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波碉群

直波碉群

直波碉群位於松崗鄉直波村境內,共2座,依山勢南北分布。南碉在村內、北碉在村北山脊上,兩碉相距50米。其外型均呈八角形,內呈圓形,整體由下往上漸內收成錐體形。

簡介

直波碉群直波碉群
直波碉群位於松崗鄉直波村境內,共2座,依山勢南北分布。南碉在村內、北碉在村北山脊上,兩碉相距50米。其外型均呈八角形,內呈圓形,整體由下往上漸內收成錐體形。材料由石塊和泥砌牆,內用木質樓梯上下,南碉內徑8米,外部每角兩側邊長2.05米,牆厚0.95米;碉高29米,共7層。第一層底部西牆中部開一門,高1.80米,寬0.90米;第四層東牆中部及第五層南牆上各開一道小門,高1.40米,寬0.80米。東南牆上每層均開有1-2個豎長方形燎望孔。西北牆上每層開一個燎望孔,高0.30米,寬0.10米。其於各層無燎望孔。北碉內部直徑8.50米,外部每角兩側邊長2.15米,牆厚0.90米,通高24.70米,碉共6層,第2-4層東南西牆上各開一門,大小分別與南碉東牆上的底門,第4層門基本相同。碉的東西南牆上第3-5層各開有1個豎方形瞭望孔,在碉的東北、西北牆的1-2層各開有1個邊長0.20米的方形燎望孔,第一層北牆及第三層北牆亦各開有1個方形燎望孔。
該調集嘉絨藏族建築高超藝術一身,碉群高大雄偉,稜角分明,牆體平整如削,技術精湛,極為牢固,系八角碉中的傑作,在歷經數次大地震,仍然巍聳於大地。歲月的侵蝕和風雨的沖刷後古碉變得更加古樸、渾厚。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對古碉實行了嚴格的保護政策。被確定為縣、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遠觀直波碉如蓄勢帶飛的箭一般;近看猶如擎天一柱。古時有極高的軍事價值,易守難攻。碉樓只有一個出入口,一般離地約在2米5以上,平時有梯上下;戰時,人入碉內,梯樓走,整個碉樓就猶如銅牆鐵壁一般,真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碉內有木板、樹枝搭成的樓層,每層都有箭口,僚望視窗。據傳碉底有地下通道,用以容納老弱病殘者;為防敵人久圍不攻,碉內藏有大批糧食,並且還有暗溝引水入碉;而年青力壯者則在碉內與外敵作戰。

歷史典故

當年乾隆皇帝攻打大小金川時,就因無法攻破這種碉樓而龍顏大怒,後來就徵集四土地區的土人到北京專修這種碉樓,以供八旗兵演練攻防,最後在四土土司幫助下,討平了大小金川之亂。現北京市香山還保留著仿製的碉樓。
如今,狼煙散盡,碉樓依舊。數百年後,仍巍然屹立。站在它的腳下能感受到歷史的凝重、沙場的血腥,更有那堅而不可摧的神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