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葉。
性味
苦,微寒。
歸經
心、胃、肝經。
功效
清熱除煩,止渴,明目。
主治
用於煩熱頭痛,口渴,目昏,咽喉腫痛,淋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
使用注意
不可常服久服。脾胃虛寒者禁服。
採集加工
春、夏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大葉茶,常綠灌木,全體與茶相似,惟枝幹較粗大。葉長橢圓形,長10-15cm,寬5-7cm,邊緣有鋸齒。花腋生,白色,較茶花略大;花梗長;萼片5;花瓣5;雄蕊多數;子房上位。蒴果扁圓形。花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地林中。分布雲南、四川等地。
藥材鑑別
幼嫩葉多乾縮成條形,長1-4cm;老葉長橢圓形,長可達15cm。葉片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表面綠褐色或棕綠色;葉柄短;嫩葉紙質,老葉微革質,易碎。氣微清香,味苦、微澀。
相關論述
《本草拾遺》:“作飲,止渴,除痰,不睡,利水,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