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1942年海陽縣大隊小紀區支隊在村南與日軍展開激戰,斃敵百餘人,區支隊傷亡30餘人。隨後,本村解放。
1956年本村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68年村黨支部帶領民眾在村東南修建揚水站一座,全村土地成為水澆地。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2000年秋投資十幾萬元,建起村東河橋。
同年趙疃鄉撤銷,本村改隸行村鎮。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只有70公斤,總產13萬公斤。1970年,畝產240公斤。1983年,畝產500公斤。2002年,畝產506公斤,總產63萬公斤。
1992年以來,村黨支部帶領民眾栽植蘋果13.3公頃,品種有紅富士、北斗、喬納金、千秋等。2002年,全村果園面積達26.7公頃,產量20萬公斤,純收入30餘萬元。
1991-2000年,全村種植桑園13.3公頃,常年收入在20萬元以上。
2002年,全村第一產業總收入537萬元,其中農業收入256萬元,畜牧業收入281萬元。
第二、三產業本村長期以農業為主。1985年,辦起了果酒廠,不久因管理不善等原因倒閉。後發展勾花及建築業等。
1958年,辦起了供銷合作社代銷店。後又辦起了豆腐坊、油坊,規模不大,收入微薄。改革開放後,先後發展起機械修理鋪、商店等。
2002年,全村第二、三產業有從業人員90人,收入237萬元。其中工業、建築業收入49萬元,運輸及商飲、服務業收入182萬元,其它收入6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58年,辦起了前寨頭國小,有校舍18間。1975年,本村建起幼稚園。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高等院校的學生26人。 村黨支部重視科技教育,多次聘請煙臺市農藝師、技術員來村,指導果業、大棚蔬菜生產。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人們過著半糠菜半糧的生活。建國後,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2000元,有各種運輸車輛40多輛,機車20輛,電話100部,彩電20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破舊,垃圾成堆,村民住的是颳風就怕倒的草房,人均居住面積只有5平方米。1990年,在村黨支部帶領下,整修了村西河道,又在村前規劃出新房區。2002年,多數村民住進了寬敞明亮的瓦房,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0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8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85年,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2000年,全村安裝了有線電視。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3年,劉進以教書做掩護,在夏澤村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劉維加入了黨組織。1945年又有劉同群等人入黨。隨著黨員隊伍的不斷擴大,活動也由秘密轉為公開。在黨支部領導下,村成立了互助組。解放戰爭時期,有50多人參加了支前隊,有11人為國捐軀。1962年本村劃為行政村,成立了黨支部。曾有劉元亭、劉式風、王保才、劉洪臻、劉宗遠、劉顏勝、劉芳軍、劉桂賢、王天翔、劉式福、劉顏勝、劉文正擔任村黨支部書記。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3個,黨員36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62年劃為行政村,設立前寨頭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婦女等組織。曾擔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劉奎、劉元亭、劉兆東、劉洪臻、劉式風、王保才、劉彥勝、劉宗遠、劉式祥、劉廷君、劉式福。1999年4月,劉文正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