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入胞宮氣血兩燔證

熱入胞宮氣血兩燔證

熱入胞宮氣血兩燔證,一種疾病名稱,其症狀為心悸、失眠多夢,或頭暈目眩、手足拘攣麻木、月經量少色淡等心、肝病症的定位症狀。

熱入胞宮氣血兩燔證熱入胞宮氣血兩燔證

《金匱要略》 曾述“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從溫邪侵襲人體,阻鬱氣機,到熱邪熾盛,迫血妄行,血溢於脈外,形成瘀血;從熱盛則氣行加速,即熱盛氣壅,正如 《內經》 所謂“熱盛則腫”,血液為之凝滯;若血出而量少,脈內血少行遲,並且熱毒損害臟腑實質,灼傷人體氣陰,臟腑功能衰竭。

臨床表現

心悸、失眠多夢,或頭暈目眩、手足拘攣麻木、月經量少色淡等心、肝病症的定位症狀。

病理機制

熱入胞宮氣血兩燔證熱入胞宮氣血兩燔證

1.感受外邪:外邪侵襲、損傷脈絡而引起出血,其中以感受熱邪所致者為多。如風、熱、燥邪損傷上部脈絡,則引起衄血、咳血、吐血;熱邪或濕熱損傷下部脈絡,則引起尿血、便血。
2.情志過極憂思惱怒過度,肝氣鬱結化火,肝火上逆犯肺則引起衄血、咳血;肝火橫逆犯胃則引起吐血。
3.飲食不節飲酒過多以及過食辛辣厚味,或滋生濕熱,熱傷脈絡,引起衄血、吐血、便血;或損傷脾胃,脾胃虛衰,血失統攝,而引起吐血、便血。
4.勞倦過度心主神明,神勞傷心;脾主肌肉,體勞傷脾;腎主藏精,房勞傷腎。勞倦過度會導致心、脾、腎氣陰的損傷。若損傷於氣,則氣虛不能攝血,以致血液外溢而形成衄血、吐血、便血、紫斑;若損傷於陰,則陰盛火旺,迫血妄行而致衄血、尿血、紫斑。

醫療藥方

1.熱盛津傷重,加蘆根、石斛、銀花。
2.熱津氣傷,背微惡寒,加人參。
3.肺熱壅盛,加杏仁、姜皮、銀花、魚腥草等。

相關詞條

熱毒熾盛邪入營血證熱毒熾盛熱傳心包證熱毒閉肺證熱帶性痙攣性截癱熱帶念珠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