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精神性陽痿

概況

陽痿分為精神性陽痿和器質性陽痿兩種:器質性陽痿是指身體器官出現了器質性病理改變而引起;精神性陽痿是身體器官並沒有發生器質性改變,陽痿只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身體出現病理性神經反射而導致的。在臨床上(尤其是國內),精神性陽痿占90%以上,而器質性陽痿則不足10%。[1]

病因

精神性陽痿的發病原因很複雜,比如體質虛弱、自我抑制、性活動過於頻繁、,或是生活、工作、精神壓力太大等。

治療

藥物治療 

  一、口服藥物分為激素類與非激素類:
激素類藥物適用於內分泌性陽痿。原發性性腺機能低下如Klinefelter綜合徵,採用庚酸睪酮、十二酸睪酮酯、triolandren等睪酮替代治療。繼發性性腺機能低下如Kallmann綜合徵,套用絨毛膜促性腺素及LHRH生物泵促進睪丸間質細胞及生精上皮發育,達到治療目的。
非激素類藥物主要有育亨賓,一種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拮抗劑,可作用於中樞與周圍神經系統,但其療效仍有爭議。隨之口服α受體阻製劑酚妥拉明在辦內外開始使用,其有效率為36%~50%,安慰劑為13.4%~26%,對輕中度陽痿有效。
二、外用中藥治療
益腎壯陽膏由淫羊霍、蛇床子、當歸、仙茅、肉蓯蓉、丁香、細辛、甘草等組成,用於補腎壯陽、活血通絡。用於陰莖勃起功能障礙,腎虛,陽痿,早泄,性功能低下,中醫辨證屬腎陽虛者。
三、內服治療中藥
1.【辨證】肝膽濕熱下注
【主治】清利肝膽濕熱。
【方名】龍膽瀉肝湯。
【組成】龍膽草(酒炒)4.5克,炒黃芩8克,梔子(酒炒)9克,當歸(酒洗)9克,生地黃(酒洗)9克,澤瀉6克,木通6克,車前子6克,柴胡3克,生甘草3克。
【用法】上為粗末,水煎空腹服
2.【辨證】陰陽兩虛,心氣不足。
【主治】養心安腎,起陰壯陽。
【方名】起陰湯
【組成】人參15克,白朮30克,巴戟天30克,黃芪15克,北五味子3克,熟地30克,肉桂3克,遠志3克,柏子仁3克,山萸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3.【辨證】肝氣鬱結。
【主治】解郁通陽。
【方名】宣志湯
【組成】茯苓15克,菖蒲3克,甘草3克,白朮9克,生棗15克,遠志3克,柴胡3克,當歸9克,人參3克,山藥15克,巴戟天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4.【辨證】腎虛驚怯,心包虛寒,陽事不舉。。
【主治】溫心包,舉陽痿。
【方名】救相湯
【組成】人參30克,巴戟天30克,肉桂9克,炒棗仁15克,遠志6克,茯神3克,高良姜3克,附子3克,柏子仁6克,黃芪15克,當歸9克,菟絲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療食療法

1、豬腎1對,剖開,將核桃仁10克,山萸肉9克,補骨脂8克納入腎中,縫好切口,煮熟食用。
2、羊肉150克,淮山藥120克,肉蓯蓉100克,菟絲子150克,核桃仁150克,蔥白10根,粳米適量做湯食。
3、羊腎1對,肉蓯蓉12克,枸杞10克,巴戟8克,熟地10克,同燉熟,棄藥渣,食肉飲湯,每日1次。
4、鹿肉50克,加枸杞子,何首烏適量共燉,棄藥渣,食肉飲湯。
5、狗鞭10克,煎服,每晚1次。
6、狗肉250克,黑豆50克,調以鹽姜,五香粉及少量糖,共煮熟食用。
7、公雞1隻,去腸雜,切碎,加油,鹽炒熟,盛碗內加糯米酒500克,隔水蒸熟食用。
8、韭菜子,菟絲子,五味子,女貞子,覆盆子,枸杞子各等份,共研細末,每次10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9、豬腎1個,淮山藥,枸杞子各15克,山萸肉12克,放沙鍋內,加水適量煲湯,吃肉飲湯。
10、另外可以用些純植物的陽痿藥,像現在的安帕古拉\安芝瑪索在治療這方面效果不錯,可以試試看。

護理與預防

護理 

真誠地關心、幫助他們
對靜脈性陰莖陽痿患者配合手術治療,使他們康覆信心倍增,另外再給患者提供一個思想感情上安全的環境,加強護患溝通,客觀、詳細了解其陽痿的發生、發展,以往的診治經過與結果,儘可能探尋引起功能障礙患者的精神心理或社會家庭因素,針對實際問題實行相應的護理措施。

預防 

1、學習性知識
有的未婚男子自稱陽痿(無性慾或不能勃起),往往只是沒有足夠刺激引起性慾,不能視為病態。新婚夫妻性生活時,男方緊張、激動,女方恐懼、羞澀,配合不好,導致性交失敗是缺乏經驗,不是病態,要互相理解、安慰,隨著時間推移大多能滿意和諧。
2.了解生理波動。
當男子在發熱、過度疲勞、情緒不佳等情況下出現一時性的或一個階段的陽痿,多半是一種正常的抑制,生理的波動,男方不要徒增思想負擔,女方不要因之埋怨、指責,以免弄假成真,導致陽痿。
3.謹慎用藥。
避免服用或停止服用可能引起陽痿的藥物。如因疾病必須服用某類藥物時應儘量選擇那些對性功能沒有影響的藥物。
4.節房事。
長期房事過度,沉浸於色情,是導致陽痿的原因之一。實踐證明,夫妻分床,停止性生活一段時間,避免各種類型的性刺激,讓中樞神經和性器官得到充分休息,是防治陽痿的有效措施。
5.提高身體素質。
身體虛弱,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緊張持久的腦力勞動,都是發病因素,應當積極從事體育鍛鍊,增強體質,並且注意休息,防止過勞,調整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失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