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喙黃耆
長喙黃耆為豆科黃芪屬的植物。分布在新疆,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長喙黃耆
- 拉丁學名:Astragalus pavlovianus var. longirostris
- 界:植物界
- 族:山羊豆族、黃耆亞族
-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 亞綱:薔薇亞綱(Rosidae)
- 目:豆目(Fabales)
- 科:豆科(Leguminosae sp.)
- 亞科:蝶型花亞科(Faboideae)
- 屬:黃耆屬(Astragalus Linn.),也稱:黃芪屬。
- 亞屬:簇毛亞屬、膨果組、雙小苞系
- 種:長喙黃耆
- 命名者及年代:S. B. Ho
- 分布區域:新疆
特徵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9-20厘米。地下莖纖細,半木質化,黃褐色;莖高5-15厘米,細弱,除節上常混生黑色長毛外,密被白色伏貼毛或半開展絨毛。羽狀複葉有11-17片小葉,長2-5厘米;葉柄較葉軸短;托葉基部與葉柄近貼生,長三角形,近水平狀反折,密被黑、白毛,長2-2.5毫米;小葉狹橢圓形或線狀長圓形,長4-17毫米,寬1.5-4毫米,有短尖頭,兩面密被灰白色半開展的毛。總狀花序因花序軸短縮成頭狀,生5-20花;總花梗較葉柄粗壯,較葉稍長或稍短,被白色或混生少量黑色半開展的毛;苞片狹披針形,長4-8毫米,被開展的白色和黑色長毛;花萼管狀,長10-16毫米,寬2.5-3毫米,果長達4毫米;花冠淡紫色,旗瓣長達26毫米,瓣片倒卵狀長圓形,先端微凹,頂端稍狹。下部漸狹成瓣柄,翼瓣較旗瓣稍短,瓣片長圓形,先端微缺,長為瓣柄的1/2,龍骨瓣長達20毫米,瓣片半圓形,長6-7毫米。莢果線狀長圓形,長約3.5厘米,厚2-3毫米,微呈弧形彎曲,有長達10毫米的長喙,被白色長柔毛,假2室。花期4-5月,果期5-6月。
分布與生境
產新疆(烏魯木齊南郊燕兒窩、瑪納斯林場,模式標本產地)。生於乾旱礫石山坡和河灘砂質土上。
豆目百科
豆目(Fabales) 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綱) 木本或草本。常有根瘤。單葉或複葉,互生,有托葉,葉枕發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