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原區

以後,在1988年1月1日在道峰區增設了蘆原區,經過這些行政區域變更後成為如今的蘆原區。 明宗生於1534年5月22日,在他12歲的1546年登上了王位。 李蓂神道碑(首爾市有形文化遺產第55號)李蓂神道碑是朝鮮時代清白吏李蓂的神道碑,建於1574年,位於月溪洞766號。

蘆原區(노원구)是韓國首都首爾特別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整體面積為35.44㎢,東西間距離為6.17km ,南北間的距離為9.23km,呈長觚形狀。 人口619,509人。
蘆原區位於首爾的東北端,東面與京畿道九里市南楊州郡別內面、西面與道峰區、江北區,北面與京畿道議政府市接境,南面與城北區和中浪區鄰接,起著首爾東北地區關門的作用。

自然條件

蘆原區在1988年1月1日從道峰區分離出來的當時也還是農業地區占相當的比重,如今已經成為天賜自然環境和豐富的綠地空間環繞的大單位居住地區,而且由於捷運4、7號線的開通,在以蘆原站為中心的站區周圍地區已經成為在首爾市居前五位的多流動人口地區,蘆原區名副其實的執行著首爾東部之中心地作用。
在與京畿道鄰接的境界地區坐落著水落山和佛岩山,常年吸引著登山客,還建成了利用山林的山林浴場,為增進區民健康和提高情操涵養貢獻力量。

地理位置

東端以孔陵洞26∼19號為界,北緯 37˚37′24″11、東經127˚06′41″11;西端以月溪洞895-1號為界,北緯37°37′40″20、東經127°02′30″26,東西間的距離為6.17㎞。南端以月溪洞42-1號為界,北緯37°36′40″51、東經 127°03′50″55;北端以上溪洞山1-1號為界,北緯37°41′36″23、東經 127°04′48″82,南北間的距離為9.23㎞,呈長觚形狀。

歷史

名稱由來

據傳,古代蘆原曾是生長著很多蘆葦的平原地帶,根據這一景象而取了蘆葦的‘蘆’字和平原的‘原’字起名為‘蘆原’。根據歷史文獻等的記載可以推斷從高麗時代開始就一直被稱為‘蘆原’。但不僅僅單稱為‘蘆原’,由於它對連線這一地區的交通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主要標記為‘蘆原站’。
蘆原在高麗、朝鮮時代根據交通道路而在其要地設定了主站,提供在交通和住宿設施方面的便利。它作為連線南北的交通要道,特別是在朝鮮時與道邑地-漢陽很近,而且處於通往江原道和鹹鏡道的重要位置上,因此隨著建成主交通站而稱之為‘蘆原站’。
人們總是將蘆原地區稱為' Madeul(馬原)'。當時在生長著茂盛蘆葦的原野上建立主站,正式的命名為‘蘆原’,而對不熟悉漢字地名-‘蘆原’的人們看到馬兒在原野生長、奔跑遊戲的景觀,取‘馬’字和原野之意的‘deul’起為純韓國語的名字-‘Madeul(馬原)',無論是‘蘆原’還是‘Madeul(馬原)’都很生動地體現了當時這一地區的特性。
開始使用‘蘆原’這名稱的時代是從高麗初期開始的,一直延續使用到朝鮮時代,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時代的1914年4月1日,由於行政區域的變更,蘆原面和海等村面合併成‘蘆海面',由此而消失。蘆海面也在正式的城市化過程中於1963年編入首爾的城北區,之後在1973年重新編入道峰區,由此其名稱也消失了。 經過了這些變遷的蘆原地區由於1988年1月1日 行政區域的重新調整從道峰區分離出來,誕生為如今的蘆原區,隨著成為自治區而將其名定為從前人們一直所稱的生動體現這一地區特性的‘蘆原’一名。從此以後,‘蘆原’日益發展,如今已經成長為擁有六十四萬區民的首爾市第二大自治區,已經成為人們親切的名稱。

沿革

三國時代初期曾是百濟的領土,而到了高句麗長壽王時期(475年)被高句麗占領,歸屬於買省郡,後來在551年由於百濟·新羅聯合軍的攻擊,蘆原重新成為百濟的領土。 此後,蘆原在553年新羅的統治下而歸屬於其下,在統一新羅景德王(757年)時期歸屬於來蘇郡。來蘇郡在高麗時代改稱為堅州,到了賢宗9年(1018年)編入楊州,此後一直延續到朝鮮時代。
根據朝鮮英祖時期編撰的集中各道邑地圖書籍-「與地圖書」,京畿道楊州牧有34個面,其中有蘆原面和海等面,包含如今的蘆原區地區。這兩個地區在1914年合併為京畿道楊州郡蘆海面。 1963年,蘆原地區隨著蘆海面編入首爾的城北區而歸屬城北區下,1973年隨著在城北區增設道峰區而歸屬於其下。以後,在1988年1月1日在道峰區增設了蘆原區,經過這些行政區域變更後成為如今的蘆原區。

