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外科正宗》卷二。組成
黃連 黃芩 知母 貝母 川芎 當歸 白芍 生地 熟地 蒲黃 羚羊角 地骨皮各等分 甘草減半用法
上藥為末,側柏葉煎湯,打寒食麵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燈心湯送下。或作煎劑服之,亦效。功用
清心涼血,化瘀散結。主治
心火妄動,逼血沸騰,外受寒涼,結為血瘤,患處微紫微紅,軟硬間雜,皮膚隱隱纏如紅絲,皮破血流,禁之不住者。中藥方劑之Q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