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市東群國小

當陽市東群國小

當陽市東群國小,位於當陽市城區玉陽辦事處長坂路163號。是由當陽市教育局統一管理的玉陽辦事處中心國小。學校占地面積11447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8358平方米。學校現有教職工49人,17個教學班,在籍學生892人。學校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獲得專科以上學歷的教師達80%以上。近年來,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擁有200米環行跑道的田徑運動場;綜合實驗大樓內建有體音美教室、勞技自然實驗室、大螢幕投影多功能教室、舞蹈排練廳、學生微機室等,各種教學儀器配備達到了國家一類標準。

基本信息

學校介紹

回顧當陽市東群國小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創辦村級國小階段,從1958年8月到1975年8月;第二個階段是鄉鎮(處)與村(大隊)聯辦中國小階段,從1975年9月到1995年8月;第三個階段是以玉陽辦事處管理為主的處中心國小階段,從1995年8月至2002年;第四個階段是以市政府管理為主的玉陽辦事處中心國小階段,從2002年9月至今。

(一)創辦村級國小階段

1958年,根據上級指示和當時普及文化程度的要求,東群村(當時的東群大隊)在當陽老縣城東門外,利用閒置的一間碾米的老屋創辦國小。當時只有幾個學生,聘請了一個老師。1961年,遷到付家崗一民宅里。1962年又遷往原當陽縣勞改隊所屬的養豬場,利用幾間豬圈當教室,用幾塊土磚胚和一些木板搭成了“桌椅”,開始了教學工作。學校當時有3名民辦教師,學生已有二、三十人,採用複式教學。1963年8月至1975年7月,馮勛貴(女)同志一直擔任校長。

(二)鄉鎮(處)和村(大隊)聯辦中國小階段

1975年8月,根據當時“三級辦學、三級管理”的要求,國中分散到各村(大隊)的國小“戴帽”。東群村(大隊)在付家崗北坡(現在的當陽市實驗國小地址),利用幾畝瘦田和一片荒坡,興建了磚木結構的教室6 間,另有一棟辦公室兼寢室的房屋,作為新的校舍。當時有教師10人,學生250人,另有炊事員1人。東群中國小的歷史由此開始。1979年8月,上級為加強高中教育,將東群中國小與長坂高中校址(現當陽市金融印刷廠位置)互換。到1985年8月,東群中國小已有學生440人,分國中和國小兩個教學部,共有9個教學班,31名教職工。

1985年9月,東群村為學校重新選址,興建了新的校舍,即現址:長坂路163號。原校舍改建為當陽市金融印刷廠。新校舍有兩棟樓房,一棟是三層共12間教室的教學縷,另一棟是三層共30個單間的宿舍樓,還有一棟平房,共8間作為辦公室。1986年8月,原東群鄉所屬各村的“戴帽”國中併入東群中國小,這時東群中國小發展成為集東群村(大隊)辦的國小和東群鄉的國中為一體的頗具規模的學校。遷入新校舍後,在鎮(處)、村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在學校“一班人”的不懈努力和全體教職工的奮力拚搏下,先後興建了國中部教學樓、綜合樓、實驗樓、2棟教工宿舍樓和東群學校印刷廠,擴建了國小部教學樓和教職工宿舍樓。

1993-1994年,東群中國小的規模達到最大,共有 24個教學班,1700名學生,117名教職工。東群中國小以入學率、鞏固率100%,中考上重點高中或中專分數線人數位於全市前列而享有盛名;也因當時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子女都放在這裡讀書,而被人們譽為“貴族學校”。

其間,1975年8月至1976年12月,王道柱同志任校長。1977年1月至1980年7月,馮勛貴(女)同志任校長。1980年8月至1984年3月,馮翠成同志任校長。1984年4月至1984年7月,李金臣同志負責學校工作。1984年8月至1986年7月,韓開新同志任校長。1986年8月至1995年8月,馮翠成同志任黨支部書記兼校長。

(三)以玉陽辦事處管理為主的處中心國小階段

1994年8月,當陽市教育局、玉陽辦事處決定撤銷東群中國小,將其國中部併入玉陽第三中學,單設東群國小。從1994年9月起,分二年撤併完畢。1995年8月,東群國小領導班子正式成立。1995年8月至1997年7月,李紅桃(女)同志任黨支部書記兼校長,黃繼珍(女)同志任黨支部副書記。1997年8月至2000年7月,李紅桃(女)同志任黨支部書記,楊玉華(女)同志任校長。1998年,學校提出創“宜昌名牌學校”目標。此後,學校改建了200米運動場,擴建了實驗樓。實驗樓內建設了階梯教室、語音室、實驗室、儀器室、圖書室、閱覽室、音樂室、美術室、微機室和舞蹈排練廳等,使其整體功能更加齊全,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從2000年8月至2003年7月,陶安全同志任黨支部書記,楊玉華(女)同志任校長。

