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食癖

異食癖

異食癖是由於代謝機能紊亂,味覺異常和飲食管理不當等引起的一種非常複雜的多種疾病的綜合徵。從廣義上講異食癖也包含有惡癖。患有此症的人持續性地咬一些非營養的物質,如泥土、紙片、污物等。過去人們一直以為,異食癖主要是因體內缺乏鋅、鐵等微量元素引起的。目前越來越多的醫生們認為,異食癖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但是對於其真正成因和治療方法卻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

基本信息

簡介

概念

異食癖(英語:Pica),又稱異食症、亂食症。是由於代謝機能紊亂,味覺異常和飼養管理不當等引起的一種非常複雜的多種疾病的綜合徵。患有此症的人或家禽持續性地咬一些非營養的物質,如泥土、紙片、污物等。

過去人們一直以為,異食癖主要是因體內缺乏微量元素引起的。越來越多的醫生們認為,異食癖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但是對於其真正成因和治療方法卻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

異食癖異食癖

背景

異食癖的現象早在13世紀拉丁文文獻中就已被希臘人和羅馬人記載,不過直到1563年關於這種疾病的描述才出現在醫學文獻中。

在17世紀的美國南部,黑人奴隸們常食用泥土來為自己補充礦物質。

研究表明在16世紀到20世紀期間,異食癖曾被認為是其他疾病的症狀而不是一種單獨的疾病。直到現在,一些可被稱作異食癖的行為仍是某些文化中的治癒方法或宗教儀式中的一部分。

來源

異食癖的英語pica一詞源於喜鵲拉丁語名字,因為喜鵲是非常雜食性的動物,在古代曾被人們認為是什麼都吃的鳥類。

產生原因

心理失常

異食癖患者吃沙發異食癖患者吃沙發

一種心理失常的強迫行為,多發生在1歲半至6歲的小孩,孩子出生後對客觀世界不了解,只知道吃,什麼都往嘴內放,稍大以後,仍喜歡將東西往嘴裡塞,此時若照顧不到,不能及時制止任其發展便養成了習慣,隨便吃任何東西。

感染寄生蟲

蛔蟲,嗜吃泥土,牆皮,大便秘結或腹瀉,大便中可見蟲卵

感染鉤蟲

臉黃,唇,甲均蒼白,消瘦,疲勞乏力,食慾不好,腹脹,腹痛。

維生素缺乏

維生素缺乏也可致異食症,如缺,不僅有嗜食異物行為還可有舌炎,口炎。缺鐵不僅致缺鐵性貧血,還可有異食,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行為異常。

行為表現

異食癖的孩子的表現就是異食,較小的東西吃下去,較大的東西就用舌頭去舔,不聽人勸阻,躲在一邊悄悄吞食。

危害

其危險不在於其行為本身,而在於兒童吃下去以後對身體的危害,可引起多種疾病。如寄生蟲病、舌炎、口炎,影響生長發育等。

治療

提供全面營養

異食癖的治療需要父母經常注意兒童身心健康所需的基本條件,如提供全面營養,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食。父母每天下班後要有足夠的時間和兒童親昵、玩耍,以滿足他們情感及心理上的需求,以免他們向不正常的方面去尋求刺激和安慰。對嚴重病例,要帶他們去看心理醫生,服用適量改善情緒的藥物。

異食癖患者吃掉78件餐具異食癖患者吃掉78件餐具後的胸部CT

驅蟲

若有寄生蟲的及時驅蟲,貧血的矯正,補鋅補鐵,還要做好衛生教育,自幼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照顧好每個嬰幼兒,告訴他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囑,矯正不良習慣,異食癖是可以好的。

補充微量元素

缺鋅是異食癖的病因,異食癖是缺鋅的表現。缺鋅可引起味覺素分泌減少。味覺素是一種含鋅的唾液蛋白質,是維持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的結構功能和代謝的重要營養素,故缺鋅可引起口腔黏膜上皮細胞增生修復和角化不全,易於脫落,脫落的上皮細胞易阻塞味蕾孔,使食物難以接觸或接觸味蕾孔不全,不易引起味覺,或造成味覺減退、味覺敏感消失,或致味覺紊亂,發生食欲不振、厭食或異食癖等臨床表現。國外曾有報導,異食癖患兒血清鋅含量低,補鋅後症狀改善或消失。國內也有類似發現和臨床診治的經驗。