象徵

標誌

以象徵蘆原區的區鳥-野鴿子和區花-山杜鵑為基底,形象化了蘆原區在經濟、居住、文化、教育、社會福利和環境等領域將發展成充滿活力、力爭向上風貌的意志。

區花山杜鵑

作為熱情和名譽的象徵體現出蘆原區民不斷進取的精神。

區樹梧桐樹

從古時候起就是富有和財力的象徵,體現出要建設成福利蘆原的意志。

區鳥野鴿子

和平和愛心的象徵,表現出蘆原區民的團結和睦。

代表色綠色

作為意味著年輕與和平的顏色象徵著蘆原的豐饒和安定。

文化

鶴林寺

鶴林寺是於671年由元曉大師創建的寺廟,它位於水落山山腳下的上溪4洞,由於它是建在好像鶴在抱卵模樣的(鶴之抱卵)地勢上,因此被稱為鶴林寺。它於1579年被燒損,自1624年經無空和尚重修以來,經過數次補修,延續到今天。

龍窟庵

龍窟庵僅位於水落山山頂的下面,它被創建的時期無從而知,在現在的羅漢殿-自然洞窟內從古時候起就供奉著十六尊羅漢像。在1882年壬午軍亂當時,也曾是明成皇后為躲避軍事勢力早晚度過的地方,後來軍亂被鎮壓,明成皇后返回宮中,重新掌握了勢力,為了向龍窟庵住持表示感謝之意而賞賜獎金,用此建成了現存的大雄殿。從那時起龍窟庵才有了寺廟的風貌,直到如今,成為和尚們一邊寄居一邊宣傳和精進佛教的道場。

鶴到庵

鶴到庵是朝鮮仁祖2年時由無空大師創建的寺廟,它位於佛岩山西面山腳下,這裡的景觀無比秀麗,據傳曾有仙鶴前來遊玩,因此取名為鶴到庵。高宗15年(1878年)由白雲大師重建,6.25戰爭時期被破壞,如今的鶴到庵是在1965年重新創建的。

泰·康陵(歷史遺址第201號)

在孔陵洞山223-19號的佛岩山山腳下有一個泰陵運動員村,以此隔開,西面有泰陵(山225號),東面有康陵(山227號)。泰陵是朝鮮中宗的王妃-文定皇后的陵墓,康陵是文定皇后的兒子,也是第十三代王明宗及其妃子-仁順皇后的陵墓,這兩座陵墓合起來被稱為泰康陵。文定皇后是坡山府院君尹之任的女兒,生於1501年,她17歲的時候成為中宗的第三位王妃,生有明宗等一兒四女,明宗在年幼的12歲登上了王位,由文定皇后垂簾聽政,她在1565年歸天,同年的7月15日被安葬在這裡。
明宗生於1534年5月22日,在他12歲的1546年登上了王位。即位當時,由於年幼無知,由文定皇后垂簾聽政。在他20歲的時候才開始親自管理朝政。明宗為了實施善政做出了很大努力,但他卻以34歲年輕的生命離開了世上,同年的9月22日被安葬在這裡。明宗的妃子仁順皇后是 青陵府院君沈鋼的女兒,她以15歲的年齡在1545年明宗即位的同時被冊封為王妃,她生下巡迴太子,44歲的時候升天。

三軍府清憲堂

三軍府是朝鮮初期總管軍務的官廳-興三軍府的簡稱,直到朝鮮末期曾更換過幾次名稱。三軍府分為中軍·左軍·右軍,承擔全國的軍事業務,擁有大宮殿的守衛、都城的巡查權。這座木製房屋是建於1868的朝鮮末期代表性官衙建築物,現位於陸軍軍官學校園內,1967年政府綜合大樓新建的時候遷移到這裡。

韓文古碑(首爾市有形文化遺產第27號)