辦學理念

(四)以市政府管理為主的處中心國小階段

從2002年起,全市中國小納入市政府統一管理。東群國小開始了以市政府管理為主的玉陽辦事處中心國小階段。其間,學校配置了多媒體教室,對微機室增添、升級,建設教師電子備課室,並建設學校網站;學校按一類標準進一步充實了教學實驗儀器,對教學樓進行修繕整理,對校門過道進行改造等,使學校面貌常新。從2003年8月至今,楊玉華(女)同志任黨支部書記兼校長。

東群國小經過一代以一代領導和老師們的艱苦奮鬥,發揚以“不計較個人榮譽,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計較工作環境,不計較工作報酬”為主要內容的“四不精神”,在教育教學教研和勤工儉學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在教育教學方面,以龔小清、辜成蘭為代表的東群中國小英語教研組,以其的嫻熟的口語教學和優異的教學質量而聞名於宜昌市,多次受到宜昌市、當陽市教研室的表彰;以余維浩、龔小清、梅應紅、史明強、楊玉華、趙國勝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教師,在各類教學競賽中獲獎,或被評為宜昌市學科帶頭人。學生中人才輩出:國中部廖慧敏同學參加全國數學、物理、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她一人拿回三個一等獎;國小部葉俊傑、鮑利華等同學在全國國小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奪得一等獎。考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全國著名高校的廖慧敏、胡磊、王小勇、呂寧、葉俊傑等一大批拔尖人才都是從這裡走出去的。1994年11月13日,小學生文黎明在撿到15000多元現金後,四處找尋失主送錢的拾金不昧事跡,被當陽市多家新聞媒體報導,一時傳為佳話。2000年,東群國小被宜昌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宜昌市教育局評為“宜昌市示範學校”。學校承擔的實驗研究課題“器樂進課堂”通過宜昌市中期課題鑑定。2001年,東群國小被宜昌市人民政府授予“宜昌市名牌學校”的光榮稱號。2003年,被湖北省電教館定為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被省教育信息化中心評為教育信息化實驗合格學校。

在體育工作方面,1991年,東群中國小被省體委授予“湖北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光榮稱號;在1991年、1994年、1995年和1997年連續四年被宜昌市體委、宜昌市體協授予“體育工作先進單位”;1992年在黃州舉行的“湖北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運動會”上,東群中國小代表宜昌市參加,分別奪得男、女總分第四名。在當陽市舉行的歷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中,東群中國小多次同時奪得國中組、國小組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

在工會工作方面,1989年,被當陽市教育工會授子“先進基層工會”;1990年,被當陽市總工會授予十大“先進職工之家”之一;1992年,為豐富職工文化生活,學校投資2萬餘元,組建了教師銅管樂隊;1993年,投資4萬餘元裝修的“東方歌舞廳”,成為教師休閒娛樂的好去處;1993年,被當陽市總工會授予“模範職工之家”; 1993年,學校教師合唱團、銅管樂隊代表當陽市教育工會參加當陽市委宣傳部、市總工會舉行的“紅太陽頌”歌詠比賽,一舉奪得“第一名”和“組織獎”兩面錦旗;1994年10月1日,學校教師銅管樂隊再次代表玉陽辦事處參加當陽市委宣傳部、組織部聯合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5周年文藝晚會”,再奪“一等獎”和“組織獎”兩項獎勵;1998年4月,校長楊玉華作為宜昌市唯一代表參加了中國教育工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在勤工儉學方面,學校為增強辦學實力,改善教師福利,大力興辦經濟實體。先後開辦了印刷廠、食品廠、豆奶廠、餐館、歌舞廳、文具店等,曾達年創30萬元的純收入。1990年,東群國小被宜昌地區教委、財政局授予“集資辦學先進單位”;1991年,東群國小被湖北省政府、省教委授予“尊師重教先進單位”;連年被當陽市教委(教育局)授予“勤工儉學先進單位”。

如今,東群國小現有占地面積11447平方米,建築面積8358平方米。現有18個教學班,學生1020人,有教職工51人,專科以上學歷教師占教師總數的68%。學校擁有功能設施齊全的實驗大樓,配置有多媒體投影教室、科學實驗室、舞蹈排練廳、微機室(學生用機52台)等現代化的教室;學校寬頻接入網際網路,校內形成校園網,並建成學校網站;有2棟共27間標準化教室;200米環形運動場;一棟辦公樓;2棟教職工宿舍樓;一棟綜合服務樓。有餐館、印刷廠等勤工儉學基地,另有6個出租門店。

走進東群國小校園,綠樹成蔭,書聲琅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