃源鎮,縣城距泉州196公里,至廈門262公里,到福州334公里。是閩西北連線閩南沿海地區的重要通道。

大田境內山巒疊翠,雲峰聳峙,林茂草豐,生態旅遊資源好。昔有“田陽八景”,現開發建設的景點有白岩公園、仙亭山森林公園,福建省最大的內陸草場、有“南方天山”之稱的——象山生態旅遊區,大仙峰省級自然保護區、大鼓山和一頂尖省級森林公園、中國第一座碾壓混凝土壩、全省第二大的水庫——七星湖,古堡、古寨、寺廟,古瓷窯、冶煉遺址、古民居建築等物質文化遺產。有石牌上坡、太華湯泉和桃源廣湯等山地高溫溫泉,旅遊商品主要有石牌骨頭肉、武陵烤兔、九層粿、山寶臘鴨、白斬太監雞、紅菇、絞股蘭、阿佳苦菜、黃花菜、雪山蘿蔔、水粉等。

大仙峰茶美人

大仙峰˙茶美人景區位於大田縣屏山鄉內樣村,屬國內3A級景點,正爭創4A級景區,屬於大仙峰自然保護區,距縣城22公里,最高海報1108米,有千年的種茶歷史,是國內知名以高山茶為主題,融文化體驗、環境教育、文創展示、休閒度假等功能為一體的生態景區,也是“大田高山茶核心生產示範基地”、“福建烏龍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區域”、“自然農法國際有機種植實驗基地”。

文昌閣

位於大田一中校園內,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先民為供奉祭祀文昌帝君,在城南郊赤岩的重樓之間建文昌閣。清康熙六年,移建於鳳凰山南麓的明倫堂前泮池只東南隅。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進行重修。閣內供奉文昌帝君、魁星、朱熹神像。1984年8月,政府把文昌閣遷建於大田一中科學樓前泮池之北。文昌閣“毓秀園”。

革命烈士陵園

建國初期,縣政府在原體育場(現文山路)建一座4層木質結構的烈士紀念亭。1958年拆遷,並於城關東北側新建烈士紀念碑,正面鐫刻朱德親筆題詞“為革命事業而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碑座正面刻有中共大田縣委和縣人民委員會題寫的碑文,兩側刻有大田地下黨林大蕃等65位烈士英名。1988年遷建於白岩公園西側仙跳侖。碑體呈方柱形,高12米,碑頂豎立著鋁合金鑄成的緊握步槍的革命戰士形象。碑身正面鐫刻朱德題詞,座基兩側刻有烈士英名,碑座正面刻有中共、大田縣委和縣人民政府題詞。

通駟橋

早興鄉杞溪村水尾的通駟橋,明弘治9年(1497)建。全長2 4米,寬5.3米,高8米。橋基原用全木重疊,相對伸進,平鋪而越,因年久腐朽,1980年改用水泥拱徹。橋上亭閣,原貌不動,重檐歇山式木結構,底層排立四行,每行十柱,中道寬3.3米,兩側各1米。第二層全部原斗拱承托,依次升高,疊成圓尖藻井,雀替雕動物像,頂部繪有龍鳳呈祥,四周雕花鳥、人物,造工精細,栩栩如生。橋頭古樹蒼蒼,橋下幾口浮潭,綠水波粼,游魚悠悠,構成一幅優美天然畫圖。

特產

大田縣利用當地獨特的氣候、自然條件,尤其是高山氣候、土壤優勢,大力發展茶葉生產,茶葉產業化步伐不斷加快。全縣現有茶園面積0.2萬公頃,產量0.28萬噸,產值近億元,有132座加工廠房,136套748台加工設備,規模以上企業26家,外資企業4家。2004年10月,大田縣烏龍茶、綠茶產品被福建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無公害產品,屏山鄉被福建省農業廳認定為無公害產品產地,“仙頂”牌茶葉被國家工商局正式登記受理。為大力弘揚茶文化,營造濃厚的愛茶氛圍,2003年、2004年連續舉辦兩屆“大田縣制茶能手賽”,每屆參賽的茶樣達40隻以上。同時,成功承辦三明市名優茶鑒評會,積極參加省、市名優茶的鑒評活動,選送的“雪山毛尖”、“五龍針螺”、“梅劍”、“黃珍珠”、“茉莉銀針”、“大仙峰金萱”等樣品獲省名優茶獎,“東方美人”、“台式烏龍”等產品獲國際名茶銀獎和中國星級茶王賽名茶獎。

榮譽

大田縣南大門夜景 大田縣南大門夜景

1986年以來,連續保持省級“文明縣城”稱號,並先後榮獲“全國衛生先進單位”、“省級衛生縣城”、“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先進縣”稱號。1991年,賈慶林省長視察大田時指出:“大田縣城的規劃建設,是全省縣城至少是山區縣城的榜樣”。  

福建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