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社會階段的演進,體現在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變化上,是從權力至上到財富至上最後到文化至上,文化紐帶將超越財富、地位與權力,成為社會新的核心紐帶。
建立在有神假設前提下的倫理學
在文化本位社會理論中,“文化”一詞被定義為“人”在“人文條件”下的進化,其倫理學基礎建立在有神假設前提下人的靈魂在肉體消亡後繼續存在,而人生的意義在於通過對靈魂的訓練促使其內在結構進化,形成健全人格與和諧秩序。但是和任何宗教神學不同的是,有神假設在這裡只是一個假設。一如人性的自私被作為經濟學的假設前提一樣,文化本位社會理論認為人類的倫理價值維度最終必須確立有神假設這一前提,否則,在功利主義的邏輯演繹下,走向道德虛無是邏輯上的宿命。文化本位社會理論並不認同宗教神學,主張人類在宗教之外,嘗試學習現代經濟學的方法,建立起以有神假設為前提的新倫理學。
人生目的與人生目標
對於喪失有神假設與靈魂維度的功利主義倫理學而言,界分人生目的與人生目標兩個概念是沒有意義的,這是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把兩個辭彙混用的原因。但是在文化本位社會理論中,兩個概念有嚴格的界分。人生目標建立在各種人生具體需要基礎上,如房子、汽車、食物、性愛、衣物、玩樂、或某種事業、某類“成功”,而人生目的指向人生的終極意義,最終體現為靈魂的根本需要,自我修養的需要或“文化”的需要。因為靈魂的最終需要是靈魂內在結構的自我完善,所以人生的表面輝煌或“成功”,如果最終包裝的只是靈魂的醜陋與虛弱,則無論此人在“人生目標”上如何輝煌奪目,在“人生目的”上卻是迷失的或墮落的。顯然,在靈魂存在的假設前提下,由於人的肉體死亡後任何外在的財富都將捨棄,基於各式人生目標的任何成功對於靈魂不再具有意義,而靈魂自身攜帶怎樣的信息,成就了怎樣的結構與秩序就變得更為“現實”。
人的異化與文化
文化的一種解釋就是“人化”,即令人占有人的類特性,而“異化”的含義是人的類特性的喪失。因此,文化本位社會理論把人的“異化”與“文化”看作一個相對的命題。
建設文化本位社會的目標,是要讓人擺脫現代經濟對人性的奴役與異化,展開每個人的文化生命,成就全體公民的文化人格,使每個人都成為具有完整人格的人。
文化本位社會觀是對馬克思主義人的異化理論的吸收與創新。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私人占有與社會化生產的不匹配是造成人的異化的主要原因。而在文化本位社會理論中,“異化”問題的解決主要不在生產中,而是在消費中。文化本位社會論認為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判斷有誤,真正的矛盾應該在分散無組織的消費與社會化的生產之間,解決的辦法之一是建立消費者主權政府,或者說令政府更傾向於代表消費者的利益。
全世界消費者,聯合起來!
馬克思曾呼籲,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是因為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的矛盾在於資本私人占有與生產社會化,唯無產者聯合起剝奪私人資本,實現共產主義可以解決矛盾。
而文化本位社會理論認為資本主義的真正矛盾在於生產社會化、組織化,與消費者的分散無組織之間,因此,解決之道就是消費者聯合起來,建立起消費者主權政府。這是“全世界消費者聯合起來!”這一口號出台的原因。
《文化本位社會初探》一文就分散消費與社會化生產的矛盾有如下描述:
經濟本位社會是一以商品為中心的世界,人們不知道生活的目的是什麼,也不知道幸福的定義是什麼。消費者漂浮在商品的大潮中,迷失在各種令人眼花繚亂而又日新月異的廣告之中。人們圍繞著各種商品而活,新的商品出現後,只要生產方成功製造了輿論——擁有這個商品就代表成功、富有或幸福,那么這個商品就會引起潮流、成為時尚。
身處經濟本位社會的人們只懂得跟著時尚走,跟著潮流走,跟著商品和廣告走。但時尚變化莫測,潮流詭譎無常,商品與日俱新,廣告花樣無窮。時尚、潮流——這些變向無定的東西南北風把人們吹得暈頭轉向,已經捲走了人們的精神之本,把人們變成了風中永不安寧的樹葉。時尚之風、商品之潮越舞越狂,世界越來越大,越來越繁華、越來越神奇;而人卻越來越渺小,越來越悲哀,越來越可憐。
經濟本位社會,儘管經濟處於不斷增長之中,但人們的幸福感卻並沒有隨之增加。原因在於,這是一個生產者主導的世界,生產者不是根據消費者合乎幸福與人性的真實需要進行生產,而是完全在利潤的驅動下進行生產。
被商品風潮卷擁的消費者只有重新認識人生的意義與生活的目的,才能在商品的狂潮中鎮定自若,不為所亂。就好象被芭蕉扇扇出去的孫猴子一樣,在狂風中折騰一陣後,需要抱住一根石柱吃粒“定風丸”,才能重獲立身之本,回到老地方。消費者應該自覺地聯合起來,擺脫生產者的統治與奴役,建立起一個消費者對生產者進行統治的新型社會,這個社會自然就是文化本位社會。
聯合是力量之源,所以馬克思會喊出“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樣一個口號,政治本位社會是一個小生產大政府的社會,分配者之所以能長期剝削和壓迫生產者,原因就在於分配者集團是一個有組織、有計畫的聯合體,而小農經濟條件下的生產者彼此之間是分散無組織的。經濟本位社會生產者之所以能夠牽著消費者的鼻子走,也在於生產行為是一種有計畫、有目的、有組織的聯合行為,而人們的消費行為卻是分散無組織的行為。
沒有人可以不是消費者,唯有消費者才能真正代表全人類的利益。只有消費者聯合起來擺脫生產者的統治,建立起一個服務於全部消費者的政府,讓“怎樣消費”取代“怎樣生產”成為社會發展的中心課題,人類社會的正常秩序才算真正開始。——“全世界消費者,聯合起來!”
文化本位的福利國家與文化本位的教育制度
章星球認為,要實現文化本位社會,必須在民主法治的基礎上,通過福利和教育制度兩方面著手。
文化本位的福利制度主張擴大文化福利的供應比例,政府應主動調節國民消費結構,使精神文化消費所占比重增加,以合乎經濟香檳塔所體現的合理比例。章的《文化本位的福利國家初探》一文不僅對中國主流經濟學界盛行的“建立統一社會保障體系是自損國際競爭力”一類反福利觀點進行了系統反駁,同時也提出了福利制度的文化原則,應該致力於調節消費結構,促進精神文化消費比重增長。2004年《文化本位的福利國家初探》發表後,受到一些知識界人士的關注,如仲大軍和唐鈞,均對該文觀點給了較高評價,而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博士李敏則成為第一個運用文化本位社會理論完成博士論文者,其論文為《中國就業問題研究》,對中國就業問題的根本癥結提出了新的分析框架,認為國民文化生活空間匱缺,文化自覺程度低導致平均工作時間偏長,擠占了工作機會,是就業危機的癥結所在,因此解決就業的根本出路應該是擴展國民文化生活空間。
文化本位的教育理論主張放棄功利主導型教育,致力於一種以培養公民精神文化消費習慣為主要目標的教育——文化本位的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