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屬概述
所屬卷:Bauhinia L.
所屬科:Caesalpiniaceae nom. conserv.
中文名:白花羊蹄甲
其它中文名:洋紫荊、紅紫荊、彎葉樹、老白花皮、白花洋紫荊、埋修
原產地:廣東、印度
化學成分
1、白色花中含山柰酚一3一半乳糖甙(Kaempferol一3一galactoside)和山柰酚一3一鼠李葡糖甙(Kaempferol一3一rhamnoglucoside)等黃酮類。
2、種子含抗一N植物凝集素(Anti-Nphytagglutinin)。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5—8米;樹皮暗褐色,近無毛,幼枝被灰色短柔毛。葉近革質,廣卵形至近圓形,長7—9厘米,寬9—11厘米,先端2裂至葉長1/3,裂片先端鈍圓,基部淺心形至截形,葉面無毛,背面稍被灰色短柔毛,基出脈9—13條;葉柄長2.5—3.5厘米,被毛或近無毛。花序總狀或傘房狀,頂生或側生,花少,總花梗短而粗,花托長12毫米,花蕾紡錘形;苞片及小苞片卵形,早落;花萼佛焰苞狀,被短柔毛,一側深裂,長2—3厘米,先端全緣,被短柔毛;花大,花瓣淡紅色或紫紅色,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有黃綠色或暗紫色斑紋,長4—5厘米,具瓣柄;能育雄蕊5,花絲纖細,長約4厘米,無毛,退化雄蕊1—5枚,絲狀,較短;子房有柄,被短柔毛,花柱長,柱頭小。莢果帶狀,長15—20厘米,寬1.5—2厘米,扁平,無毛,黑褐色,先端有喙。種子10—15粒,近圓形,扁平,褐色,直徑約1厘米。花期3—5月,果期5—8月。生長習性
羊蹄甲喜溫暖濕潤氣候,喜陽,在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生長良好。生於叢林中;熱帶地區有栽培,為行道樹或庭園樹種。
套用價值
觀賞價值:白花羊蹄甲的花數朵聚生,芳香,五杖分離花瓣,觀賞花,白色。花期:春天,春天開花,先開花後才出葉,樹上一片白色,相當容易辨認。
藥用價值:
以根、樹皮,葉及花入藥。根、樹皮全年可采,葉及花夏季采,曬乾。
性味歸經:根:微澀,微涼。樹皮:苦、澀,平。葉:淡,平。花:淡,涼。
功效:根:止血,健脾。
套用與配伍:用於咯血,消化不良。樹皮:健脾燥濕。用於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葉:潤肺止咳。用於咳嗽,便秘。花:消炎。用於肺炎,支氣管炎。
用法用量:根、樹皮0.5~1兩;葉、花3~5錢。
繁殖方法
用扦插、壓條法繁殖為主,另外可用播種、分株法繁殖。(1)扦插繁殖
北方10~11月在溫室,南方4月至立秋隨時可扦插,但以夏秋之間成活率最高。插穗選用生長健康的2年生枝條,長度10-12厘米,剪去下部葉片,先在維生素B12針劑中蘸一下,然後插於砂中,在80%相對濕度條件下,溫度20~24℃條件下約15天左右可生根。若用20*10的-6次方~50*10的-6次方吲哚丁酸浸泡24小時,效果更佳。待生根小苗開始生長時移栽或單株上盆,2年後可開花。
(2)壓條繁殖
4月份從3年生母株上選取健壯枝條,長25~30厘米進行壓條,如有三叉枝,則可在叉口處,一次可得三苗。一般經20~30天即可生根,在6月可與母株分離,至次春可分栽或單株上盆。
(3)播種繁殖
多在春季進行,種子發芽緩慢,播後約1年左右發芽,3~4年後開花,北方盆栽不易收到種子。常用扦插和壓條繁殖。扦插,在梅雨季節用嫩枝15百米長,插於苗床,10-12天生根。壓條,4月選取二年生枝條,長20-25厘米,壓埋在土中,保持濕潤,約30天生根,夏季與母株分離,翌春分栽。移植苗木或盆栽,以春季為好,在梅雨季節進行,需帶土球。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花期和盛夏要多澆水。每月施肥1次,開花前增施磷鉀肥1次。翌年早春修剪整形,並及時剪去枯枝和徒長枝。
繁殖有種子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以種子為主。
種子繁殖
(1)選種:選擇飽滿、色深紅的成熟果實,連殼曬或晾乾作種,播種前,用剪刀將種子果皮剪開,挖出種子,在熱水中搓散,去掉浮種或雜質,然後將下沉的充實種子撈出,攤於竹蓆上,置通風處晾去過多的水分,即可播種。
(2)選地、整地:選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翻耕1-1.5尺,按寬4-5尺畦面起畦,畦高6寸,每畝施入人糞尿20-30擔,待土乾後淺耙泥塊,整平畦面。在畦面按6-7寸行距開播種溝,溝深1寸左右待播種。
(3)播種育苗:可春播或秋播,春播在雨水前後下種,秋播在秋分前後、播時將種子拌上火灰均勻的播在播種溝內,然後用細土或火土復蓋平播種溝,蓋草淋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每畝用種子4-6斤。
出苗後要注意及時去掉蓋草,在幼苗期應經常除草,注意不要傷幼苗的根,除草後均需要追淡人糞尿水,育苗一年後即可移栽。
相關圖片
豆目百科
豆目(Fabales) 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綱) 木本或草本。常有根瘤。單葉或複葉,互生,有托葉,葉枕發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