對於異食癖的治療,有缺鋅、缺鐵者及時口服鋅製劑新稀寶。嬰幼兒在添加輔食時和年長兒食譜的安排一定要注意含鋅食物的選擇。平時要多關心孩子,加強對孩子的管教,生活上多一點關懷和照料。給孩子多講授一些科學知識,養成良好飲食習慣,不偏食、挑食。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必須洗手,不咬指甲,不吃髒東西和不能吃的非食物性物品。定期給孩子做健康檢查。

分類及應對

異食癖屬中醫“疳症”、“積滯”、“厭食症”範疇,多為乳食積滯,損傷脾胃,運化失司所為,當以健脾益胃、消食導滯為治。中醫辨證食治一般分為以下幾型。

積滯傷脾型

異食癖 異食癖
主要表現為異食癖伴面黃肌瘦,毛髮稀疏,精神不振,睏倦喜臥,脘腹脹滿。或食則嘔吐,手足心熱,煩躁易怒,口乾,夜寐不寧。大便溏薄或乾結,小便黃濁如米泔,舌苔濁膩,脈滑細。當以消積理脾為治。

蟲積傷脾型

主要表現為異食癖伴面黃肌瘦。毛髮稀疏。精神不振,睏倦喜臥,脘腹脹滿,時或腹痛,疼痛位於肚臍周圍,大便常規檢查可發現蛔蟲卵。舌淡苔薄,脈細弱。當以健脾消食殺蟲為治。

脾虛氣弱型

主要表現為異食癖伴面色黃暗無華,形體枯瘦,髮結如穗,精神萎靡,目光無彩,納呆厭食,睡臥露睛,脘腹脹滿,或有低熱,大便完谷不化。尿如米泔,舌質淡紅,唇淡苔膩,脈濡細而滑,指紋淡紫。當以益氣健脾消積為治。

診斷

目前對於異食癖還沒有單一的測試。但因為營養不良者可患上異食癖,血液測試可以被用來檢測鐵與鋅的濃度以及貧血症。

相關案例

吃木炭

取出來的頭髮石取出來的頭髮石
2012年6月4日報導,安順市西秀區岩臘鄉3歲多的男童患異食癖木炭當零食吃兩年,10分鐘吃掉8粒。

吃頭髮

2013年2月25日,江蘇省人民醫院消化科收治了這樣一起病例,一位10歲的小姑娘從兩三歲就開始吃頭髮,頭髮在胃部及部分腸道部位,形成了直徑最初地方有3、4厘米的的毛髮團塊,學名叫“頭髮石”。

吃捲紙

捲紙捲紙

在貴州安龍縣戈塘鎮納利村,2013年5月,5歲的媛媛一餐的飯量只吃幾片豬肝和雞蛋大小的米飯糰。體重不到30斤,走動久了就會累。在媛媛看來,飯菜並沒有衛生紙好吃。她曾說:“衛生紙有醬油、糖果的味道。”媛媛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並從1歲時開始“吃紙”。

現在他一個星期要買10卷衛生紙,兩卷家用,其餘作為媛媛的“零食”。媛媛查出有心臟病,媛媛知道父母離異,母親為了籌集手術費,在外打工,一年只回家一次。開始變得孤僻、不愛說話,只愛玩弄衛生紙。媛媛的母親回家時間少。老年人見到孫女哭鬧,便會“心軟”地送上衛生紙,造成患者依賴性加強,不利於日後治癒,並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影響。

吃沙子

英國婦女凱莉·瑪麗·皮爾斯懷孕期間喜歡吃沙子和海綿塊,一天能吃掉20塊海綿。所幸她的兩個孩子出生時均身體健康。

據凱莉·瑪麗回憶,她懷盧西恩5個月時看到婆婆給養鸚鵡的鳥籠里換沙子,自那以後開始渴望吃沙。“那時我總讓口中充滿獨特的味道。我知道自己在渴望著什麼,直到看到沙子,我意識到就是它。我問婆婆能不能讓我吃點沙子,她覺得這有點瘋狂,不過沒攔著我。”

當沙子不能帶來滿足感時,凱莉·瑪麗開始吃海綿塊。“一天,我待在浴室里,看著海綿塊。那是塊新的,於是我吃了起來。我咬上一小口咀嚼,直到它變軟。我還把它蘸著沙子吃,那味道真不錯。”

後來,凱莉·瑪麗最喜歡的食物就是用海綿塊和沙子製作的三明治。凱莉·瑪麗說:“它們(沙子和海綿塊)讓我有種滿足感,那正是我需要的。我吃下一碗碗的沙子,除了沙子和海綿塊,別的都不吃。那種滿足感就如同你想吃朱古力,最終吃到了一樣。”

據粗略統計,兩次懷孕,凱莉·瑪麗吃掉大約5000塊海綿。

世界罕見的怪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