韓文古碑是朝鮮中宗時期文人李文楗在為其先父-李允濯和母親高靈申氏合葬的墓前建立的墓碑,此墓碑體現出他極大的孝心,他擔心碑石和墓地遭損壞而在墓碑上刻下了警告的言詞,此碑位於下溪洞山12號。它作為最早的以韓文雕刻的最古老碑石在國內是獨一無二的,不僅如此,還表現出訓民正音的版本體、韓文古體、國文篆書的字型形態,作為國語學的學術資料是非常珍貴的文化遺產。碑文內容是: 此碑石是神靈的碑石,凡是打碎或損壞此碑石的人都會遭到禍害,這是告知看不懂文字的人。

延齡君神道碑(首爾市有形文化遺產第43號)

延齡君神道碑是肅宗的兒子、也曾任五衛都總府都總管的而獻之神道碑,位於陸軍軍官學校內。父王肅宗因病受苦的時候,而獻曾極為細心的護理父王,遺憾的是在他21歲時夭折升天,父王為了哀悼他的去世而特別的建立了此碑。它原來的所在地是銅雀區大方國小校園內,1940年將墳墓遷移到忠南禮山郡德山,碑石於1967年8月3日遷移到如今的位置上。

李蓂神道碑(首爾市有形文化遺產第55號)

李蓂神道碑是朝鮮時代清白吏李蓂的神道碑,建於1574年,位於月溪洞766號。李蓂作為朝鮮中期的文臣,字為堯瑞、號為東皋,籍貫是禮安。曾做過右議政、左議政,他清廉正直,明宗時期被選為清白吏。他的諡號為貞簡,因此此碑也被稱為「貞簡李公神道碑」。

忠肅李公影幀(首爾市有形文化遺產第69號)

忠肅李公影幀是朝鮮中期文臣李尚吉(1556~1637)的肖像畫,奉安在下溪洞山16-1號的忠肅李公陵園忠影閣內。李尚吉字士祐,號東川,籍貫是碧珍。他在仁祖時期曾一身歷任多種官職。1637年丙子胡亂時他被任命為迎慰使,隨廟社進入江華島,第二年,由於清朝軍隊侵入江華島,他上吊自殺了。此後,為了悼念他的忠節而追認他為左議政,諡號被稱為忠肅公。這幅遺像寬為82.7㎝,高為180㎝,呈低長方形,他穿著淡紅色團領官服,拱手姿態而坐,模樣非常安詳。

忠肅李公神道碑(首爾市有形文化遺產第70號)

忠肅李公陵園內還有一座首爾市有形文化遺產第70號-忠肅李公神道碑,碑文由宋時列所題, 由宋浚吉雕刻
摩崖觀音菩薩坐像(首爾市有形文化遺產第124號)
鶴到庵摩崖觀音菩薩坐像是在佛岩山鶴到庵的一座巨大的岩壁上雕刻而成的寬為7m、高為13.4m的摩崖觀音菩薩坐像。
觀音像是在由10塊雙重蓮花製成的大座上面全跏趺坐的模樣,非常真實得以表現。它是因明成皇后而刻成的,在岩石的側面留有50個字的造成明文,是更加提高其價值的卓越傑作。

恪心齋(首爾市民俗資料第16號)

恪心齋是位於月溪洞766號的建築面積為51坪的建築物,原來是在鍾路區慶雲洞66-7號,1994年3月18日遷移到如今的地方。日帝時期的代表性建築家朴吉用之作品,建築形式為韓式房屋,設有門廊,在房屋內部設有衛生間和浴室,由走廊連線等,很好的體現出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後半期改良韓屋的風貌,可以了解到韓國住宅史的變遷。

楚安山朝鮮時代墳墓群(歷史遺址第440號)

這裡集中分布著朝鮮時代宦官的陵園和氏族墳墓等經過朝鮮時代整個時期的多階層墳墓,在研究朝鮮時代葬禮文化方面具有非常珍貴的資料性價值,特別是這裡有很多內侍的墳墓,其中有標記這1694年的內侍承克哲夫妻的墳墓,提供了研究內侍生活的基礎資料。

Madeul農謠(首爾市無形文化遺產第22號)

Madeul農謠是古時候農民們在Madeul原野耕作的時候為了忘掉勞作之苦湊興唱起的民謠,是留在首爾唯一的農謠。農謠共有十聲場形成。1985年開始,隨著上溪洞地區大面積的建成公寓樓,農謠逐漸被人們遺忘。1990年,文化遺產專門委員李素羅向這一地區的本土當地老人虛心請教,農謠得以採錄、復原。現在由保有藝能的第32號-金萬秀將農謠之脈不斷的延續下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