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本位論

社會本位論(theory of society as standard for education),與“個人本位論”、“兒童本位論”相對。主張教育目的應根據社會要求來確立。19 世紀下半葉,西方社會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孔德、德國的那托爾卜、法國涂爾幹等。他們認為:(1)個人的發展依賴於社會,受社會制約。真正的個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類才存在;人之所以為人,只因他生活於人群之中,參與社會生活。人的身心發展的各個方面都靠社會提供營養,人的一切都從社會得來。(2)教育目的就是使個人社會化。個人不過是教育的原料,不具有任何決定教育目的的價值。教育目的在於使個人適應社會生活,成為公民,為社會作貢獻。教育過程就是把社會的價值觀念或集體意識強加於個人,把兒童從不具有社會特徵的人,改造成為具有社會所需要的個人品質的“社會的新人”。

內容

社會本位論者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符合社會準則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會化,保證社會生活的穩定與延續;在他們看來,社會價值高於個人價值,個人的存在與發展依賴並從屬於社會,評價教育的價值只能以其對社會的效益來衡量。這一理論的代表人物有荀子、柏拉圖、涂爾幹、納托普、凱興斯泰納、巴格萊、孔德等。

歷史

以涂爾幹為代表的“社會學派”認為,社會才是真正的存在,“人實際上因為生活在社會中才是人”,因此,社會的價值高於個人的價值,教育應以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為首要目的,教育的一切都應服從於社會的意志。

其他社會學派的代表人物類似觀點:

孔德:“真正的個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類才存在,因為不管從哪方面看,我們個人的一切發展,都有賴於社會。”

那篤爾普:“在事實上個人是不存在的,因為人之所以為人,只是因為他生活在人群之中,並且參加社會生活。”

影響

1、打破了人生來就天然地具有真善美品質的神話,認為個人的發展都是後天社會化的結果;

2、在某些方面割裂了人的發展與社會的內在聯繫,一味強調個人發展是社會化的結果,而忽視了社會要求還必須通過個體的認知和內化才能真正轉化為個體的社會素質。

德國教育家凱興斯泰納的社會本位論比較極端認為國家的教育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造就公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