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花蛤
燒花蛤菜譜由蛤蜊、雞蛋黃、澱粉、小麥麵粉、蔥姜、鹽、花生油等食材製作而成。
菜名
燒花蛤材料
主料
蛤蜊 300克輔料
雞蛋黃 75克 澱粉(玉米) 10克 小麥麵粉 15克調料
大蔥 5克 薑汁 3克 鹽 5克 花生油 50克 味素 2克 香油 4克 各適量食物做法
1. 用濕澱粉、精麵粉、雞蛋黃和成糊;
2. 鮮花蛤(蛤蜊)500克洗淨泥沙,放涼水鍋內煮沸,殼張口即撈,摘取淨肉約300克;
3. 將花蛤淨肉放原湯內涮一涮,取出用精鹽、味素、香油、蔥薑汁煨口,放入糊中拌勻;
4. 勺內放油燒至七成熱時,將蛤肉放入炸至金黃色,熟時撈出控淨油即可;
5. 外帶花椒鹽上桌。風味特點
1.花蛤,學名文蛤,軟體動物,殼略作三角形,表面多為灰白色,有光澤,長約 6-10厘米,生長在沿海泥沙中,以硅藻為食物。我國南北沿海均產,以膠東的萊州沿海最為貴美。早在宋朝以前,當地人就視文蛤為珍物,並作為貢品進入皇宮。《萊州府志》《登州府志》中均有“考宋以前萊有文蛤、牛黃之貢”的記載,足見其珍貴。
2.“燒花蛤”是萊州沿海的著名海鮮菜,“燒”是煙臺當地的俗稱,實為“炸”。“燒花蛤”即“炸花蛤”。它將蛤肉洗淨後,經煨口、掛糊,再入旺火熱油中炸熟,菜餚色澤金黃,昧道香美,鮮嫩中略帶韌性,以“萊州餐館”製作最佳,遠近聞名。食譜營養
蛤蜊:蛤蜊具有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鐵、高鈣、少脂肪的營養特點;蛤蜊肉含一種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作用的代爾太7-膽固醇和24-亞甲基膽固醇,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中醫認為,蛤蜊肉性寒,味鹹,能滋陰、化痰、軟堅、利水,有滋陰明目、軟堅、化痰之功效。雞蛋黃:蛋黃中含有豐富的脂肪、卵磷脂、膽固醇、鈣、磷、鐵等物質;同時含有豐富的高生物價蛋白質;而且維A、維D、維B含量也較多;其中的卵磷脂被人體消化後可以避免智力衰退,增強記憶力,同時還是老年性痴呆的剋星;可促進肝細胞再生,提高人體血漿蛋白的含量,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雞蛋黃性味甘溫,有滋陰、寧心安神的作用,治療陰虛引起的心煩不寐、胃逆嘔吐。澱粉(玉米):玉米是世界公認的“黃金作物”,其脂肪、磷元素、維生素B2的含量居穀類食物之首。還含有亞油酸和維生素E,能使人體內膽固醇水平降低,從而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其中的鈣、鐵質較多,可防止高血壓、冠心病。還含有微量元素硒,硒能加速人體內氧化物分解,抑制惡性腫瘤。另外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蠕動,縮短食物通過消化道的時間,減少有毒物質的吸收和致癌物質對結腸的刺激,因而可減少結腸癌的發生。玉米片是新型的方便食品,所用原料是玉米粗粉或細粉,幾乎含有玉米面的全部營養成分。小麥麵粉:麵粉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睥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主治髒躁、煩熱、消渴、泄痢、癰腫、外傷出血及燙傷等。食譜相剋
蛤蜊:蛤蜊忌於田螺、橙子、芹菜同食。雞蛋黃:雞蛋黃不能與白糖、豆漿、兔肉同食。歷史文化
1.花蛤,學名文蛤,軟體動物,殼略作三角形,表面多為灰白色,有光澤,長約6~10厘米,生長在沿海泥沙中,以硅藻為食物。我國南北沿海均產,以膠東的萊州沿海最為貴美。早在宋朝以前,當地人就視文蛤為珍物,並作為貢品進入皇宮。《萊州府志》《登州府志》中均有“考宋以前萊有文蛤、牛黃之貢”的記載,足見其珍貴;2.“燒花蛤”是萊州沿海的著名海鮮菜,“燒”是煙臺當地的俗稱,實為“炸”。“燒花蛤”即“炸花蛤”。它將蛤肉洗淨後,經煨口、掛糊,再入旺火熱油中炸熟,以“萊州餐館”製作最佳,遠近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