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洞景區

神仙洞景區

鄭州新密神仙洞景區是距離河南省會鄭州市區最近的旅遊景區之一,長達5000米,總面積達15000平方米,有“北國第一地表溶洞”之稱。

概況

神仙洞風景名勝區位於新密市西北部邊緣地區,與環翠峪風景名勝區毗鄰(相距2公里),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是浮戲山三大旅遊景區之一,屬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由溶洞、紅石林、縱橫谷等景區組成,被稱為是省會鄭州的“後花園”。長達近5000米的神仙洞是我國北方地區少有的溶洞。

該景區距鄭州約60公里,北經環翠峪景區與鄭洛公路相連,南與鄭少高速公路相通。與環翠峪、雪花洞景區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每天都有兩班客車分別從景區、新密城區對發,交通條件十分便利。

神仙洞神仙洞

該景區以神仙洞溶洞為主體,由“鬥龍溝”、“鬼谷”、“雞山”三大中心區域組成。長達近5000米的神仙洞是我國北方地區規模最大的溶洞,現已開發2100米。主要景點有:驚心石、波紋山、神泉、倒掛金鐘、韓湘玉笛、明月高懸、大雪壓松、神龜探海、玉樹屏風等。洞內曲經通幽,泉水肆溢,鐘乳石造型奇特,總面積達成15000平方米,可分為7個大廳。最高處達二十多米,最寬處約十、七八米,最大的廳可容納數千人,恰是一個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的地下宮殿令人嚮往。溶洞穿越海拔高度為850米的“雙乳峰”與“鬥龍溝”峽谷相連,長達數公里的天然地下通道更是神仙洞風景名勝區的一道獨具魅力的奇觀。傳說:神仙洞是古代仙人廣成子的所居之地,軒轅黃帝曾在此拜求修身之道。

景區看點

鬥龍溝峽谷:四面群山狹持,叢林隱沒河道,宛如世外桃園。落差75米的“龍潭”瀑布懸掛於崖石之上。瀑布下依次排列3個大小形狀相似的池潭,一個清澈見底,一個黑如墨玉,另一個剛黃如泥潭。傳說,這是青龍、黑龍、黃龍由此攜軒轅黃帝升天的地方。幽谷、暗河、桃園、溶洞,封閉超常的自然美是鬥龍溝區域的一大特色。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張伯聲曾為此親筆題字。

神仙洞景區神仙洞景區

鬼谷墟:密林蔽日,怪石嶙峋。谷底溪水常流,蝦蟹暢遊,既陰森恐怖,又妙趣橫生,是探險,避暑的好去處。在我國的陝西,湖南、浙江、新疆等地都有與“鬼谷”相關的地方,真正的“鬼谷”在哪裡?歷史學家眾說紛雲,難以定論。楊成武將軍可是偏向於此的。

在“雞山”腳下有一個長達27米的洞穴,是明代成化年間勞動人民開採銀礦的遺址。山半腰的一處石穴則是宋代《雲笈七籤》中記載的“仙人對弈”的勝地。“登雞山、看日出,一唱雄雞天下白;觀黃河,波濤滾滾東流去,品仙人對弈美妙事,游如畫河山神情怡”。是文人對“雞山”的真情感慨。

每年的農曆“三月三”傳統祭祀日,盛大的廟會是景區旅遊活動的重頭戲。

相關連結:天馬山 背牛頂 長壽山

神仙洞景區環境清幽,竹權雲煙。開發的各類景觀、景點達80多個。有數以千年的古木,又有令人費解的奇石;梅花園、桃花園、桃花林、杏花嶺、紅葉坡……,春花秋實,山水爭秀。一年四季特色異的景觀使景區增色添彩,引來四面八方的遊人光顧。自2000年至今,累計接待遊客15萬人次.

晉代詩人陶淵明是這樣描述浮戲山的特有樹種“亢木”的:“丹木在何許,乃在密山陽,黃花復朱食,食之壽命長……。”《山海經》則記載,這種林木的果實“食之不蠱”。所以用此果實加工的“涼粉”、“蒸饃”成為該景區的特色食品;馳名中外的特產“密二花”(金銀花),也成了到神仙洞風景名勝區旅遊的最佳紀念品。

3A景區

新密神仙洞景區晉升3A景區揭牌儀式暨杏花節開幕儀式在新密神仙洞森林公園隆重舉行。同時,2010“神仙洞杯”尖山杏花暨伏羲山風光全國攝影大賽也拉開帷幕。近年來,神仙洞景區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服務設施、提升服務質量,2009年順利通過國家三A旅遊景區驗收,成為新密市首家三A級景區。

旅遊資訊

門票預訂須知:

① 景區開放時間:8:00—17:00

② 兒童票:身高1.2米—1.4米半票,20元/人,1.2米以下免票

③ 60-70歲憑優待證半價優惠,20元/人,70歲以上免票;軍官證免票

交通:

市內交通:新密東站每天上午8:50、下午3:50發車。

鄭州市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