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村旁水稻 |
自然資源
傳統農作物 |
等作物;擁有林地786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4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3畝,主要種植、甜柿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5.5畝,其中養殖面積5.5畝;荒山荒地480畝。
基礎設施
出、入村山路 |
用井水,有29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6%)。有1072戶通電,有81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7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3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00戶(分別占總數的00%和00%)。該村到鄉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沙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0輛,拖拉機53輛,機車21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40畝,有效灌溉率為17%,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9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7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9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2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97戶。全村有已通自來水;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0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1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產業水果 |
元,占總收入的24.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910頭,肉牛210,肉羊12頭);漁業收入3.2萬元,占總收入的0.5%;林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1.5%;第二、三產業收入165萬元,占總收入的20.6%;工資性收入3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5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6.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59人(占勞動力的1.1%),在省內務工105人,到省外務工155人。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蠶桑、水稻,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主要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4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冬早蔬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蠶桑、甘蔗產業。擁有企業2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1個。
人口衛生
村衛生室 |
力230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佤族3人,其他民族8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人,占人口總數的0.1%;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777人,參合率92.2%;享受低保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4公里。
文化教育
大新國小 |
人,其中小學生364人,中學生238人。
人文地理
古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