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光緒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後授檢討,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因他在1894年大考翰詹時得第二名,一年後轉左春坊左贊善,以後又升為右春坊中允、翰林院侍講學士。1900年7月,八國聯軍進逼通州,其護駕西行。至西安,遂升國子監祭酒,1901年冬慈禧返京,清廷賞護行人員,王垿被賞戴花翎。1903年授河南學政,督學河南兼授翰林院學士,後升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1907年又署法部右侍郎兼實錄館副總裁,為光緒寫《實錄》。辛亥革命後,1912年王垿欲回萊陽,因天津兵變,路途受阻,又聞萊陽也譁變,遂至青島定居,因思念故里,遂將居所稱為“寄廬”。1917年張勛復辟時還給了他一個弼德院顧問大臣的頭銜。
王垿自幼受到良好的親職教育和文化知識的薰陶。其父王蘭升為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其兄王塾為光緒十六年(1890年)庚寅科進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後授檢討,任廣西桂林知府。在膠東王氏家族有“一門三翰林,父子九登科”的讚譽,備受書香門第羨慕,在民間傳頌至今。王垿有紮實的書法功底,少年曾得父授,勤習隸、行、楷書。在京又拜同鄉光緒二年狀元曹鴻勛為師,入室學習書法。王垿是清末創新派之一,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將漢隸及魏、晉、唐之名碑、帖融會貫通,終於形成雅俗共賞、形體長方的正行書,亦稱“垿體”。
社會影響力
王垿的書法在社會上有很大的影響,在京為官時,有“有匾皆垿書,無腔不學譚”的詩句,可見當時商家對其書法的青睞。北京西單天源醬園有四幅條屏“天高地厚千年業,源遠流長萬載基,醬佐鹽梅調鼎鼐,園臨長安勝蓬萊”就是王垿寫的,可惜被毀。後王垿居青島,求書者更多,所書匾額遠勝於在京中之時。王垿不但善書,而且喜詩詞、立說,曾撰寫《王隱居傳》、《張太守允搶傳》,還著有《墨香齋詩文集》,1933年12月病逝於青島,終年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