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
【名稱】祛風除濕湯
【來源】《古今醫鑒》卷二。
【主治】中風癱瘓,筋骨疼痛。
【組成】當歸(酒洗)3克,川芎2.5克,橘紅3克,赤芍藥3克,半夏(姜制)3克,蒼朮(米泔制),片術各3克,白茯苓3克,烏藥3克,枳殼3克,桔梗2.5克,黃連(酒炒)3克,黃芩(酒炒)3克,白芷2.7克,防風2.5克,羌活3克,甘草1.5克。
【用法】上哎咀。加生薑5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時服。
【加減】身痛,加薑黃3克;腳痛,加牛膝、防風、威靈仙各3克。
方二
【名稱】祛風除濕湯
【來源】《張皆春眼科證治》。
【主治】瞼弦赤爛。
【組成】焦白朮9g,茯苓6g,炒薏仁9g,甘草1.5g,荊芥3g。
【用法】水煎服。
【方解】方中焦白朮、茯苓、炒薏仁、甘草健脾除濕,炒薏仁且有消腫排膿,清除粘著之物的功能;荊芥疏散風邪,脾健濕得行,風除癢自止,濕除風去,病可自愈。
中藥方劑之Q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